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102对SSR标记,对山西省1949年以来162个小麦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标记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为3.94,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变幅为0~0.8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46,说明山西省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2000-2005年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省小麦品种分为8个类群,分类主要与育成年代和生态地理分布有关,其中第Ⅲ、Ⅳ、Ⅴ、Ⅵ、Ⅶ和Ⅷ类群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差异较明显。通过分析品种间穗粒数、千粒重和叶绿素含量相关的位点后发现,不同年代的品种中优异等位变异频率随着年代逐渐增长,但部分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频率仍然偏低,表明重要农艺性状仍有较大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激光育成的农作物品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整理撰写了七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利用激光诱变育成的13种农作物突变品种名录38个,这些品种约占我国植物诱变品种总数的10%。叙述了诸如品种名称、育成单位、激光器种类及剂量、亲本材料、主要改良特性、审(鉴)定和推广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的问题。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3.
从新育成的小麦品种中筛选组织培养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对于利用基因工程途径改良小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近几年育成的8个小麦品种(系)的幼胚为材料,研究3种生长素2,4-D、Dicamba、Picloram对8个小麦品种(系)较大幼胚再生的影响,以及品种间再生能力的差异。结果发现培养基中添加Dicamba时,8个品种(系)的再生率达189%以上,其中郑麦1836和中育1439等6个品种(系)的再生率超过了400%;添加Picloram时,8个品种(系)的再生率均在210%以上,其中郑麦1860和郑麦5135等4个品种(系)的再生率超过了470%;添加2,4-D时,郑麦7698、郑麦0856和郑麦9023没有获得再生植株,郑麦1860和郑麦1836的再生率低于60%,中育1439再生率最高,其次为郑麦5135和郑麦1354。结果表明,小麦较大幼胚植株再生最适宜的生长素为Dicamba,其次为Picloram,不同小麦品种(系)适宜的生长素有所不同;在8个小麦品种(系)中,再生能力最强的基因型为中育1439,其次为郑麦5135、郑麦5135和郑麦1354。  相似文献   

4.
诱发突变育种技术是利用射线、离子、中子等物理辐射因素及空间环境诱变种子或植物离体组织,获得有益突变体,缩短育种周期的育种技术。据国际诱变育成品种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世界上60多个国家在214种植物上诱变了超过3 200个正式发布的突变品种,21个国家诱变了254个小麦突变体,其中我国诱变小麦164个,占总量超过64%而位居世界第一。综述了诱变技术在小麦育种方面的成就,概述了获得的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性状突变,并对今后小麦诱变育种的目标及方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小麦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促进现代物理农业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Ph基因对小麦与黑麦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联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景侠  程本旭 《遗传》1986,8(1):11-13
利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将小麦近缘植物的 优良特性转移给小麦,是改良小麦品种的途径 之一。由于种间与属间不同种存在差异,有一 些远缘杂交工作,虽然也曾获得了真正的杂种, 但因异源染色体间的不亲和性,减数分裂不正 常,使两个种质之间不能结合,后代发生向两亲 分离的趋势,最后将异源染色体完全排除掉,又 基本上获得和原来种没有很大差异的个体。  相似文献   

6.
利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将小麦近缘植物的优良特性转移给小麦,是改良小麦品种的途径之一。由于种间与属间不同种存在差异,有一些远缘杂交工作,虽然也曾获得了真正的杂种,但因异源染色体间的不亲和性,减数分裂不正常,使两个种质之间不能结合,后代发生向两亲分离的趋势,最后将异源染色体完全排除掉,又基本上获得和原来种没有很大差异的个体。 Okamoto、Riley、Sears等先后发现普通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DUS测试的上海粳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稻DUS测试指南(2012版)中的38个水稻标准品种和52个基本测试性状对上海地区的172个粳稻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14个上海地区选育的申请品种保护的粳稻品种作比较。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表型性状共检测到17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测试性状检测到3.6667个,变幅介于1~8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6834,变幅介于0~1.9327,77.08%的性状存在3个及以上的等位变异;地方品种的等位变异数、每个性状的等位变异数及其变异幅度、多样性指数平均值等均大于现代育成品种,在外观形态上,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现代育成品种更丰富。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为0.53时,可将186个粳稻品种分为3个类(亚)群,现代育成品种单独组成一个亚群;而主坐标分析将186个粳稻品种明显的分为地方品种和现代育成品种两大区。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与现代育成品种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可为今后粳稻育成品种的改良提供更多的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8.
1978年3月至7月,我们研究了大麦与小麦远缘杂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的技术,并获得了大麦与小麦属间杂种,现简要报道如下: 1.用六稜裸大麦天津1号品种(Hordeum vulgare,2n=14)与辐射育成品种、杂交育成品种以及含有偃麦草、黑麦血统的遗传性状已稳定的15个小麦品种(除小黑麦2n=56外,其余小麦品种2n=42,属于Triticum aestivum)进行正、反交。授粉后第二  相似文献   

9.
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抗倒伏性强的品种是育种研究的重点目标.本研究以528份我国主推的小麦品种和育成品系为材料,对影响小麦倒伏的主要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无偏线性估计值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研究表明,6个抗倒伏性状在品种间都存在着广泛...  相似文献   

10.
甘、青两省春小麦遗传多样性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甘、青两省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产上曾大面积应用的200多个春小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个形态性状,5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都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性,虽然育成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大于地方品种,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展春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之后,育成品种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评价育种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能足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作一简单比较就得出结论,而是应该在遗传多样性演变的动态过程中去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利用基因遗传转化改良小麦品质,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方法:从小麦品种东农7742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2亚基基因(HMW-GS 12)。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980bp,其核苷酸顺序和推导的氨基酸顺序与已发表的序列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9.7%。经过基因拼接,分别构建了胚乳特异性表达和组成型表达的高分子量谷蛋白12亚基基因的两个植物表达载体pDNPPBIHG和pUbPBIHG。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的形态生理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6个不同育成年代和生态区域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评价了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抗旱性差异显著,加权抗旱指数在0.2434~0.6580之间;17个形态生理性状中与抗旱性关联程度最大的是地上部干物质量(0.9473),最小的是叶绿素含量(0.5356).采用聚类分析将36个小麦品种分为3类,其中抗旱型8个、中间型23个、敏感型5个.3类基因型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根干物质量、植株干物质量、株高、根系氮积累量、叶面积和单株分蘖数差异显著,可作为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的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拓宽山西优质小麦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来自黄淮麦区的6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的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方法:供试小麦品种分别是:来自河南省国家小麦工程中心的豫农416(编号Y-1)、豫麦34(Y-2)、豫麦70(Y-3)和豫麦18(Y-4),来自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科学研究所的舜麦紫秆(S-1)和舜麦1718D(S-2),以山西农业大学育成品种山农129为对照(CK)。试验于2010年10月15日在山西农业大学实验农场进行,收获后测定籽粒产量与产量结构及籽粒品质。结果:引进的6个黄淮麦区育成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晚播种植,其籽粒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山农129,但产量不足。6个引进品种在晋中晚播种植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相关的籽粒品质亦明显高于原品种。相对而言,豫麦34、豫农416和舜麦紫秆均为高蛋白(〉17%)强筋(≥32%)品种,但前者高产(〉5800kg·hm-2),后两者中产(〉4300kg·hm-2);豫麦70和舜麦1718D均为高蛋白中筋(30%-32%)品种,但前者中产,后者低产(〈4000kg·hm-2);豫麦18则为中等蛋白(〉16%)中筋的高产品种,当地品种山农129为低蛋白(〈16%)低湿面筋(〈30%)的高产品种。结论:豫麦34和豫麦18对改良山西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作物改良中,常利用植物属间的远缘杂交,将异种植物的有用性状向栽培种转移。植物远缘杂交的难易程度一般由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所决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禾本科中的两个亚科即早熟禾亚科(Pooidea)和黍亚科(Panicoidea)之间的杂交并不完全受这一规律的限制,特别是六倍体的普通小麦(早熟禾亚科)和玉米(黍亚科)之间的杂交,可以发生高频率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形成。为了扩大小麦的基因资源,近年来育种学家突破了小麦族内各物种间的杂交限制,观察到小麦×玉米和小麦×高粱的受精率(单、双受精)分别可达到59…  相似文献   

15.
山东保存小麦种质资源面粉白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68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面粉白度测定和高白度小麦种质子粒硬度测定。结果表明,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山东小麦育成品种和省外引进小麦品种面粉白度值的分布范围分别为63.9~82.9、63.1~83.8和67.2~84.2。筛选出面粉白度值大于80的小麦种质342份(包括白度值大于83的种质26份),其中地方品种22份,山东育成品种(系)228份,省外引进种质92份。从高白度小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子粒硬度指数≥50符合高白度强筋、中强筋或中筋的种质资源18份,对培育中筋以上高白度小麦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口味和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于农作物的育种新途径、新方法的探索,引起国内外育种学家和植物科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试验研究工作。我们试图通过小麦幼穗的离体培养,诱导和建立胚性愈伤组织无性系,以盐分(NaCl)为选择压力,进行胚性细胞无性系耐盐试验,以期得到小麦耐盐细胞变异体及其再生植株,进而选择有应用价值的品种(系)。供试材料为10个小麦品种(系),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基为改良 MS 培养基,附加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种演化与远缘杂交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9个改良小麦品种(系)与黑麦进行杂交,研究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亲和性的差异及其亲和性在品种更新,更换过程中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供试改良小麦品种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显著低于对照中国春;结实率大于50%的品种3个,占供试品种的3.8%,结实率介于30% ̄50%之间的品种4个,占5.1%,结实率介于10% ̄30%之间的品种8个(10.1%),结实率小于5%的品种50个,占63.3%,另外,结实率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冬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河北保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京、冀,鲁,豫等北方小麦主产省份近年来育成的15个小麦推广品种的16种品质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可分为2大类,第1类为优质型品种,加工品质表现较好,其中豫麦34表现既优质又高产,中优9507具有突出的优良品质特性;第2类品种为高产型品种,产量高但品质性状较差,不同性状具有各自的遗传变异特点,仍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和丰富我国小麦育种材料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变异性,沉降值作为重要品质性状,遗传力较高,与大多数面粉,面团品质参数显著相关,在育种早代选择中应予重视,基于所有品种的相关分析得出产量与沉降值,粉质仪测定参数存在负相关,但以10个优质品种为材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以及品质必状间的不利相关被打破,使对生产有利的性状得到了协调与结合改良。  相似文献   

19.
作物氮肥利用效率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姗  黄允智  刘学英  傅向东 《遗传》2021,(7):629-641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施用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绿色革命"半矮秆农作物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高产与倒伏"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作物的收获指数和产量.然而半矮秆水稻和小麦品种也表现出生长发育对氮肥响应减弱、根系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能力下降以及氮肥...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春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甘肃省121个普通小麦品种(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构成、不同等位基因间亚基变异及出现频率系统分析的结果表明,甘肃省春小麦品种HMW-GS等位基因Glu-Al编码1、2*、N(缺失)三种亚基,Glu-B1 编码 7 8、7 9、17 18、22、7、8、14 15七种亚基,Glu-D1编码2 12、2 11、5 10、2 10、10、4 11、3 12、N八种亚基,频率最高的亚基分别是Null(81.0%)、7 8(86.0%)、2 12(60.0%);一些优质亚基在现有品种中都存在,如甘春20、高台紫麦子等,作亲本用于品质改良有很大潜力,而且少数罕见亚基7、8、11也存在;不同来源的春小麦品种HMW-GS组成比较,优质亚基组成类型如1、7 8、5 10,1、17 18、5 10在育成品种中出现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