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茶树种苗的充分供应,对进行补植和发展茶园有重大意义。目前,茶苗繁殖主要还是依靠种籽育苗的方法,如何加速成苗、提前出圃,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茶树胚苗期生长缓慢,不论进行冬播或春播,茶苗的出土,总是要在4月中旬以后,出苗盛期是5月,齐  相似文献   

2.
魔芋丛生芽诱导成苗及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激素配方的1-9号培养基,探索了由魔芋丛生芽诱导试管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MS+6BA1.5 mg.L-1+NAA0.5 mg.L-1+IBA1.0 mg.L-1和MS+NAA1.0 mg.L-1+PP3331.0 mg.L-1两种培养基对于诱导出苗及生根效果最好,添加PP333不仅可加快出苗生根,还可促使试管苗矮壮。  相似文献   

3.
6个烟草杂交组合花药再生苗的培养和DH群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杂交组合的花药为实验材料,对各杂交组合花药再生苗出苗状况及培养过程中添加H液体基本培养基对花药出苗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质量体积分数0.4%秋水仙素浸苗法构建加倍单倍体(DH)群体,对加倍处理后不同杂交组合再生苗的成苗率、大田移栽成活率及染色体加倍率等进行分析,并对杂交组合DH1单倍体和加倍单倍体植株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每枚花药的出苗数、加倍处理后再生苗的成苗率、大田移栽成活率及染色体加倍率有较大差异。其中,每枚花药出苗数为1.57~3.30,杂交组合DH5每枚花药的出苗数最多,达到3.30株,显著高于其他5个杂交组合(P<0.05);加倍处理后再生苗的成苗率为21.12%~33.42%,大田移栽成活率为91.87%~98.86%,杂交组合DH6的成苗率和大田移栽成活率最高;染色体加倍率为6.64%~10.78%,杂交组合DH4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花药培养约15 d后,添加H液体基本培养基能够显著促进杂交组合DH1和DH2花药出苗。杂交组合DH1单倍体苗和加倍单倍体苗叶片气孔保卫细胞的平均叶绿体数分别为9.27和17.46,二者比值接近1∶2,差异显著。通过花药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处理,分别获得了6个烟草杂交组合的DH群体。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一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硒酸钠(0、0.15、0.3、1.5、3、5、8 mg·L-1)对茶苗的硒积累、植株生长、生理指标和根尖显微结构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苗的根和新梢中的硒含量与营养液中的硒浓度正相关;随着硒浓度升高,茶苗的鲜重、侧根数量、根系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生长指标,茶多酚、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茶叶质量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丙二醛、过氧化氢、脯氨酸含量等抗逆生理指标则呈现先降后升趋势。显微结构分析显示在不同硒浓度处理条件下根尖的显微构造存在差异。低硒浓度(0.15、0.3、1.5 mg·L-1)处理的茶苗根尖的皮层薄壁细胞饱满、完好,表皮细胞较小;高硒浓度(Se≥3 mg·L-1)处理的茶苗根尖的皮层薄壁细胞变形或受损,表皮细胞增厚,表现出胁迫反应。上述结果说明硒对茶树具有双重效应,合适浓度(0.3 mg·L-1)硒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有益,表现为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增强,过氧化物和脯氨酸含量降低,生物量增加,茶叶茶多酚含量增加;硒浓度过高(≥3 mg·L-1)对茶苗的生长和茶叶品质有害,表现为茶苗出现胁迫反应,茶多酚降低。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硒对茶树的双重作用机制和富硒茶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1985年5月7—12日,笔者对易贡茶场近年来直插茶园大面积死苗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造成上述原因之一是蝼蛄所致。经查资料,蝼姑在西藏属首次发现。蝼蛄在易贡主要为害一年生茶苗,二年生茶苗次之,多年生茶园也有分布。蔬菜、青稞、小麦、大豆也见受害,但一般较轻。据在一年生茶园抽样调查(海拔2,160—2,270米),每平方米有蝼蛄平均11头,最高达24头,且沙土地多于粘土地。蝼蛄的成虫和若虫咬食茶苗和嫩茎,重者咬断,轻者咬成  相似文献   

6.
水稻花药培养“一次成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花药培养历来采用脱分化、分化或再加壮苗等二至三级连续培养的方法(下称多级法), 操作程序复杂,化工大、成本高、出苗慢,王效较低(上海农科院1975,中科院植物所等1977)。新关宏夫(1969)、朱至清(1976)、徐罕仑(1978)等曾观察水稻花药培养直接出苗与花粉胚出苗现象,但诱导效果不良,未能应用。1978年8月至1982年,我们建立了一套程序简化、效果良好的新方法,实现了用一种培养基培养花药,不经转移就直接出苗,并长成可移栽的大苗(图8A),简称“一次成苗法”。  相似文献   

7.
丽江山慈姑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次报道了含秋水仙碱植物——丽江山慈姑(Iphigenia indica Knuth)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工作。从而解决了这种临危稀少植物的繁殖再生问题。丽江山慈姑愈伤组织的诱导需在弱光下进行,苗的分化需在较强的光下培养。NAA既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又影响出苗。诱导愈伤组织的pH值为5.8,诱导苗的pH值为5.4。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茶树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茶树在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转基因技术尚不成熟且茶树生长周期较长,茶树的基因功能研究依然不能有效开展。采用铁观音(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 cv.‘Tieguanyin’)实生幼苗叶片,通过筛选多种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和甘露醇的浓度组合,并结合原生质体的数量、活性和杂质含量综合确定了最佳配方,成功建立了铁观音茶苗叶片原生质体提取和PEG介导的高效瞬时转化体系,转化率达56.25%。利用该系统探索了茶氨酸代谢通路中2个重要合成酶(茶氨酸合成酶(TSI)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II-1.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这2种酶均定位于铁观音原生质体细胞质中。茶苗叶片原生质体提取和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为茶树基因组功能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AM)对无性繁殖茶苗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 ,分别接种丛枝菌根 (AM)真菌Acaulospora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 ,菌号 :34)、Glomusmanihot(木薯球囊霉 ,菌号 :38)和Glomuscaledonium(苏格兰球囊酶 ,菌号 :90 0 36) ,观察AM对枝条繁殖茶苗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持续 1 4个月。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明显促进了无性繁殖茶苗的生长 ,无论是株高还是地上、地下干重都高于不接种者 (CK) ,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AM对茶树吸收无机元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对P、Ca、Mg等的吸收。接种AM真菌的茶苗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CK。接种AM真菌还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浓度 ,改善了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分别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Acaulospora 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菌号:34)、Glomus manihot(木薯球囊霉,菌号:38) 和Glomus caledonium(苏格兰球囊酶,菌号:90036),观察AM对枝条繁殖茶苗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持续14个月。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明显促进了无性繁殖茶苗的生长,无论是株高还是地上、地下干重都高于不接种者(CK),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AM对茶树吸收无机元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P、Ca、Mg等的吸收。接种AM真菌的茶苗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CK。接种AM真菌还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 和茶多酚的浓度,改善了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ZtNH2-HCl和剪切力对茶叶细胞悬浮培养中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婺源绿茶嫩叶愈伤组织为材料,在采用摇床悬浮培养与发酵罐悬浮培养.分析了茶氨酸合成前体盐酸乙胺(ZtNH2-HCl)不同的添加方式和剪切力对培养细胞增长量和茶氨酸合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罐放大培养取得了与摇床悬浮培养类似的效果;在一个培养周期中,培养细胞茶氨酸积累高峰出现在第20~22天;发酵罐大规模培养时采用桨叶式搅拌器(低剪切力)细胞增长量和茶氨酸合成苗优于标准板搅拌器;添加盐酸乙胺可大幅度提高茶氨酸积累量,先加入一定量盐酸乙胺再每天进行少量补充,茶氨酸合成最比一次性加入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2.
茶树内生木霉种的鉴定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定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离自健康茶树叶片组织的一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CSN-18,研究茶树内生木霉的人工接种、再分离及其在茶树地上部组织中的内生性。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用CSN-18回接茶苗,接种后一个月可以从茶苗的茎和叶组织中再分离获得该真菌。接种后的茶苗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病害表现;与对照相比,接种后6个月组培苗生长良好,叶色更绿;接种后1个月,实生苗生长正常。通过石蜡切片和苯胺蓝染色,在已接种的茶树组培苗的叶片内部组织中可观察到木霉的存在,从而证明了木霉能够在茶树地上部组织内定殖,是茶树的一种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3.
东北接骨木在大庆地区引种栽培,适应性强,生长发育良好,为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通过对其播种繁殖技术的研究表明,东北接骨木种子生产性育苗,秋播和春播均可,以秋播为佳。但干种子春播前须经过低温层积或暖湿预处理,否则播后当年不出苗或夏季出苗。  相似文献   

14.
采用10种诱导培养基,培养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品种的未受精子房和花药。共培养未受精子房2790个,获得胚囊愈伤组织17块,最高诱导频率达3.33%,其中2块分化出绿苗。培养花药16740个,获得花药愈伤组织15块,最高诱导频率为0.92%,其中3块分化出苗,2丛白苗,1株绿苗。胚囊植株和花粉植株经根尖染色体检查为单倍体,2n=x=12。实验证明,液体培养、2,4-D0.2-0.5 mg/1、低温预处理对诱导胚囊愈伤组织及花粉愈伤组织的形成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普通实验室对茶中茶氨酸测定的需要,研究了茶氨酸的纸层析-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用茚三酮.乙醇水溶液做展层剂,对茶苗根、芽叶和茶叶的水浸提液进行纸层析,能够有效地将茶氨酸与其它氨基酸分离,紫色色斑清晰而均匀。用乙醇溶液洗脱色斑后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比色,在20~70此茶氨酸溶液点样量范围内其含量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本方法检出限为0.0057mg·mL-1,测定下限为0.0191mg·mL-1,平均回收率90.28%~115.38%,平均相对标准差1.51%,具有安全、药品种类少和操作步骤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茶园中杂草的危害是普遍的现象。而在茶苗苗圃及幼龄茶园中杂草对茶树的危害,比一般采摘茶园更为严重。在一些老茶区,多为平地种稻,半山栽茶,农忙季节既要翻地插秧,又要采茶炒茶,都要求不误农时,劳动力很紧张,茶园除草常被延误;而手工削除又不能有效地防除深根性和蔓生性杂草。为了有效地防除杂草,必须明确杂草的种类及危害的程度,以便于选择有效而又安全的药剂。我们在浙江地区的茶园  相似文献   

17.
短穗扦插是我国茶树栽培上一项新成就,它不但可于短期内人为地获得大量生长健壮的无性茶苗,克服了茶种生产要受自然条件等限制的缺陷;而且还可保持母本原有优良性状。因此,对于大力开辟新茶园和加速良种选育具有很大意义。目前国内各茶区,推广茶树短穗扦插极其广泛,如江苏省1958年扦插达6.000余亩,福建大  相似文献   

18.
SSR标记鉴定浙江省主要无性系茶树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浙江省茶树育种的发展,利用SSR引物对浙江省茶树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可用于鉴别浙江省茶树品种的核心鉴定引物和标准品种,并进一步应用于未知茶苗身份鉴定。首先,利用35对SSR引物研究了36个茶树育成品种,并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电泳谱带和基因型筛选出核心鉴定引物和标准品种;最后,对4株未知茶苗进行了身份鉴定。结果表明:共有34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各品种基本按遗传背景聚类,重复样本间遗传距离介于0~0.094;有10对引物确定为核心鉴定引物,8个品种为标准品种;4株未知身份茶苗中,NH-01属于乌牛早品种,另外3株并非浙江现有品种。本研究认为,核心鉴定引物在两个浙江育成品种间差异引物对≥2时,应判定为不同品种;差异引物对≤1时,应判定为相同品种或极相似品种,必要时应引入其余24对引物计算遗传距离进一步验证,遗传距离>0.140判定为不同品种,遗传距离≤0.140判定为同一品种。  相似文献   

19.
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莉  廖文波 《生态科学》1997,16(2):60-64
1987~1995年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经田间和室内鉴定试验,从34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轮斑病高抗材料1份,抗性材料11份;从30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苗根结线虫病高抗材料5份,抗性材料13份.从而为抗病育种或推广生产提供了抗源材料,同时也为抗性机制及遗传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叶黄芪(Astragalus tenuis)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出的再生苗叶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改良 K8p 培养基中形成了愈伤组织。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出苗。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中长出不定根,再生成为完整植株。再生苗叶肉原生质体在 AY培养基中,种子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在改良 K8p 或 AY 培养基中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较低的2,4-D 浓度有利于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过高的2,4-D 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