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浆D-二聚体和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LMWH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熏吸香烟法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LMWH干预组于COPD模型建立后皮下注射LMWH,检测各组大鼠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气道黏液细胞数的变化.结果:COPD模型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气道黏液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二者较COPD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气道黏液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946,P=0.04).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在改善凝血功能的同时可以减少COPD气道黏液分泌,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的时间长短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被动吸烟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和评估不同时间段的各组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和气道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6周组及8周组大鼠模型的呼气峰流速(PEF)显著降低、气道内压上升坡度(IP-slope)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以PEF值小于对照组的大鼠80%PEF值为存在气流受限的界线,则4周组、6周组、8周组出现气流受限的鼠分别为0只(0)、6只(75%)及8只(100%),6周组及8周组的大鼠气流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4周组(P<0.01).8周组大鼠出现明显气道壁增厚、气道狭窄及显著肺气肿改变,其气道壁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气道壁坏死糜烂、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增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气道坏死糜烂、小气道阻塞发生率及气道平滑肌增生等指标显著高于6周组(P<0.01).6周组中有6只大鼠出现气道狭窄及肺气肿改变,气道壁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气道壁坏死糜烂、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增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周组及8周组大鼠PEF值与气道壁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增生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4周组大鼠未出现典型肺气肿及气道狭窄.结论:COPD的形成与吸烟时间有关,在吸烟量相同条件下,吸烟时间越长,气道和肺组织病变越重,气流受限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吸入不同浓度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干预情况。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8只,B卵蛋白(OVA)致哮喘组8只,C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低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D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高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的水平,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各组大鼠行肺组织切片HE染色,再行胶原染色、免疫组化NGF、TGF-β1染色,借助计算机图象分析软件测量单位气道面积炎性细胞数目,基底膜周径(Pbm)、平滑肌面积(WAm)、气道内壁面积(WAi)、胶原面积(Wcol),NGF及TGF-β1阳性信号积分吸光度。结果: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分类及TNF-α、ET-1水平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NGF及TGF-β1的表达、气道壁炎性细胞计数、气道内壁面积、平滑肌面积、胶原面积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B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吸入不同浓度的布地奈德均可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高浓度较低浓度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NAC干预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经舌下静脉注射5 mg/kg脂多糖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NAC干预组在注射脂多糖后1h腹腔注射NAC(200 mg/kg),注入脂多糖后12h处死大鼠,取左叶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肺泡间隔增宽,腔内有少许出血,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充血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NAC干预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出血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肺组织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AC干预组TGF-β1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C可显著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这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10周龄Wiste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常规饲养,实验组采用烟熏法+内毒素法建立COPD模型。第91天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肺功能后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eolin-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分析Caveolin-1的表达与IL-8、TNF-α、TGF-β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的肺顺应性明显下降,肺弹性阻力及气道阻力显著升高,肺组织TNF-α、IL-8、TGF-β1的含量明显升高,Caveolin-1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肺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与IL-8、TNF-α、TGF-β1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veolin-1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可能通过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气道重塑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气管移植内皮祖细胞(EPCs)在烟雾暴露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中的分布及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于EGM-2MV培养基中培养并鉴定.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PBS干预组及COPD+EPCs干预组;香烟烟雾暴露90 d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烟雾暴露结束后,COPD+PBS干预组及COPD+EPCs干预组分别经气管注入30 μ LPBS和30 μ L细胞悬液(含1×105个CM-DiI标记EPCs).移植后观察30 d处死小鼠,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在肺内的分布及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广谱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PCs移植后30d可见EPCs分布于肺血管及气道,部分细胞表达上皮特异标志广谱细胞角蛋白.结论:EPCs移植后可定植COPD模型小鼠肺血管及气道,且可能转化为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气道粘蛋白Muc5ac和白介素13(IL-1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PD组.正常组8只,COPD组12只,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Muc5ac和IL-13的表达.结果:Muc5ac和IL-13蛋白表达主要位于气道上皮细胞,细胞胞浆呈棕黄色.COPD组大鼠肺组织IL-13和Muc5ac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IL-13是引起粘液分泌的重要因子,它可能上调Muc5ac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p-p38蛋白激酶(p-p38MAPK)在肺组织的表达及褪黑素(MT)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LPS)和褪黑素干预组(LPS+MT),采用气管内滴注LPS的方法建立大鼠ALI的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p38蛋白激酶的表达变化,并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Control组气道和肺组织可见反应极弱的p-p38蛋白激酶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LPS组p-p38蛋白激酶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或P0.01),主要分布于浸润的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LPS+MT组气道和肺组织中阳性细胞数较LPS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一致。结论: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内炎性、非炎性细胞均有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MT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COPD慢性气道炎症学说,探讨固本颗粒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阐明其防治COPD的作用机理,为固本颗粒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组、固本颗粒胶囊低剂量组、固本颗粒胶囊高剂量组,每组10只,以烟熏及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的方式建立大鼠COPD模型,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至实验结束,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8、TNF-α)的含量.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鼠一般状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COPD模型复制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8、TNF-α)的含量水平失衡.在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病理学改变及细胞因子含量比例失衡的作用结果来看,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比较,强的松组治疗作用最为显著,固本颗粒高剂量次之,固本颗粒低剂量组作用最弱.结论:①.固本颗粒胶囊能有效缓解COPD模型大鼠临床表现及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在于:能纠正COPD大鼠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失衡;②.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即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有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大鼠炎症反应、肝功能及胎盘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孕期大鼠以随机数表法分成正常孕组、子痫前期组、治疗组,每组30只.其中子痫前期组和治疗组大鼠于妊娠第13 d开始皮下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注射剂量为200mg/(kg·d),正常孕组予以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H. Danziger 《CMAJ》1970,102(2):146-147
A case of rapidly growing solitary tumour of the right upper lobe of the lung in a 72-year-old man is presented. It shows the typical histological appearance of a pulmonary blastoma. Only 13 cases were published previously, none from Canada. It is a matter of opinion whether pulmonary blastoma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a separate entity or as a distinct form of carcinosarcoma.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