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L-18属IL-1家族成员,最初被命名为IFN—γ诱导因子。一般认为参与Th1型应答,在IL-12共同作用下,IL-18强烈诱导Th1型细胞因予的产生,如IFN—γ、TNF-α,导致组织损伤。然而,IL-18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它能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IL-4,释放组胺;在IL-2的协助下,刺激NK细胞和T细胞产生更多IL-4和IL-13,诱导B细胞产生IgE,在过敏性疾病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晓奎  童善庆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6):19-20,F003
当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可诱导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对于胞内微生物,如病毒和某些细菌,CD4^ T细胞分化为分泌IFN-γ和具有一系列特定功能的Th1细胞,而对于胞外病原体,如蠕虫,则诱导产生Th2细胞,其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L-4,IL-5t IL-10)介导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破坏病原体,产生正确的免疫应答类型对机全生死攸关,在麻风病中,结核样型产生保护性Ⅰ型麻风反应,瘤型则为致死的Ⅱ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侵犯骨和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巨噬细胞具有吞噬?趋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参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其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不同亚型极化及其作用是近年来RA的致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巨噬细胞主要分为经典活化M1型和选择活化M2型。RA患者机体内免疫炎症反应直接影响外周血、滑膜和滑液巨噬细胞的极化,使M1型促炎性巨噬细胞不断增加,从而打破M1/M2平衡状态。现总结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预防性疫苗用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疫苗在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取决于其剂量的大小,大剂量疫苗主要优先诱导Th2型体液免疫,小剂量疫苗或者利用Th1型佐剂主要优先诱导Th1型的细胞免疫,充分利用Th1型免疫产生的IL-2、IFN-γ和TNF—β等细胞因子,来发挥细胞免疫作用,清除胞内病原体。本文简述关于诱导Th1型免疫应答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8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IL-1细胞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是γ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诱导因子之一[1],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调节天然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且也是一个能够在不同的免疫环境中调节Th1或Th2类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2].  相似文献   

6.
宿主抗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水平和强度与疟疾预后关系密切,当疟原虫侵袭宿主时,TLRs向机体传达病原体入侵信息,激活免疫系统。采用TLR7激动剂处理P.y 17XNL感染的BALB/c小鼠,通过FACS和ELISA检测DC亚群(mDC和pDC)、CD4~+ T细胞亚群(Th1、Th2、Tfh和Treg)和细胞因子(IFN-γ、IL-4、IL-21和IL-10)的水平,明确TLR7通过DC调控宿主应答的免疫机制。结果显示,TLR7激动剂能够促进DC亚群数量的增加,同时也提高Th1和Tfh细胞分化,并显著增加IFN-γ分泌水平。因此,TLR7激动剂通过诱导DC活化,促进Th1型免疫应答降低原虫血症水平,在疟疾感染过程中发挥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18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IL-18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增强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IL-18结构上与IL-1相似,而功能更接近IL-12,IL-18与IL-12均能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存在协同效应,但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IL-18在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2在细胞免疫及抗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12是由巨噬细胞和B细胞产生的一种二聚体细胞因子,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细胞因子网络在维持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抗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特别是能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与杀瘤作用,诱导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Th1细胞发育,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Rv2628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osR调控的潜伏感染相关抗原。本研究对Rv2628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纯化,并以巨噬细胞系和小鼠为研究模型,对其免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Rv2628-His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能与兔抗H37Rv多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与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互作实验结果表明,在1–12 h内Rv2628蛋白能诱导前炎性因子IL-6的上调表达。将纯化的Rv2628融合蛋白皮下免疫BALB/c小鼠,夹心ELISA的测定结果表明,Rv2628蛋白免疫组诱导产生的特异性IFN-γ水平显著高于IL-4的水平(P0.000 1),呈现Th1型细胞免疫应答趋势;以Rv262811-30多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测定的血清抗体效价能达到11 600,表明Rv2628也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总之,Rv2628能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发生,激发小鼠产生强烈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和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具有作为亚单位疫苗的潜力,为M.tb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ent)对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BALB/c Th1/Th2免疫应答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 对RH强毒株感染的BALB/c小鼠进行不同时间点的香菇多糖预处理,动态观察用药后各组感染小鼠的生存率;在感染后第0、3、5、8和10天提取小鼠的脾细胞,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0的分泌水平.结果 感染前6 d 1 mg/kg LNT用药组与药物未处理组相比显著提高了生存率;显著增强了Th1免疫应答中关键细胞因子IFN-γ和Th2免疫应答中关键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水平.结论 对急性弓形虫感染的BALB/c小鼠采用香菇多糖预处理之后能有效激发Th1/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对于抵抗弓形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