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五届国际兽类学大会,于1989年8月22—29日在意大利罗马市罗马大学召开。参加本届大会的代表来自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约1300多人。中国有15名代表,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儒泳,南京师范大学周开亚,北京大学潘文石、吕植,华东师范大学陆厚基,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汪松、张洁,钟文勤、周庆强,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研究所张荣祖,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王祖望,北京市麋鹿生态研究中心王宗祎等,黑龙江省博物馆徐学良,另有两名台湾省代表。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国际兽类学大会(ITC)将于1993年7月4日—10日在澳大利亚雪梨市新南威尔斯(NSW)大学召开,由NSW大学生物科学院代表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兽类学部举办。此次盛会初设5个大会报告,37个专题报告会,10个专题讨论会。 15个大会报告是:①澳大利亚兽类区系的进化;②有袋类的繁殖;③保护遗传学中的DNA编码;④南极海洋系统中的海兽及其保护;⑤变化环境中哺乳动物的入侵、捕食者—猎物的相互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第三屈国际兽类学大会(简称Ⅲ ITC)于1982年8月15-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55个国家,计747人,提出论文600余篇。中国代表5人:夏武平(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杨安峰(北京大学生物系)、高耀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马逸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和杜继曾(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受到大会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该会是兽类学领域的综合性大型国际会议。大会执委会主席为苏联的V.E.Sokolov院士,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主席为芬兰的E.Palmen教授。东道国组织委员会,代表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兽类学部组织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4.
第五次国际兽类学学术会议(Fifth International Theriological Congress)于1989年8月22—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分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和墙报三种方式交流。大会报告共六个,即①Richard Laws:兽类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②Robert May:兽类的常有性(Commeness)和稀有性(rarity):格局及其影响;③David Mech:作为狼-鹿系统推动力的雪因于;④Nicolai Vorontsov:横越白令海峡兽类的进化遗传学和生态学;⑤Stephen Cobb:从尼日尔到尼罗河的兽类保护:政治动物的一个新生态位;⑥GiorgioPilleri:鲸的回声定位系统的进化及其对水环境的适应。分会共44个,包括14个Workshops。  相似文献   

5.
汪松 《兽类学报》1985,5(2):140
第四届国际兽类学大会(Fourth International Theriological Congress)将于今年8月13-20日在加拿大爱德蒙顿市举行。本届大会内容十分广泛,除大会开幕词及6项大会报告外,尚包括30项专题学术讨论会及21项专题性的工作讨论会。除此以外,与本届大会同时举行的还有野生动物疾病协会会议及驯鹿专题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国际兽类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3-20日在加拿大埃德蒙顿Alberta大学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科、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代表(报名者共1085人)。代表人数最多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约占总数的60%;其次是澳大利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国际兽类会议将于1985年8月13日至20日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艾伯塔大学召开。会议将安排5个学术报告,30场座谈会和一些专题讨论会。会后还将安排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8.
第6届国际兽类学大会(ITC6)将于1993年6月4—10日在澳大利亚Sydney召开。本届大会下设20个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包括:早期哺乳类、海洋哺乳类、有袋类的演化、哺乳动物系统分类、消化生理学、蝙蝠生物学、灵长类生物学、猪科生物学、栖息地选择、食虫类生物学、南部大陆动物地理学、濒危物种的保护、干扰生态学、干旱地区的兽类、热带地区的兽类、温带地区的兽类、兽类种群生物学、繁殖生理学、疾病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以及野生动物管理。每个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都将进行相关的板报交流。每天安排5—6个专题报告和4个专题讨论。大会期间,将组织一次游览和野餐活动,与会代表及随从人员届时可考察澳洲哺乳动物和灌丛栖息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植物学植物形态专业委员会与陕西省植物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植物形态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古都西安召开。来至全国各地的代表共130余人。大会收到专题报告和论文摘要160篇。  相似文献   

10.
名誉主编:夏武平 顾  问:孙儒泳 马建章 主  编:张知彬 副 主 编:冯祚建 刘季科 赵新全 钟文勤 盛和林 温得启* 樊乃昌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为常务副主编)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勇 马逸清 王歧山 王德华 王金星 王祖望 王应祥     方盛国 边疆晖 卢浩泉 冯祚建 刘季科 张堰铭 张树义     杨 光 吴 毅 李进华 李保国 李庆芬 宋延龄 汪诚信     苏建平 张荣祖 张先锋 张知彬 张洪海 赵新全 胡锦矗     种文勤 郭 聪 黄乘明 盛和林 蒋志刚 温得启 樊乃昌     魏万红 魏辅文 George B. Schaller(USA)     Micheal W.Bruford(UK) Robert J. Hudson(Canada)     Robert S. Hoffmann(USA) Valeny M. Neronov(Russia) 责任编辑:温得启 罗晓燕 杨月琴 张得钧  相似文献   

11.
第15届国际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学术讨论会(Himalnya-Karakoram-TibetWorkshop,简称HKT会议)于2000年4月22~24日在成都西藏饭店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希腊、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俄罗斯、瑞士、英国、美国等16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等2个地区的205名学者出席了这次国际盛会。其中国外学者61人,中国港、台地区各1人。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刘东生、丁国瑜、李廷栋、肖序常、刘宝裙、曾融…  相似文献   

12.
第五届国际神经科学大会于1999年7月11~16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市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每四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大会,本次大会有48个国家1030名代表参加,由中国前往参加者有7名。第四届于1995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六届将于2003年在捷克布拉格举行。大会设4个大会报告,分别为KandelER的“长时程记忆有关的基因及突触联系”,CaskeyCT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对脑研究的影响”,NeherE的“神经递质释放率的估算方法”及SakmannB的“新皮层传入传出层之间的信…  相似文献   

13.
1996年6月30日至7月5日,第五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美国加州南部的圣色芭拉布召开。笔者应邀参加了这届大会,会后赴旧金山市,顺访了加利福尼亚科学院,并参观了加州科学博物馆。6月30日大会开幕。参加会议代表约240人之多,是历届代表最多的一次。所提交论文摘要通400篇之多,其中心专题偏重各时代各门类的系统演化和生殖生物学,古生态古地理及古气候谋些特殊类群以及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类群的新发现等。笔者提交的两篇论文报告——“苏铁类生殖器官化石之发现及其起源”及“坦桑尼亚西南部石炭二叠纪之植物化石”会间作了展讲,并与众多同…  相似文献   

14.
参加第五届国际古植物大会的收获及体会胡雨帆一、会议概况:应美国加州大学SantaBarbara分校地质科学系梯夫尼教授及费罗里达大学自然博物馆副主任曼彻斯特教授之邀,我于1996年夏天参加第五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会后赴旧金山访问回利福尼亚科学院并参观...  相似文献   

15.
<正> 第五届国际菌物学大会(Fifth International Mycological Congress, IMC. 5)于1994年8月14日至2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菌物学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学者南开大学周与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庄文颖研究员、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杨庆尧教授、浙江农业大学张炳欣、徐同教授等,以及来自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共20余人出席了大会;此外,中国台湾、香港学者约30人也出席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6.
《兽类学报》第五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00年11月30日在山东济南大学召开。中国兽类学会理事长、本刊编委王祖望教授,主编张知彬研究员,副主编(按姓氏笔画)冯祚建、刘季科、钟文勤、温得启、樊乃昌,编委马逸清、王应祥、王岐山、王金星、方盛国、卢浩泉、汪诚信、李保国、李进华、吴毅、胡锦矗、黄乘明、魏辅文以及编辑部的罗晓燕、张得钧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编张知彬主持,常务副主编温得启简要汇报了创刊20年来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1.《兽类学报》创刊20年来,在展示我国兽类学研究成果以及在促进我国同国际兽类学界的…  相似文献   

17.
18.
《工业微生物》2007,37(3):4-4
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xtile Biotechnology)是一个国际性系列学术会议,是纺织生物技术这一交叉学科领域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国际会议,主要以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在纤维与纺织工业应用为目标,为加强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第五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刘恩山(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1994年7月,由4名中学生和3名教师组成的中国IBO代表队,参加了第五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经过紧张的竞赛,我国选手取得1金2银1铜,及个人理论单项银奖—银海豚奖1...  相似文献   

20.
《工业微生物》2006,36(4):42-42
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Textile Biotechnology)是一个国际性系列学术会议,是纺织生物技术这一交叉学科领域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国际会议,主要以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在纤维与纺织工业应用为目标,为加强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纺织生物技术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届会议于2000年在葡萄牙举行,之后分别在美国、奥地利和韩国举行了第二、三、四届会议。第五届会议由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于2007年10月21-24日在江苏无锡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