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皮种子发育过程中脱水敏感性与细胞膜透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胚轴与完整种子的发育模式以及发育中电解质渗漏率变化有些不同. 种子生理成熟前、后的胚轴对脱水的反应也不同,前者经轻微脱水可提高萌发率和活力指数,后者不耐任何程度的脱水.活力指数的急剧下降伴随着电解质渗漏率的迅速上升.实验表明,黄皮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形成耐脱水性. 细胞膜透性变化可反映脱水对种子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种子的成熟脱水与耐脱水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熟脱水是大多数植物种子从发育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使种子的生理代谢从发育转向萌发,耐脱水性是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综合特性。大多数种子在成熟脱水前即已经历从不耐脱水至耐脱水的转变过程。种子耐脱水性与种子类型、耐脱水蛋白、ABA的调控及某些非还原性寡糖和抗氧化系统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发育时期黄皮种子脱水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花后46d到88d果实成熟.黄皮种子的发芽率由0升至100%.而活力指数逐渐上升,到花后74d达到最大值,之后略有下降.每粒种子的呼吸强度在花后46-67d持续增加,此后则渐渐减弱,但湿藏2d后又回升.黄皮种子的发育明显超前于果实.花后74d时.每粒种子的干重已接近最大值,这时种子活力最大.而果实的鲜重虽然已接近最大值.但其干重却只有成熟时的73%。花后46-53d的种子,其发芽率小于100%,轻微脱水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活力指数,花后60d至果实成熟.种子发芽率均为100%.这时任何程度的脱水都会引起活力指数的下降,但不同发育时期的黄皮种子耐脱水力有差别.其中以花后67d的耐脱水力最强.花后88d果实成熟时种子的耐脱水力最弱。  相似文献   

4.
程继铭  闫兴富 《广西植物》2019,39(12):1691-1701
该文采用硅胶(快速脱水)和35℃电子恒温干燥箱中脱水(缓慢脱水)、冷藏(4℃)和冻藏(-4℃)的方法,研究了辽东栎种子的脱水和低温敏感性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东栎种子成熟散落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96.0%)和萌发率(78.9%),无论是快速脱水还是缓慢脱水,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和含水量的降低呈现减小的趋势,至脱水96 h后(快速和缓慢脱水种子含水量分别为66.0%和69.8%),种子全部失去活力。辽东栎种子活力与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轻度脱水可促进种子萌发,快速脱水种子比缓慢脱水种子具有更高的脱水耐性。辽东栎种子不能耐受低温贮藏,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在4℃下冷藏30 d或-4℃下冻藏6 h后均显著降低,冷藏90 d或冻藏48 h后种子全部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5.
毛决明种子发芽力在花后39d后逐渐上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花后53d,活力指数在花的67d最大值,而后有所降低,花后39-74d,含水量逐渐下降,但下降速度不等,花后67d种子干重达到最大值,花后67-74d含水量显著下降,花后39-74d,含水量逐渐下降,但下降速度不等,花后67d种子干重达到最大值,花后67-74d含水量显著下降。种子存在明显的成熟脱水阶段。种子的脱水耐性在花后46-60d逐渐增强,60d达到最大值,后有所下降,轻微脱水可显著提高花后46d和67d的种子的发芽率,花后60-67d的种子能忍耐10%含水量,毛决明种子极可能是正常性种子。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植物的种子生理成熟后在母体植株上经历成熟脱水,脱落时种子的含水量较低,通常能被干燥到5%~10%的含水量而保持高活力,以及在低温和低相对湿度的种子库中长期保存,这种类型的种子被称为正常性种子(orthodox seed),例如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种子.不同的是,沉香种子生理成熟后不经历成熟脱水,脱落时含水量相...  相似文献   

7.
成熟脱水是正常性种子发育的末端事件。种子在成熟时胚的脱水耐性增加;当种子萌发时胚变得不耐脱水。当种子获得脱水耐性时,糖、蛋白质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等保护性物质积累;当脱水耐性丧失时,这些物质被降解。成熟脱水是种子从发育过程向萌发过程转变的“开关”,它降低发育的蛋白质和mRNA的合成,终止发育事件和促进萌发事件。顽拗性种子不经历成熟脱水的发育阶段,对脱水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8.
成熟脱水对种子发育和萌发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成熟脱水是正常性种子发育的末端事件。种子在成熟时胚的脱水耐性增加;当种子萌发时胚变得不耐脱水。当种子获得脱水耐性时,糖、蛋白质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等保护性物质积累;当脱水耐性丧失时,这些物质被降解。成熟脱水是种子从发育过程向萌发过程转变的“开关”,它降低发育的蛋白质和mRNA的合成,终止发育事件和促进萌发事件。顽拗性种子不经历成熟脱水的发育阶段,对脱水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茸毛赤瓟种子自花后30 d发育至55 d,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由0升至最大;含水量逐渐下降,但下降速率不等,发育后期存在显著的成熟脱水期。花后45 d果实干重接近最大,种子干重在45 d达到最大,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基本同步。自然风干1d后,花后40~50 d的种子含水量下降2%~4%。花后40 d的种子发芽力显著提高,花后45~50 d的种子无明显变化,继续干燥,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花后50 d的种子直到含水量低至4%后才明显下降;花后35 d和55 d的种子经过不同天数干燥后,发芽力均下降。不同发育时期茸毛赤瓟种子耐脱水力有差别,由强至弱依次为花后50、45、55、40、35 d。用半致死含水量可准确地反映不同发育时期茸毛赤瓟种子的脱水敏感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耐脱水的获得和维持与种子的类型有关,正常型种子耐脱水,而顽拗形种子对脱水高度敏感。正常型种子的脱水耐性随发育过程而变化,种子成熟时胚的脱水耐性增强,而萌发时胚变为不耐脱水。当种子获得脱水耐性时,糖、LEA蛋白质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等保护性物质积累。但脱水耐性是一种复杂的数量的特性,任何一种单一的机制都不能充分地解释脱水耐性,各种保护性物质协同调节脱水耐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种子耐脱水性与保护性物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与种子耐脱水性有关的基础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耐脱水的获得和维持与种子的类型有关,正常型种子耐脱水,而顽拗形种子对脱水高度敏感,正常型种子的脱水耐性随发良[过程而变化,种子成熟时胚的脱水耐性增强,其萌发时胚变为不耐脱水,当种子获得脱水耐性时,糖,LEA蛋白质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等保护性物质积累,但脱水耐性是一种复杂的数量的特性,任何一种单一的机制都不能 充分地解释脱水耐性,各种保护性物质协同调节脱水耐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种子耐脱水性与保护性物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种子顽拗性的形成机理及其保存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种子的脱水行为将种子分为正常性种子、顽拗性种子和中间性种子。顽拗性种子在发育的末期不经历成熟脱水.脱落时有相对高的含水量,并且对低温和脱水干燥非常敏感。在自然界,顽拗性种子存在一个连续群,即低度、中度和高度顽拗性种子,其差异在于对脱水伤害的敏感程度。影响种子顽拗性的因素,既有种子本身的生理生化物质基础,也有种子在母株上发育过程中所经受的外界环境的影响。目前,对种子脱水耐性的分子机制及其保存技术研究得较多。本文综述了有关顽拗性种子研究的近期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收期前后板栗种子的脱水敏感性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水分的耗散而迅速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随即增加,果肉随之趋向衰老,劣变,显示板栗种子不经历成熟脱水,具典型的顽拗型种子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木波罗种子脱水敏感性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采收的木波罗种子含水量为58.6%。随着含水量下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迅速下降,种子对脱水非常敏感,是典型的顽拗性种。自然脱水时,种子胚轴和子叶中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先上升,然后下降,丙二醛和脂质氢过氧化物的含量显著增加。其脱水敏感性的原因可能是当种子脱水时,植物酶SOD的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从而使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种子生活力丧失。  相似文献   

15.
种子的脱水行为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成熟脱水是种子发育的末端事件。根据种子的脱水行为,可以把种子分为正常性、顽拗性和中间性种子。许多过程或者机制授予或者提高种子的脱水耐性,不同的过程可能在不同的水合水平上对水分丧失起保护作用,这些过程的缺乏或者无效表达可能决定个别物种的种子的脱水敏感性程度。到目前为止,涉及种子脱水耐性的过程或者机制有:细胞内脱分化;代谢的‘关闭’;抗氧化系统的存在和有效运转;保护性分子(包括胚胎发育后期高丰度表达蛋白,蔗糖、寡糖或者半乳糖苷环多醇,亲水脂分子,油素)的存在;以及在重新水合过程中修复机制的存在和运转。  相似文献   

16.
假槟榔种子脱水耐性的发育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种子和胚发育过程中脱水耐性的变化、不同脱水速率对脱水耐性的影响及种子的萌发和贮藏特性进行了研究。种子含水量在花后55~70d逐步降低,随后不再变化,并保持在较高水平(37%);花后90d的种子获得最大干重。花后60d后种子获得萌发能力,花后70d达到最大值。在交替光照下(14h光照,10h黑暗,12μnmol m^-2s^-1),种子在15℃~40℃下均能萌发,其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35℃;但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种子和胚在花后55~90d,脱水耐性逐渐增强;花后90d种子和胚的脱水耐性最强,此时种子和胚的半致死含水量分别为0.18g/g和0.3g/g。脱水至相同含水量,快速脱水的种子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慢速脱水。无论是否进行脱水处理,-18℃下贮藏1个月后,种子均丧失萌发能力;在4℃,10℃和15℃下,适度脱水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假槟榔种子不耐脱水,不适合在低温、低含水量条件下长期贮藏,属顽拗性种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豌豆种子吸胀过程中脱水耐性的变化模式。种子在吸胀初期迅速吸收水分,然后缓慢吸收直到平台期。电解质渗漏速率在吸胀初期增加直到11h,然后随着吸胀下降。在吸胀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增加,种子和胚轴的脱水耐性逐渐丧失,10%和50%的种子和胚轴被脱水致死的含水量明显增加。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改变豌豆种子的萌发特性,提高胚轴的脱水耐性。研究结果表明,吸胀的豌豆种子脱水耐性的丧失是一种数量性状,正常性种子吸胀后脱水耐性的变化能够作为种子顽拗性研究的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18.
脱水方法对棕榈种子萌发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榈种子为材料,比较了硅胶脱水和自然脱水方法下种子萌发特征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棕榈种子的初始含水量为33.1%,萌发率为83.3%;当硅胶脱水至含水量21.2%时萌发率为80.0%,而自然脱水至23.2%时萌发率仅为56.7%;当含水量降至10%左右时,硅胶脱水萌发率为27.7%,而自然脱水的萌发率为26.7%。在脱水过程中,2种脱水处理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都呈升高趋势,但自然脱水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升高的速率较硅胶脱水快,而MDA含量在硅胶脱水下增加较大。硅胶脱水处理种胚中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较自然脱水高,但2种脱水处理种子整体均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研究发现,棕榈种子为中间型种子,其在脱水初期对自然脱水较敏感,而脱水后期脱水速率对其生活力影响较小;棕榈种子对硅胶脱水的脱水敏感较自然性脱水要低,硅胶脱水有利于改善棕榈种子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9.
假槟榔种子催芽技术和脱水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假槟榔的人工种植技术,对其种子做了不同的化学催芽处理,以寻求种子的有效催芽方法,并对种子脱水耐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过氧化氢和98%浓硫酸浸泡5min,0.3%亚硝酸钠和0.2%硝酸钾溶液浸种24h后,发芽率显著升高,速度显著加快,尤以浓硫酸和硝酸钾处理效果为好;200~1000mg/L赤霉素和20~100mg/L激动素溶液浸泡24h也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但催芽效果与溶液浓度有关。成熟种子轻度脱水,发芽率有所上升,但含水量下降至17%以下,发芽率急剧下降,当含水量下降10%以下,发芽力完全丧失。由此可见,种子很可能是中间型种子。  相似文献   

20.
在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ABA水平先是上升,至大约78~80DPA时出现高峰,之后两者ABA含量均不断下降。果实成熟时采收的种子,ABA含量比高峰时分别下降近6倍。另外,随着种子的发育,种子及其胚轴对外源ABA的敏感性(SABA)亦持续下降。10-4mol/LABA可以完全抑制90DPA前的荔枝和龙眼种子的萌发,但对成熟种子10-2mol/LABA亦不能抑制其萌发。龙眼种子离体胚轴的SABA高于荔枝。ABA含量与敏感性的这种变化可能是两种顽拗性种子成熟时萌动,进而不耐脱水贮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