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治疗是很多类型的恶性实体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放射治疗除了存在一些严重的副作用以外很多恶性肿瘤细胞还具有抵抗放射线的功能,这就导致放射线治疗的局限性以及疗效的减弱。组蛋白超乙酰化作用可以使紧缩的核小体变得松弛,调控细胞凋亡及分化相关基因(Bim and Bmf)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及分化,增强恶性肿瘤细胞对于放射线的敏感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诱导组蛋白超乙酰化,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同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为放射增敏剂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减少放射线治疗的剂量级照射时间,明显减轻放射线引起的副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很有可能成为肿瘤分子治疗的新靶点。检索近年来的SCI文章,国内外的学者主要是在蛋白质层面阐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为放射增敏剂抗肿瘤作用机制,本文首次提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增强放射线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的特定基因(Bim and Bmf)并结合最新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分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干细胞 (CSC)是一类具有肿瘤起始、自我更新及无限增殖潜能的细胞亚群,与肿瘤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放射治疗抵抗的根源。非小细胞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已证实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SC亚群,目前通过分离CD133等一系列已知免疫表型阳性细胞是获得非小细胞肺癌CSC的主要手段。研究证实CSC主要是通过DNA损伤、细胞自噬和缺氧肿瘤微环境等机制介导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抵抗效应。本文主要对非小细胞肺癌CSC的生物学特性、免疫表型表达及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效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肿瘤干细胞的形成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过程,其中维生素缺乏,可导致细胞信号传导改变,使细胞发育不良。维生素长期缺乏导致的细胞适应性变化可能与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和维持有关。本综述主要探讨维生素信号传导导致肿瘤干细胞形成的机制,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Puma(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是2001年发现的Bcl-2家族BH3-only亚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参与各种应激刺激诱导的p53依赖和非依赖细胞凋亡过程并扮演一个关键的介导者。Puma参与生命过程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并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Puma在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干细胞损伤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熟悉并掌握Puma诱导细胞凋亡及其在肿瘤形成和干细胞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对以Puma为靶点开发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就Puma的分子特性、对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在肿瘤和干细胞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刘安芳 《蛇志》2005,17(2):140-140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内约有70%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需要放射治疗。放射线不仅能抑制和破坏肿瘤细胞导致癌细胞的死亡,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有损伤。由于病人及家属对肿瘤知识的普遍缺乏,对放射治疗知识了解甚少,使病人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差,放射反应大,并发症严重而导致放射治疗中断乃至失败。为使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从身心两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我们对放射治疗患者开展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致瘤性的细胞,具有特殊的耐药机制,与肿瘤的复发和治疗失败关系密切。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能够通过调控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肿瘤干细胞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引起CSCs对化疗药物产生原发性多药耐药性。本论文就miRNAs在调控CSCs多药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上皮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维持上皮稳定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上皮干细胞可作为上皮肿瘤发生的起始细胞,上皮干细胞恶变不仅受干细胞微环境影响,它还与多条信号通路失调及基因突变相关。但上皮干细胞如何恶变为肿瘤的具体机制依旧不清楚。本文就上皮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两者的联系以及上皮干细胞恶变为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IAP家族分子与肿瘤靶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杨  赵晓航 《生命科学》2010,(2):161-168
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抗细胞凋亡因子家族,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活性和参与调节核因子NF-κB的作用而抑制细胞凋亡。细胞抗凋亡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耐药性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细胞高表达IAPs是导致肿瘤细胞抵抗凋亡的关键。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肿瘤细胞耐药密切相关,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该文综述了IAP家族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据国内外文献统计,70%左右的恶性肿瘤病人需作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除了有辅助性治疗、姑息性治疗的作用外,还有根治性治疗作用.提高放疗疗效在于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和减轻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属于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目前已鉴定出具有三个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各亚型在不同的组织中分布不同,并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近些年来,PPAR-γ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PPARγ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肝癌、肺癌、胰腺癌等.PPARγ与配体结合后,可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炎症和转移等过程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因此,PPARγ可能通过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加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减轻周围组织的放射性损伤等作用和放疗联合发挥抗肿瘤作用,PPARγ有望与放疗联合提高治疗比.  相似文献   

10.
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u Y  Guo XL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115-119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系统肿瘤和一些实体瘤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肿瘤干细胞假说认为,经药物治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与肿瘤干细胞残存有密切关系。其原因可能是肿瘤干细胞高表达ABC转运蛋白和Bcl-2抗凋亡蛋白,同时其本身又具有一些干细胞特性。对肿瘤干细胞耐药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更好的抗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