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6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及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8~+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2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D3~+、CD4~+、CD4~+/CD8~+的变化和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随访1~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观察组CD3~+、CD4~+、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免疫功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化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化疗前后CD8+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疾病控制组(DCR)患者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显著高于治疗后进展(PD)组患者组(P<0.05);CD8+细胞的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化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3期大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与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入组56例T3期大肠癌患者,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新辅助联合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辅助化疗前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14天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CD3+、CD3+CD4+、CD3+CD8+、CD4+/CD8+)的变化规律.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比效.结果:T3期大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期大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及手术后7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未治疗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期大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及手术后14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稍低于未治疗前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3期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经新辅助化疗与手术后1周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但术后2周细胞免疫功能已恢复接近至治疗前水平.提示T3期大肠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与手术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呈U形的变化规律,能为临床根据细胞免疫功能更好地进行大肠癌的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日至2015年3月25日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6例肝癌患者和87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患者血清中IgA和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CD8~+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了解肝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与PB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CD3+、CD3+ CD4+、CD3+CD8+、CD4/CD8、CD3-CD 16+/CD56+、CD3+HLA-DR+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BC组CD3+CD8+、CD3+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减低(P<0.05),CD3-CD 19+、CD3-CD 16+/56+细胞、CD4+/CD8+明显增高(P<0.05),CD3+、CD3+CD4+细胞均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C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比例减少,导致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在PBC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血清HBV DNA载量及HbeAg滴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3名HBV感染患者和20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及HbeAg滴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CD3+T、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低于健康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D8+T细胞亚群则呈现相反趋势,结果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BeAg阴性组中,HBVDNA水平与CD8+T细胞亚群百分数呈正相关(r=0.567,P<0.01),与CD4+/CD8+T细胞亚群百分数比值呈负相关(r=-0.601,P<0.01),而与CD3+T、CD4+T细胞亚群百分数无相关性。HBeAg阳性组中,HBV DNA水平及HbeAg滴度与CD3+T、CD4+T、CD8+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细胞百分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HbeAg阴性的HBV感染患者,其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价及机体免疫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行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79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3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减少,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17.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 d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和NK细胞所占比例及CD4~+/CD8~+的比值与术前1 d相比有所减小(P0.05),且术后1 d的CD4~+/CD8~+的比值和NK细胞低于术后3 d(P0.05);两组术后1 d及术后3 d外周血中CD8~+所占比例与术前1 d有所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 d的CD8~+所占比例与术后3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天外周血中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的比值和NK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 d及术后3 d血清CRP、sIL-2R、IL-6、IL-8水平与均较术前1 d增高,术后3 d治疗组血清中CRP、sIL-2R、IL-6、IL-8水平低于术后1 d(P0.05),治疗组术后1 d及术后3 d血清中CRP、sIL-2R、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近期疗效更好,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可应用于老年结肠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A组)44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组(B组)48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且B组患者较A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缓解情况明显较好(P0.05);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前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所变化,B组患者术后24hCD3~+、CD4~+、CD8~+、CD4~+/CD8~+以及NK细胞相对活性等细胞免疫指标明显高于A组(P0.05),体液免疫指标IgM、IgG以及IgA等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A组;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中临床疗效有显著改善作用,可降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状态、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4)和B组(n=46),A组予以开腹手术,B组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内分泌状态、免疫功能、并发症及预后。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均较术前升高,雌二醇(E2)较术前降低(P0.05);B组术后1个月FSH、LH低于A组,E2则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1 d CD3~+、CD4~+、CD4~+/CD8~+均较术前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CD8~+较术前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子宫形态正常率、复发率、月经转归正常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明显减轻对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内分泌状态、免疫功能的损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还可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比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37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阴式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而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