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寄生在昆虫、锈菌、蜘蛛及植物上的7株轮枝菌(Verticillium)和虫草菌(Cordyceps)的轮枝菌无性型的低温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保持完好而未变形的轮枝菌头状分生孢子球及分生孢子链,蜡蚧轮枝菌寄生在昆虫与锈菌号的形态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盐利用缺陷型突变(nit突变)和抗杀菌剂突变两种遗传标记,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异核体后代的形态和致病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核型菌株与菌丝型菌株经菌丝融合形成异核体后,菌丝型菌株能恢复形成微菌核,其后代单孢菌落形成微菌核的数量明显低于菌核型亲本,且遗传性状不稳定;随着转代次数的增多,微菌核形成能力的丧失较菌核型亲本菌株快,异核体后代对棉苗的致病力变化较大,一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硝酸盐利用缺陷型突变(nit突变)和抗杀菌剂突变两种遗传标记,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异核体后代的形态和致病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核型菌株与菌丝型菌株经菌丝融合形成异核体后,菌丝型菌株能恢复形成微菌核,其后代单孢菌落形成微菌核的数量明显低于菌核型亲本,且遗传性状不稳定;随着转代次数的增多,微菌核形成能力的丧失较菌核型亲本菌株快。异核体后代对棉苗的致病力变化较大,一般均低于致病力强的亲本菌株,或介于两个亲本致病力之间,或与亲本致病力相近。 相似文献
7.
8.
9.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11个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根据花粉形状、纹饰、孔频等性状用类平均法(UPGMA)对不同海棠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11个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均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角形或近圆形,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外壁均具条嵴。不同品种花粉粒形状、条嵴、纹饰、穿孔形态差异显著。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距离3.30水平上,将11个品种聚为3个类群,‘红双'、‘红纱'、‘红波'3个品种花粉条纹束分枝长、条脊较疏而整齐聚为第一类群;‘红粉'、‘红亮'、‘雪莱'、‘雪球'、‘红艳'、‘雪倩'6个品种条脊疏、整体呈极轴平行,分叉少,穿孔密度中等聚为第二类,‘道格'、‘雪开'因条脊无规则排列、花粉粒小、穿孔直径较小聚为第三类,且处于进化的最先端。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有胡桃科( Juglandaceae)植物约7属27种1变种,南方和北方均有分布[1];该科植物通常为落叶或半常绿乔木或小乔木,大部分种类具有药用、材用和食用等价值,其中,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 Batal.) Iljinsk.﹞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叶的多糖复合物可增强糖尿病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2-3];胡桃( Juglans regia Linn.)和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 Wangenh.) K. Koch﹞为重要的干果和油料作物,前者也是重要的硬木产品,果皮可用于制造活性炭[4];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是优良的家具用材,其树皮富含纤维[5]。随胡桃科应用价值的不断挖掘,人们对胡桃科植物潜在资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2.
小型腹足类齿舌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小型腹足类齿舌的方法。描述了折叠萝卜螺和大脐圆扁螺齿舌带上齿片的排列方式,结果显示,两种螺齿舌的齿片排成许多模列,每一横列又包含多个齿片,齿片上缘或侧缘尖齿的数目和形态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菜青虫感染蜡蚧轮枝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感病菜青虫Pieris rapae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表明,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主要通过昆虫的体壁侵染虫体。菜青虫各龄幼虫在体壁接菌12 h后,附着在虫体表面的孢子即可萌发。2~3龄幼虫,蜡蚧轮枝菌菌丝24 h就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48 h可见脂肪体等器官发生病变; 4~5龄幼虫,36 h菌丝才可穿透体壁,48 h可见虫体内有部分菌丝体。侵入虫体内的菌丝对寄生组织没有选择性。菌丝首先在入侵的血腔中生长,然后侵入脂肪体和肌肉,随菌丝在虫体内的增殖,中肠、马氏管、丝腺等相继被侵染。受侵的组织器管均发生明显的病变,如体壁分离,脂肪体变形、溶解,肌纤维排列松散,中肠上皮细胞脱落并出现许多空泡等。 相似文献
14.
15.
Fourteen species of saprotrophic fungi isolated from various substrates from Xisha Islands are reported, including a new record species-Curvlaria tuberculata Jain. The others are: 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 A. phragmospora van. Emden,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 Cladosporium arysporum Berk. & Curt., C sphaerospormum Penz., Curvularia affinis Boedijn, C. geniculata (Tracy & Earle) Boedijn, C. lunata (Walk.) Boedijn, Exserohili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 Suggs.,Humicola grisea Traaen, Botryodip… 相似文献
16.
大丽轮枝菌硝酸盐利用缺陷型和抗杀菌剂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大丽轮枝菌硝酸盐利用缺陷型和抗杀菌剂突变体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对三环唑的抗性不能稳定遗传,抗性菌株经低温或室温保顾一个月及转代培养后无丧失抗性,5株抗多菌灵的突变体,有一株在第二代单胞后代培养时丧失抗性,1株在单孢后代中发生分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莴苣属6种近似种瘦果超微形态,确定鉴别特征,为口岸检疫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莴苣属6个近似种瘦果的表面特征、冠毛、种脐、衣领状环等超微形态特征,测量瘦果表面刺长、刺宽、刺间距、冠毛节间长度等,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显著差异评价。【结果】野莴苣脐口无环形边,其他5种均具环形边;野莴苣瘦果表面突起呈锐三角状物,乳苣突起呈耳状物;乳苣与莴苣衣领状环呈圆形或近圆形,其他4种呈椭圆形;乳苣、刺毛莴苣冠毛节间长度最小,毒莴苣的最长;野莴苣、莴苣、山莴苣次之;毒莴苣瘦果冠毛上的刺基部稍肿大,而其他5种未见肿大;瘦果超显微特征性状测量值在种之间存在差异。【结论】莴苣属种脐的形状和环形边的有无、种脐中央的突起物形状、衣领状环形状、瘦果表面纹饰特征及突起物的形状等超微形态特征可以作为莴苣属种类判定依据;瘦果表面的刺长度和宽度、刺间距、冠毛节间长度数值差异显著可以用于莴苣属种类鉴定。 相似文献
18.
大丽轮枝菌(Verticilium dahliae kleb.)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原真菌。使用从大丽轮枝菌V44(高毒)和V64(低毒)的菌丝体制备的各市县导物(I44和I64)作用悬浮培养的豫棉6号(感性)和豫棉8号(耐性)细胞系,用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诱导后30min内的反应性氧变化,发现仅有不亲和性较高的体系,即弱毒力的大丽轮枝菌(V64)和耐性的豫棉8号所组成的体系(I64-Y8)表现最高的反应性氧迸发,3min-6min时增加61.8%。使用显著低于杀菌浓度的剂量的水杨酸(SA)和H2O2作用上述大丽轮枝菌,发现水杨酸和H2O2都能影响微生物,经1mmol/L水杨酸和0.2mmol/LH2O2作用后的微生物,其所产生的诱导物对植物细胞反应性氧的诱导作用要高于未被作用的微生物的诱导物,两种化学性质的影响的共同点是使反应性氧迸发的峰值时间提前,峰值增加,水杨酸提前12min,H2O2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使反应性氧迸发的曲线锐化,即峰使时间范围的平均每分钟增加率表现显著增加,9min-12min时达到109%。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是国内外目前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杀虫生防真菌,欲扩大其防治范围、增强防治效果、降低生防成本。【方法】采用共发酵技术,通过组合菌株产孢能力和杀虫毒力比较试验,确定蜡蚧轮枝菌和球孢白僵菌共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蜡蚧轮枝菌L-31和球孢白僵菌Q-55共发酵的最佳配比为1:1时,按10%总量接种于发酵培养液中(培养液按酵母膏5.0 g/L、葡萄糖20.0 g/L、麦芽糖提取物5.0 g/L、KH2PO43.0 g/L、黄小米200.0 g/L,pH 6.5配制),23.0°C±0.1°C恒温静置发酵12 d,共发酵液的含孢量可达1×109CFU/mL以上,杀虫毒力比较强,其对温室白粉虱和菜青虫可同时显效,处理9 d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09×104±0.12 CFU/mL和3.17×105±0.11 CFU/mL,发酵液浓度为1×108CFU/mL时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2.11±0.14 d和4.27±0.43 d,温室小区试验校正防效在80%以上,与其各单一菌株发酵液的防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两株生防真菌的共发酵研究,为杀虫真菌的扩谱增效以及植物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