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1—1963年在安徽省五河县对小地老虎进行了越冬调查,现将结果简报于后。 1.越冬虫态 三年来均以蛹及幼虫越冬。其比例是:蛹分别为47.2%,48.1%和79.0%;老熟幼虫为31.5%,32.0%和16.2%;低龄幼虫为19.9%,21.3%和4.8%。人工饲育低龄幼虫的安全越冬率是18.5%。 同时发现成虫也有越冬的可能。1961年2月21日在新集公社大庄生产队的草垛内捕得未活动成虫2头;1962年2月24日在红旗公社高粱秸垛内捕获1头活动成虫,1963年3月4日从作者宿舍内芦席搭的  相似文献   

2.
<正>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的分布遍及全球,冬季无滞育现象,在适宜条件下能继续生长和繁殖,这已被大量事实所证实。而小地老虎的越冬地区和远距离迁飞问题正在各地广泛开展研究。Onyango(1975)在“小地老虎的季节分布和迁移”一文中对全球的发生和分布做了分析,指出它在一定季节中的分布有北限和南限,其中10—12月份的北限在20°N的海口市;3月份在31°N的杭州;4月份在38°N的汉城和44°N的北海道。虽然他指出的情况与实际不完全相符,但是季节迁移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谢国    李元明 《昆虫知识》1997,34(4):203-207
首先设定常年有一代粘虫发生的印度北部、云南省和我国江淮地区为云南省粘虫主害代(二代)的可能虫源地。然后,讨论各个可能虫源地一代粘虫发生量及迁出时期空中走廊气流方向和强度对云南省二代粘虫发生量的影响;分析云南二代粘虫迁入期与各个一代区成虫迁出期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云南二代粘虫虫源主要来自于江淮地区一代粘虫发生区;小部分来自于云南一代粘虫发生区,但其基数甚小,仅此成分不致造成对作物的危害;没有包含印度一代粘虫的成分。此结论在1994~1995年的异地测报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草地螟2007年越冬代成虫迁飞行为研究与虫源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草地螟 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危害我国北方农牧业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明确草地螟的虫源地及迁飞路线对其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长期观测,迁飞高峰期雌虫卵巢解剖、大区环流分析、各地虫情信息收集和利用Hysplit_4模型进行轨迹分析,研究了2007年越冬代草地螟的空中迁飞行为和东北地区严重暴发的草地螟虫源。结果表明:6月7–9日,雷达观测点诱虫灯内草地螟具有典型迁飞昆虫生理特征;草地螟主要在夜间迁飞,飞行高度集中在300~500 m,400 m是主要飞行高度,迁飞高峰期夜间迁移可持续9 h。东北地区严重发生的草地螟虫源,一部分来自内蒙古乌盟地区,一部分来自蒙古共和国中东部及中俄边境地区。据此推测我国与国外草地螟存在虫源交流。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盐源县白背飞虱越冬虫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雅等江纵贯于东部,与米易、盐边等县相邻。海拔1065~2659m均有水稻种植。高寒稻区显月平均气温5.1℃左右。在雅等江河谷地区(1430m以下)冬春季的再生稻、落位自生菌生长良好。1990~1991年春对稻飞虱越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表明:雅等江流域海拔1060~1430m、1月平均气温高于lloC的税稻区内,冬春季均查到少量白背飞虱Sogat。ilafurcilera(HorvAt)成虫、若虫1992年2月6日在52块冬水田、麦田共查到成虫4头,年龄老虫2头Z1993年2月8日在小麦田查到成虫3头。其结果与高君川、祝小文、王禄斌等报道(昆虫知识,1…  相似文献   

6.
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的大害虫。本文为作者于1953—1962年研究粘虫的一部分工作,目的在于分析吉林省粘虫发生猖獗世代的虫源问题。我们怀疑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有两种可能来源:(1)本地越冬的成虫、蛹或幼虫;(2)由外地迁入。通过研究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粘虫在吉林省一年完成两个世代。春季发生的第一代是猖獗世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繁殖虫源主要来自5月下旬到6月上半月出现的成虫。 2.粘虫在当地的入冬虫态,有幼虫、蛹及成虫。经过发生地的越冬调查及野外试验,证明粘虫在东北和内蒙地区的自然条件下不论何种虫态,均不能越冬。 3.据粘虫抗寒力测定,在-8℃恒温下,幼虫、蛹、成虫均迅速死亡,在-5℃下最长只能存活3—7小时,在1±1℃下全部死亡的理论时间为成虫19.95天、幼虫44.67天、蛹25.70天。查当地1、2两月旬平均气温最高-9.4℃,最低-16.5℃,田间5厘米深的土温为-12.4—-9.4℃,均超过虫体的死亡低温。 因此,粘虫不可能在吉林省越冬,从而可以推断猖獗世代的虫源,是由外地迁入的。  相似文献   

7.
侧柏毒蛾越冬虫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仲桂 《昆虫知识》2001,38(4):290-292
记述了侧柏毒蛾在湖南省衡阳地区的越冬虫态 ,并对该虫在我国其他地区的越冬虫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 ,认为侧柏毒蛾在我国南北均以胚胎发育完全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  相似文献   

8.
<正>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在广东历年表现为间歇大发生,近年粤西及粤北地区仍遭受严重为害。因而继续进行三化螟药剂防治的毒理以及生理、生态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其综合防治的技术水平。 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禾头内越冬,于次年春暖(16℃以上)即行化蛹及羽化。但由于秋后犁冬晒白、春雨加速禾头的腐烂及田间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感染,尤其是惊蛰前后浸水沤田  相似文献   

9.
<正> 从1975年以来,我们采用棕片诱卵预测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发生期,发现棕片放在红花草(紫云英)田的诱卵量高,卵峰明显,放在其他作物田的着卵量低,甚至诱不到。为了明确小地老虎对红花草的产卵趋性,1980年在大田及养虫笼内用不同作物的榨出液处理棕片作对比试验,结果证明经红花草液处理的棕片诱卵效力最强。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将约1×1.5尺棕片100片放在2—3亩长势较好的红花草田里,从蛾始盛至4月底诱集小地老虎产卵预测第一代发生期。经过1975年到1980年6年实际测报的结果指出,这种方法具有诱卵量多、峰期明显,而且不受油菜等蜜源作物的干扰。准确性比较高(表1)。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查明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在我县的越冬虫源,我站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又于1979年1月7—22日和1981年6月,在四县八区境内采集了不同种类杂草20多斤,扩大调查和饲养观察,1979年2月23日将当年各地所采来的杂草分栽36缸,在温室内对褐稻虱卵进行饲养观察及分类鉴定,结果证明褐稻虱能以卵在背北风潮湿的沟边、圳边、塘边、田边李氏游草Leersia hexandra Sw.的茎秆髓部及裂缝处嫩芽鞘内过冬,是我省及长沙县早晚稻的有效虫源。 现将研究结果小结如下: 一、饲养调查情况 据我站多年的饲养和调查,褐稻虱成虫、若虫在我县及我省(除温泉外)任何寄主上都不能过冬。晚稻收割后至11月底初霜前后,除部分长翅型成虫从稻田迁往李氏游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上取食、产卵过冬外,多  相似文献   

11.
草地螟越冬代虫量与第一代草地螟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康保县植保站 1 979~ 2 0 0 2年共 2 4年草地螟系统监测资料研究分析 ,明确了草地螟越冬基数和越冬代成虫种群量与第 1代草地螟之间的发生关系。为掌握草地螟发生规律 ,开展草地螟预测预报 ,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淮阴地区小地老虎历年发生普遍而严重,不少区乡社春播玉米高粱苗吃光而重种的达3、4次之多,还保不住全苗,同时由于虫口密度大,幼虫在土下相互侵扰残杀,不仅白天出土为害,甚至爬上植株为害返青的麦叶和豌豆嫩头等反常现象。因此,在当前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老虎的试验研究及防治工作乃是我淮阴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三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干群的努力下,正确掌握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使用糖醋毒液诱杀,获得良好成绩,并通过实践,初步了解第一代成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13.
小地老虎危害水稻文献上少有记载,江苏省扬州专区扬州、江都、仪征等县沿江稻田,历年来在5月上中旬间常有发生为害。以1955年最为严重,是年江都县张岡区早秧被害面积达2000余亩;仪征县五星村有  相似文献   

14.
小地老虎生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筝 《昆虫学报》1982,(3):268-274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本文对其雌性和雄性的内部和外部生殖器官,作了形态研究,以供防治和测报工作者参考。 小地老虎雄性内生殖器包括:一个扁圆形的睾丸;睾丸腹面连接一对S形的、两端粗中央细的贮精囊;贮精囊的前端各连接一条输精管;输精管的末端与S形的复射精管相连接;复射精管的前端连接两条细长的性副腺,复射精管的后端合拢形成一条很长的单射精管;单射精管分前段与后段两个部分,单射精管的末端连接阳茎囊。 雄性外生殖器 钩形突长钩形;颚形突与肛管腹壁愈合;尾突缺如;背兜屋脊状;基腹弧短;囊形突极小。抱握器钳状:抱器背缘在前端凹入甚深,抱器腹缘在前端1/3处外突出是种的特征;抱器端有一列冠刺;铗片基部粗,前端长形的薄片;腹突小。阳茎短粗,阳茎轭片从侧面观呈三角形。 雌性内生殖器具一对卵巢,每一卵巢有4根卵巢管;两条侧输卵管汇合成一条中输卵管,与外生殖腔相连接。受精主囊镰刀形;副囊瓜子形,二者镶嵌在一起,受精管通到中输卵管基部;受精囊腺细长。附腺具有一小形的主囊和一对较大的附腺囊,其端部伸出细长的附腺。 雌性外生殖器 肛乳突末端尖,前生殖突比后生殖突显著的短,交配囊盘绕成环形,囊导管短;精球与交配囊体和囊颈总长度同长。  相似文献   

15.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的幼虫或蛹的气管内膜绝大部分均有螺旋丝结构,在侧气管干和背气管连锁处则呈“手笼状膨大”,形成一个灰白部,其内膜无螺旋丝,而有许多刺状突起。蜕皮时旧气管内膜首先在灰白部缢缩并断裂,然后才从各环节的气门中脱出。因此灰白部的结构与蜕皮以至生长发育都有很大关系。研究昆虫气管的螺旋丝与灰白部的形态结构,不但可以深入了解气管内膜的性质与功能,并且有利于探明灭幼脲一类药剂对表皮内膜产生的生理效应。过去在国内外对螺旋丝的结构与表面扫描观察已有报道,但对灰白部只对家蚕作过非常简单的介绍,对其细微结构与表面特点都了解很少特别对灰白部刺的功能未见有过报道(浙江农大等,1981;赤井 弘,1976),本文重点亦在报道该部位的扫描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6.
小地老虎天敌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本文概述了小地老虎主要天敌类群及其应用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7.
<正>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在沈阳一年发生二、三代,1970年以前,主要为害世代是第一、三代。但近年来随着作物相的改变,二代为害夏播向日葵、玉米日趋严重。由于目测法和陶土法查卵很难找到,故常出现防治失机的被动局面。为此,我们从1976年至1978年对小地老虎成虫产卵习性进行了研究。 一、试验方法及结果 1.杂草成分测定 小地老虎在灰菜、刺儿菜等杂草上落卵量大,早有报道,但对其机理尚不清楚。为了弄清上述问题,首先对几种杂草叶片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8.
小地老虎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是重大农、林害虫,对它的生活习性和防治等各地已作了不少研究,但在广西迄今尚未曾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据1960年全区农作物害虫普查结果,证明此虫在全区都有分布,为害也很重。区农料所从1958年起,先后对其生活史、成虫和幼虫习性以及防治试验等作了一些观察,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贡嘎雪山小地老虎迁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迁飞问题早为前人提出。通过海面和空中捕蛾以及成虫标记释放,也证明了迁飞现象的客观存在。但由于虫源地、迁飞路线、飞翔过程等一系列问题尚不很明了,根据小地老虎迁飞来追索虫源地乃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从四川各地常年诱蛾情况看,春季从西(偏南)向东(偏北)蛾量是逐渐上开的趋势,秋季则相反,蛾量是逐渐下降的趋势。根据这个启示,为了探讨小地老虎在四川的来龙去脉,了解迁飞的方向和高度,利用地理优势直接观察高空虫群的动态,于1980—1981年,在四川西部凉山州贡嘎雪山山系主峰——夏诺多季峰进行了实地考察。 夏诺多季峰位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西  相似文献   

20.
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在我国的远距离迁移为害已被标放回收所证实“’。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迁飞能力及有关规律,作者在室内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小地老虎飞翔生物学特性[1]。本文系飞翔活动观测的一部分。1材料与方法供试成虫主要来自室内饲养的二、三代幼虫,部分来自田间蛹Z幼虫以天然饲料饲养,成虫以5%蜜液饲养;饲养条件为22±20℃室温、60%~80%多相对湿度,光照为L13:D11小时。选择个体健壮、大小均匀的成虫,利用昆虫自由飞翔记录装置和昆虫吊飞装置(flightmill)等设备[3],分别观测自由飞翔和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