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状病毒是全球引起严重腹泻最重要的原因,研制疫苗是预防此病毒感染的首要措施,已有几种口服活疫苗进行了现场试验,有效率高于80%,且副作用很小,第一个研制出的轮状病毒疫苗四价罗猴轮状病毒疫苗(RRV-TV),已于1998年在美国批准使用,轮状病毒疫苗在发达国家的保护率高,而在发展中国家保护率较低。因此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对轮状病毒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轮状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是发达国家婴幼儿的严重脱水止腹泻的主要原因,它们常常导致40-60%的病例需要住院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常见,但是,由于细菌性腹泻和原虫性腹泻的发病率较高。致使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在总腹泻中的比例较小。然而轮状病毒性腹泻较细菌性腹泻具有更大的严重性;因此轮状病毒占有显著的地位,通常占发展中国家婴幼儿严重腹泻的20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采用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初始免疫,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的序贯免疫方案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口服疫苗组、序贯疫苗组、口服对照组及序贯对照组),按相应方案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轮状病毒特异性IgG和IgA、肠道轮状病毒特异性IgA;微量中和实验检测血清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同时采用ELISA分析口服活疫苗后病毒排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序贯疫苗组小鼠产生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及肠道IgA水平显著升高。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的免疫方案诱发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肠道IgA水平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中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的初始免疫未影响第一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但序贯疫苗组第二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迅速减少,排毒时间快速缩短,与口服疫苗组第三次服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相似。结论: 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序贯免疫可有效诱发小鼠全身和黏膜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该方案将有可能成为轮状病毒疫苗临床应用的候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儿童服用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效果。于惠州市选择63名6月龄~3岁的儿童为观察对象。所用疫苗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服苗前和服苗后4~5周采末梢血,以中和试验检测抗轮状病毒(G1、G2、G3、G4)型抗体及疫苗株(LLR型)的抗体水平。63名儿童服苗前、后采集的血清样本双份配对均有效者为37人。37人服苗后各型抗体阳转率为47.06%~72.72%;≥4倍增长率为43.40%~66.04%;各型中和抗体免疫前后平均增长2.67~3.01倍。63名服苗儿童中的不良反应为低热3例(24.67%)、中热1例(1.59%)、无高热反应。观察结果表明,轮状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 ,选择定期预防接种 2个月~ 2岁婴幼儿 6 5 2例 ,分为两组 ,服疫苗组 2 0 7例 ,对照组 4 4 5例 ,观察 9个月 ,观察腹泻发生。实验结果为服疫苗组发病 2例 ,发生率0 .97% ;对照组发病 2 6例 ,发生率 5 .84 %。证明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明显减少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 ,其两组发病率比较 ,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无明显副作用 ,同时服苗方便 ,口感好 ,婴幼儿乐意接受 ,是目前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评价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otaTeq对全球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原性,为疫苗的使用提供循证参考。检索2006-2021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Rotavirus Vaccine,ORV)RotaTeq(RV5)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了8 015名研究对象,其中疫苗组纳入研究对象4 062名,对照组纳入研究对象3 953名,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共纳入6篇文献,对照组相比疫苗组血清IgA抗体、SNA-G1抗体、SNA-G2抗体、SNA-G3抗体、SNA-G4抗体、SNA-P1A[8]抗体的抗体阳转率分别升高了73%(95%CI:65%~81%)、35%(95%CI:19%~50%)、11%(95%CI:6%~16%)、12%(95%CI:5%~19%)、30%(95%CI:21%~38%)、23%(95%CI:8%~38%);与对照组相比,黄色人种疫苗组血清IgA抗体、SNA-G1抗体、SNA-G2抗体、SNA-G3抗体、SNA-G4抗体、SNA-P1A[8]抗体的抗体阳转率分别升高了75%(9...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自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至今,仍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每年约60万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严重脱水死亡。轮状病毒疫苗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至今已有三种疫苗用于预防轮状病毒感染。这三种疫苗均为减毒活疫苗:其中包括单一血清型Rotarix、罗特威和重组5价疫苗RotaTeq。它们已在全球多国使用,有些国家已将其纳入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使人群轮状病毒感染下降,特别是死亡率明显减少。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除了减毒活疫苗,也有一些实验室研究其他形式的疫苗,例如重组疫苗、灭活疫苗等。本文主要介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使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京国际轮状病毒疫苗研讨会会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学报》2005,21(2):159-159
轮状病毒是儿童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我国儿童3岁以前几乎都被感染过,多数发病时才看医生或住院治疗。每年全球约有60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腹泻,其中绝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腹泻住院儿童中40%以上是轮状病毒所致,这成为公共卫生资源的主要负担。我国轮状病毒死亡数估计每年达4万人。为了控制轮状病毒重症腹泻和死亡,许多国际组织都将开发和使用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作为当务之急的全球目标。  相似文献   

9.
此文介绍了轮状病毒性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单价或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程序、免疫效果、安全性、成本效益和WHO对疫苗接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VP4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轮状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在轮状病毒导致的死亡率较高的非洲和亚洲部分低收入国家,目前已经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较低,且会增加肠套叠的风险。更加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对于降低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国科研人员试图从多个方面提高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非复制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目前轮状病毒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文中就目前轮状病毒亚单位疫苗,特别是基于VP4蛋白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但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免疫反应和有效性表现不同。现就已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予以综述,为新的轮状病毒疫苗研发、临床设计及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仍是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期的估计提示,全球每年5岁以下儿童中有1.11亿腹泻是轮状病毒所致,2500万门诊病人,200万需住院治疗,352000~592000例死亡。儿童5岁前至少发生一次轮状病毒腹泻,1/5的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需治疗,1/65住院,1/293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活疫苗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该疫苗安全接种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间每年的6月1日到8月31日在建湖县城区免疫规划门诊接种的婴幼儿登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接种5 139人,报告副反应114人,报告率2.218%。报告发生率,一般副反应109例,发生率为2.121%;异常副反应5例,发生率为0.097%。结论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异常副反应发生率低,接种疫苗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利用重组腺病毒表达轮状病毒的结构抗原以制备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可行性,构建了一株可表达A组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的重组腺病毒AdEasyCVP7.AdEasyCVP7感染293细胞后,RT-PCR证明VP7基因有转,Western blotting试验可检测到VP7的表达。随后,用AdEasyCVP7通过灌胃和滴鼻两种不同途径免疫小鼠,并对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和粘膜抗体进行了比较。初次免疫后,两组小鼠均有应答,但血清抗体滴度及阳转率不同。再次免疫后,滴鼻组小鼠显示出明显的加强效果。对肺灌洗液中的sIgA及肺、肠粘膜组织匀浆中的IgA进行检测发现滴鼻组的免疫学效果明显优于灌胃组。对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表明,初次和再次免疫后,两组小鼠血清中均有中和抗体产生。该研究为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方案、免疫途径及免疫保护作用等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安全性,2004年4~10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对总服用该疫苗的410例7月龄~3岁的幼儿密切观察其反应,测量腋下体温并询问有无不适症状等。结果显示,95.61%幼儿(392/410)无不良反应;约4.39%(18/410)出现发热、腹泻等不良副反应,其中强反应3例(0.73%),中度反应11例(2.68%),轻度反应4例(0.98%),均于对症治疗后3日内缓解并消失。临床资料证明,使用该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17.
<正>母乳(初乳/牛乳)成分在新生儿的免疫成熟、肠道的内环境稳定和对肠道病原体与口服疫苗的免疫应答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观察了新生的无菌猪模型中,微生态制剂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乳酸乳杆菌Bb12(Bb12)的定居用/不用初乳/牛乳(模拟母乳/配方乳喂养婴儿)对减毒(Att)人轮状病毒(HRV)W株疫苗B淋巴细胞应答的影响。初乳/牛乳不影响微生态制剂在Att HRV接种猪中  相似文献   

18.
NSP4作为轮状病毒的致泻相关蛋白,其在疫苗研究中的作用近年来深受瞩目。为比较不同基因型非结构蛋白NSP4的免疫原性,我们构建了四种基因型的重组表达质粒pCI-97B6、pCI-97S36、pCI-97S34和pCI-97SZ8,在细胞水平进行瞬时表达检测后,进一步免疫小鼠,检测血清IgG抗体滴度和亚型。结果表明利用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NSP4蛋白既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反应,又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但以体液免疫为主,不同基因型NSP4可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制备轮状病毒四价灭活疫苗,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抗体应答情况。实验采用轮状病毒原液经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灭活后配制四价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小鼠,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gA、IgG。将单价G1、G2、G3、G4型灭活病毒原液及四价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均可刺激产生针对RV的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但IgA应答较弱。表明四价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在小鼠中具备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2005年1月28日出生,按中国制定的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了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2005年8月29日喂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3ml(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50701,有效期2006-08-29).该儿童喂服后约5h,双耳后开始出现红丘疹,双脚大脚趾红肿如杵状,烦躁、吵闹不安,体温36.8℃,8月31日全身皮肤出现瘙痒,以双耳后、臀部、双下肢尤为加重,9月2日晚全身各部位出现散发粟粒性红色丘疹,搔痒症状加重.遂口服扑尔敏和肌注非那根等抗过敏治疗,并配以炉甘石洗剂外用,一周后瘙痒和皮疹全部消失,其余无任何异常.半月后随访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