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泡头菌属(新拟Physalacria)足担子菌中一个具有微小子实体的分类群。它的分类地位曾长期存在争论。目前Singer系统将其置于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该属在我国为首次发现。本文研究了产自吉林省的该属一个种,其柄囊体系由于行菌丝中部细胞的侧壁突起发生。在前人的研究中尚未报道过,联系它的一些其它特征,定为一新种:侧壁泡头菌(P.lateriparies X.He et F.Z.Xue)。  相似文献   

2.
基于蛛网菌属(ArachnocreaMoravec)的模式标本及其所有种的分类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系统分类位置及其分类界定;该属是肉座菌科(Hypocreaceae)中一个较原始类型。糙孢蛛网菌(AscabridaDoi)采于云南西双版纳;并与日本(主模式)和新西兰标本及其近缘种的标本作了微、宏观解剖形态学的比较,确定了本种的变异范围。该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表明它是一个北半球温带分布属,然而其分布向南延伸至热带,历史上很可能它是一个东南亚热带起源的属,这一地域极可能是该属的物种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陈双林  李玉 《菌物系统》1998,17(4):289-293
在近年来对中国绒泡菌粘菌的分类学研究中,观察到许多不寻常和有趣的标本,其中一些与目前已知的绒泡菌均不吻合,形态学研究表明它们是新种。本文报告了3个产自我国东北的绒泡菌属新种,它们是:产自吉林省的环柄绒泡菌Physarumannulipes和青灰绒泡菌Physarumcaesium及产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木生绒泡菌Physarumxylophilun。环柄绒泡菌的孢囊柄具有环带,较为特殊;青灰包菌的囊被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疆的粘菌,过去仅知8种,且无一为绒泡菌。本文第一作者于1994年在新疆进行了粘菌资源调查,在随后的研究中共明确了50多个种,有10种为绒泡菌,其中的几个种,如垂头绒泡菌Physarumnutans(Bull.)Pers.是常见和广布的,但也有几种是特殊的和稀有的。本文报告了5种绒泡菌:橙红绒泡菌P.aurantiacum S.L.Chen,Y.LietH.Z.Li和侧扁绒泡菌P.loratumS.L.ChenY.Li etH.Z.Li是新种,黄白绒泡菌P.albescensEllisexT.Macbr.和团聚绒泡菌P.conglomeratum(Fr.)Rostaf.是中国新记录种,已知种黄绿绒泡菌P.virescensDitmar显然少见,国内此前仅知分布于福建。橙红绒泡菌P.aurantiacumS.L.Chen,Y.LietH.Z.Li的孢丝近似钙丝菌状,由或大或小的石灰结将许多细短的孢丝线联成致密的白色网体,这使其被归入绒泡菌属,并与同属其它种相区分;侧扁绒泡菌P.loratumS.L.Chen,Y.LietH.Z.Li的联囊体虽发达而侧扁,但顶部无预成开裂线,在相似种中也易识别。本文对这两个新种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疆的粘菌,过去仅知8种,且无一为绒泡菌。本文第一作者于1994年在新疆进行了粘菌资源调查,在随后的研究中共明确了50多个种,有10种为绒泡菌,其中的几个种,如垂头绒泡菌Physarumnutans(Bull.)Pers.是常见和广布的,但也有几种是特殊的和稀有的。本文报告了5种绒泡菌:橙红绒泡菌P.aurantiacum S.L.Chen,Y.LietH.Z.Li和侧扁绒泡菌P.loratumS.L.ChenY.Li etH.Z.Li是新种,黄白绒泡菌P.albescensEllisexT.Macbr.和团聚绒泡菌P.conglomeratum(Fr.)Rostaf.是中国新记录种,已知种黄绿绒泡菌P.virescensDitmar显然少见,国内此前仅知分布于福建。橙红绒泡菌P.aurantiacumS.L.Chen,Y.LietH.Z.Li的孢丝近似钙丝菌状,由或大或小的石灰结将许多细短的孢丝线联成致密的白色网体,这使其被归入绒泡菌属,并与同属其它种相区分;侧扁绒泡菌P.loratumS.L.Chen,Y.LietH.Z.Li的联囊体虽发达而侧扁,但顶部无预成开裂线,在相似种中也易识别。本文对这两个新种  相似文献   

6.
陈双林  李玉 《菌物系统》2000,19(3):328-335
在前两篇关于中国绒泡粘菌属分类的研究论文中,已经报道了见于东北和新疆的新种和新记录种,本文报告的是散见于河南、山东、福建、陕西、广西和四川六个省的六个种,金色绒泡菌和紫绒泡菌是中国新记录种,另外四种为新种。膜壁绒泡菌Physarum badhamioides以囊被上石灰质稀散及孢丝宽扁、少石灰质而有别与其它绒泡菌;迷乱绒泡菌P.confusum则因易与绿绒泡菌P.viride和垂头绒泡菌P.nut  相似文献   

7.
陈双林  李玉 《菌物系统》1999,18(4):343-348
关于新疆的粘菌,过去仅知8种,且无一为绒光菌。本文第一作者于1994年在新疆进行了粘菌资源调查,在随后的研究中共明确了50多个种,有10种为绒泡菌,其中的几个种,如垂头绒泡菌Physarum nutans (Bull.) Pers.是4和广布的,但也有几种是特殊的和稀有的。本文报告了5种绒泡菌:基泡菌P.aurantiacum S.L Chen,Y.i et H.Z. Li和侧基泡菌P.lorat  相似文献   

8.
在近年来对中国绒泡菌属粘菌的分类学研究中,观察到许多不寻常和有趣的标本,其中一些与目前已知的绒泡菌均不吻合,形态学研究表明它们是新种。本文报告了3个产自我国东北的绒泡菌属新种,它们是:产自吉林省的环柄绒泡菌Physarumannulipes和青灰绒泡菌Physarumcaesium及产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木生绒泡菌Physarumxylophilum。环柄绒泡菌的孢囊柄具有环带,较为特殊;青灰绒泡菌的囊被有一粉状物质层,但其中的钙含量远低于其它大多数绒泡菌;木生绒泡菌的球形白色的孢囊有柄、群生、直立,具纵皱的柄褐色而不透明,囊基盘状,石灰结较小、多角形或伸长,孢子匀生小疣但一侧色浅。文中对它们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讨论,并附有扫描电镜下的特征照片,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9.
林英任  项存悌 《菌物系统》1999,18(4):357-360
在安徽省黄山杜鹃〗Rhododendron maculiferum Franch.ssp.anhweiense (Wils.)Chamb.〖上发现盘菌纲一新属--新齿裂菌属(NHeococcomycesY.R.Lin,C.T.Xiang&Z.Z.Li).对该属及其模式种--杜鹃新齿裂菌(N.rhododendri Y.R.Lin,C.T.Xiang&Z.Z.Li)进行了描述和讨论。主模式标本存放在  相似文献   

10.
陈双林  李玉 《菌物研究》2009,7(3):135-141
为了澄清黏菌纲绒泡菌属Physarum种级分类上存在的一些混乱,以便进一步澄清该属内分类单元的系统演化关系,对绒泡菌属81个种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属可划分成5组(section)。给出了绒泡菌属分组的检索表,并明确了每组所含的物种,通过分组对绒泡黏菌属下分类等级进行了新安排。  相似文献   

11.
阴山荠属和泡果荠属受试种类的染色体数目是:柔毛阴山荠(Y.henryi(Oliv.)Y.H.Zhang)2n=12,叉毛阴山荠(Y.furcatopilosa(Kuan)Y.H.Zhang)2n=12,双牌泡果荠(H.shuangpaiensisZ.Y.Li)2n=44,黟县泡果齐(H.yicianensisY.H.Zhang)2n=42,双牌泡果(H.pardoxa(Hance)Y.H.Zhan  相似文献   

12.
蛛网菌属是我国的首次报道及其全球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蛛网菌属的模式标本及其所有种的分类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系统分类位置及其分类界定。该属是肉座菌科中一个较原始类型。糙孢蛛网菌采于云南西双版纳;并与日本(主模式)和新西兰标本及其近缘种的标本作了微,宏观解剖形态学的比较,确定了本种的变异范围,该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格局表明它是一个北半球温带分布属,然而其分布向南延伸至热带,历史上很可能它是一个东南亚热带起源的属,这一地域极可能是该属的物种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3.
林英任  现存悌 《菌物系统》2000,19(3):297-301
我国齿裂菌属的4个分类单元,其中包括2个新种:生于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上的青冈齿裂菌(Coccomyces cyclobalanopsis Y.R.Lin&Z.Z..Li sp.nov.)和生于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上的福建齿裂菌(C.fujianensis Y.R.Lin&C.T..Xiang sp.no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徽省黄山杜鹃[Rhododendronmaculiferum Franch.ssp.anhweiense(Wils.)Chamb.]上发现盘菌纲一新属──新齿裂菌属(NeococcomycesY.RLin,C.T.Xiang&Z.Z.Li)。对该属及其模式种──杜鹃新齿裂茵(NrhododendriY.RLin,C.T.Xiang&Z.Z Li)进行了描述和讨论。主模式标本存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15.
在安徽省黄山杜鹃[Rhododendronmaculiferum Franch.ssp.anhweiense(Wils.)Chamb.]上发现盘菌纲一新属──新齿裂菌属(NeococcomycesY.RLin,C.T.Xiang&Z.Z.Li)。对该属及其模式种──杜鹃新齿裂茵(NrhododendriY.RLin,C.T.Xiang&Z.Z Li)进行了描述和讨论。主模式标本存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16.
陈双林  李玉 《菌物学报》2000,19(3):328-335
在前两篇关于中国绒泡粘菌属分类的研究论文中,已经报道了见于东北和新疆的新种和新记录种,本文报告的是散见于河南、山东、福建、陕西、广西和四川六个省区的六个种,金色绒泡菌和紫绒泡菌是中国新记录种,另外四种为新种。膜壁绒泡菌Physarumbadhamioides以囊被上石灰质稀散及孢丝宽扁、少石灰质而有别与其它绒泡菌;迷乱绒泡菌P.confusum则因易与绿绒泡菌P.viride和垂头绒泡菌P.nutans混淆而得名,但以散生的孢囊具短柄、石灰结与囊被同为灰绿色等特征显著不同于后者;畸形绒泡菌P.deformans具有显然不规则的孢囊、炳和孢子,易与其它绒泡菌相区分;草生绒泡菌P.herbaticum发生于活草叶上,淡绿色的联囊体发达,石灰结之间的连线细长而明确,使其与相近的绒泡菌明显可分。所有研究标本都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7.
吴兴亮 《菌物系统》1998,17(3):206-208
本文报道了采自海南岛南部地区笼头菌属(ChlthrusMich:Pers)一个新种,即:海南笼头菌ClathrushainanensisX.L.Wusp.nov.文中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拉丁文和汉文的描述,附有新种担子果和孢子(扫描电镜)照片,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其他种的区别,主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学院真菌标本室(HGAS),副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  相似文献   

18.
一个具两型子囊的齿裂菌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波罗栎(Q.dentata)上的齿裂菌属一新种,即异囊齿裂菌(Coccomyces dimorphus)。该种因子囊同时以两种状态存在而明显区别于齿裂菌属其它成员,主、副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19.
生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波罗栎(Q.Dentata)上的齿裂菌属一新种,即异襄齿裂菌(Coccomycesdimorphus)。该种因子囊同时以两种状态存在而明显区别于齿裂菌属其它成员。主、副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20.
袁自清  赵震宇 《真菌学报》1994,13(3):173-177
本文报道了新疆腔菌纲座囊菌目刺球座属(Lasiobotrys)、穴壳属(Dothiora)和普氏腔孢属(Plowrightia)的六种子囊菌,即:忍冬刺球座菌(L.lonicerae)、花揪穴壳菌(D.sorbi)及其无性阶段花揪疡壳孢(Dothichiza sorbi)、茶Biao子普氏腔孢菌(P.ribesia)、小檗普氏腔孢菌(P.berberidis)、沙棘普氏腔孢菌(P.hippop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