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月我国核农学事业发展迅速,用辐射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已培育出29种植物的325个优良品种,推广面积1.4亿亩,一年可增产粮食30-40亿公斤,棉花1.5-2亿公斤,油料5000-7500万公斤。北京首都医学院汪家瑞教授等研究发现,人类心包间皮细胞中存在两类肽类激素心钠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因而使心包具有内分泌功能。这一发现改变了心包只是保护心脏,减少心脏跳动时的摩擦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发酵产品的降血压功能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血压是目前最为广泛的心血管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5亿.它是冠心病、脑卒死、心及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发病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高血压是由多方面因素引发的,如精神、神经、内分泌、遗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等,尤以ACE在血压调节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图1所示,一方面,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ACE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能刺激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同时血管紧张素Ⅱ也能促使醛固酮分泌,直接对肾脏作用,引起纳储量和血容量增加也使血压升高.与此相反,缓激肽是降压物质,它能促使血管扩张和刺激扩血管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二者共同作用使血压下降.而在ACE的作用下,缓激肽分解成失活片断.如果人体内ACE活性过高,就会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加,同时缓激肽被大大破坏,导致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功能的认识,认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和AT2受体有相互拮抗作用.依据上述论点,本研究利用AT2受体基因敲出小鼠,观察了AT2受体缺失后是否造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它成分代偿性紊乱.结果发现,AT2受体基因缺失小鼠血浆和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以及肾组织中肾素、AT1A受体的基因表达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AT2受体缺失未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显著影响,AT2受体的功能已被代偿,但代偿途径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肾素的生成部位、血管紧张素形成的可能途径、肾素分泌调节的四种假说、血管紧张素的作用及其与血压异常的关系。近年研究指出,失血时出现的大量血管收缩是由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提示血管紧张素拮抗剂有抗休克意义。血管紧张素Ⅱ除了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外,还有中枢性加压、嗜饮及刺激ADH 与 AGTH 分泌等作用。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作为一种中枢性递质。晚近提出的“七肽假说”认为,血管紧张素Ⅲ是刺激醛固酮生成的“钥匙”,是当前兴趣的焦点。对心血管的作用似以血管紧张素Ⅱ为主,而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则以血管紧张素Ⅲ更为重要。对恶性高血压及部分高肾素性血管收缩性高血压与特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起着诱发与维持高血压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对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治疗措施应有所不同。在动物出血性低血压及休克的治疗中,认为转换酶抑制剂越早应用存活率越高,这为临床出血性休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肾脏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肾脏RAS的新成分及新作用机制不断被发现.转基因动物研究使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血压及水钠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AngⅡ的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已经确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Ang 1~7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也已得到认可.肾素/前肾素特异性受体、ACE的信号转导功能,以及AT1受体的转激活功能等,已成为肾脏生理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肾脏局部RAS功能,探讨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目前已知的惟一的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同源物,是一种新型的金属羧肽酶,很多特性与ACE截然不同.ACE2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调节心脏功能和机体血压.最近ACE2被鉴定为SARS病毒的功能受体.ACE2已经成为目前药物研发的新靶点.对ACE2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有待进-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血管紧张素Ⅱ在小鼠卵母细胞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不仅分布在卵巢内的黄体细胞,卵泡的膜细胞,基质和血管,在恢复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生发泡破裂和第一极体排放期的卵母细胞内也检测到血管紧张素Ⅱ的免疫阳性物,因此,血管紧张素Ⅱ有可能在卵泡的生长发育和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血管紧张素的特异性结合部位分布于整个下丘脑,在腺垂体的浓度尤其高。已有报告,在狗,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ACTH释放。由于ACTH和β-内啡肽在垂体内来自同一前体分子,曾有人设想,血管紧张素对β-内啡肽的释放也有同样的作用。最近,Beuers等人用大鼠实验,证实了上述设想。他们采用向大鼠静脉内灌流血管紧张素,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中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I)的方法,发现血管紧张素Ⅰ、Ⅱ都可刺激血中β-EI升高,而血管紧张素Ⅲ的作用较弱。这种效应呈剂量-反应关系,并可被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saralasin阻断。为了探索血中升高的β-EI的来源,作者应用葡萄糖凝胶层析法分析了血浆β-EI,发现其中有β-趋脂素的成份;预先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可阻断血管紧张素引起的β-EI释放。因此,他们认为,血中β-EI升高是由于垂体释放增加的结果。应用血管紧张素转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的重要原因是病变部位炎症反应的加剧,而巨噬细胞作为粥样斑块内主要的炎症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主导作用.血管紧张素Ⅱ作为一种重要促炎因子,促进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激活斑块内的巨噬细胞,上调各种炎症因子,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Ⅱ受体阻断剂、调血脂药、干扰素-β、雌激素等药物可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壁炎症反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血管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影响血管功能.xanthine氧化酶、NAD(P)H氧化酶和脱耦联的NO合酶是血管组织中活性氧的主要来源.超氧化物阴离子和活性氧簇中的其他成分通过多种机制失活NO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氧化应激损伤参与血管反应性调节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有希望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钱忠明  邓柏澧 《动物学报》1996,42(4):394-400
长期以来,血管紧张素-(1-7)「Ang-(1-7))」-直被认为是血管紧张素Ⅱ的无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近年的研究证明Ang-(1-7)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调节中起有作用,是血管紧张素系统中一种新的重要激素。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在人子宫蜕膜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放免测定和放射自显微证明人早孕蜕膜组织中存在免疫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和丰富的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离体细胞培养实验显示,血管紧张素Ⅱ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蜕膜细胞催乳素的分泌,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催乳素分泌似乎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AngⅡ可以促进人子宫蜕膜化反应,推测它在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 Ang-(1-7) ]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的新成员之一. 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比 较,Ang-(1-7)在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发挥着心血管保护作用. 最新研究 发现,Ang-(1-7)在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内皮细胞功能、脂质代谢的这些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加强斑块的稳定性. 本文就Ang-(1-7)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Ang-(1-7)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也为Ang-(1-7)相关的ACE2/Ang -(1-7)/Mas轴作为未来临床治疗途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AP-1和STAT5协同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 assay)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AP-1和STAT5的DNA结合活性;用凝胶超迁移分析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观察AP-1和STAT5的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AngⅡ可分别促进AP-1和STAT5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调控区顺式元件的结合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核蛋白与含AP-1结合位点的寡核苷酸探针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与抗c-Jun抗体和抗STAT5抗体形成超迁移电泳区带;而用抗c-Jun抗体也可从STAT5 染色质免疫沉淀复合物洗脱液中检测到AP-1的存在. 而且,AP-1和STAT5的相互作用程度及其二者与DNA的结合活性与血管紧张素原表达活性具有一致关系,该效应可被JAK2特异抑制剂AG490所抑制. 上述结果提示,与顺式元件结合的AP-1和STAT5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四元复合物协同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表达,JAK2对该过程具有诱导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Li WG  Chen XM  Ye YZ  Zhang Y  Yu LF 《生理学报》1998,50(4):460-464
基于目前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功能的认识,认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和AT2受体有相互拮抗作用。依据上述论点,本研究利用AT2受体基因敲出小鼠,观察了AT2受体缺失后是否造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它成分代偿性紊乱。结果发现,AT2受体基因缺失小鼠血浆和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以及肾组织中肾素、AT1A受体的基因表达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AT2受体缺失未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  相似文献   

16.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初被认为是较简单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之一。但是,这一想法随着RAAS阻滞剂:肾素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T1受体拮抗剂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深入研究而受到挑战。因此,RAAS的组成、以上药物发挥作用的具体通路及副作用均得到重新定义。在RAAS阻滞剂的应用过程中,机体肾素水平升高,并刺激肾素原受体(即无活性的肾素前体,PRR),进而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同理,在AT1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过程中,血浆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升高,并与2型血管紧张素II(AT2)受体结合,进而对机体产生有利作用。此外,随着ACEI及ARB的应用,血管紧张素1-7水平升高,其与Mas受体结合,发挥心脏及肾脏保护的作用,还可通过刺激干细胞发挥组织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结构功能及相关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EC 3.4.15.1)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 依赖锌离子的羧二肽酶, 催化水解十肽血管紧张素I羧基末端两个氨基酸, 生成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八肽血管紧张素II。ACE在血压调节系统renin - angiotensin system (RAS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ACE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抑制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发现体细胞ACE两个活性中心催化血管紧张素I和缓激肽的机制不同, 因此以体细胞ACE单个活性中心为靶点的研究, 将会为研制开发副作用更少, 安全性更高的ACE抑制剂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内分泌因子活化及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是否诱导心肌内分泌活化及相互间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法及比色法检测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卡普托利对它们的作用。结果: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动脉血压逐渐升高,术后4 h 即显著升高;术后30 min 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升高,此后并保持在高水平;心肌内皮素含量于术后24 h 开始并持续显著升高;心肌中一氧化氮含量却于术后10 min 迅速显著降低并持续受抑。小剂量卡普托利对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可完全抑制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升高,而且使内皮素活化滞后、一氧化氮含量降低减轻。结论:压力超负荷可诱导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升高及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可加速内皮素活化、加重一氧化氮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LOX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结果:(1)血管紧张素Ⅱ可上调LOXI的mRNA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效应;(2)应用血行之有效紧张素Ⅱ一型受体阻断齑osartan后抑制了血紧张素Ⅱ对LOX1的上调作用。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显著上调LOX1的基因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效应。这一作用是通过激活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肽转化酶2与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在维持血压稳态、水盐平衡,及局部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局部RAS的失衡将导致这些器官的疾病。血管紧张肽转化酶2(ACE2)是ACE的同源物,作为RAS的重要负调节因子,平衡血管紧张肽Ⅱ的产生,维持循环系统和局部组织中RAS的稳态。本文综述了在心血管、肺、肾、肝等器官的多种急、慢性疾病患者或动物模型中,RAS与ACE2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