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守坚 《昆虫学报》1962,(4):401-408
本文对我国利用已有悠久历史的黄柑蚁在广东省广四县柑桔区作了调查,并对黄柑蚁消除害虫的实际情况作了观察。 在黄柑蚁数量足够的情况下,对柑桔大绿蝽象(Rhynchocoris humeralis Thunberg)有显著防治效果,对潜叶(虫斧)(Podagricomela nigricollis Chen)、粉绿象甲(Hypomeaes squamosus F.)、铜绿金龟子(Anomala cupripes Hope) 等,也有一定效果,凡有柑蚁分布均匀的树,健叶数比无蚁树多18.3%。 对介壳虫类,青翅羽衣(Lowana sp.),天牛幼虫等,完全无防治作用;与介壳虫类如吹绵介壳虫、棘粉介壳虫(Pseudococcus citriculus)及软腊介壳虫(Coccus sp.)有共生关系。 对吹绵介壳虫的天敌大红瓢虫(Rodolia rufopilosa Mulsant)、小红瓢虫(Rodolia pumilaWeise)的活动没有影响。有黄柑蚁的果园,黑蚁均被驱逐。 作者认为黄柑蚁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天敌,目前在农药械供应不足及劳动力缺乏的地区,仍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建议开展黄柑蚁过冬保护及人工饲养与放蚁的研究,以期提高和扩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瓢虫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它属于鞘翅目的一类昆虫,其绝大部分是益虫。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捕食性瓢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可防治蚜虫、介壳虫、螨类以及许多其它害虫的卵和幼虫。早在1888年,由于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引进澳洲瓢虫,防治柑桔上的毁灭性大害虫吹绵介壳虫获得完全成功,引起各国的重视,从此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法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我国也曾利用澳洲瓢虫与大红瓢虫防治柑桔吹绵介壳虫获得成功。近年来北方棉区利用瓢虫防治棉蚜取得良好成绩。北方农田常见的捕食性瓢虫有: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二星瓢虫等等,其中以七星瓢虫的利用最为广泛。据河北省植保土肥所统计,该省在1976年曾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的面积达150万亩,效果很好,持续控蚜期长,有许多效果更好的棉田甚至可以不用化学农药来治蚜。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为害柑桔的粉介壳虫,经作者自1956年以来在福州、闽侯、长乐等地调查,共发现四种,经上海昆虫研究所鉴定为: 1.柑桔小粉介壳虫(Pseudococcus citriculus Green.) 2.柑桔粉介壳虫(Planococcus citriculus Green.) 3.堆蜡粉介壳虫(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 4. 藤氏粉介壳虫(Pseudococcus kraunniae Kuw.) 柑桔小粉介壳虫是为害柑桔的主要一种,无论在鲜果或果树上都有发生。 堆蜡粉介壳虫多为害柑桔幼苗,有些地区龙眼及  相似文献   

4.
张宗炳 《昆虫学报》1954,(1):99-102
Boyce氏首先试用了E605在防治介壳虫之试验中,而获得良好之结果,渠所试验之对象为不同种类之介壳虫十余种,其中包括有吹绵介壳虫,其所用之药为25%之可湿性粉,加水稀释至.03至.05%之浓度(本试验中所用浓度即以此为根据)。对於各种不同之介壳虫,在各种不同之地区、气候及季节所用量大有出入。根据某些学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节译自苏联鲁布卓夫奢L柑橘害虫及其天敌一书。该书1954年由苏联科学院出版。为了使本文完整起见,原文略有改动,题目也是由译者附加的。应用澳洲瓢虫防治吹绵介壳虫是生物方法防治害虫获得成效的卓越典范,自1888年以後澳洲瓢虫远涉重洋,输送遍及全世界柑橘栽培区。然而澳洲瓢虫防治吹绵介壳虫何以获得这样大的成效?二者的消长关系如何?本文意旨正是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同样情形,我国在1933年自台湾输入黑腹红瓢虫及繁殖自温州采得的大红瓢虫防治黄岩柑橘区吹绵介壳虫,20年来成效虽著,但其间亦有涨落起伏的情况,本文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解放后柑桔开始外销以来,柑桔介壳虫的防治问题,引起了我们极大的注意。福州这一类害虫中,尤以黑点介壳虫为严重,影响柑桔的生长、品质及外销。石灰硫磺液和松脂合剂用为防治介壳虫,已有很久的历史,但对於黑点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还不十分明确。目前福建许多柑桔栽培地区,已广泛使用石灰硫磺合剂防治柑桔锈壁蝨(Phyllo-coptes oleivorus Ashmead),但是否对黑点介壳虫有兼治的效果还不明确;至於松脂合  相似文献   

7.
苏联用生物中的代理人(指食虫昆虫——译注)防止害虫,在十月革命之後得到经济上极重要的初步实效。这事情在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1931年的工作中奠定了基础,输入抑制吹绵介壳虫有效的肉食性甲虫Rodolia cardinalis Muls.和抑制血色蚜虫中的苹果绵虫的寄生蜂Aphelinus mali Hald.并且使它们  相似文献   

8.
黑点介壳虫Parlatoria zizyphus(Lucas)系福建省柑桔类介壳虫中发生较严重者。目前以及今後对於这种介壳虫及其他介壳虫的防治,无论在柑桔外销或增产上,都有极重大的意义。氰酸气天幕熏蒸是防治介壳虫重要方法之一,植物检验部门曾要  相似文献   

9.
柑桔粉介壳虫Pseudococcus Citri Risso系福建省闽侯专区普遍严重为害柑桔类的一种介壳虫,历年来在外销柑桔检疫工作中经常见到,也是柑桔包装选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於此虫在采收时已孵化出大量若虫匿藏於萼片下越冬,虫体微小,检查困难,选果易於忽略,极易随鲜果传播蔓延。例如1955年12月,由各产地运厂加工之柑桔经调查福桔比雪柑严重,闽侯县吴山乡出产福桔因粉介壳虫严重超过规定不合出口者达68.4%,长乐县浪峰乡达18%,其他地区均达10%左右,虫口密度每果竟有达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木本油料植物——油茶常受到油茶绵介壳虫的危害,同时引起毁灭性病害——煤病的发生。因此,消灭油茶绵介壳虫就成为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除了应用药剂防治外,笔者在湖南、江西、浙江等省调查,曾发现一种极有效的天敌;据在江西宜春,浙江衢县调查,能使油茶绵介壳虫的繁殖基数降低到80%以下,是一种生物防除很有希望的益虫,经我  相似文献   

11.
介壳虫的虫体细小,种类繁多,为了要很好地来鑒定它们就必须善于采集和保存标本。一般采集是比较容易,而保存起来就十分麻烦,尤以绵介壳虫属(Pulvinaria)的标本更难保存。因为它们都有質地松软的卵囊,有的卵囊是在小枝上,但是,大部分是紧贴于叶上,压了,怕将卵囊压扁失却原来形状,而且绵介壳虫属的卵囊也是鑒定上的一个重要的依据;不压,叶子干后扭曲异常,以致卵囊亦失却本来的形状。我过去在柑拮区工作时,对此属介壳虫标本的保存亦感束手,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简便的保存法,兹介绍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我国,苹果绵蚜对苹果等寄主的危害日益严重,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而品种抗性是害虫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方法12007—2009年于山东莱阳地区系统调查了苹果绵蚜在不同寄主果园的发生动态规律,比较了不同寄主对苹果绵蚜的抗性差异。【结果】苹果绵蚜在红富士、乔纳金、新红星苹果园和西府海棠果园中1a有2个发生高峰,5月底到7月下旬是第1个高峰,也是全年发生的最高峰,9月初到10月底是全年发生的第2个高峰,而7月底到8月底是苹果绵蚜发生的低谷期。苹果绵蚜在红富士苹果上的发生数量显著高于在乔纳金、新红星苹果和西府海棠上的发生数量。在3a的调查时间内,苹果绵蚜在红富士、乔纳金、新红星苹果上每次平均发生量分别为153.2、31.6、30.3头·株^-1。越冬前调查表明,苹果绵蚜对红富士的为害率显著高于青香蕉、乔纳金、新红星和小国光,小国光的被害率以及虫落数量最低。【结论与意义】红富士是苹果绵蚜的感虫品种,而小国光、乔纳金和新红星相对抗虫。文中讨论了苹果绵蚜抗性品种的筛选方法,为掌握不同寄主对苹果绵蚜的抗性差异以及制定苹果绵蚜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调查西双版纳地区黄猄蚁OecophyllasmaragdinaFabricius对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nigra(Nietner)种群数量和寄生蜂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猄蚁对橡胶盔蚧种群消长及寄生蜂均有影响。"有蚂蚁"枝条上介壳虫种群数量显著高于"无蚂蚁"枝条。"有蚂蚁"枝条介壳虫死亡率和寄生蜂都显著低于"无蚂蚁"枝条。说明黄猄蚁的存在影响了橡胶树介壳虫的种群繁殖率和死亡率。建议在今后综合防治中,充分利用蚂蚁与橡胶树介壳虫关系。通过驱逐橡胶树上的蚂蚁来有效遏制介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梨圆介壳虫过去在国内,多报导在苹果树上的发生情况,在梨树上发生情况的材料很少。由于该虫在梨产区分布面较广,部分地区为害亦重,如辽宁西部主要梨产区的绥中、建昌等县。 作者曾在1955—1956年,在兴城进行了该  相似文献   

15.
黄点介壳虫[Parlatoria proteus (Curt.)]广泛分布于欧、美、亚洲。在我国,也广泛分布在许多地区,华南柑桔产区尤为普遍。据报道其主要寄主为柑桔、苹果、香蕉等。但是,为害香子兰的情况尚未见报道。该虫在厦门地区为害室内栽培的香子兰十分严重,造成植株生势极度衰弱,重者导致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6.
黄岩桔区农民应用松脂合剂防治红腊介壳虫、吹棉介壳虫Ceroplastes rubens Mask.以及地衣、苔藓等已有很久历史,用之适当时效力很高,但大部分农民还不能掌握适当的使用时期与浓度,只凭经验使用,有在早春或6月、8月等不同时期防治红蜡介壳虫,由于浓度与温度  相似文献   

17.
大红瓢虫(Rodolia rufopilosa Muls.)利用为除治吹绵介壳虫(Icerya purchasi Mask.)是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在生物防治方面成功的著例之一。我国利用大红瓢虫的历史,根据陈方洁的报告,最早是1932年在浙江黄岩。至1953年,中南农业科学研究院在湖北也开始利用这种瓢虫,并且在更大的范围内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翌年,四川农业科学研究所也从湖北引  相似文献   

18.
介壳虫作为大田农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是近年生产上出现的一个新问题。“珠绵蚧”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部分地区曾严重危害棉花、豆类、玉米等作物,造成大片植株枯萎、死苗,轻则大量减产,重则全部毁种。由于这种害虫是幼虫期为  相似文献   

19.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与介壳虫形成的菌腔虫瘿是该菌营养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先后在云南、四川和广西3省区暗褐网柄牛肝菌产区的16个地点,对菌腔虫瘿的生态和生物学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发现根部着生菌腔虫瘿的寄主植物有31种,涉及16个科的28个属。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形成菌腔虫瘿的介壳虫种类有12种,其中10种隶属粉蚧科Pseudococcidae、绵蚧科Monophlebidae、蚧科Coccidae各1种。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菌腔虫瘿的寄生位置和形状会有所不同,与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形成菌腔虫瘿的寄主植物和介壳虫之间不存在专一性。上述研究结果为暗褐网柄牛肝菌的仿生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入侵性害虫——苹果绵蚜田间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中旬到10底在山东省莱阳市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的田间发生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在田间定点调查5株苹果树上苹果绵蚜虫落数量和虫落面积,并在其它苹果树上随机选择20个虫落,计数每个虫落中苹果绵蚜的活体数,从而计算单位面积虫落中苹果绵蚜的平均数量。分析指出,以计算法求得的虫落中苹果绵蚜的实际数量为指标,既考虑了苹果绵蚜虫落的数量和大小,也考虑了单位面积虫落中苹果绵蚜活体数,并且把被苹果绵蚜蚜小蜂寄生的僵蚜排除在外,能较客观地反映出田间实际情况,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表示苹果绵蚜田间数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