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0月31日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委员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2009年“世界银屑病日”医患座谈会,由解放军第44医院承办。参加人员有: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委员会的12位皮肤科专家,贵阳地区皮肤科医生和银屑病患者100余名,还有1名山东省青岛市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经过心理治疗已获得很好效果也特地来参加。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大家所熟知的“牛皮癣”,它是一种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免疫炎症性增殖疾病。中国约有银屑病患者800万,美国也有800万。全球银屑病患者约有1.25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是全球防治研究的重点。临床上,除了重视加强银屑病研究防治工作外,撰写一本尖端具有国际水平中西医结合《银屑病学》,一直是我们多年来的心愿与信念,也应该是势在必行水到渠成的事。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正>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科杨雪琴教授编著的《银屑病防治新理念》一书,于2015年8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该书用"系统论"思想剖析银屑病发病过程,阐述银屑病是人体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提出并实施"健康医学模式"调治银屑病,已取得显著成效。全书共5篇。第一篇,简单介绍银屑病概况;第二篇,总结既往药物对抗治疗的教训和近年来从整体调理治愈银屑病的经验;第三篇,为本书的核心思想,即用"系统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是一种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的特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揭示该病遗传背景、发病机制及开发新药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蓝雨  席丽艳  张军民 《菌物学报》2019,38(8):1223-1229
随着近年来银屑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关于银屑病病因的研究更加深入。除了遗传、免疫和环境等相关因素,微生物与银屑病的关系也备受关注。关于真菌感染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始于19世纪,认为糠秕马拉色菌可能是银屑病的致病因子,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后也有研究指出白念珠菌通过超抗原等作用诱发或加重银屑病。但银屑病患者依据自身IL-17增高的特点可以起到一定抵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因此真菌感染与银屑病的关系暂无定论。随着近年来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真菌感染仍是银屑病患者不可忽视的诱发或加重因素之一。明确真菌感染在银屑病患者体内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迄今为止,在OMIM中收录了七个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染色体6p上的PSORSl是当前银屑病的研究热点.PSORSI(银屑病易感基因1)对银屑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易感位点.目前将银屑病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位于PSORSI上的HLA-Cw认为与Ⅰ型银屑病的联系最强.在以往的文献报道认为HLA-Cw与汉族银屑病患者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在新疆维吾尔族人中尚未发现这一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4)
正2018年10月12日上午,在第三届中国—东盟急诊医学国际论坛开幕仪式上,由广西医科大学牵头成立了"中国蛇伤救治联盟",倡议人广西医科大学蛇伤救治中心主任李其斌教授、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柱教授及广西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梁远、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伍伟锋、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罗杰峰、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超乾共同进行揭牌。  相似文献   

8.
<正>新一代测序技术发现银屑病非编码变异。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学军银屑病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等科研单位,首次利用银屑病大规模全外显子测序发现疾病易感基因非编码变异。该研究的另一个科学意义在于,此前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编码变异在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非编码变异,可能形成特殊的DNA结构,以此对附近功能基因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这一新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银屑病患者鳞屑中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是皮肤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病理变化是角朊细胞角化不全。本研究以银屑病患者的鳞屑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水解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从而探索银屑病的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比较,从而探索银屑病的氨基酸代谢变化规律,为银屑病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调节紊乱的慢性炎性皮肤疾病,多为T细胞功能异常所致,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病情顽固等特征。该病还与遗传及感染、饮食、压力等环境因素相关。目前,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多种,但仍无法根治。研究显示,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在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明显升高。HO-1具有抗炎、抗凋亡和改变增殖的作用,它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而介导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综述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讨论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及HO-1在该病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旨在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一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3)
正2018年7月7日,广西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名会议、专家代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经有关部门批准,"广西蛇伤救治中心"揭牌成立,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刘德成主任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坐落在广西医科大学的"广西蛇伤救治中心"首任主任由广西医科大学蛇毒蛇伤专家李其斌教授担任,副主任分别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张剑锋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威教授两位博士后海归担任。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1957年由中国血液学创始人邓家栋教授奉命组建,是我国首个血液学专业研究机构(包括附属医院).血研所的名称曾使用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血研所一直是我国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型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现有职工1197人,在血液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血液病防治、新药研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在皮肤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虽然已知T细胞通过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如IL-17、TNF-α等能诱发银屑病,但对于角质形成细胞如何影响T细胞的活化导致皮肤炎症级联放大而恶化银屑病病程仍知之甚少。近年来,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证明IL-23/IL-17/IL-22轴是银屑病中皮肤炎性细胞浸润和表皮层增生的主要诱因。这些研究将角质形成细胞作为银屑病病发的一个readout,而忽略了角质形成细胞对T细胞分化和活化的影响在银屑病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这篇综述将总结角质形成细胞和T细胞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相互调节、相互制约的网络调控体系在银屑病致病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从而为临床更好地诊治银屑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的发病与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银屑病是一类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链球菌抗原可在易感人群中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并使银屑病慢性持续存在.从β-溶血型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相关的细胞壁、细胞膜、CpG DNA序列及其他相关蛋白的自身抗原及β-溶血型链球菌通过活化T细胞、抗原抗体反应途径、通过作用机体的基因改变遗传易感性诱发银屑病的可能作用途径几方面,阐述β-溶血型链球菌与银屑病发病、发生及发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Th17细胞和Treg细胞是CD4+T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环境中分化出的新亚群,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Th17/Treg细胞失衡可引起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是与遗传、免疫异常有关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h17细胞增多和Treg细胞减少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这一机制综述了近年来有关Th17细胞、Treg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并为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今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认为感染上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即导致肺结核(TB)的细菌,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银屑病患者咽颊部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变化与银屑病的发病以及疾病进展的关系,为银屑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集临床上经过严格筛选的15例银屑病患者(试验组)和1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咽颊部黏膜样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后的DNA样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Illumina测序)。测序结果与Greengenes Database进行比对,通过生物信息学、医学统计学分析银屑病患者咽颊部口腔微生物结构组成与正常人的差异。结果 在菌群门的水平上,试验组中厚壁菌门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余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也依次占有一定比例;对照组中厚壁菌门在数量上同样占有绝对优势,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等也占有不小的比例。虽然在相对丰度上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有区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菌群属的水平上,试验组患者中颗粒链球菌与梭杆菌占有明显的相对丰度,对照组则以颗粒链球菌、巨型球菌、Bulleidia、Parvimonas、梭杆菌为主。两组菌群在构成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另外,在银屑病患者的咽颊部菌群中颗粒链球菌、梭杆菌和Bulleidia的相对丰度有所升高,而Oribacterium与产线菌(Filifactor)则明显降低,与健康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0,P<0.05;t=2.0875,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与健康正常人咽颊部微生物组成结构在属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咽颊部微生物在银屑病的发病以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清栓酶治疗银屑病78例疗效观察海军镇江舰艇士官学校朱雨生近几年来本人应用清栓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78例寻常型银屑病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年龄在13—74岁。绝大多数为进行期。斑盐状28例、地图状4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蒙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进行分析,以便能够为临床提供必要的应用指导。方法:本组选取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开展研究,患者的病程一周到10年以上,患者没有应用过蒙药进行过治疗,本组采取蒙药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过蒙药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总体而言效果较好。结论蒙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复发率较低、副作用小以及价格低廉等一些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系统性免疫异常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至今尚不能完全治愈,且对患者生活 质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生物药特别是抗体药物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主力。综合分析银屑病抗体药物临床进展及其专利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