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儿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经皮肾镜激光碎石,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的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IL-10、CRP及WBC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者患儿IL-10、CRP及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BS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疑似细菌性BSI患者216例,入院后均送检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102例)和阴性组(114例)。统计细菌性BSI阳性率、革兰阳性菌感染率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检测血清PCT、CRP、IL-6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同时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出各指标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值。结果:所有疑似BSI患者的细菌阳性检出率为47.22%,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阳性组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血清IL-6的AUC明显大于PCT和CRP(P0.05);PCT、CRP及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IL-6对于BSI均有着一定诊断价值,而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BSI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肝移植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对肝移植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肝移植患者在术后第1、3、5、7天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CT值,并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肝移植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移植组术后第1天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CRP水平、WBC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各时段血清PCT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T水平可以有效判断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严重程度;PCT的动态变化能有效预测肝移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3d的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百分数、空腹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含量、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小切口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0.05)。术前,两组的WBC、NE、Glu、Cor、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1 d的WBC、NE、Glu、Co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 d的Glu、Cor、CRP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WBC、NE也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P0.05);小切口组术后1 d的WBC、NE、Glu、Co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高于同期腹腔镜组(P0.05),术后3 d的WBC、NE、Glu、Cor、CRP水平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P0.05),且高于同期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的应激反应更轻,并有利于胆结石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与正五聚蛋白3(PTX3)对重度脑损伤继发性肺部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肺部感染情况判断,将出现继发性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出现继发性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的HBP、PTX3、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对于重度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并对HBP、PTX3与WBC、CR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9例重度脑损患者纳入感染组,57例患者纳入未感染组,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为40.6%。入院第1天感染组患者HBP、WBC及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同时入院后第3、5、7天时感染组患者HBP、PTX3、WB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采用HBP或PTX3对重度脑损伤继发性肺部细菌性感染进行诊断的约登指数为0.586和0.655,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74.3%、84.2%、76.3%、82.7%和79.5%、86.0%、79.5%、86.0%。联合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776,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84.6%、93.4%、89.2%、89.8%。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P、PTX3水平与CRP水平均呈正线性相关(r=0.362、0.284,均P0.05)。结论 HBP和PTX3均为重度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其检测价值,对重度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Cor、ACTH、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 cm的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导致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更轻,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63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83例,未感染组80例,计算感染组患者各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构成比例,检测术前、术后1d、术后3d血清PCT、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PCT、CRP对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种类主要为肺部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其次为腹腔感染和十二指肠残端瘘。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中PCT、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d、术后3d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的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3d感染组血清中CRP的水平较未感染组升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3d血清PCT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高于CRP的0.81;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感染组患者的CD8~+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d感染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密切相关,且PCT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价值高于CRP。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通过结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leukocyte, WBC)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来预测大批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可行性,本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涉及423例接受心肺心脏搭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基于在术后期间是否有严重的败血症或化脓性休克,病人被分成两组。在重症监护病房的第1天,提取用于生物测量(PCT, CRP和WBC)的血液样本,然后每天早上提取1次,直到术后第10天。研究发现,两组群体的CRP中值类似。在10 d术后期间,感染病人群体中的WBC和PCT中值明显比未感染的群体高。高程截止≤3次(概率:4.058, 95%置信区间:2.206~7.463; p=0.001)和高程截止≥4次(概率:10.274, 95%置信区间:3.690~28.604; p<0.001),在术后第2天,随着感染的发展,PCT中值(1.7 ng/mL)和/或WBC中值(13 000个细胞/mm3)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研究初步表明,在术后前3 d,PCT和WBC水平结合,能够预测接下来30 d心脏手术的术后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肝衰竭合并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由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75例)和非感染组(27例),采用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血清PCT水平,并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WBC)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T、WBC、CRP、N%水平和SIRS评分对肝衰竭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大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WBC、CRP、N%水平和SIRS评分对肝衰竭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PCT、WBC、N%、CRP水平和SIRS评分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不同感染部位患者WBC、N%、CRP水平和SI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多部位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其他单部位感染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和N%水平是肝衰竭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CT、N%、CRP、WBC水平和SIRS评分诊断肝衰竭合并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依次为0.916、0.763、0.752、0.746、0.682,PCT诊断肝衰竭合并感染的AUC值分别与N%、CRP、WBC和SI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18、3.672、4.103、5.106,P0.05)。结论: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PCT对肝衰竭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WBC、CRP、N%和SIRS评分等传统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期间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开放手术)和观察组(n=59,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术后下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丙二醛(MDA)、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先升高后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术前,且先降低后升高(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MDA、Cor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先升高后降低(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IL-2、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同时还可改善临床指标,减轻机体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白细胞(WBC)计数、血清内毒素(E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组106例患儿(细菌感染组62例、病毒感染组44例)进行WBC计数、血清ET、CRP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组患儿WBC计数、血清E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ET、CRP水平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显著高于WBC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特异性显著高于ET、CRP水平,ET水平特异性显著低于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ET、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WBC计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测定WBC计数、ET、CRP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脓毒症组38例患儿(严重脓毒症组16例、非严重脓毒症组22例)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非脓毒症组的40例患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及WBC计数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CRP水平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显著高于WBC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显著高于CRP和WBC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严重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血清CRP水平及WBC计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CT可作为敏感性的鉴别诊断患儿脓毒症的血清学指标,其效果优于CRP和WBC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SA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并确诊感染的出生三日内的新生儿106人,以及未感染新生儿57人,将其分为未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及败血症组,比较其血清PCT、CRP、SAA、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败血症组的N、PCT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败血症组的WBC高于或者低于未感染组(P0.05);一般感染组的N、PCT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败血症组PCT高于感染组(P0.05)。WBC、N、PCT用于鉴别诊断一般感染和败血症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551、0.580、0.815,当PCT的值设为6.785 ng/mL时,其鉴别诊断一般感染和败血症的灵敏度50.0%,特异度为97.7%。结论:PCT对于诊断败血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鉴别一般感染和败血症,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在诊断细菌感染方面是PCT的补充,三者联合诊断可以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感染结局将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分娩且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179例新生儿分为感染组(34例)和无感染组(145例),检测两组新生儿的PCT、IL-6及CRP水平,并比较其对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新生儿脐带血PCT、IL-6、CRP水平均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各单个指标阳性率、两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PCT、IL-6阳性率高于CRP,PCT+IL-6的阳性率高于PCT+CRP、IL-6+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单个指标及其他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检测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采用脐带血PCT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联合IL-6检测是临床诊断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及感染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23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感染组(118例)和非感染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CRP水平与营养状态及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清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CRP与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0.81、-0.93、-0.85、-0.7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呈负相关关系(r=-0.76,P0.05),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呈正相关关系(r=0.89,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及感染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ALL组),急性髓系白血病51例(AML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47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L组与AML组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阴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CR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阴性表达患者CR率显著高于CD47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阳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表达阳性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与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关,CD47可能作为一种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疗效和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血脂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13C-尿素呼吸实验的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成HP阳性组71例和Hp阴性组79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炎症因子IL-8、IL-10、CRP及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对比观察组不同HP感染情况的炎症因子及血脂指标水平,分析Hp感染与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患者治疗前的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分别高于HP阴性组,但Hp阳性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均分别低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IL-10、CRP水平均分别低于治疗前,且Hp阳性组患者的IL-8、LDL-C及TG水平也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患者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但Hp感染与HDL-C和TC并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血脂指标关系紧密,临床上可考虑将此类指标作为存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监测指标,从而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以其中合并真性细菌尿者39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尿路感染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留取尿液标本,观察组分别留取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后的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尿液PCT浓度。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尿液PCT水平,分析尿液PCT水平对于诊断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尿液PCT水平为0.030 (0.025,0.039) 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0.017 (0.011,0.021) ng/m L(P0.05);观察组有症状尿路感染与无症状细菌尿(ABU)的尿液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的尿液PCT水平为0.031 (0.025,0.040) ng/mL,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PCT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82.05%,特异度为79.49%,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81.58%,ROC曲线下面积为0.81 (95%CI为0.71-0.89, P0.0001)。结论:尿液PCT水平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但对于抗生素疗效的评估价值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