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新疆哈密地区粉红椋鸟繁殖行为及招引对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是一种长距离迁徙鸟类,新疆是其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区。本研究于2009年5~7月粉红椋鸟繁殖期内,在哈密巴里坤山前草原地带对其繁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①粉红椋鸟多选择隐蔽的场所营巢,巢内、外径分别为(8.08±0.38)cm和(25.25±2.82)cm,巢高、深分别为(4.55±1.65)cm和(63.00±35.34)cm,n=8;②粉红椋鸟一年产一窝,窝卵数平均为(4.25±0.71)枚(n=8);孵化率为94.12%,雏鸟成活率为88.24%(n=34);③粉红椋鸟每日不同时段育雏次数差异极显著(P0.01),每日6:30~7:30、10:30~12:30时出现育雏高峰,平均(7.6±1.1)min育雏一次;④粉红椋鸟雏鸟生长发育呈S型曲线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粉红椋鸟人工招引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3.
东方田鼠家族群成员个体的觅食行为是否因食物斑块存有家族群自身及非亲缘家族群气味而发生变异,进而影响其摄入率。在新鲜马唐叶片构建的均质密集食物斑块上,分别配置家族群自身巢垫物及非亲缘家族群巢垫物作为社群气味,测定东方田鼠家族群在食物斑块觅食时,其成员个体觅食行为的序列过程及参数,检验家族群自身气味及非亲缘家族群气味对成员个体觅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家族群自身气味能显著地缩短本群成员个体的觅食决定时间,通过减少成员个体的嗅闻及直立扫视动作时间比例、增大一般扫视、盯视及静听动作时间比例,降低觅食中断时间比例,提高其摄入率;而非亲缘家族群气味则能显著地延长家族群成员个体的觅食决定时间,通过增大家族群成员个体的嗅闻和一般扫视动作时间比例、减小直立扫视、盯视及静听动作时间比例,增大觅食中断时间比例,降低其摄入率。结果揭示,熟悉的社群气味会促使觅食活动中的家族群成员个体,在监测环境风险时,将精力更多地用于观察和监听群内其他成员个体的行为及其发出的警报信息,以便在有效规避环境风险的同时减缓个体间因干扰性竞争对觅食活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而陌生的社群气味会迫使成员个体,将精力由依赖群内其他成员个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5.
Ismael GALVAN 《动物学报》2005,51(6):1141-1145
集合点假说(Assembly—point hypothesis)认为:动物局部地区聚群数量的增加有助于不同的繁殖地的个体聚集成群体,然后一起寻找食物斑块觅食,这种聚群有助于个体从集群觅食中获得利益。本文通过领燕鸻(Glareola pratincola)离开和回到繁殖地的先后顺序来验证以上假说。我们在29天的观察中,发现有4天该群中个体离开繁殖地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机分布的,尽管这种策略会随着环境条件而改变,但仍然表明领燕鸻的觅食群体在繁殖地就已经聚集形成了。食物资源(飞虫)的短暂性和波动性以及由繁殖地到觅食地的距离均与所验证的假说的假设相一致[动物学报51(6):1141—1145,2005]。 相似文献
6.
Ismael GALVN 《动物学报》2005,(6)
集合点假说(Assembly-point hypothesis)认为动物局部地区聚群数量的增加有助于不同的繁殖地的个体聚集成群体,然后一起寻找食物斑块觅食,这种聚群有助于个体从集群觅食中获得利益。本文通过领燕■(Glareola pratincola)离开和回到繁殖地的先后顺序来验证以上假说。我们在29天的观察中,发现有4天该群中个体离开繁殖地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机分布的,尽管这种策略会随着环境条件而改变,但仍然表明领燕■的觅食群体在繁殖地就已经聚集形成了。食物资源(飞虫)的短暂性和波动性以及由繁殖地到觅食地的距离均与所验证的假说的假设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植食性哺乳动物在分享社群觅食带来好处的同时,是否因个体间的相互干扰而影响其摄入率。在新鲜马唐叶片构建的均质密集食物斑块上,测定东方田鼠家族群成员个体在食物斑块上的觅食行为序列过程及行为参数,检验家族群存在对成员个体觅食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东方田鼠家族群雌、雄成员个体的觅食行为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然而,与单只个体相比,家族群觅食尽管能显著地缩短成员个体的觅食决定时间,但却显著地降低了成员个体的摄入率。分析觅食行为参数觅食中断时间发现,相较于单只个体,家族群成员个体间因相互干扰而引起的觅食中断时间的增加,不但增大了收获每口食物的时间,而且导致其摄入率下降。检测家族群成员个体各警觉行为动作参数,发现,成员个体间的相互干扰能引致个体的一般扫视、盯视及嗅闻动作时间比例显著增大,尽管直立扫视和静听动作时间比例减少显著,但并未使个体的觅食中断时间减小。结果充分说明,东方田鼠家族群成员个体间的相互干扰能使个体觅食行为参数发生变异,导致觅食中断时间增加,摄入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9.
粉红螺旋聚孢霉(粉红粘帚霉)是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菌,具有巨大的生防潜力。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筛选的高效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为材料,研究其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以厚垣孢子为接种体,其生长速度和菌丝鲜重与以分生孢子为接种体形成的菌落没有明显差异,但产孢水平提高6倍以上。粉红螺旋聚孢霉对高温和干燥的耐受程度较差,尤其分生孢子更为敏感。当加工温度范围在40–50℃时,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菌株67‐1的厚垣孢子耐紫外线能力明显优于分生孢子。在无保护剂条件下,紫外灯照射60s,厚垣孢子活性保持在62.6%,是分生孢子活性1倍以上。土壤抑菌作用对真菌厚垣孢子的影响相对较小,24h孢子萌发率为47.2%,而分生孢子仅为4.6%。除了百菌清,菌株67‐1厚垣孢子对多种化学农药有较强的耐受力,在药剂田间使用浓度下,厚垣孢子萌发率均大于70%,其中对15%恶霉灵、1.8%阿维菌素和3%克百威的耐受力显著高于分生孢子(P<0.05),而对井冈霉素和两种杀虫剂没有显著提高。对菌株67‐1的寄生性测定结果表明,2种孢子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能力没有差异,菌核感染达到4级的占58.9%–60.0%。106/m L浓度厚垣孢子与分生孢子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均达到65%以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麇鹿幼仔的活动同步性与同性聚群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幼体从出生到性成熟这段时间存在生理和行为上的巨大变化。麋鹿幼仔出生1周内,与成鹿和其它仔鹿呈隔离状态,且藏卧于隐蔽处,母鹿哺乳是引起幼仔活动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麋鹿雌雄幼仔之间的聚群倾向和活动同步性指数。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北京麋鹿苑内进行。麋鹿苑面积60hm2,1999年有麋鹿近160头。植被优势种类为蟋蟀草(Eleusineindica),画眉草(Eragrostiscilia nensis),马塘(Digitariasangunalis)和狗尾草(Se tariaviridis)等。年均气温13 1℃,1月平均气温-3 4℃,7月平均气温26 4℃。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