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喂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蛋白增加肉仔鸡体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口服途径给肉仔鸡饲喂重组鸡白细胞介素 1 8(ChIL -1 8)蛋白,观察其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和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时对肉仔鸡的影响。将 84只肉仔鸡随机分为 2组:正常称重组和IBV接种组。 2组肉仔鸡再随机各分为 3个亚组,分别每隔 5d各口服 1次PBS、细菌蛋白和重组ChIL -1 8蛋白。正常称重组每亚组 8只,每次口服前称重。IBV接种试验组每亚组 2 0只,在 30日龄时滴鼻接种IBVM41株并每隔 5d称重 1次。各亚组试验鸡分别在正压隔离器中饲养。结果表明,饲喂重组ChIL- 1 8蛋白的试验亚组肉仔鸡体重总增重量明显高于饲喂PBS和细菌蛋白的对照亚组;IBV接种试验组肉仔鸡在人工感染IBVM41株后,饲喂重组ChIL 1 8亚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饲喂PBS和细菌蛋白亚组,而且后 2个亚组肉仔鸡临床症状也较饲喂重组ChIL- 1 8试验亚组明显。结果初步显示,饲喂重组ChIL -1 8融合蛋白能够增加肉仔鸡体重并可增强肉仔鸡对IBV感染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笼底类型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笼养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的行为学机制,观察比较3种盒式笼(笼底分别由铁丝网、塑料片和竹竿组成)中肉仔鸡从3至6周龄的行为,以及胸囊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6周龄时,肉仔鸡在3种笼底上的伏卧行为虽无显著差异,但在行为格局中其比例最高(均在70%以上),而站立、行走和晃动3种行为之和仅占10%左右;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行走频次、晃动频次和比例均显著高于铁丝和塑料笼底上的(均P<0.05),而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铁丝笼底上的(P<0.05);随着周龄增长,铁丝笼中肉仔鸡行走和晃动频次均减少,伏卧时间延长,胸骨承受的重量增大,这增加了胸部与铁丝网笼底接触及摩擦的几率和时间。实验结果说明,笼养肉仔鸡行为格局趋向静态单一化(动态行为频次降低,静态行为比例占优势)与其胸囊肿发病率的变化相一致,提示两者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即依赖于笼底类型和周龄的肉仔鸡行为趋向静态性是胸囊肿形成的必经环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笼养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的行为学机制,观察比较3种盒式笼(笼底分别由铁丝网、塑料片和竹竿组成)中肉仔鸡从3至6周龄的行为, 以及胸囊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6周龄时,肉仔鸡在3种笼底上的伏卧行为虽无显著差异,但在行为格局中其比例最高(均在70%以上),而站立、行走和晃动3种行为之和仅占10%左右;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行走频次、晃动频次和比例均显著高于铁丝和塑料笼底上的(均P<0.05),而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铁丝笼底上的(P<0.05);随着周龄增长,铁丝笼中肉仔鸡行走和晃动频次均减少,伏卧时间延长,胸骨承受的重量增大,这增加了胸部与铁丝网笼底接触及摩擦的几率和时间。实验结果说明,笼养肉仔鸡行为格局趋向静态单一化(动态行为频次降低,静态行为比例占优势)与其胸囊肿发病率的变化相一致,提示两者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即依赖于笼底类型和周龄的肉仔鸡行为趋向静态性是胸囊肿形成的必经环节。  相似文献   

4.
GABA对热应激仔鸡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一周龄的“882”肉仔鸡 ,随机分为 2组。让对照组仔鸡饮用蒸馏水 ,让试验组饮用 0 0 5 %的氨酪酸 (GABA)蒸馏水。 2组每天置于 32℃的箱中热处理 1 5h ,试验 4周。结果表明GABA对热应激肉仔鸡有一定的影响 :试验组仔鸡的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红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仔鸡增重是对照组鸡的 117 86 %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谭乾开  黎华寿 《生态学报》2006,26(7):2409-2415
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普通鲩鱼向脆肉鲩转变的过程和实质,提出用“断裂应力δρ”作为脆肉鲩脆化程度的划分标准,并实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水流速度、水化学因子和蚕豆饲料投喂量等因素对脆肉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脆肉鲩不同部位组织热变性蛋白质的断裂应力δρ为指标的脆化程度主要由蚕豆饲料摄食量所决定,脆肉鲩养殖的良好条件为:放养规格1.50~2.00 kg/尾,放养密度150~170尾/666.7 m2,,水温在18℃以上;摄食量达到3.962~5.263 kg/kgbw时,可实现饲料系数约为6,脆化程度指标δρ为0.422~0.611 kg/cm2的合格商品脆肉鲩。水体水化学因子等环境条件只对草鱼脆化起间接辅助作用,它们通过改变草鱼的摄食量和营养(能量)转化率,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导致草鱼肌肉蛋白合成与积累不同等表达出来,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利于脆肉鲩养殖。普通鲩鱼脆化养殖的最佳养殖条件为适当的饲料投喂剂量(4.3kg/kgbw),适宜的水环境因子条件(水温(30±2)℃、DO≥5mg/L、pH在5.8~6.2之间)。为进一步完善脆肉鲩养殖生产操作流程,提高脆肉鲩养殖技术,合理调控投饲量和养殖水环境因子,从而提高脆肉鲩品质和养殖效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张红梅 《生物技术》2009,19(5):82-84
目的:以健康的艾维因仔鸡为实验动物,研究在其日粮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对其免疫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随机将7日龄的肉仔鸡分为4组,分别添加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 CSH。结果:添加CSH提高了肉仔鸡的溶菌酶的活性(P〈0.01);添加CSH提高了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添加CSH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水平(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IgM水平(P〈0.01);添加CSH极显著显著增加了T、B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其中试验100mg/kg添加组对于肉仔鸡免疫各指标影响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普通鲩鱼向脆肉鲩转变的过程和实质,提出用“断裂应力δρ”作为脆肉鲩脆化程度的划分标准,并实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水流速度、水化学因子和蚕豆饲料投喂量等因素对脆肉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脆肉鲩不同部位组织热变性蛋白质的断裂应力δρ为指标的脆化程度主要由蚕豆饲料摄食量所决定,脆肉鲩养殖的良好条件为:放养规格1.50~2.00 kg/尾,放养密度150~170尾/666.7 m2,,水温在18℃以上;摄食量达到3.962~5.263 kg/kgbw时,可实现饲料系数约为6,脆化程度指标δρ为0.422~0.611 kg/cm2的合格商品脆肉鲩。水体水化学因子等环境条件只对草鱼脆化起间接辅助作用,它们通过改变草鱼的摄食量和营养(能量)转化率,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导致草鱼肌肉蛋白合成与积累不同等表达出来,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利于脆肉鲩养殖。普通鲩鱼脆化养殖的最佳养殖条件为适当的饲料投喂剂量(4.3kg/kgbw),适宜的水环境因子条件(水温(30±2)℃、DO≥5mg/L、pH在5.8~6.2之间)。为进一步完善脆肉鲩养殖生产操作流程,提高脆肉鲩养殖技术,合理调控投饲量和养殖水环境因子,从而提高脆肉鲩品质和养殖效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谭乾开  黎华寿 《生态学报》2006,26(7):2409-2415
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普通鲩鱼向脆肉鲩转变的过程和实质,提出用"断裂应力δρ"作为脆肉鲩脆化程度的划分标准,并实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水流速度、水化学因子和蚕豆饲料投喂量等因素对脆肉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脆肉鲩不同部位组织热变性蛋白质的断裂应力δρ为指标的脆化程度主要由蚕豆饲料摄食量所决定,脆肉鲩养殖的良好条件为放养规格1.50~2.00kg/尾,放养密度150~170尾/666.7 m2,,水温在18℃以上;摄食量达到3.962~5.263 kg/kgbw时,可实现饲料系数约为6,脆化程度指标δρ为0.422~0.611 kg/cm2的合格商品脆肉鲩.水体水化学因子等环境条件只对草鱼脆化起间接辅助作用,它们通过改变草鱼的摄食量和营养(能量)转化率,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导致草鱼肌肉蛋白合成与积累不同等表达出来,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利于脆肉鲩养殖.普通鲩鱼脆化养殖的最佳养殖条件为适当的饲料投喂剂量(4.3kg/kgbw),适宜的水环境因子条件(水温(30±2)℃、DO≥5mg/L、pH在5.8~6.2之间).为进一步完善脆肉鲩养殖生产操作流程,提高脆肉鲩养殖技术,合理调控投饲量和养殖水环境因子,从而提高脆肉鲩品质和养殖效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蛹虫草基质多糖为免疫佐剂,将其混入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从而探讨其对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影响。选用15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免疫后21 d(35日龄)采用IBV M41株病毒液进行点眼、滴鼻攻毒。通过测定每组的鸡淋巴细胞(PBMC)增殖情况、鸡血清抗体效价、IBV强毒株攻毒保护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基质多糖中剂量佐剂组的鸡淋巴细胞(PBMC)增殖指数、鸡血清抗体效价水平有着显著提高(P0.05),在IBV M41株攻毒试验中,蛹虫草基质多糖中剂量佐剂组可以显著减轻病毒感染肉仔鸡临床症状,肺和肾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保护率达到96.7%。表明以蛹虫草基质多糖佐剂能够提高肉仔鸡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肉蛇常见病的防治顾学玲顾孝玲(山东省青州市益都镇北城蛇蝎养殖园262500)养蛇和养家禽、家畜一样,在饲养过程中,蛇类会感染疾病。现将蛇类常见的疾病分述如下:1黑色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蛇类常见皮肤病。此病多发于阴雨季节,病蛇腹部鳞片产生点块状...  相似文献   

11.
蒋福升  陈铌铍  丁滨 《蛇志》2014,(1):108-111
目的探讨发酵床模式养殖尖吻蝮、舟山眼镜蛇和王锦蛇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选取3种健康驯饲好的4月龄蛇苗,各分成2组,一组采用传统沙床饲养模式,另一组采用发酵床饲养模式,饲养8个月后,通过比较蛇的体重、料肉比及环境氨气浓度变化,分析发酵床养殖模式优劣。结果就尖吻蝮养殖效果而言,采用两种养殖模式无显著性差异;但采用发酵床模式对眼镜蛇和王锦蛇饲养相比沙床模式具有明显优势,表现为增重更快、料肉比更小,且氨气浓度显著降低;氨气浓度及体重变化分析结果表明,5ppm以上浓度对王锦蛇生长有一定影响,10ppm以上浓度对眼镜蛇生长有一定影响。结论发酵床技术可用于蛇类养殖,而且总体上优于传统沙床模式;此外,发酵床模式尤其适宜如眼镜蛇和王锦蛇等活动较多、进食量较大、排便量大的蛇类养殖。  相似文献   

12.
其他     
动物饲养,投资少,见效快,是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本培训班由养殖专家授课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学员可掌握所学动物的饲养、繁殖、加工、疾病防治等一整套养殖技术,达到独立饲养水平。 一、白玉蜗牛养殖技术:蜗牛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肴,不仅可出口创汇,而且内脏可提取蜗牛酶,壳可做饲料添加剂,投资600元,年获利万元以上。每只蜗牛年繁殖600—1000只,半年即可出售,包销价每公斤4O元,引种处签订1—3年包销合同。面授80元,函授40元。  相似文献   

13.
口服疫苗     
<正> 用于大肠杆菌性猪腹泻的第一种含有 rDNA 的疫苗于1983年由 Salsbury Laboration 公司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该疫苗是在大肠杆菌鞭毛抗原的基础上得到的。在美国每年大约饲养9千万头新生仔猪,而其中有15%死于大肠杆菌病。这使农民每年损失几百万美元。随后,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原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淡水鱼类,从1960年起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试验,肯定它有以下六个优点:(1)在池养条件下,性腺能发育成熟;(2)以各种草类为主要食料;(3)抗病力强、成活率高;(4)容易捕捞、起水率高;(5)含肉量高,脂多、味美;(6)一年半可长至商品规格。试验结果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同时也提供了一套繁殖、饲养管理方法。1964年到1973年已有二十一个省市先后进行移殖饲养,有的已就地繁殖、推广。本文系历年试验和部分移殖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原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淡水鱼类,从1960年起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试验,肯定它有以下六个优点:(1)在池养条件下,性腺能发育成熟;(2)以各种草类为主要食料;(3)抗病力强、成活率高;(4)容易捕捞、起水率高;(5)含肉量高,脂多、味美;(6)一年半可长至商品规格。试验结果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同时也提供了一套繁殖、饲养管理方法。1964年到1973年已有二十一个省市先后进行移殖饲养,有的已就地繁殖、推广。本文系历年试验和部分移殖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无菌采取某鸡场送检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心血、肝、脾、肾,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动物实验和药敏试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该鸡场鸡只发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并且该菌对小白鼠和鸡有较强的致病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先锋V、头孢呋肟、头孢噻肟敏感,对庆大霉素和氧氟沙星不敏感,而链霉素、新诺明、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对它完全没有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以后的肉鸡生产中应慎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且应注意交替用药,按疗程投药。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F18菌毛及其亚型的PCR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18菌毛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与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 (VTEC)的重要致病因子 ,可介导细菌对小肠细胞的黏附 ,并具有F18ab和F18ac 2个抗原亚型。根据已发表的F18ab菌毛A亚单位 (FedA ab)的基因 (fedA ab)设计 3条引物 ,建立了 2种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方法。通过对F18ab 大肠杆菌、F18ac 大肠杆菌、K88 大肠杆菌、K99 大肠杆菌、987P 大肠杆菌、F4 1 大肠杆菌的试验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R方法可特异性鉴定F18 大肠杆菌并区别其亚型F18ab与F18ac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肉仔鸡肠道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和耐消化酶的优良双歧杆菌,研究其生长特性,并优化其发酵参数,为转化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无菌采样并分离得到多株双歧杆菌,对分离获得的双歧杆菌进行形态学、生化特性研究,然后采用牛津杯法,测定90株双歧杆菌对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改良MRS培养基,模拟鸡胃肠道逆环境,对其耐消化道特性进行研究,筛选出优良双歧杆菌,再进行生长特性研究及发酵参数优化。结果从肉仔鸡肠道分离出90株双歧杆菌,初步挑选出23株作为候选菌株,抑菌试验测得双歧杆菌B1、B2和B3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然后经过耐受消化道逆环境试验,发现B2菌株的耐受能力最好,初步鉴定双歧杆菌B2为小鸡双歧杆菌,并将其定名为Bifidobacterium pullorum B2,对其生长特性的研究发现经18 h发酵细菌总数可以从8.3×105CFU/mL升高到1.3×109CFU/mL,运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中试试验,发酵后的活菌数可达1.41×1010CFU/mL。结论本实验从肉仔鸡肠道中分离筛选并初步鉴定了Bifidobacterium pullorum B2,优化了制备Bifidobacterium pullorum B2发酵液的发酵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笼养蛋鸡盲肠中的优良乳酸菌进行筛选、鉴定,并饲喂肉雏鸡,研究同源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生长、产酸曲线,耐酸耐胆盐测定及16SrDNA分子鉴定,对实验乳酸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1日龄健康肉公雏鸡180只,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Ⅰ: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基础饲粮+0.01%黄霉素;试验组Ⅲ:基础饲粮+0.2%CCL30菌制剂。饲喂28d,研究乳酸菌制剂对肉仔鸡的促生长特性。结果从鸡盲肠中分离的乳酸菌CCL30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耐酸耐胆盐消化,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杆菌)。雏鸡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可提高肉雏鸡日增重,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乳酸菌制剂能显著增加盲肠内乳酸菌的数量,有效抑制盲肠内大肠埃希菌的繁殖(P0.05)。结论同源乳酸菌制剂对肉雏鸡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有同于抗生素的抑菌作用,且乳酸菌制剂具有安全优势,可替代抗生素作为鸡用微生态制剂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分离于诊断为大肠杆菌病鸡的心脏、肝脏及健康鸡粪便的56个菌株进行了生化试验、药物敏感试验、质粒图谱分析、质粒酶切图谱分析及染色体DNA酶切图谱分析。生化试验鉴定了分离的菌株为大肠杆菌。对其中32株大肠杆菌做了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有耐药性,耐药比例分别为96.87%、81.25%、75.00%、84.38%。所分析的56株大肠杆菌均含有质粒,适于质粒分析。比较菌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