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用负收集法分离提取脐带血干细胞,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从肝固有动脉缓慢注入。同时选择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肝功能、凝血指标、AFP、CT肝脏容积、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干细胞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白蛋白治疗后4、12、24周明显改善,PT治疗后12、24周降低;AFP治疗后4、12、24周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体积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肝脏体积有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例第10周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以改善肝脏的合成功能,促进肝组织再生,有新生血管重建情况发生,未发现门静脉血流动力参数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为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共2次,治疗后半年观察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正常,腹水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足月生产的脐带血,分离纯化脐血干细胞,通过肝动脉途径,将纯化的脐血干细胞移植入患者肝脏内,于移植后2周、4周、8周进行肝功能、凝血指标检测,并于4周及8周行腹部B超及胃镜检查,观察患者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0例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的肝硬化患者术中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食欲不振、乏力、腹水等减轻甚至消失;血清学检测: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8周复查胃镜,食道静脉曲张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改善凝血功能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可作为肝移植治疗的过渡或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4.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UCBSC)外周静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UCBSC外周静脉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观察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UCBSC移植治疗后2周,各项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除ALT和AST有所改善外(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后8周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12周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4周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腹水减少和双下肢浮肿减轻15例(75.0%)、乏力好转16例(80%)、食欲改善13例(65%).UCBSC移植后12周患者总体生存率为90%,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UCBSC静脉移植后4周和8周因为肝性昏迷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而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细胞移植相关的副作用.结论:UCBSC外周静脉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内可以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骨髓干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5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术前,连续2 d给予G-CSF 4μg/(kg·d)动员骨髓干细胞。抽取骨髓的当日化验血常规、肝肾功等指标;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50-200 ml,分离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并计数,观察应用G-CSF期间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CSF皮下注射后,外周血白细胞由术前(3.31±0.96)×10^9/L升至(11.35±1.92)×10^9/L(P〈0.01),骨髓单个核细胞数(1.91±0.83)×10^9/kg,CD34+细胞为(2.02±1.29)×10^7/kg;患者皮下注射后,发热率17.6﹪,体温最高38℃,停药后降至正常;腹部胀痛3例,四肢皮肤散发皮疹2例,均未给予特殊处理,2-3 d后恢复正常。结论给予G-CSF皮下注射后提取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是一种临床确切有效的、安全的干细胞动员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经肝固有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36例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护肝、降黄、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行经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腹水消退10例(55.55﹪),腹胀减轻16例(88.99﹪),下肢浮肿减轻6例(33.33﹪),对照组分别为2例(11.11﹪)和6例(33.33﹪),1例(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1,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丙氨酸转氨酶(ALT)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也有改善。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LB(P=0.002)、PTA(P=0.020)、ALT(P=0.010)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治疗前后的ALB(P=0.001)、PTA(P=0.093)、ALT(P=0.000)指标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在移植术中移植术后近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肝固有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明显、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可选择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实验对象,根据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为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其中代偿期组35例,失代偿期组25例。另选取2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eAg滴度,免疫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滴度分别为:2574.73±3252.27COI、5494.35±2129.84COI和6921.25±1957.60COI,三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r=-0.350;r=-0.514)。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及HBeAg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r=-0.020;r=0.154)。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代偿期HBsAg滴度高于HBV携带者组,即HBsAg滴度随肝脏疾病进展呈阶梯型递增。肝硬化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HBsAg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和HBeAg无相关性,不能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不能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实验对象,根据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为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其中代偿期组35例,失代偿期组25例。另选取2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eAg滴度,免疫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滴度分别为:2574.73±3252.27COI、5494.35±2129.84COI和6921.25±1957.60COI,三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r=-0.350;r=-0.514)。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及HBeAg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r=-0.020;r=0.154)。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代偿期HBsAg滴度高于HBV携带者组,即HBsAg滴度随肝脏疾病进展呈阶梯型递增。肝硬化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HBsAg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和HBeAg无相关性,不能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不能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变化,探讨Cys c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出血、腹水的关系。方法:应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32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3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Cys c值,分析肝硬化及并发出血、腹水与Cys c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失代偿组Cys c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腹水组Cys c浓度明显高于肝硬化无腹水组,且发现肝硬化失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ys c浓度与年龄有更为显著的正相关性趋势。结论:血清Cys c对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腹水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且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Cys c更易受年龄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肝硬化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所致,表现为弥漫性肝损害,肝脏功能严重下降,最终进入失代偿期[1]。临床报道[2-3]显示在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大部分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枯否氏细胞杀伤力急剧下降,对内源性、外源性病原体抵抗能力显著减弱,此时在医院病原体聚集区域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因此,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肯定。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因缺乏严格的临床对照研究,尚没有列入治疗适应证,而临床上此类病人多,预后差。如果有活动性病毒复制伴有明显的肝细胞炎症,应用拉米夫定抑制病毒,从而控制炎症,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从理论上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在病人及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的情况下,我科治疗了36例失代偿必肝硬化病人,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失代偿期肝硬化是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肝功能减退和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达7.18﹪,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3.2﹪。此外,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多种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每年新增肝硬化病例数超过600万。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无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脏储备功能、血清内毒素(LPS)、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8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实验室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MELD)、血清LPS、HGF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5.60±4.12)U/L vs.(56.84±6.20)U/L,(57.45±5.01)U/L vs.(68.99±6.84)U/L,(36.53±3.45)g/L vs.(30.42±2.89)g/L,(50.23±4.83)μmol/L vs.(62.30±6.76)μmol/L](P0.05);治疗后,两组MEL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MEL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89±2.74)分vs(27.84±3.51)分](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P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G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LPS明显低于对照组,HGF明显比对照组高[(0.43±0.05)ng/mLvs(0.60±0.09)ng/mL,(389.56±27.40)pg/mL vs(301.23±22.30)pg/mL](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89%(4/43)、13.95%(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患者可明显改善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及血清LPS、HGF的表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4,20(4):594-594
有“万能细胞”之称的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皮肤病、帕金森氏症以及癌症等几乎所有的常见病,其中干细胞治疗癌症(恶性肿瘤)更引人关注,预示着干细胞疗法将会决定今后医学发展的未来。目前,对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病因和机制.方法:选取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患者为肝病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比较2组检查结果的区别.结果:肝病组存在糖耐量异常,肝硬化Child分级比较,随病情加重,糖代谢紊乱加重.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患者存在着糖代谢异常,可能是由于肝功能损害、胰岛素抵抗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失代偿期肝碍化患者肝性脑病中的早期症状观察方法和重要性。方法:分析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反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对50例肝性脑病患者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并进行了整体评估。结果:在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因及潜在危险因素,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乳酸杆菌在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7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复合乳酸杆菌联合肝硬化常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肝硬化常规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浆ALT、AST、内毒素、IL-1β、TNF-α、血氨及消化道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浆ALT、AST、内毒素、IL-1β、TNF-α、血氨水平及消化道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复合乳酸杆菌联合常规疗法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合并不同并发症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8例经自体BMSC移植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清蛋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ALT、血氨水平改善明显,TBIL反复;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患者HB、Crea水平改善明显,ALT、AST、DBIL反复;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ALT、TBIL、DBIL、TB、ALB、血糖水平改善明显;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ALT、TP、ALB改善明显,AST、TBIL、PLT反复。结论:自体BMSC移植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对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和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在诊断肝硬化不同病程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 例失代偿期肝硬化 患者分为失代偿组,随机选取20 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和20 例健康人群分别分为代偿组和健康组,对3 组人群的血清胆碱酯酶 和腺苷脱氨酶活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代偿组和失代偿组的CHE 活性均要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 34,P<0.01、t=12.03,P<0.01),失代偿组要显著低于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P<0.01);代偿组和失代偿组ADA活性均要 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P<0.01、t=17.07,P<0.01),失代偿组要显著高于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 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和腺苷脱氨酶活性随着肝硬化病程发展发生显著变化,其联合检测可以为病程发展的临床诊断提供 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1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肝硬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500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PA)、血氨、血清内毒素、炎症反应因子(IL-6、TNF-α、CRP)、Child-Pugh分级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血氨、血清内毒素、IL-6、TNF-α及CRP明显降低,PA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ALT、TBil、血氨、IL-6、TNF-α及CRP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hild-Pugh分级有明显改善(P0.01),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ChildPugh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SBP、HE、H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能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氨、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