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椎动物从单循环到双循环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两栖类爬行类的阶段,通常说法是中间阶段。也就是说爬行类的心房完全分开,除鳄鱼外的爬行类心室隔不完全,回心的多氧血和少氧血在心室内有部分要发生混合。因此,进入肺动脉的是少氧血,进入右体动脉弓的是多氧血,而混合血进入左体动脉弓。左右体动脉弓连接成背大动脉,所以背大动脉内的血液是混合血。  相似文献   

2.
接下去的另一个展厅是古生代和三叠纪各门类的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第一个展品柜中是通过独具特色的展品介绍苏联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研究历史。展品是上个世纪考察队采集的化石标本,研究人员的肖像和出版的古代脊椎动物的首批著作。展厅里陈列有古代无颌类的稀有标本,这些化石发现于波罗的海附近和俄罗斯地台北部。还有已绝灭的各种真骨鱼类的代表,其中包括总鳍鱼类——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展品中有古两栖类——迷齿类(从前称之为坚头类)和蛙类。有个展品柜中展出一块岩石,其中保存有大量圆盘蜥——在骨骼构造上很象最古老的爬行动物的两栖类,它们生活在水中,而且象现生两栖类幼态时一样用鳃呼吸。早在石炭纪中期就出现了原始爬行动物,当时陆上的脊椎动物还只有两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诸暨板栗林两栖类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两牺类食性的分析研究,柳支英(1932),郭汉身、张继秀(1966)曾有报告。但在果园,尤其坚果林的两栖类食性尚未见系统研究。作者于1978年在诸暨板栗林调查黑翅土白蚁巢外天敌时,进行了两栖类及其食性调查。旨在了解两栖类与害虫的关系,探讨特种林中两栖类的食性和保护措施。研究方法浙江省诸暨县位于北纬30°00′,东经120°28′。以省板栗林基地(县林种站小溪寺林区)为调查点。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许多净水池塘,为两栖类提供适宜的生境。5~6月,每天将采集的标本称重、测量、检查胃内容物,统计空胃与实胃数,食物的种类与数量,计算有…  相似文献   

4.
两栖类的繁殖迁徙是其繁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能否成功完成繁殖迁徙将直接影响到繁殖成功率。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研究对于了解物种和种群对繁殖栖息地的需求、物种的繁殖活动规律,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湿地以及相应栖息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两栖类的繁殖迁徙已有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而国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从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物候、迁徙模式、迁徙方向与定向、迁徙距离等方面总结了影响两栖类繁殖迁徙时间、繁殖迁徙方向的因素以及两栖类的定向和导航机制,分析了两栖类不同类群和性别在繁殖迁徙距离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介绍了两栖类繁殖迁徙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开展两栖类繁殖迁徙的研究将对我国的两栖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鳄鱼和养鳄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鳄鱼和养鳄业鳄鱼是古老而特化的爬行动物之一,距今已有2.2亿年的历史。它们和恐龙有共同的祖先,是恐龙的近亲,但恐龙在7000万年前就已绝灭,而鳄鱼却经历了大的变迁和冰川的严峻考验,侥幸生存下来。鳄鱼属爬行纲、鳄目,共3科、8属、25种。目前仅我国的扬...  相似文献   

6.
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近几十年来 ,全球范围内的两栖类出现了较快的种群数量下降 ,包括部分物种的灭绝。引起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紫外线辐射、生境破碎和改变、生物入侵和捕食、环境污染、疾病、气候变化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中生境破碎和改变是主要原因 ,而引起各因素变化的全球变化可能是根本原因。应加强对两栖类种群动态的研究 ,探明其下降机制 ,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 ,减少两栖类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有两栖类受胁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于凤兰  陆宇燕 《四川动物》2006,25(2):323-325
中国拥有丰富的两栖类资源,共321种,其中特有种236种,这些特有种是我国生物资源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人为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特有两栖类出现了较快的种群数量下降,部分物种已经面临濒危状况而很少被人们关注.本文将对中国特有两栖类的数量、分布、受胁原因作简要阐述,以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鳄鱼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爬行动物,有人喜欢上它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饲养鳄鱼和饲养别的爬行动物完全是两回事当鳄鱼逐渐长大时.一切就显得不那么好玩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大多数鳄鱼性情十分凶猛而非常容易伤到人,因此如果真的着迷于它们并想去饲养,你需要了解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1963年开始在徐州市及近郊对大蟾蜍的生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现先将越冬时期的观察结果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越冬时间冬季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温度的变化,大蟾蜍和其他两栖类一样要进行冬眠,度过不良的环境。大蟾蜍进入冬眠的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区亦因当年的气温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徐州市大蟾蜍进入冬眠的时间一般在10月底和11月初。解除冬眠的时间常在次年3月上旬,最早的为3月初(1965年3月5日)。整段越冬时间长达4月左右,是本地两栖类中越冬时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是我国两栖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受威胁的两栖类物种数显著增加, 亟需对两栖类的名录进行更新和完善。本文在《云南两栖爬行动物》的基础上, 通过收集近十余年的研究资料, 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 确定物种有效性和分类归属, 并结合本团队野外考察数据, 对云南两栖类的物种名录和分布进行系统的整理与修订。修订后的名录共记录云南省两栖类191种, 隶属3目12科49属, 占全国两栖类种数的32.5%。自2008年以来, 云南省新增两栖类1科23属70种, 本名录修订3科31属47种; 共发现34个新种、15个中国新纪录和10个省级新纪录种, 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边境地区。云南省记录45种受威胁物种, 占云南省两栖类种数的23.6%, 占全国受威胁两栖类物种数的25.6%。其中, 2种被列为极危(CR), 9种被列为濒危(EN), 34种被列为易危(VU)。名录共记录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占受国家保护两栖类种数的16.0%。此外, 列入CITES附录I和附录II的分别有1种和8种, 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而作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种。在新名录的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云南省两栖类多样性与分类研究不足的类群、考察薄弱的地区、物种丰富度的格局分布以及受威胁情况, 以期对云南省未来两栖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两栖类生物生活史独特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开封城市水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两栖类生物栖息地与两栖类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设置样线,采用目视遇测法对开封市水系中的两栖类生物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应的生境因子变量。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研究了不同生境类型下两栖类生物多样性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与冗余分析探究了无尾两栖类对微生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 在开封水系中,自然驳岸两栖类生物的多样性、均匀度以及优势度均大于两种人工硬化驳岸,表明两栖动物种群在自然生境中稳定性较好,自然驳岸两栖类生物的优势度指数大于两种人工硬化驳岸,两栖类生物生境选择偏向于自然生境;黑斑侧褶蛙与中华蟾蜍的丰富度和夜间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金线侧褶蛙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泽陆蛙与水体pH值呈显著正相关。开封城市水系建设考虑两栖类生物保护,河渠建设中增加自然驳岸,对提升开封市两栖类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为重要原因之一.修复和重建两栖类栖息地是恢复两栖类种类和数量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适宜的两栖类栖息地对两栖类的保护尤为关键.本研究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的鲁汇苗木基地,于2014年5月-2016年9月开展两栖类栖息地的构建技术及效果评估研究.针对上海市常见的5种两栖类的生境需求,经过地形地貌改造、水系沟通调整和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措施,构建了19 hm2两栖类栖息地.为评估两栖类栖息地的保护效果,采取样线法,选取5条100 m×5 m的调查样线,于多数两栖类的繁殖期(5-6月)和非繁殖期(8-9月)各调查1次,对比分析改造前(2014年)和改造后(2016年)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调查发现,改造前的繁殖期记录到两栖类4种,密度为(164.0±63.7) ind·hm-2;非繁殖期4种,密度为(160.0±29.7) ind·hm-2;改造后的繁殖期5种,密度为(560.0±159.3) ind·hm-2;非繁殖期5种,密度为(628.0±186.2) ind·hm-2.结果表明,通过构建适宜的两栖类栖息地,能够显著增加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具有较好的两栖类保护效果.本研究提出的两栖类栖息地的构建技术,为受损的两栖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和重建以及城市林绿地的优化改造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气候温暖潮湿,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最佳栖息环境。蛙和蛇是这里两个很重要的类群。有关海南脊椎动物鸟和兽的资料还能找到一些,而有关两栖爬行动物的却非常少。为此,我专门请教了上海复旦大学动物学教授黄正一先生。黄先生告诉我,海南已经记录到39种两栖类和104种爬行动物。其中海南疣螈、细刺蛙、脆皮蛙、海南湍蛙、小湍蛙,海南溪树蛙、鳞皮厚蹼蟾、眼斑小树蛙、海南拟髭蟾等9种两栖类和海南蛇蜥、海南脊蛇、粉链蛇和费氏花龟等4种爬行动物为海南岛独有。海南蛇的种类极多,蟒蛇、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水蛇、滑鼠蛇等大量栖息在海南岛中西部山区的热带丛林中。近年海南岛的两栖爬行动物新种和新  相似文献   

14.
棘胸蛙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炳华  汪尊德 《遗传》1983,5(5):39-41
两栖类,特别是无尾两栖类,作为实验材 料,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研究两栖类的染色体组型,不仅对两栖类的分 类、进化、遗传的研究必不可少,而且对分子生 物学,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同时也是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基础 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看了本文的标题,你肯定有三个疑问。疑问一:"我"是谁?我是一只身体修长,形似木桩的帅鳄鱼。疑问二:鳄鱼鱼是谁?鳄鱼鱼是一种毫无特色的鱼类。疑问三:我为什么讨厌鳄鱼鱼?这是个好问题,请允许我先为提问者鼓掌两分钟,之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模仿鳄鱼的长相首先,鳄鱼鱼不经过我们鳄鱼的允许,擅自模仿我们的长相——扁平得那么好看的脑袋,粗糙但纹理高级的皮肤,还有那修长的、前粗后细的身材,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个很"成功"的病毒,可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在人群中世代相传。HBV基因组小而紧凑,不但基因之间重叠,而且编码区与非编码区重叠。如此复杂的基因组如何进化而来尚不清楚,但相关病毒或病毒化石已在鸟类、两栖类、鳄鱼、蛇、乌龟及哺乳类中发现,提示此类病毒存在的历史悠久。全球的HBV根据序列差异可分成8种基因型。HBV慢性感染进程中,机体从免疫耐受期过渡到免疫清除期,导致野生型病毒被突变株替代。首先,介绍HBV的生命周期;然后,概述病毒的基因型与突变株在慢性感染的建立以及暴发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最后,通过与相关动物病毒的比较,探讨HBV可能的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17.
正做生意难,做动物的生意更难,做动物鞋子的生意是难上加难著名的穿靴子的猫Puss却偏偏不信邪,决意开一家专为动物服务的鞋店,还打出响亮的口号:"世界因我而特别,动物因鞋而改变,"可是,动物需要穿鞋吗?支持派意见——需要证据一有个人看到朋友穿了一双鳄鱼皮鞋,十分羡慕。得知价格昂贵,他便决定自己去猎杀一只鳄鱼。经过一番恶斗,他好不容易把鳄鱼拖上岸,却大失所望:"我费了这么大工夫,这只鳄鱼竟然没穿鞋!"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现在没有鳄鱼的分布。但过去是否有鳄鱼?以及是何种鳄鱼?绝灭于何时?是一个颇具兴趣的问题。一华南地区最早的鳄鱼记录,在汉代文献中就已出现。但引起人们注意的还是唐代韩愈所写的《祭鳄鱼文》。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当时属岭南道,唐时岭南地区仍属未曾开发的“蛮夷南荒”地区。一到潮州上任,韩愈就了解到当地最大的祸患就是鳄鱼。潮州的鳄鱼相当凶猛,既吃食牛马羊豕等家畜,也威胁人类。为此,韩愈撰《祭鳄鱼文》,限令鳄鱼三日内徙往南海,否则  相似文献   

19.
徐宁  魏刚 《四川动物》2007,26(2):350-353
在柏菁保护区共采到两栖动物标本267号,经整理鉴定隶属1目、6科、6属、13种。该区两栖动物垂直分布划为3个带:(1)海拔600.1000m为低山河谷农田两栖类带,本带两栖类6种,占总种数的46.15%;(2)海拔1000.1750m为中山台地农田针叶林两栖类带,有两栖类11种,占总种数的84.62%;(3)海拔1750~2200m为中山高原森林两栖类带,仅有1种。柏箐地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华中区,但两栖类以华中及华南区种为主。还讨论了中华蟾蜍和华西蟾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以黄河下游地区封丘县为研究区域,对池塘中分布的两栖类生物进行调查,利用CANOCO软件里的冗余分析模型,分析了在250、500、1000和2000 m扩散能力下,两栖类生物多度和栖息地特征变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p H值、植被盖度、两栖类幼体捕食者)以及景观变量(池塘数量、林地面积、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至道路的最近距离、蔓延度指数、景观分化指数、聚集度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栖息地水平上,p H值、化学需氧量、植被盖度和两栖类幼体捕食者是影响两栖类生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景观水平上,不同扩散能力下,至道路的最近距离对两栖类生物有显著影响;在物种扩散能力较低时(250和500 m)景观组成多样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物种扩散能力的增强,两栖类生物分布与池塘数量和景观聚集度指数关系显著;农业景观中两栖类生物保护要从栖息地水平上和景观水平上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