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黄毛鼠种群季节消长空间分布和繁殖规律以及近年来鼠害加重的原因,结果表明黄毛鼠种群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种群的空间分布和繁殖随农田作物生育期的变化而呈有规律的变动。而农田作物布局的变化,为害鼠提供良好的食物条件,栖居场所和越冬条件,是近年来鼠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鼠害综合防治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综合考察各种措施的有机结合与协调 ,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环境保护学、系统工程学的观点 ,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控制鼠害 ,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害鼠种群动态、天敌类群动态以及植物群体生长动态是综合防治的基本理论问题 ,确定经济阈值是实现害鼠种群数量科学控制的重要前提[1] 。在综合防治过程中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 ,并将这种作用与其他自然限制因素以及人为防治措施相互协调 ,共同作用 ,是鼠害防治实践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 ]。本文先简要综述天敌控制鼠害的研究成果 …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0,(20):I0004-I0004
生物防治是通过从原产地引入专食性天敌来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天敌理论”,即,外来入侵生物在传入地暴发成灾是因为逃避了原产地天敌的控制。尽管一些国家引进利用原产地天敌已经成功控制了很多入侵植物,但是,国际上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的成功率还不到40%。一些引进的天敌昆虫野外释放后迅速建立种群,田间种群密度甚至远高于在原产地的密度,但对入侵植物的抑制效果却很低。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什么秘密?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国际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黄毛鼠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害鼠,对水稻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的发展,作物布局及其面积比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农田鼠害年年加重。为探讨在新的耕作条件下,珠江三角洲稻区黄毛鼠综合治理途径,我们于1986—1989年在东莞市东坑镇的角社区和横沥镇的石涌区开展对农业结构变动与鼠害加重的关系、害鼠种群时空动态、灭后回升速度、防治指标、化学防制等问题的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实践,练合治理区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传统生物防治控制外来杂草的入侵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马瑞燕  王韧  丁建清 《生态学报》2003,23(12):2677-2688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外来有害植物入侵,严重威胁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利用从原产地引入食性较专一的天敌来控制外来杂草是杂草生物防治的主要方式之一,有保护环境一劳永逸的效果。简要介绍了国际生物防治概况,统计表明全世界至少有133种目标杂草进行生物防治,主要分布在菊科、仙人掌科和含羞草科,63科369种无脊椎动物和真菌作为杂草生物防治的天敌,利用最多的天敌是鞘翅目象甲科和叶甲科昆虫,其中大多数项目是治理外来杂草的。杂草生物防治最活跃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和新西兰。重点论述了利用传统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外来杂草的经典项目、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我国杂草生物防治起步晚,传统杂草生防的目标杂草有4种,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豚草和水葫芦,其中,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获得成功。共引进天敌14种,输出天敌23种,与世界上生物防治先进的国家比尚有距离。中国应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外来杂草开展生物防治。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小艺  杨忠岐 《生态学报》2010,30(6):1615-1627
寄生性天敌昆虫对不同寄主资源的适应能力是其存活和繁殖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寄主选择行为则是其重要的适应结果。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虽然对某种特定寄主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不如单寄主型寄生蜂,但却有利于拓展更宽的寄主范围,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更容易在自然界维持其种群的生存。统计结果也表明多寄主型天敌的生物防治效果往往比专食性天敌更高。有时生物防治成功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所利用的天敌种类的不同,而在于天敌的不同生物型或地理宗。总结了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寄生性天敌昆虫不仅因地理隔离产生种群分化,也可能因寄生不同的寄主产生种群内的分化,从而更加适应寄主的生活特性和栖境条件。寄主种类、寄主发育阶段、寄主大小、寄主营养、寄主免疫反应、寄主逃避反应、其它天敌的竞争、寄主共生或共栖生物的存在、寄主植物、天敌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其共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性可产生影响。展望了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对新寄主资源的拓展利用能力和适应性在生产上的可能应用前景和途径,以期为明确天敌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人工驯化寄生性天敌昆虫增强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合理利用天敌提高生物防治效率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谢福才 《兽类学报》1994,14(4):306-308
黄毛鼠(Ralluslosea)是我国南方农田主要害鼠,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农田鼠害已成为植保科技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为掌握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首先必须研究黄毛鼠的种群年龄结构以及个体年龄的鉴定方法。目前对黄毛鼠的年龄划分大都采用臼齿法和眼球晶体重法。实践证明前者尚有一定的误差,后者则要求仪器精度太高。为寻找一种既科学又简易的划龄方法,我们选择了体重、体长及尾长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一定的数学理论,采用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研究的手,把臼齿划龄转化为生长指标体重体长法划龄,我出了黄毛鼠划龄的简易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天敌能否控制鼠害是鼠害防治实践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通过建立鼠类--天敌系统的捕食--食饵离散模型,推导出自然生态条件下鼠类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平衡关系以及鼠类--天敌系统渐近稳定的判定条件,数学分析表明,天敌对鼠的数值反应、功能反应以及鼠类种群繁殖调节是系统能够渐近稳定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前言     
珠江三角洲素有“广东粮仓”之称,历史上均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食饵充足,气候温暖,栖息环境适宜,这也使黄毛鼠种群的发展获得有利条件,成了这里的优势种。因此,这里的鼠害也特别严重。建国初期,许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都先后对这里的黄毛鼠生态学及防治进行过研究,并先后发表过许多论著。其中有中山大学的周宇垣教授、林浩然教授、辛景禧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罗泽珣研究员,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蒋幼斋先生、王耀培  相似文献   

10.
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 Hodgson)包皮腺成对位于下腹部的皮下,腺体开口于尿道口外包皮内的两侧。腺体形态,雌雄各异。雌性呈豆瓣形;雄性呈瓜籽形。体长150毫米以上的成年鼠,其包皮腺的长和宽约18和9毫米。包皮腺是动物的一个外激素释放源,对于种群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Christiansen & Dving 1975)。关于它的性引诱作用见诸于Bronson & Caroom(1971)、刘炳谦、刘素霞(1979)等。但在自然情况下包皮腺分泌及其引诱作用尚少报道。本文通过野外试验,初步研究了黄毛鼠包皮腺的分泌及引诱力的变化规律,探讨利用此特性的可能性。无疑,这对进一步研究外激素对种群调节作用以及鼠害防治方面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论述了生物防治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提出生物多样性是生防作用物的必要来源,生物防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文中分析了自然界和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的多样性和寄主专一性,并从外来种的治理、濒危物种和栖境的保护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生物防治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作者还强调应加强国际间天敌资源的交换,建立严格的天敌引种释放法规,以便开展更多的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项目。  相似文献   

12.
天敌对害鼠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卫平  杨荷芳 《动物学杂志》1991,26(3):55-58,64
国内学者应用“天敌”这一概念,一般指某类动物的捕食者(predator)。对于害鼠与其天敌的关系的研究,历来是国际生态学界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鼠害防治等生产实践的需要,我国学者也逐渐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聚群与环境温度对黄毛鼠耗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毛鼠(Rattus losea)是我国长江以南分布极广的一种农林业重要害兽,也是南方恙虫病立克次体及钩端螺旋体的主要贮存宿主之一。林浩然等(1961)对黄毛鼠的某些生态研究中发现,该鼠在广东地区,秋冬季常有数只成鼠(6—7)同穴群居习性。1979—1980年,我们在浙江北部对黄毛鼠的生态作四季调查时,也发现此鼠于冬季有集群现象。但由于对黄毛鼠的生理生态还研究得很少,例如环境温度对黄毛鼠的影响怎样?聚群有何生理生态学方面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着重探讨一下聚群与环境温度对黄毛鼠的能量代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植物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如何控制入侵植物对自然资源的危害,向人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利用原产地的专食性天敌来控制入侵植物已被广泛证明是一种经济、可持续的生物防治手段。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生物防治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全面了解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和传播范围,进而优化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方案。本研究利用生物地理模型,通过预测两种生物防治昆虫和它们的组合在东亚地区的适宜分布区,预测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生物防治区域。豚草原产北美,目前已经入侵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末,豚草条纹叶甲(Ophraella communa)和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a)作为豚草的生物防治昆虫从原产地引入到东亚地区。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下问题:(1)在豚草的适宜生长分布区内,有多少区域也同样适宜其两种天敌的生存?(2)在目前和未来的气候背景下,有多少区域适宜豚草生长但是不适宜它的两种天敌生长?(3)在这些适宜豚草生长却不适宜两种昆虫天敌生长的区域内,需要选择哪些特定的生物型进行投放?为此,我们基于入侵植物和两种生物防治昆虫的全球分布记录及其分布点的重要生物气候因子,同时模拟了入侵植物及其两种生物防治天敌在东亚地区的分布范围。排序技术被用来探索气候因子对每个物种的限制作用,同时也用来检验豚草在北美和东亚地区的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结果表明,在当前和未来的气候背景下,相较于豚草卷蛾,豚草条纹叶甲与豚草的地理分布范围更加吻合(当前气候:40.3%vs.21.6%,未来气候:29.8%vs.20.3%)。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两种生物防治天敌(尤其是豚草条纹叶甲)的地理分布与豚草的地理分布的重叠区域减少(42.9%vs.29.9%)。本研究同时提出了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可用于为特殊区域(生物防治天敌未覆盖的豚草分布区)筛选生物防治天敌的相应株系。  相似文献   

15.
布氏田鼠非取食性牧草消耗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布氏田鼠 (Microtusbrandti)为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主要害鼠之一[1,6 ,8,9]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与牛羊争夺牧草资源。因此 ,测定其牧草消耗量 ,是定量地衡量其危害程度 ,推算鼠害防治经济阈值的重要基础。在牧草生长季节 ,该鼠对牧草的消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即取食量和非取食性消耗量 (布氏田鼠咬断而未取食的部分牧草或者食物残屑 )。有关该鼠食性与食量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2 ,3 ,5] ,但对该鼠的非取食性牧草消耗量则缺乏研究。为此 ,本文开展了这项工作 ,为定量估算该鼠的危害程度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本项研究是于 1997…  相似文献   

16.
二十多年来,我国对消灭草原鼠害,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对保护草场、发展畜牧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内蒙古对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新疆对黄兔尾鼠(Lagurus luteus)、青海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laileyi)的防治,不论在护治方法和防治效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虽然有许多地区,灭鼠多年而鼠害不能消灭,但也有不少地方灭鼠后,牧草生长良好,并多年不发生鼠害。但是,有少数人认为灭鼠破坏生态平衡,鼠尸被食肉鸟兽所食,产生二次中毒,减少了鼠类天敌,是鼠害不断的原因。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愿从生态系统角度,谈谈草原灭鼠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然生态条件下鼠类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平衡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天敌对鼠害的控制作用纳入综合防治的总体方案之中,大部分学者倾向认为,天敌是鼠类种群数量调节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天敌在鼠类种群动态中所起的作用,不仅对鼠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本文在有关天敌对鼠类种...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多食性害虫,对我国多个省市区的农作物和观赏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在杀伤天敌的同时使烟粉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越来越困难;相较于化学防治,在不同地区筛选有效的天敌对烟粉虱进行生物防治是对烟粉虱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方法。我国报道的捕食性天敌共计26科109种,寄生性天敌共计2科59种。烟粉虱防治过程中由于单一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联合多个天敌资源的利用是增加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烟粉虱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种类系统全面的整理,同时对烟粉虱优势种天敌中的单种或者多种组合利用后对烟粉虱的的控害潜能进行综述,以期为烟粉虱天敌昆虫种类的筛选和实现高效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华南稻田农田害鼠复合防治指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淼  冯志勇 《生态学报》2003,23(1):211-217
依据对华南地区稻田3种主要害鼠黄毛鼠、板齿鼠和小家鼠的田间捕获率调查,以及对害鼠造成的相应水稻产量损失率(y)研究,建立了水稻产量损失率与鼠密度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确定板齿鼠作为本项研究的标准鼠种,利用3种农田鼠害的捕获率在回归方程中对应的系数,计算出农田害鼠的标准当量损害指标。结果显示,每个标准鼠单位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率分别相当于4.084个黄毛鼠当量单位,或31.593个小家鼠当量单位。进一步,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建立了标准当量(x)与(y)的相互关系数学模型;文中配合EIL计算公式,求出了在不同水稻产量和不同灭鼠效果等条件下的华南农田害鼠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天敌昆虫利用信息化学物质寻找寄主或猎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魏建荣  杨忠岐  杜家纬 《生态学报》2007,27(6):2563-2573
应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传统生物防治中的主要内容。信息化学物质是天敌昆虫远距离向寄主或猎物栖息地进行定向,以及近距离对寄主或猎物进行定位所依赖的重要信号。综述了能够引诱天敌昆虫的信息化学物质的产生、分类、作用、异同及背景,并介绍了天敌昆虫对信息化学物质的行为反应和特异性。同时,对这类物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作了介绍与探讨。对不同营养层的种间化学通讯作为研究协同进化时的重要参考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