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老的石锚     
苏联考古工作者在杰斯纳河流域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一只2500年前制作的石锚。据专家们断定,当时这一流域居住着农耕和畜牧部落。他们经常利用水路,驾舟行驶,与黑海沿岸的希腊城市领地相往来。这只古老的石锚就是当时船上使用的。  相似文献   

2.
《人与生物圈》2006,(2):28-31
一个迁徙而来微型群体 大约300多年前,一支赶着驯鹿群的鄂温克告别西伯利亚勒拿河上游的森林,辗转迁徙,落脚上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离开勒拿河上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伊松龄 《人类学学报》1993,12(2):181-181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榆树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整理大桥屯1991年、1992年出土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过程中,发现一根人类左胫骨化石。该标本两端的关节残缺,仅保存胫骨的中上段部分,长23.3厘米。经初步观察、对比,榆树大桥屯人类胫骨化石属于成年人。 另外,在整理动物化石过程中,除了发现人类化石外,还获有几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石制品仅有石核和石片,未见第二步加工的石器。  相似文献   

4.
辽宁营口金牛山远古人类洞穴遗址,自发现以来,旧石器考古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六次发掘。据前五次发掘统计,除了获得一大批哺乳动物化石、石器、骨器、烧骨和灰烬外,更重要的是出土了五十余件珍贵的人类化石。这些发现,为研究我国远古人类的发展历史和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近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考古爱好者对此极为关注,经常来信询问,这对我们是莫大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谨借《化石》杂志一席之地,根据我们自始至终参加发掘工作的体会,向大家扼要介绍金牛山这一重要遗址发现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5.
自1956年在湖北省长阳县下钟家湾龙洞中发现长阳人化石以来,考古工作者无时不在关心长阳人的来龙去脉,寻找长阳人的文化遗物,探究长阳人的文化面貌。他们爬山梁,涉江汉,攀悬崖,钻洞穴,努力在江汉流域寻找新线索和新的材料,然而收效甚微。好象长阳人有意开玩笑一样,在下钟家湾留下了泥鸿指爪之后便悄然隐逝,使我们今天无处追寻其踪迹。过了十五年,1971年冬,在大冶石龙头发现一处裂隙,从残存的堆积物中发现石制品近百件,哺乳动物化石共八种。此处没有发现人类化石材料,地点离长阳又比较远,使我们很难与长阳人联系起来研究。又过了十年,1980年初,在长阳果酒岩发现一批人类化石,可惜的是都很破碎,又缺乏有时代意义的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也难以和长阳人进行比较研究。整整过去三十年了,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使我们  相似文献   

6.
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居民。最早起源于亚洲。长期以来,考古学家们一直认为,这些美洲大陆上的先民,是通过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迁移,跨过太平洋上连接亚美大陆的陆桥,“移民”到美洲的。专家们甚至还考证出这两次大迁移的大致时间:一次发生在12000年前,移民从现今苏联境内的勒拿河盆地迁移到美洲的北方、南方大部分地区,成为后来生活在美洲的大多数印第安人的祖先。另一次移民发生在大约4000年前,移民从亚洲北方爱默河流域迁往美洲,他们是美洲北方爱斯基摩人和西部爱拉特印第安人的祖先。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光明日报》曾报道过一条重要考古发现消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78年5月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2400多年前的古墓。古墓基主系战国初年的曾国侯君——曾侯乙。  相似文献   

8.
最近,山东临沂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日照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黄海西岸的日照市沿海进行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一批旧石器地点,采集了700余件旧石器文化遗物,全部为石制品,主要有石核、石  相似文献   

9.
廖晋雄 《化石》1991,(3):18-19
广东省始兴县位于著名的南雄盆地的西端,自60年代初首次在马市附近找到了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以来,有关这方面的发现并未有重要进展。最近几年来,广东省博物馆与始兴县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始兴县境内调查时,发现了很多成窝的恐龙蛋和其它的恐龙等骨化石,从而引起了中外有关专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王益人 《人类学学报》2018,37(4):590-601
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址群、柿子滩遗址群,代表了东亚旧石器时代人类200万年以来从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完整的演化历程。因此,这里成为中国大陆一个非常重要的远古人类演化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区域旧石器考古的回顾,找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并向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贾兰坡、王建、王择义等老一辈考古学家致敬。  相似文献   

11.
《化石》1984,(2)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萨卡拉镇附近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块两千二百年前制作的奶酪。科学工作者对这奶酪进行了详细的化验分析,查明,至今奶酪里还含有发酵菌。这足以证明古埃及食品防腐技术水平的高超。  相似文献   

12.
一处重要的遗址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初夏,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已被浓密的树木环抱,处处鲜花吐艳,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太阳岛上,那幽静的去处和醉人的景色,更令游客流连忘返。然而,考古工作者为探索哈尔滨的远古历史,又踏上了新的征途。那还是三年前的一天,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的考古工作者为了进行文物普查,来到西南郊的阎家岗。娇阳似火,蓝天的远处飘着几朵白云,吮吸夏露的大地冒着令人窒息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19日是裴文中教授诞辰80周年。追忆往事,思绪万千,受教多年,永难忘怀。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砸击石片,裴老师对它的研究,撞开了中国猿人文化之门。中国猿人文化的研究,连同他发现的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确立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猿人阶段的存在,从而把人类历史提前到几十万年前。半个多世纪来,砸击石片和砸击技术的研究,有了可喜的成果,把它简要地作一介绍,以此来纪念裴老师之80诞辰。在我们面前展示的特殊的小石英片(图1),系1931年发现于周口店的鸽子堂石英Ⅱ层,是早期(1932年)被研究和发表的标本,当时叫“两端石片”或“两端碎片”,现在,考古工作者都熟识,它是砸击石片。  相似文献   

14.
旧石器在陵川人民的心目中是陌生的。自有县志以来,开宗明义第一章几乎都有那么一句:“最迟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遥远吗?不!因为它仅有几千年的历史。陵川有旧石器时代遗存吗?这是很长时间以来,陵川人民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考古工作者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芮城又发现旧石器陈哲英山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93年的野外工作中,在芮城县又发现两处旧石器地点:一个在学新乡南阳院的“苇子沟”,一个在古仁乡的王家涧,从而丰富了芮城县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内容,并极有可能填补芮城晚期旧石器文化的空白。苇子沟位于南阳院以...  相似文献   

16.
苏联发射了巨型宇宙火箭,将于1月4日北京时间的正午到达月球区域,在宇宙中又建立了一个科学基地。这是献给1959年最大的新年礼品。是苏联开始执行雄伟的建设共产主义七年计划的响亮礼炮。 人类开始离开了在地球上爬行的时代,向太空中旅行、进一步征服自然的新时代到来了。这应该使人类的心  相似文献   

17.
中亚恐龙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亚洲大陆中心地带古生物化石的发现曾轰动一时。二次大战后苏联科学院蒙古生物考察团又在蒙古西南戈壁的诺尔木图发现了欧亚大陆最大的一个恐龙基地。六十年代蒙波、蒙苏联合考察团又发现的许多新种类。这些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8.
被历史上称为不毛之地的云南边陲,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十处古代崖(壁)画——沧源崖画(见本期封底)。崖画分布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石灰岩崖壁上,画面长一个四、五十米,距地面高二至十米不等,  相似文献   

19.
卵石遍地的平原、干燥而深度侵蚀的高原以及干枯的内陆沙漠盆地,构成了中国中亚地区的自然景观。在那里,似乎没有指望找到任何一点史前人类住地的迹象。然而,就在本世纪上半叶,包括安德鲁考察队在内的几支重要的国际考察队来到荒凉的中亚原野,在这片被誉为“人类摇篮”的不毛之地寻找人类化石证据。即使在今天,古人类学家们也不肯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上溯三百万年前的最早的人类化石及工具发现于东非,而在东亚却未见有超过一百万年的人类化石的记录。但是,一些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好的、距今50万年的我们祖先直立人的化石标本是在东亚发现的。比如,在华北北京近郊的周口店洞穴堆积中,已发现了至少45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并伴有数以万计的石器和其他文化遗物。另一方面,在苏联的中亚地区,尤其是在乌兹别克及印度北部也找到了直立人及其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中纬度地带,自然环境优越,诸海区渔业资源十分富饶。这些宝贵的资源,是谁最先开发、利用的呢?古代未给我们留下文字记载,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财富——贝丘。据记载:我国古代对于贝类的利用,远在石器时代就已开始,这可从更新世的堆积物得到证明。根据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贝壳及其顶部被磨成圆孔的情形,可以推测:远在一万多年前,人类便已经知道利用贝类了。在古代墓葬中,出土有红螺、荔枝螺、蟹守螺、锈凹螺、毛蚶、牡蛎、青蛤、蛤仔、文蛤、蚌和蚌器等。有些墓葬中还发现行货贝等,大约在五千年前,先民们便已经广泛利用贝类用于饭食、器物或货币了。考古工作者在我国沿海的广大地区,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残留下来的“贝丘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