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 72 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血清白介素-6 水平(IL-6)、肿瘤坏死因子-a 水平(TNF-a)以及T 细胞亚群 (CD3、CD4)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30.5± 11.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71.3± 37.8)ml,与对照组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IgA 及IgM,在T1、T2、T3 及T4 时刻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 TNF-a、CD3 及CD4 在麻醉后较T1 时均有明显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均存在抑制作用,且以 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为主,而腰硬联合麻醉抑制作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静吸复合麻醉)和研究组(n=51,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丙泊酚使用剂量、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2)~手术结束时(T5)时间点心率(HR)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P<0.05),平均动脉压(MAP)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T2时间点HR高于对照组,插管即刻(T3)~手术开始时(T4)时间点HR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T5时间点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时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97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全凭静脉麻醉)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物追加量、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罗库溴铵用量、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诱导期(T1)~麻醉结束时(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毕CD8+更低,CD4+、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更高,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经穴电针刺激麻醉用于老年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两种方式下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方法:46例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ASAI`II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SD组),各23例。术中均监测BIS值(维持在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30 min(T2)、术后1 h(T3)患者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TCI组与SD组患者BP和HR在T1、T2、T3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但术后24小时PONV发生率TCI组明显低于SD组(P0.05)。结论:在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均能够维持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预防术中知晓,但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维持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行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使用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起始血浆靶浓度为1μg·ml-1 1%丙泊酚泵注,A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切皮后5min(T1)、手术开始30 rmin(T2)、手术开始60min(T3)、停药时(T4)、出室时(T5)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在T1~T3时点迅速下降,与T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4时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开始上升,至T5时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维持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高,是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量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D组)给予DEX负荷剂量0.5μg·kg-1,注药时间15rain,继以0.3μg·kg-1·h-1持续输注至修补硬膜时;对照纽(N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RPP);记录丙泊酚平均用量、用药前后BIS值、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①D组给予负荷剂量后,BIS值由(95±3)降至(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N组相比,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拔管期间SBP、DBP和HR与入室时比较,D组无明显变化,N组HR显著升高(P〈0.05);D组拔管期间SBP、DBP、HR和RPP明显低于N组(P〈0.05);④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可减少TCI丙泊酚用量,能使BIS值进一步降低,产生良好镇静效应;同时可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循环变化,降低RPP,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拔管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及辅助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的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n=60,舒芬太尼麻醉)和瑞芬太尼组(n=60,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苏醒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1(Ang-1)、血管紧张素2(Ang-2)]、Th1/Th2免疫平衡指标[包括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Treg)、Th1/Th2比值],术后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舒芬太尼组相比,瑞芬太尼组的应激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Cor、NE、Ang-1、Ang-2升高,但瑞芬太尼组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1 d,两组Th1、Treg、Th1/Th2升高,但瑞芬太尼组低于舒芬太尼组;Th2下降,但瑞芬太尼组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可改善麻醉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调节Th1/Th2免疫平衡,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总结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8例老年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对其低血压发生率、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情况进行研究析。结果:CSEA组低血压发生率4.67%,镇痛效果优为89.1%,肌松效果优为90.6%;CEA组低血压发生率17.18%,镇痛效果组优为67.2%,肌松效果优为60.9%。结论:老年人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应用CSEA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都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浓度0.5 %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低浓度0.375 %罗哌卡因麻醉,记录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感觉运动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10 min、30 min、60 min的Bromage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 %(P<0.05)。两组所有患者在术后2 h、术后4 h、术后24 h的呼吸、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间与组内对比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运动功能,提高麻醉效果,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且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程秋菊  张永福  王琼  姚侠  陈金海 《生物磁学》2011,(24):4902-4904
目的: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腰硬联合麻醉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ASA I-II腰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吗啡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硬膜外腔注射;B组向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硬膜外腔注射。术毕两组均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72 h的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每例患者试穿次数。结果:B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背痛发生率为11.0%,4.0%,明显低于A组(P〈0.05);穿刺1次和2次及以上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1%和19.5%,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72h内神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有效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腰背痛,但对神经并发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宫颈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方法。比较两组的术后感染率、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术前、术后12 h和术后72 h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CD3~+、CD4~+/CD8~+、CD8~+、CD4~+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的血清TNF-α以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2 h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后12 h的CD3~+、CD4~+/CD8~+、CD4~+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12 h的CD3~+、CD4~+/CD8~+、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2 h的CD3~+、CD4~+/CD8~+、CD8~+、CD4~+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更有助于宫颈癌手术患者早期拔管和苏醒,其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免疫抑制,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对肺癌切除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术后观察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接受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镇痛1 d后,观察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和毛细血管血浆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CD4+T细胞、IL-2含量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IL-6、IL-10含量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可显著调节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可推广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硬化及肝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肝硬化、肝癌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32例和单纯静脉麻醉组32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和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和手术后72h应用细胞流式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Child分级及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较麻醉前均有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均恢复术前水平(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均可影响肝癌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对患者免疫功能均为一过性,术后72 h可恢复.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n=140)分为A组(1.0 mg/kg羟考酮)、B组(2.5 μg/kg右美托咪定、1.0 mg/kg羟考酮)、C组(2.5 μg/kg右美托咪定、0.75 mg/kg羟考酮)、D组(2.5 μg/kg右美托咪定、0.5 mg/kg羟考酮),各为35例。观察四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免疫应答、镇痛效应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D组术后2 h(T1)~术后6 h(T2)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小于A组、B组(P<0.05)。而A组、B组之间和C组、D组之间的T1、T2时间点HR、MAP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A组、D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小于C组和B组(P<0.05)。而A组、D组之间和C组、B组之间的镇痛效应满意度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C组、D组CD3+、CD4+、CD4+/CD8+高于A组、B组;CD8+则低于A组、B组(P<0.05)。而C组、D组之间、A组、B组之间的CD3+、CD4+、CD8+、CD4+/CD8+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B组、D组(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以0.75 mg/kg羟考酮+2.5 μg/kg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最好,可获得较好的镇痛效应满意度,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抑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 年3 月至 2013 年5 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 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 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 例)给 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 h的MMSE 评分 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 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 答时间分别为(30.3 ± 10. 5)min、(30.3 ± 7.8)min、(33.2 ± 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 ± 11.6)min、 (30.1± 6.6)min、(34.3 ± 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 评分为29.2 ± 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 MMSE 评分为29.1 ± 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 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 24h 时的MMSE 评分28.7 ± 1.0 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 ± 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 和12hPOCD 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 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 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2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D3~+、CD4~+、CD4~+/CD8~+的变化和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随访1~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观察组CD3~+、CD4~+、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免疫功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治疗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纤溶功能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诱导后患者的MAP与HR值与诱导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MAP与HR值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诱导后5 min与术毕的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诱导前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能改善胃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从而减轻患者高凝状态,安全性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h的MMSE评分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3±10.5)min、(30.3±7.8)min、(33.2±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11.6)min、(30.1±6.6)min、(34.3±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2±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1±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24h时的MMSE评分28.7±1.0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和12h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