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如病毒(Norovirus)是1972年由Kapikian在美国发现的一种新病毒[1],是非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2,3],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4].1995年由方肇寅等学者证实国内婴幼儿存在诺如病毒的感染[5].  相似文献   

2.
1982年以来,美国Moss及Paoletti实验室相继报导了采用痘苗病毒作为载体,把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等重组至痘苗病毒基因组的特定位置上,得到能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株。由于重组痘苗病毒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而有效的单价或多价疫苗,因而颇受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美国农业部打算继 Flavr Savr 番茄之后,将病毒耐性南瓜也列入在美国国内进行田间试验不需要申请的蔬菜。据担任美国 Upjohn 公司的子公司美国 Asgrow Seed 公司的国际蔬菜生产和研究部门常务理事的植物遗传学者 John C.Sovenson 说:“在这种南瓜里导入了对南瓜和甜瓜的生产农家来说是最一般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根据病毒含DNA或RNA,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RNA病毒不含DNA,那么在这种病毒中,遗传信息是否存在于RNA分子中呢? 1956年,美国学者弗伦克尔一库兰特(Fraemkel-Courat)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的物质。烟草花叶病毒呈杆状,直径为18nm,长度为300nm。它有一个由2130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外壳,环绕着一条单螺旋的RNA分子核心。这种病毒约含有6%的RNA(由6400个核苷酸组成)和90%的蛋白质。烟草花叶病毒及其它的病毒在烟叶上引起的病斑都具有种的特异性,而且这些特性是遗传的.  相似文献   

5.
任浩 《微生物与感染》1999,22(3):1-2,30
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发现了一种经输血传播的DNA病毒(TTV),从此,各国学者纷纷展开了研究工作,本文对该病毒的有关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雷  金奇 《微生物与感染》1998,21(1):5-7,11
在当今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时期,病毒受体的研究日益成为重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病毒受体的特点,病毒与其受体结构的方式,病毒受体和病毒受体的配体的模拟分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宋杰  董少忠 《病毒学报》2017,33(5):785-790
人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NoVs)是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它是导致全球急性非细菌性肠胃炎暴发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自1972年美国学者Kapikian利用透射电镜首次观察到首株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NV)以来,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多次广泛流行。据报道,全球每年有超过1亿人因感染HuNoVs而发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多数患者表现为自限性,但也会导致少数婴幼儿、老人和免疫缺陷患者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HuNoVs引起的疫情暴发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本文将对HuNoVs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体外培养体系、动物模型、免疫反应和疫苗研发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2001年荷兰学者van den Hoogen等首次在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类似副黏病毒的多极丝状形态,生化特征亦与副黏病毒相似.之后许多学者对其基因组组成和序列进行分析,支持将其归类于单分子负链RNA目副黏病毒科肺病毒亚科偏肺病毒属,并命名为人类偏肺病毒(hMPV),成为偏肺病毒属的第1个人类病毒.根据遗传系统发生学分析和血清学抗体中和试验等将其分为2型4个亚型.本文就hMPV的病毒归类、分型、病毒繁殖特点及其发病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疫苗的研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从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传来喜讯,该系系主任、楚天学者李毅教授通过国际合作首次克隆了人博卡病毒1(Human bocavirus 1,HBoV1)的全基因组,该研究学术论文《In vitro Modeling of Human Bocavirus 1 Infection of Polarized Primary Human Airway Epithelia》发表在国际病毒学顶尖学术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影响因子达5.7。2005年8月,瑞典科学家运用分子病毒筛查方法,首次在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人类细小病毒——人类博卡病毒。据研究发现,人博卡病毒在幼儿期有很高的感染率,国际上许多学者在从事该病毒研究过程中,因该病毒无法人工复制而"卡壳",李毅教授的这一成果成功解决了长期  相似文献   

10.
Lee于1978年在南朝鲜分离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antaan病毒后,我国病毒学者对HFRSV的分离、流行病学、血清学以及病毒形态学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来国外用Hantaan病毒研究生化特征。研究病毒生化需要纯的病毒,针对HFRSV在细胞内复制周期较长,病毒产量低,我们用~3H—氨基酸对HFRSV进行细胞内标记,初步探索感染对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标记的适当条件和标记HFRSV在病毒蛋白研究上的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McCormick等发现Vero-E6细胞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敏感性后,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应用该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试验研究,但均未发现病毒在该细胞内规律性病变。病毒的存在和滴度只能按免疫荧光法(IFA)证实和测出。本文应用我国分离的出血热病毒在Vero-E6细胞上培养和观察,发现病毒在该细胞上出现有规律的病变并能测出病毒滴度,病变能被特异性中和抗体中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区的流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其造成的病例和死亡比之前的病毒爆发流行都要严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灾难。近日,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美国科学家关于埃博拉病毒治疗进展的相关研究。在此研究之前,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一些病毒接触后干预手段,对返回欧洲和美国的病人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手段对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新暴发亚型的体内疗效仍未可知。  相似文献   

13.
美国Agricultural Genetics 公司与英国John Innes Institute、美国Purdue 大学共同在豇豆花叶病毒(CPMV)中导入了艾滋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哺乳类病毒基因的一部分。在温室培育豇豆14天就能获得CPMV。确认CPMV 不感染动物,具有安全性。编入了其它种病毒的基因的CPMV 能诱导对其病毒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美国Moss和Paoletti等的实验室,成功地用痘苗病毒做载体,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感病毒血凝素、单纯疱疹等基因。並且观察到,用含有HBsAg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的猩猩,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攻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我们用从美国Joklik实验室引进的、含痘苗病毒WR株Hind Ⅲ F片段的质粒p169,  相似文献   

15.
《生物磁学》2012,(31):I0002-I0002
近日,来自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一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已开发出了针对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的高效疫苗。  相似文献   

16.
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为番鸭"肝白点病"的病原体.该病毒自1972首次从发病番鸭中分离出来后,国内外各学者相继对各自分离株进行了研究,并在病毒特性、病毒基因组及病毒编码蛋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该病毒的特性、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作一综述,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进展很快,自Dulbecco,Youngner等氏(1952,1954)以胰酶消化组织获得单层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获得成功以来,许多学者都证实多种病毒能于各种单层细胞培养中繁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便于观察病毒的繁殖。故目前单层细胞培养技术不但广泛应用于病毒分离培养及鉴定,同时也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间关系及病毒变异等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立克次体一般繁殖较慢,除Q热立克次体外。  相似文献   

18.
果树病毒痛害由于其危害严重及防治困难,一直是世界植物病理学者和果树生产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果树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在了解病毒基因的结构、功能,病毒基因的致病性及病毒的准确分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综述了果树病毒基因组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果树病毒基因组测序策略中病毒基因组模板的制备、测序方法及测序产物的注释等方面,并展望了果树病毒基因组测序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1.加拿大学者Patrik Lee在研究呼肠病毒(reovirus)的细胞受体时,发现该病毒可在肿瘤细胞中阻断癌基因ras的信号传导途径,并利用肿瘤细胞产生病毒的蛋白。由于约2/3人的肿瘤有ras被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这一作用具有用呼肠病毒治疗肿瘤的潜在功能。在正常生长的细胞中有一种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可以阻止呼肠病毒的复  相似文献   

20.
《昆虫学报》2008,51(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林业昆虫病毒研发中心长期从事林业昆虫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松毛虫病毒、春尺蠖病毒、美国白蛾病毒、舞毒蛾病毒、茶尺蠖病毒、杨扇舟蛾病毒、枣尺蠖病毒、油桐尺蠖病毒等多种农林害虫病毒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多年来除了为社会提供成熟的病毒杀虫剂生产技术外,还为生产单位提供病毒杀虫剂产品。多年的推广应用效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