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和人工合成的斑蝥素盐类衍生物斑蝥素酸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WST-1法检测两者在体外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两者对SGC-7901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86和8.65μmol/L。此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结合斑蝥素能引起SGC-7901细胞G0~G1期阻滞;斑蝥素酸镁则引起SGC-7901细胞S期阻滞,两者均能通过干预SGC-7901细胞的周期来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2.
比较镁(Mg)、钙(Ca)、锶(Sr)三种金属元素与斑蝥素结合后对其体外抗肝癌活性的影响。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为实验细胞株,采用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情况。三种金属元素结合斑蝥素(CTD)后都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成剂量依赖关系。CTD抑制细胞增殖的活性仍强于斑蝥素酸钙(CaCTD)和斑蝥素酸锶(Sr-CTD),但明显弱于斑蝥素酸镁(Mg-CTD)。当给药浓度为0. 7μg/m L时,Mg-CTD组无细胞集落的形成,且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强于CTD组。而Ca-CTD和Sr-CTD抑制细胞集落形成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斑蝥素金属衍生物中,Mg-CTD引起细胞凋亡最多,其细胞凋亡率为11. 1%,且强于CTD阳性对照组。此外,CTD、Mg-CTD和Ca-CTD可以引起细胞G2/M期阻滞,其阻滞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CTD、CTD、Ca-CTD;而Sr-CTD对细胞G_2/M期的阻滞能力不明显。镁、钙、锶三种元素对斑蝥素体外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很大,镁元素与斑蝥素结合后在体外能增强斑蝥素的抗肝癌活性,而钙和锶元素则降低其抗肝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及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1、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SRB法)检测不同浓度斑蝥素酸镁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2、流式细胞术检测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3、Hoechst33342染色观察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形态的影响;4、透射电镜观察斑蝥素酸镁作用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超微结构的变化;5、建立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每只裸鼠瘤周注射斑蝥素酸镁6.26×10?5 mmol,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瘤周注射,计算抑瘤率;6、原位末端标记染色(TUNEL)法检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9?mol/L;2、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人肝癌细胞SMMC-7721在斑蝥素酸镁的作用下,G0/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加,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细胞凋亡率随斑蝥素酸镁浓度加大而逐渐增加;3、Hoechst33342染色镜下显示:斑蝥素酸镁作用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出现凋亡细胞形态特征;4、透射电镜观察:斑蝥素酸镁作用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出现细胞核异形、染色质聚集成团、边集,见凋亡小体;5、斑蝥素酸镁组肿瘤体积、重量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抑瘤率为49%;6、TUNEL法提示斑蝥素酸镁组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χ2=92.609,P﹦0.000)。【结论】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在体内外均有抑制增殖作用,并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凋亡的发生与细胞分裂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4.
芫菁斑蝥素对喉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提取自眼斑芫菁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的斑蝥素对人喉癌HEP-2细胞和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抑制、以及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斑蝥素作用于经体外培养的人喉癌HEP-2细胞和人胃癌BGC-823细胞, 采用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抑制实验, 测定斑蝥素对这2种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与剂量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斑蝥素处理的人喉癌HEP-2细胞的细胞周期;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斑蝥素浓度为1.28 μmol/L时, 对HEP-2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 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 呈剂量效应关系, 抑制中浓度为2.88 μmol/L;斑蝥素浓度为20.4 μmol/L时, 对BGC-823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 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 呈剂量效应关系, 抑制中浓度为54.85 μmol/L。用浓度1.44和2.88 μmol/L的斑蝥素处理HEP-2细胞24 h后, G2-M期分布从8.21%增加到22.29%, S期细胞分布从14.33%增加到21.61%, 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阻滞作用增加, 呈剂量效应关系。G0-G1期细胞分布都有所降低, 从77.45%降低到56.10%, G0-G1期峰前无显著的亚二倍体峰出现, 说明斑蝥素未能够诱导HEP-2细胞发生凋亡。光镜检查显示:HEP-2细胞可出现细胞收缩、胞膜突出、核碎裂等现象。【结论】 斑蝥素对治疗喉癌的效果可能较为理想, 而对胃癌的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甲基斑蝥素酸钠、去甲基斑蝥素酸钾、去甲基斑蝥素酸钙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SRB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种去甲基斑蝥素衍生物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qRT-PCR技术考察三种去甲基斑蝥素衍生物对HepG-2细胞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三种去甲基斑蝥素衍生物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率呈剂量时效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种去甲基斑蝥素衍生物能显著性减少HepG-2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并且可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8±0.56%、6.93±0.91%、6.16±0.37%;qRT-PCR显示,三种去甲基斑蝥素衍生物能抑制HepG-2细胞Bcl-2mRNA的表达,增强Bax mRNA的表达。结论:三种去甲基斑蝥素衍生物可通过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Bax mRNA表达,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三种衍生物中,去甲基斑蝥素酸钠对HepG-2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PDCD4基因在过氧化氢诱导喉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诱导喉癌细胞Hep-2凋亡过程中PDCD4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喉癌细胞Hep-2为实验材料,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作用于Hep-2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存率,采用吖啶橙染色、Ho33342/PI荧光双染进行形态学观察,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DCD4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评价在过氧化氢诱导喉癌细胞Hep-2凋亡过程中PDCD4基因的作用。结果过氧化氢(200μmol/L)作用Hep-2细胞24h,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引起pdcd4 mRNA水平显著上调,PDCD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PDCD4基因可能在氧化胁迫诱导喉癌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C42抑制剂ML141对喉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喉癌的分子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体外培养人喉癌Hep-2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DC42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利用GLISA法检测ML141对CDC42活性的抑制效果。利用CCK8法检测ML141对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效果。结果: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人喉癌Hep-2细胞中CDC42显著高表达(P0.001),证明全基因组的结果准确。2GLISA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作用的Hep-2细胞中CDC42的活性明显高表达,但加入ML141的Hep-2细胞中CDC42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01)。3CCK8结果显示24 h,48h和72 h时,ML141处理的Hep-2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受到明显抑制。(P0.001)。结论:促癌基因CDC42抑制剂ML141能够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具有成为抗喉癌新药的潜力,为喉癌的分子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检测了分离自细果角茴香的生物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及根毛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0~200μmol·L-1浓度范围内,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长显著抑制;10、20和30μmol·L-1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毛的长度和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表现了浓度依赖性。通过对莴苣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研究发现,50μmol·L-1的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能显著抑制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且莴苣幼苗净增值率与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之间呈正相关,证明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主要通过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对莴苣根的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三种不同极性溶剂从石上柏中分离出活性成分,观察其对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作用的影响。干燥的石上柏全草粉碎后经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得浸膏,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种溶剂进行萃取,以获得各极性溶剂萃取部位;MTT法检测石上柏提取物对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石上柏提取物对Hep-2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石上柏提取物对Hep-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p53报告基因探讨石上柏提取物对喉癌Hep-2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31.2~500.0μg/m L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能明显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及划痕区域的迁移;15.0~60.0μg/mL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部位能使喉癌Hep-2细胞阻滞于G1期,并且能激活p53的表达。结果表明石上柏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可明显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生长及迁移,其作用与激活p5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side,TSG)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TS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SG是否通过影响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Caspase-9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00μmol·L-1H2O2)、TSG预处理组(10μmol·L-1TSG+300μmol·L-1H2O2)、Embelin与TSG联合处理组(30μmol·L-1Embelin+10μmol·L-1TSG+300μmol·L-1H2O2)、TSG单独处理组(10μmol·L-1TSG)、Embelin组(30μmol·L-1Embelin)。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XIAP、Caspase-9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2O2组内皮细胞增殖率降低,核损伤明显,XIAP表达显著性下降,Caspase-9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H2O2组比较,经TSG预处理后,细胞增殖率增加,核损伤减轻,XIAP的表达上升,Caspase-9表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TSG预处理组比较,用XIAP阻断剂Embelin与TSG联合处理后,内皮细胞活力下降,XIAP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9表达增加(P0.01)。结论:TSG具有抑制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增加XIAP的表达,抑制Caspase-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酸酯(EGCG)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human lens epithelial,HL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HLE细胞传代培养,分为阴性对照组:以正常培养液培养;氧化损伤组:100μmol·L~(-1)的H_2O_2作用12 h;EGCG低浓度组:10μmol·L~(-1)EGCG孵育24 h后,加入H_2O_2作用12 h;EGCG高浓度组:100μmol·L~(-1)EGCG孵育24 h后,加入H_2O_2作用1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che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比色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ses-3及caspase-9的表达。结果:EGCG能明显抑制H_2O_2诱导的HLE细胞活力的下降,用不同浓度EGCG处理后,HLE细胞活性分别提高到51.00%±2.37%和63.67%±2.29%,与氧化损伤组(40.33%±2.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浓度EGCG处理后,HLE细胞凋亡率分别下降至33.33±3.12%和22.80±1.67%,与氧化损伤组(43.03±2.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EGCG还能明显减少H_2O_2所致HLE细胞内caspses-3及caspase-9的表达。结论:EGCG通过抑制caspses-3及caspase-9的表达有效抑制了H_2O_2对HLE细胞的损伤,从而为其用于治疗HLE细胞损伤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参碱拮抗哇巴因诱导的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哇巴因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的Na+电流和动作电位时程作用后,观察苦参碱对哇巴因诱导Na+电流和动作电位时程改变的恢复作用。结果:1 5μmol·L-1哇巴因延长APD50从给药前476±40.7 ms增加到744±62.9 ms(n=6,P0.05),APD90从给药前499±84.9 ms增加到775±87.7 ms(n=6,P0.01),100μmol·L-1苦参碱恢复APD50至603±79.0 ms(n=6,P0.05),APD90至630±81.6 ms(n=6,P0.05);2 5μmol·L-1哇巴因可增加钠电流的峰值,在-20 m V电压条件下,5μmol·L-1哇巴因增加INa,由正常-40.9±2.32 p A/p F增加到-55.2±2.26 p A/p F(n=8,P0.05),100μmol·L-1苦参碱减少INa至-34.6±2.14 p A/p F(n=8,P0.05);5μmol·L-1哇巴因右移钠通道的激活曲线,并左移钠通道的失活曲线从而改变通道动力学特性;100μmol·L-1苦参碱可抑制哇巴因诱导的INa的增加,并恢复Na+通道动力学特性接近正常。结论:苦参碱拮抗哇巴因诱导的心律失常机制与其抑制哇巴因诱发细胞水平Na+电流的增加,缩短哇巴因诱发APD的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喉癌细胞系Hep-2中CD133的表达;比较CD133~+细胞、未分选细胞、CD133~-细胞的体外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探讨喉癌肝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DDP)的抵抗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在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33阳性肿瘤细胞;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分选所得各细胞亚群细胞以及未分选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将CD133阳性肿瘤细胞和CD133阴性肿瘤细胞以一定的数量级注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腹部皮下,比较其成瘤差异性;此外,使用DDP干预分选所得各细胞亚群细胞,检测比较CD133阳性肿瘤细胞和CD133阴性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与体内成瘤能力。结果:流式细胞仪示CD133在Hep-2细胞系中呈微量恒定表达,表达概率为40.12±1.32%;CD133阳性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显著强于CD133阴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且其克隆形成能力也强于CD133阴性肿瘤细胞;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CD133阳性肿瘤细胞较CD133阴性细胞、未分选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具有更强的成瘤性(P0.05);在DDP的干预下,相对于CD133阴性肿瘤细胞,CD133阳性肿瘤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结论:喉癌Hep-2细胞系中,CD133阳性癌细胞具有强的体外增殖能力、体内成瘤能力且对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抵抗性,可作为喉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探讨冷冻和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处理的九香虫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九香虫抑癌活性组分的体内分布。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的九香虫各组分水溶液对SGC-7901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发现,炮制九香虫蛋白浓度为50和100mg·L~(-1)时作用48h对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3.45%和14.68%,而浓度达到200和400mg·L~(-1)时对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抑制率为-7.94%和-82.50%;冷冻处理下九香虫不同浓度对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处理组蛋白浓度为50、100、200和400mg·L-1时抑制率分别为0.49%,3.82%,4.42%,39.33%。选取九香虫整虫及分解后的各部位处理组最大作用浓度比较,增殖抑制率为血淋巴腹部整虫头部。因此,冷冻处理的九香虫对胃癌细胞抑制率更高,且在该条件下九香虫的抑癌活性组分主要分布于血淋巴和腹部。  相似文献   

15.
高山离子芥(Choraspora bungeana)是一种稀有高山冰缘植物,其生活环境具有低温、强紫外线等胁迫因子。PLD在膜磷脂降解及磷脂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活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以高山离子芥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4℃、0℃和-4℃胁迫下,ABA对高山离子芥试管苗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和100μmol·L~(-1)脱落酸(ABA)处理高山离子芥后,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均较未添加ABA的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高,其中以50μmol·L~(-1) ABA对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外施0.3 mmol·L~(-1)的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高山离子芥后,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较对照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降低;在50μmol·L~(-1) ABA+5 mmol·L~(-1) EGTA处理组中,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低于未添加EGTA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在0.3 mmol·L~(-1)钨酸钠+10 mmol·L~(-1)CaCl_2处理组中,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高于未添加CaCl_2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由此推测,低温胁迫下ABA可能通过Ca~(2+)介导影响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mRNA 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 LCRG1 ,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 (Hep-2) 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 软件分析推测, LCRG1 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 . 为进一步地研究 LCRG1 的功能,应用 RT-PCR 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 Hep-2/LCRG1 细胞,仍表达 LCRG1 ,且 LCRG1 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 . 抽提 Hep-2/LCRG1 和 Hep-2/pcDNA3.1(+) 细胞系总蛋白质,应用固相 pH 梯度 (IPG) 双向凝胶电泳 (2DGE) ,结合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的免疫印迹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鉴定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 .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 Hep-2/LCRG1 和 Hep-2/pcDNA3.1(+) 细胞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合免疫印迹反应、软件分析和质谱技术识别并鉴定了 13 个差异反应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 . 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代谢等过程 . 推测 LCRG1 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去磷酸化状态,参与细胞增殖、代谢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而发挥抑瘤作用 . 这为全面、真实地揭示 LCRG1 抑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  相似文献   

17.
证实了鲍姆木层孔菌多糖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抑制作用。鲍姆木层孔菌提取物经乙醇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es F.F.离子柱层析以及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纯化,获得均一多糖PLP60-B1,该多糖具有体外活性。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证实多糖PLP60-B1通过致使HepG2细胞阻滞于S期而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集落的形成,且也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粘附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化疗药物三氧化二砷(As2O3)和顺铂(DDP)诱导的喉鳞癌(Hep-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Hep-2细胞株进行培养传代,以不同浓度的As2O3和DDP作用于Hep-2细胞,MTT观察As2O3和DPP对Hep-2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数量,用RT-PCR方法检测survlvin基因的表达。结果:As2O3和DDP对Hep-2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化疗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和survivin基因表达抑制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As2O3和DPP诱导的Hep-2细胞凋亡中survivin基因表达被抑制,survivin基因可能在DPP和As2O3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LncRNA)对髓母细胞瘤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si-SPRY4-IT1组,分别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阴性对照荧光序列和SPRY4-IT1-siRNA转入细胞中,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SPRY4-IT1的表达情况,CCK-8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细胞体外侵袭、迁移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PRY4-IT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的影响。结果:si-SPRY4-IT1组SPRY4-IT1 mRNA表达水平、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细胞MMP-2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MP-9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在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中的表达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