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室旁核(PVH)神经元的单位放电,观察它对电刺激蓝斑(LC)和中缝背核(DR)的反应。 在435个被试验单位中,5个单位对LC电刺激呈现逆行反应,75个单位呈现顺行反应。在这75个顺行反应单位中,27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48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对电刺激DR发生反应的有74个单位,其中15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59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单刺激不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有23个PVH神经元既对LG刺激又对DR刺激发生顺行反应。实验结果提示,PVH与LC、DR之间存在神经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白鼠中缝背核及中央上核内5-HT能神经元的生后转折变化,并结合图像分析对中缝中央上核内5-HT能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生后第1天,中缝背核和中央上核内5-HT阳性胞体密集排列,突起较短。从P1到P30,中缝背核内,5-HT阳性胞体密度明显降低,外侧部5-HT阳性细胞突起的长度显著增加。中缝中央上核内,至P10,5-HT阳性胞体仍密集排列,且胞体增大,至P30,细胞排列变得疏松。从P90到P90,中缝背核和中央上核内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无明显变化。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中缝中央上核内5-HT能胞体数量从P1到P30有显著性增加,从P30到P90有显著性减少。胞体面积及周长从P1至P30逐渐增加,在P10至P30阶段增长最快。P1与P30以及P1与P90比较,胞体形状因子显著增加。从P1至P30,中缝中央上核外侧散布的5-HT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至成年只能偶尔见到,且胞体变得不规则。 相似文献
3.
鸣禽鸟的基本发声中枢——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nucleus dorsalis medialis of the intercollicular complex,DM)对叫声的调控模式是诱发单次叫声。应用电生理与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鸣禽鸟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DM核团对声音调控的模式。经语图和频谱图分析,结果显示:燕雀左侧DM诱发单次叫声的声长和主能量区的带宽分别为右侧DM诱发叫声的2倍和1.7~3.1倍,提示燕雀DM对叫声声长和声强的调控能力,均呈明显的左侧优势。这与高级发声中枢(high vocal center,HVC)和古纹状体粗核(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talis,RA)等发声控制核团在控声模式中具有左侧优势的特征相似,从而为鸣禽发声控制通路高、低级中枢具有内源投射关系提供了声学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大鼠尾核头部对中缝大核神经元单位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中缝大核(NRM)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共记录277个细胞,NRM 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大都在每秒0.5—20次之间,平均为6.41 Hz。其中221个神经元被电刺激尾所激活,35个被抑制,21个无明显变化。NRM 神经元对躯体刺激的反应类型与自发放电的特征有关,兴奋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较低((?)=4.96Hz),而抑制性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较高((?)=15.03 Hz)。在24例兴奋型神经元中,刺激尾核头部能够激活大多数 NRM 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抑制其伤害感受性反应。导水管周围灰质微量注射纳洛酮(2.5ug/0.5μl,n=15)。能够明显阻断刺激尾核头部激活 NRM 神经元自发放电和抑制伤害感受性反应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与Meynert氏基底核的突触联系及其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WGA-HRP束路追踪法、电镜法和行为实验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纹状体边缘区(MrD)是我们先后在大鼠、猫和猴脑内新发现的一个区域。它是位于纹状体尾内侧、环绕着苍白球头外侧的一层梭形细胞。MrD的细胞构筑、免疫组化特性和纤维联系形式不同于纹状体其它区。MrD的离心投射终止在苍白球尾侧,接近Meynert基底核(NBM)附近。损毁双侧MrD后,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减弱。NBM已知与动物智能有关。本研究用纤维溃变和束路追踪电镜法结合行为实验方法,旨在了解MrD与NBM之间有无突触联系,以及此种联系与动物学习记忆的关系。用纤维溃变和束路追踪电镜法研究表明,由MrD发出的纤维终末与NBM的胆碱能神经元胞体间存在着突触联系。损伤MrD造成MrD和NBM形成突触联系的终末溃变后,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研究结果表明边缘区与Meynert基底核间存在着突触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是MrD的学习记忆功能的结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HRP逆行示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杏仁底基底外侧核腹侧部向中央杏仁核的纤维投射特征及其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一侧杏仁中央核(Ce)内注射HRP后,于双侧杏仁基底外侧核腹侧部(BLV)观察到大量HRP标记神经元,以对侧为主;在杏仁基底外侧核前(BLA)、后(BLP)部及梨状皮质内侧部(PCM)第Ⅱ、Ⅲ层仅观察到少量HRP标记神经元。当注射范围局限于杏仁中央核内侧部(CeM),BLV的标记神经元相对多.当注射范围局限于杏仁中央核外侧部(CeL),BLV的标记神经元相对少。将有HRP标记神经元的切片分别与生长抑素(SOM)、脑啡呔(ENK)、P物质(SP)抗血清按ABC法完成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在BLV、PCM第Ⅱ、Ⅲ层观察到HRP-SOM免疫阳性双标记神经元,但未发现HRP-SP、HRP-ENK免疫阳性双标记神经元;在BLA和BLP未发现HRP-SOM、HRP-ENK、HRP-SP免疫阳性双标记神经元。本文着重讨论了BLV与内脏功能活动的关系,认为BLV不同于BLA与BLP,它参与“内脏环路”。此外,还分析了PCM投射到Ce的神经元的功能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