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Ezrin蛋白是ERM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最早被发现。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细胞中都有Ezrin蛋白的存在。Ezrin蛋白分子通过磷酸化等方式来激活,暴露其分子上的功能位点,形成具有功能分子结构。亚细胞定位在胞浆中,细胞膜与骨架蛋白之间,通过链接细胞内骨架蛋白与膜蛋白来实现其多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功能。近年来发现Ezrin蛋白存在多种功能,包括参与细胞形态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与黏附分子作用进而来调节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调节细胞运动性等。最重要的是它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等活动,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干扰肿瘤细胞内的Ezrin蛋白表达或抑制其磷酸化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转移。所以,Ezrin可能成为将来抑制肿瘤转移研究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Ezrin是细胞骨架与细胞膜连接的特定蛋白之一,它有助于细胞内摄作用、细胞胞吐作用及跨膜信号发放的途径.研究表明,Ezrin在不同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推测它可能参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其通过改变肿瘤细胞极性及细胞运动、调节肿瘤细胞间黏附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参与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而影响恶性肿瘤转移.本文主要介绍了Ezrin生物学特性、与CD44相互关系以及目前在肿瘤研究中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 年6 月到2012 年6 月我 院胃癌术后47 例肿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一患者的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和Western blot 对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Wnt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肿瘤转移和非转移患者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 果:与正常胃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Wnt1、Wnt3、Wnt3a、beta-catenin、CyclinD1 和c-Myc 等分子的mRNA 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显 著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总beta-catenin 和核内beta-catenin蛋白较正常胃组织明显增加,而磷酸化beta-catenin 较正常组明显 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转移组比较,转移组患者胃癌组织中Wnt1、Wnt3、Wnt3a 等分子mRNA水平显著上 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在胃癌发生和癌细胞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 一定靶点。  相似文献   

4.
多项研究发现CXCR4在各种类型的癌症中高表达,然而尚不清楚CXCR4在食管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本研究检测了CXCR4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TE-1)中的表达,并通过转染CXCR4-短发夹RNA(CXCR4-sh RNA)慢病毒来敲低TE-1细胞中CXCR4的表达。应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50μmol/L)处理TE-1细胞12 h来考察AKT信号在食管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AKT和Rho家族蛋白(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对雄性BALB/c-nu/nu裸鼠皮下注射转染CXCR4-shRNA的TE-1细胞建立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研究显示,CXCR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XCR4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E-1)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系(human normal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 line,HEEC)。敲低CXCR4能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肿瘤异种移植裸鼠的肿瘤形成。敲低CXCR4抑制了AKT的磷酸化及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此外,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处理显著降低了TE-1细胞中AKT的磷酸化,并降低了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本研究表明,CXCR4在食管癌患者中上调,与不良预后相关。下调CXCR4的表达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食管癌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下调CXCR4可通过抑制AKT信号的激活来抑制Rho家族粘附/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5.
USP22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之一,在几种类型的人类癌症中已被观察到,这表明USP22可能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作为致癌基因在癌症进展中起作用。然而,导致USP22转录激活的机制,特别是USP22介导人类肿瘤进展的机制,至今仍然未知。前期研究表明USP22主要通过调节正常T细胞和B细胞中丝裂原的激活诱导肿瘤发生。而最新研究发现,仅USP22过表达不足以诱导肿瘤发生, USP22是通过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肿瘤进展的,该理论的出现为肿瘤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新见解,也为USP22介导肿瘤治疗耐药性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对USP22参与肿瘤进展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概述和总结,以期发现USP22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对肿瘤进展的影响,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Ezrin蛋白是ERM(Ezrin;Radixin;Moesin)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作为酪氨酸激酶的底物,Ezrin蛋白能在细胞膜蛋白与肌动蛋白骨架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近年,大量研究表明Ezrin蛋白广泛参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黏附、侵袭转移以及新生血管发生的调节过程。上述过程不仅与Ezrin蛋白自身表达水平、亚细胞定位等改变密切相关,而且受到原发乳腺癌细胞微环境改变的影响,同时涉及胞膜粘附分子(CD44、ICAM、E-cadherin)、EGF、HGF、PDGF、E2及其相应受体所介导的多条信号通路的交叉互动。明确Ezrin蛋白在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可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潜在的药物干预靶点,并为肿瘤转移机制的阐明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本文就Ezrin蛋白在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存在的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也是存在于肿瘤 组织中具有干细胞样能力的肿瘤细胞亚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肿瘤干细胞的生长调控与Wnt、Notch、Hedgehog等多种信号转导通 路有关.本文简要综述了肿瘤干细胞生长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层粘连蛋白受体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TGF-β信号通路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能够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迁移运动能力和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TGF-β信号通路与肿瘤发展之间密切的联系使得TGF-β信号转导通路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靶点。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概括TGF-β在肿瘤侵袭转移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抗TGF-β药物治疗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MicroRNA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易阳  李岭 《遗传》2007,29(12):1419-1428
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代谢、生长、增殖、应激、发育和凋亡等生命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干扰这些通路将可能影响细胞的正常发育, 甚至导致肿瘤。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在转录后水平负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 其靶基因数目众多, 生物学功能广泛。在多种肿瘤中发现了miRNA的异常表达, 提示后者与肿瘤发生有关, 可能机制为调控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此外亦发现miRNA的靶基因有许多作用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miRNA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功能预示其将成为人类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星。  相似文献   

11.
肿瘤浸润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浸润转移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浸润转移不仅与肿瘤细胞有关,更是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微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涉及多个分子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包括细胞和细胞的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降解、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淋巴血管生成因子等。本文综述了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隐光敏素及其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伟建 《遗传》2005,27(2):225-334
隐光敏素是一种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与光敏素功能相似的蓝光受体。90’s后特别是近年来对植物隐光敏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已知隐光敏素存在于植物,也存在于动物中。隐光敏素在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去黄化作用、光周期诱导开花、调节昼夜节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隐光敏素基因及其蛋白质的特征特性,包括隐光敏素的结构特征,在植物中的分布、在细胞中定位及其基因表达情况; 在其基础上,概述了隐光敏素调节植物光形态建成和动、植物昼夜节律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隐光敏素及其与互作蛋白的关系, 初步阐述了隐光敏素如何经过信号传导通道上的蛋白而起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功能。指出深入研究隐光敏素及其信号传导以阐明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埃兹蛋白: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埃兹蛋白(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和膜突蛋白(ezrin-radixin-moesin,ERM)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参与上皮细胞中细胞骨架与胞膜之间的连接,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和运动、连接黏附分子及调节信号转导等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埃兹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异常,提示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Human osteopontin (OPN), a known tumor associated protein, exists in different isoforms, whose function is unclear. It also possesses a RGD domain, which has been implicated in diverse function. Here, we use genetic approache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the RGD domain in different OPN isoforms on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for 2 different solid tumor models.

Methodology/Principal Findings

Using isoform-specific qRT-PCR, we found that OPN-A and B were the main isoforms overexpressed in evaluated human tumors, which included 4 soft tissue sarcomas, 24 lung and 30 head and neck carcinomas. Overexpression of either OPN-A or B in two different cell types promoted local tumor growth and lung metastasis in SCID mouse xenografts. However, expression of either isoform with the RGD domain either mutated or deleted decreased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and resulted in increased apoptosis by TUNEL staining. In vitro, whereas mutation of the RGD domain did not affect cell-cell adhesion, soft agar growth or cell migration, it increased apoptosis under hypoxia and serum starvation. This effect could be mitigated when the RGD mutant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condition media containing WT OPN. Mechanistically, the RGD region of OPN inhibited apoptosis by inducing NF-κB activation and FAK phosphorylation. Inhibition of NF-κB (by siRNA to the p65 subunit) or FAK activation (by a inhibit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poptosis under hypoxia in WT OPN cells, but not in RGD mutant cells.

Conclusion/Significance

Unlike prior reports,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RGD domain of both OPN-A and B promote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mainly by protecting cells against apoptosis under stressed conditions and not via migration or invasion. Future inhibitors directed against OPN should target multiple isoforms and should inhibit cell survival mechanisms that involve the RGD domain, FAK phosphorylation and NF-κB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5.
骨桥蛋白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是肿瘤恶化的主要标志.骨桥蛋白被称为"肿瘤转移基因",是一种分泌型、粘附性的糖基化磷蛋白,与其主要受体整合素和CD44相互作用,参与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多种功能.近来的很多研究揭示,骨桥蛋白在肿瘤细胞的粘附、浸润、迁移及新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骨桥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高低与病人的肿瘤转移情况及预后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认为,骨桥蛋白是一个很好的肿瘤转移标志物,是诊断与治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本文就骨桥蛋白的一般生物学特点及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主要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选择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素是已知的细胞粘附分子家族之一,其生理功能是在炎症发生时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间的起始粘附.近年来,大量实验证据表明选择素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主要是介导肿瘤细胞与血小板及血管内皮间的起始粘附,另外选择素及其配体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促进肿瘤的转移.因此,在将来的临床应用中,选择素及其配体可以作为血清诊断标记监控肿瘤及肿瘤转移的发生;通过抑制选择素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或阻断选择素表达的途径防止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共生是丛枝菌根真菌与大多数陆地植物的根系之间形成的一种互利共生关系。植物给菌根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 作为回报, 菌根真菌能够增强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菌根的形成过程是一系列信号交换和转导的结果, 具有严格并且一致的顺序。本文以植物中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为主线, 对菌根真菌的形成过程和信号转导途径及其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高等植物中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与豆科植物的结瘤信号途径部分共享, 并且与钙离子信号途径相关, 但前者更为广泛。尽管该途径中很多过程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揭开菌根形成过程中的众多谜团。  相似文献   

18.
植物中丛枝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共生是丛枝菌根真菌与大多数陆地植物的根系之间形成的一种互利共生关系。植物给菌根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作为回报,菌根真菌能够增强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菌根的形成过程是一系列信号交换和转导的结果,具有严格并且一致的顺序。本文以植物中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为主线,对菌根真菌的形成过程和信号转导途径及其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高等植物中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与豆科植物的结瘤信号途径部分共享,并且与钙离子信号途径相关,但前者更为广泛。尽管该途径中很多过程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揭开菌根形成过程中的众多谜团。  相似文献   

19.
研究肾癌细胞株786-0,RC-2及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86-0、RC-2、正常肾组织hepaCAM和VEGFmRNA表达,7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epaCAMmRNA表达,4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VEGFmRNA表达,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与正常肾组织比较786-0,RC-2的hepaCAMmRNA显著降低(P0.05);VEGFmRNA显著升高(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hepaCAMmRNA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EGFm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两组VEGF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aCAM与VEGFmRNA呈负相关(r=-0.329,P0.05)。提示hepaC-AM基因缺失可能参与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FGF表达改变有关,hepaCAM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肾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