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由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S)催化合成。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在大型食用真菌金针菇中的数量及表达规律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在金针菇中存在的数量及其在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规律,为其在大型真菌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已有的金针菇菌株L11基因组数据,结合NCBI其他真菌CS序列鉴定金针菇中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的数量,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根据金针菇F19转录组数据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技术分析金针菇CS基因家族的表达规律。【结果】在金针菇单核体菌株L11的基因组中鉴定到9个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可分为4类(皮尔森相关系数=0.85)。【结论】金针菇CS基因家族表达模式在金针菇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均存在差异,可能参与了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和组织的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2.
【背景】子实体是食用菌的主要商品部位,也是真菌生殖生长的重要结构,其发育受到多种信号途径的调控。【目的】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为材料,对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的信息素信号通路基因进行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食用菌子实体发育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已有的金针菇基因组数据,注释了金针菇信息素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了该通路中参与金针菇子实体发育的关键基因,并对关键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cdc24和ste12基因在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的5个样品(原基、伸长期菌柄、伸长期菌盖、成熟期菌柄和成熟期菌盖)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cdc24和ste12这2个关键基因可能参与了金针菇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分化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子座是某些高等真菌(主要是高等的子囊菌)的子实体下面或周围菌丝组成的紧密组织。也就是说,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子座,名称stroma,希脂文,为褥垫、床之意),常从菌核上发生,是真菌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而子实体是高等真菌产生抱子的结构。子囊果就是子囊菌的子实体,通常有子囊壳(如麦角病菌ClavicePsPurPurea)、子囊盘(如葱类小菌核病菌Sclerotiniaallii)、闭囊壳(如麦类白粉病菌Erysiphegraminis)3种类型。当菌核萌发时,首先形成子座(也有形成菌丝的,如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在子座内着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湖南省发现了1个金针菇新变型,其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酒粉红色,将其命名为金针菇酒粉色变型(Flammulina velutipes f.vinaceoroseolus),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并绘制了线条图。用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了该变型的ITS序列,并与其他金针菇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该变型同一子实体具有5种不同的ITS序列,相互之间的差别为1~13个碱基,说明该变型的形成经历了多次杂交和染色体交换。分析还表明金针菇存在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是著名的食、药两用真菌。以45份金针菇品种为试验材料,对21个性状进行分级与评价,对12个数量性状进行分级,并对其中10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2个数量性状的不同测量部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均适合作为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性状,12个数量性状可分别划分为3–5级;10个数量性状至少与1个其他数量性状显著相关;菌柄由上往下逐渐变粗,不同品种变粗程度略有差异,测量菌柄直径时要求测量菌柄上部1/3处;子实体数量由下往上逐渐减少,不同品种减少程度略有差异,测量子实体数量时要求测量单瓶中长度在基部1/3以上的子实体个数;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支持将"菌落:表面色素"、"菌盖:纵切面形状"和"菌盖:表面颜色"作为分组性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通透性保鲜膜对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金针菇为原料,分别以市售的中通透性保鲜膜(潘多拉PE保鲜膜)、低通透性保鲜膜(旭包鲜PVDC保鲜膜)和高通透性保鲜膜(好丽家PE保鲜膜)为包装材料,在模拟超市冷鲜货架温湿度条件(温度约14±1℃、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约85% )下,研究3种不同通透性保鲜膜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及对金针菇内源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通透性的保鲜膜阻水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低通透性保鲜膜和高通透性保鲜膜相比,中通透性保鲜膜能显著抑制金针菇子实体抗坏血酸、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保持金针菇最佳的感官品质(P<0.05),高通透性保鲜膜和中通透性保鲜膜均能显著抑制金针菇中甲醛含量的上升(P<0.05)。结论:3种不同通透性保鲜膜以中通透性保鲜膜(潘多拉PE保鲜膜)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火菇素蛋白的免疫印迹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金针菇子实体浸提液中提取了抗癌活性物质火菇素,将纯化的火菇素用Freund佐剂乳化后注射到新西兰白兔体内,经数次加强免疫后采血并分离了抗血清,并以抗血清为探针建立了火菇素蛋白的免疫印迹法定性检测方法。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结果显示,只在金针菇子实体中发现与火菇素抗体相结合的抗原信号。  相似文献   

8.
四种重金属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铅、镉、砷、汞4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为金针菇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铅、镉、汞、砷栽培金针菇,测定其在各栽培阶段培养料、金针菇子实体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金针菇子实体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金针菇子实体中4种重金属主要是来源于培养料,但金针菇子实体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对汞的吸收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最高达到7.590,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汞>镉>砷>铅。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银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银耳的习性和栽培概况银耳又名白木耳,是我国的重要食用菌之一.它是木材上的一种腐生真菌,属于担子菌纲颤胶菌目白木耳菌科.关于这一个目的菌类,曾经在我国发现过不少种属,但其中最普遍而著名的为白木耳(Tremella fucirormis Berk.). 白木耳是一种含胶质极多的真菌,它的子实体(即我们平常所食用的部分)在潮湿多雨的时候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约合其干重的25-40倍).它的形态有两种:一种为菊花状(或??球状),另一种为鸡冠状;它们可能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子实体富硒栽培特性及HPLC-ICP-MS法对硒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为  铁梅  张崴  张莹  赵迪 《菌物学报》2012,31(1):86-91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富硒载体,比较研究其富硒及生长特性,同时采用高灵敏度分离和超痕量元素分析技术(HPLC-ICP-MS)分离检测其含硒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确定其分子量及硒含量。结果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对硒的富集能力与培养基中硒浓度有关。样品中的硒浓度与培养基中硒浓度呈正相关性,同一培养基子实体中硒的分布为:菌冠>菌柄>菌根;培养基中硒浓度小于30mg/kg时对金针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富硒系数在2.8-9.9之间;培养基中硒浓度在40-200mg/kg范围时,对金针菇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高于200mg/kg时,不适于富硒金针菇的培养。对富硒金针菇子实体以Tris-HCl浸提,采用体积排阻色谱法(SEC-HPLC)根据蛋白分子量标样检测浸提液中可溶性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在25kDa以下;同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机(SEC-HPLC-ICP-MS)将不同分子量的含硒化合物中的硒进行高温电离检测各形态硒化合物中硒的含量在68.74-2,986.00μg/kg之间,占浸提液中硒含量的71.87%;其中硒蛋白含硒量占4.88%。因此,以金针菇为载体进行硒的生物有机化不仅成本低,含硒量高,而且硒的主要存在形态安全无毒、人体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1.
穗状霉属——中国新记录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者在研究金针菇生产的营养竞争性杂菌时,发现一种粉红色的小型真菌与国内报道的常见杂菌有所不同,经鉴定其形态特征及培养特征与无性型真菌丝孢菌的玫红穗状霉  相似文献   

12.
刘石  于丽萍 《生物技术》1996,6(2):39-41
金针菇丰产诱导素具有诱导子实体提前发生,缩短栽培周期,可提高产量15%。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是重要的食药用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金针菇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多组学分析、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金针菇重要性状(如生长速度、菌柄长度、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等)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关键基因的发掘。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金针菇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利弊;同时,系统介绍了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应答、生物活性物质代谢、蓝光响应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调控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金针菇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金针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型真菌中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食药用部位多为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所以子实体的形成对大型真菌的开发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型真菌生活史中,子实体的发生揭示着真菌完成了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从理论上来说,菌丝体只需完成营养生长,即可进入生殖生长;而实际上,子实体的发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子实体发生的形态学过程、环境影响因素、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关于大型真菌子实体发生的研究概况,为大型真菌的系统研究和重要食药用菌的栽培驯化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生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生真菌(Hypogeous fungi即Hypogean)是指那些子实体埋于土壤中生长的真菌。这类真菌的主要特点是子实体生于地下、无柄、没有放射孢子的能力。但是多数种类能发出气味来表示它们的存在,动物嗅到气味后进行追踪  相似文献   

16.
大型真菌也称高等真菌,它不是真菌分类学中的一个自然类群,而是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或菌核的一类真菌的总称。绝大多数大型真菌属于担子菌纲,数目不下万余种。目前已知其中有三百多种可供食用或药用。它们以丰富的营养、特殊的风味和较高的药效,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重视。我国人民很早就  相似文献   

17.
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一种植物的树干被裂褶菌Schizophyllum sp. 寄生,而裂褶菌的子实体又被另一真菌寄生。这一重寄生真菌的子囊壳为橙黄色,埋生或者半埋生于橙黄色的菌丝层中,菌丝层在3% KOH水溶液中变为紫色;该种的子囊孢子近梭形,具一个分隔,表面被疣状纹饰,13–16.5×3.2–4μm。它与近似种在形态学和rDNA ITS片段的序列上差异显著,是菌寄生属的一个新种,被命名为中国菌寄生Hypomyces sinicus。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栽培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病原真菌及其生长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自发病部位分离获得1株真菌CCBH-L,经柯赫法则确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分析,确定菌株CCBH-L为轮枝样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该病原菌在感染初期,通过竞争生长空间和营养物质,影响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和原基分化,导致子实体畸形,后期菌丝体蔓延至已经形成的子实体,导致子实体生长受阻。该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 ℃,可见,高温利于该病原菌的生长,其生长的适宜pH值为6.0~8.0,适宜含水量为60%~75%。因此,在蛹虫草栽培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20 ℃以下,可抑制该病原菌的生长,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中国福建地区采集分离一株野生发光真菌,菌种编号为MRC-lf3,对其进行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以确定其分类地位,并观察其整个生活史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技术获得野生发光真菌纯培养物,结合形态学及ITS进化分析确定该菌的分类地位,应用单反相机记录子实体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发光情况。【结果】该发光真菌的菌丝、子实体、孢子的形态均与Neonothopanus nambi最为相似,ITS序列的进化分析结果也支持该发光真菌为Neonothopanus nambi。其子实体颜色深浅和发光强度均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光照可使子实体颜色变暗、发光强度减弱。【结论】从福建省福州市采集分离获得一株大型野生发光真菌,经鉴定该菌为Neonothopanus nambi,是中国首次发现的Neonothopanus属真菌,该发现也将中国大陆的野生发光真菌总数增加至8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食用真菌”知识时,能观察到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过程,经过反复实验,采用金针菇培养皿平面培养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观察目的,效果良好。培养基配制去皮马铃薯煮出液20毫升,葡萄糖2克,硫酸镁0.05克,磷酸二氢钾0.1克,琼脂2克,水100毫升。把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三角烧瓶中,加棉塞外包牛皮纸,经1.5公斤/厘米~2高压灭菌25分钟,冷却备用。并将洗净的中号(直径9厘米左右)培养皿若干套也同时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