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早已为人们所发现,但目前多从植物(如紫花苜蓿、向日葵,地衣等)叶片出现的伤害症状来估测大气受污染的程度。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使叶片含污染物质的量增加。并且污染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有一定的稳定性,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大气的污染程度。利用分析叶片污染物质含量来估测大气的污染状况是切实可行的。 几年来我们研究了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能力,对桂林市内和市郊十多种主要绿化植物叶片污染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为了利用分析叶片污染物质含量来监测环境。对桂花树叶片含硫量分析监测大气的SO_2污染作了一些工作,现将结果进行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SO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SO2的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0.108-14.00mg/m^3),蚕豆根尖微核细胞数与SO2浓度间呈正相关,太原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冬季采暖期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非采暖期;SO2浓度0.604mg/m^3处理24h和48h或2.80-28.00mg/m^3熏气处理4h可使蚕豆根尖中具有微核的细胞数明显增加,结果表明,低浓度SO2较长时间接触或高浓度短期接触均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可对大气SO2污染进行生物监测。SO2(2.80-28.00mg/m^3)熏气实验中,接触时间延长能导致根尖细胞微核率下降,2.80mg/m^3熏气组下降较快,14.00mg/m^3熏气组下降较慢,研究结果提示,在运用蚕豆根尖微核实验监测环境SO2污染时要考虑蚕豆的染毒方式,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测定和熏烟实验,揭示了沈阳地区不同类型树木的总生物量、SO2吸收强度和S的吸转周期数,三者的乘积是树木净化SO2的总潜力,为4.39×106kg,约占沈阳年排S量120×106kg的3.66%.树木平均最高可净化S12.19kg·km-2·d-1.沈阳现有树种组成的平均吸S量为0.70kg株-1·年-1;若以阔叶乔木平均吸S量1.35kg·株-1·年-1计,欲全部净化沈阳的年排S量,需要阔叶乔木8888×104株,相当于现有树木株数的12.9倍.经推算,在增强环保力度、减少年排S量20%的条件下,再扩植现有树木1.0倍的阔叶乔木,即可使沈阳大气SO2浓度下降到0.06mg·m-3以下,成为环境达标城市. 相似文献
4.
SO2对大蒜根尖细胞遗传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SO2(14,35,84mg/m^2)对大蒜幼根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大蒜幼苗短时间暴露于高浓度SO2环境中,或者长时间生长在低浓度SO2环境中,均可导致根尖细胞微核和双核频率明显增高,并引起根尖部分细胞核固缩。SO2的上述效应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课题-效应关系,细胞中的微核、双核及核固缩率与SO2浓度间呈线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SO2可引起植物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大蒜根尖细胞有可能用作监测SO2污染的生物计量计。 相似文献
5.
6.
植物对增强UV-B辐射和SO2的响应(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酸雨、温室效应和地球臭氧层的破坏是目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而导致的大气UV-B辐射的增加以及空气中SO2污染的加剧都会严重影响到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本文回顾和简述了近二十年来这两种环境胁迫因子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全球CO2浓度变化与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CO2浓度升高会使植物同化物在体内的含量和分配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植物的某些生理代谢功能,进而影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形成和分泌,就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温度增加将如何影响植物叶片及根系次生代谢物、化感物质、植物残体腐解以及化感作用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目前研究现状和未来可持续农业的需要提出了大气CO2浓度变化下植物化感作用的优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低浓度SO2对云杉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测定了CO2摄取速率、幼苗蔗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和转化酶活性及ATP/ADP值.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O2(200μg·m-3)能瞬时刺激幼苗对CO2的吸收.与对照组相比,幼苗中的蔗糖含量及蔗糖磷酸酶活性明显下降,ATP/ADP处于低水平.因此,在受到SO2污染形成可见伤害前,幼苗的生理生化过程可能已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9.
SO2和HF污染区抗污绿化植物的净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肇庆市龟顶山原为风景区之一,有“龟顶松荫”的雅称,由于五十年代相继建造了化肥、钢铁等工厂,大气氟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严重,致使原有的松林逐渐毁灭,仅有一些小灌木和稀疏的草本植物。为恢复龟顶山的植被,1983年华南植物研究所与肇庆地区林业处组成抗污绿化试验研究小组,在污染严重的东南山坡进行引种试验,共引种了70种植物,到1987年7月止,存活的有58种,其中生长较好的有13种(试验植物的抗性比较另文发 相似文献
10.
11.
12.
叶片组织结构特征对氯气、二氧化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叶片组织结构和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关系,本文对75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并测量了它们的形态指标。初步结论如下:(1)早生结构的叶片,表现为叶较厚、角质层厚等,对大气污染具较强的抗性;(2)具发达贮水组织的肉质叶,抗性较强;(3)阴生结构叶片,如叶较薄、纸质或柔软者,多是敏感植物;(4)在少数科中,如桑科、赤铁科,夹竹桃科等有不少种类属抗性植物;(5)在污染条件下,气孔开放度对植物的伤害有重要影响;(6)栅栏组织细胞层数,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之比,对植物的敏感性没有直接相关关系;(7)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在评价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