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眼镜蛇蛇毒因子(CVF)能特异性清除机体循环中的补体C3,从而可能在防治补体介导的损伤或疾病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云南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因子(Y-CVF)较文献报道的其他各种CVF具有更高的活性和较少的用药量.为探讨Y-CVF静脉使用是否诱导灵长类动物体内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和异种天然抗体,给2只正常食蟹猴每两周静脉注射一次治疗剂量(0.05mg/kg)的Y-CVF,共4次,检测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内补体C3水平、总补体活性(CH50)、抗Y-CVF抗体和抗猪内皮细胞异种抗体的变化.结果显示,前2次注射Y-CVF后均有良好的清除补体效果,第3次注射Y-CVF后补体仪被部分灭活,第4次注射Y-CVF后则基本无效.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证实特异性抗Y-CVF抗体产生,且其滴度随着Y-CVF注射次数增加而递增.多次注射Y-CVF后,并没有在血清内榆测到明显的抗猪内皮细胞抗体的变化.因此,多次静脉注射Y-CVF能诱导灵长类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导致Y-CVF失效,但未发现抗α-Gal异种天然抗体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华眼镜蛇蛇毒经DEAE-Sepharose CL-6B、HPLC等多次柱层析分离出有抗补体及溶血活性的眼镜蛇蛇毒因子(Cobra venon factor,CVF),纯化后的CVF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呈单一区带,分子量为225000—230000,等电点为6.20。用二硫苏糖醇还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三类亚基,其分子量总和为237000。体外抗补体及溶血试验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补体旁路途经使总补体活力下降。双向免疫电沪鉴定,发现CVF与人血清作用后,其中补体成分C[3]分子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则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激活补体成分C[3]而发挥的。给豚鼠腹腔注射CVF(0.15 μg/g体重)后,其血清总补本水平下降到正常值的3%以下,7天后回升,13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单相免疫电泳表明,CVF与人补体C[3]抗血清间无任何交叉免疫反应,但人血清与CVF抗血清间有微弱的免疫沉淀反应。另外,CVF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补体C[3]也较为相似。鉴定还表明眼镜蛇科中四种蛇毒与CVF抗血清有强烈的免疫沉淀反应,蝰蛇毒及海蛇毒也有免疫沉淀反应,但只有眼镜蛇毒具有抗补体活性。  相似文献   

3.
中华眼镜蛇蛇毒经DEAE-Sepharose CL-6B。HPLC等多次柱层析分离出有抗补体及溶血活性的眼镜蛇蛇毒因子(Cobra venom factor,CVF),纯化后的CVF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呈单一区带,分子量为225000—230000,等电点为6.20。用二硫苏糖醇还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三类亚基,其分子量总和为237,000。 体外抗补体及溶血试验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补体旁路途经使总补体活力下降。双向免疫电泳鉴定,发现CVF与人血清作用后,其中补体成分C_3分子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则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激活补体成分C_3而发挥的。给豚鼠腹腔注射CVF(0.15ug/g体重)后,其血清总补体水平下降到正常值的3%以下,7天后回升,13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单相免疫电泳表明,CVF与人补体C_3抗血清间无任何交叉免疫反应,但人血清与CVF抗血清间有微弱的免疫沉淀反应。另外,CVF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补体C_3也较为相似。鉴定还表明眼镜蛇科中四种蛇毒与CVF抗血清有强烈的免疫沉淀反应,蝰蛇毒及海蛇毒也有免疫沉淀反应,但只有眼镜蛇毒具有抗补体活性。  相似文献   

4.
鸡血清与卵黄中抗中华眼镜蛇毒IgY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四红  孔天翰 《蛇志》2006,18(4):261-264
目的探索特异性IgY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方法用眼镜蛇毒原毒免疫产蛋母鸡,ELISA定期检测卵黄中的抗体效价变化,小鼠体外中和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第1次免疫40周后,眼镜蛇毒攻击已免疫母鸡,检测攻击前后鸡血清中抗体效价变化情况,未经眼镜蛇毒免疫的母鸡作阴性对照。结果经免疫后第7天蛋黄中即可检测到抗体,经多次加强免疫,40周时蛋黄中还能保持高效价的抗体,通过分离纯化,此抗体可保护实验小鼠免受4 LD50眼镜蛇毒的攻击;同时,鸡血清中也保留着较高效价的抗体,可中和4 LD50以上的眼镜蛇毒。结论用眼镜蛇毒免疫鸡,经多次加强免疫,卵黄和鸡血清中可持久保持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初步检测此抗体可中和4 LD50的蛇毒。  相似文献   

5.
《蛇志》2020,(1)
目的探究多次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后,家兔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观察多次蛇毒免疫对家兔在致死量蛇毒攻击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其中蛇毒组和细胞毒素组分别用眼镜蛇毒及其分离出的细胞毒素于皮下注射家兔后腿,蛇毒+佐剂组和细胞毒素+佐剂组分别用经弗氏佐剂乳化的眼镜蛇毒和细胞毒素以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家兔,蛇毒空白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经家兔后腿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均按0、14、28、35天免疫4次,利用双向免疫扩散和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体内抗体水平;用致死量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皮下注射对应组家兔,观察呼吸、瞳孔、精神状态等生命体征及其局部组织损伤程度、死亡时间。结果蛇毒组双向扩散为1∶4,间接ELISA为1∶64000;蛇毒+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16,间接ELISA为1∶256000;细胞毒素组双向扩散未见明显沉淀线,间接ELISA1∶1000;细胞毒素+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8,间接ELISA为1∶128000。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后,蛇毒组家兔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瞳孔散大、精神萎靡,注射部位有紫色瘀斑,8 h内全部死亡,与蛇毒空白组相比,家兔死亡时间相对延长;细胞毒素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家兔出现口鼻大量白色泡沫样黏液,呼吸困难,但注射部位瘀紫不明显,均在5 h内全部死亡;弗氏佐剂免疫组家兔无死亡,注射部位出现皮肤损伤坏死。结论在没有佐剂的情况下多次以同种蛇毒、毒素免疫的家兔产生抗体量少,对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无明显保护作用,虽有一定量的抗体也无法阻止毒液中细胞毒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乙醇对眼镜蛇毒毒性的影响。方法将眼镜蛇毒不同浓度致死量经不同浓度乙醇体外处理后,分别于小白鼠皮下注射、口服,将致死量蛇毒皮下注射后的小白鼠立即于局部注射乙醇,观察蛇毒毒性情况。结果小白鼠经皮下注射致死量眼镜蛇毒后,在局部注射50%(或异蛇米酒)、75%乙醇0.1~0.2ml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口服100倍皮下注射致死量眼镜蛇毒未发现有毒性表现,口服经50%乙醇处理后的眼镜蛇毒(100倍皮下注射致死量)未增加小鼠死亡率。结论眼镜蛇毒体外经过乙醇处理后毒性有所下降。口服少量的眼镜蛇毒是安全的。眼镜蛇毒与乙醇混合后口服未见蛇毒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是引起异种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hyperacuterejection ,HAR)的主要抗原 .α 半乳糖苷酶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降低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量 .将人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单独或连接在一起导入猪血管内皮细胞PEDSV .15中 ,检测细胞表面的抗原及异种天然抗体对细胞杀伤作用 .结果表明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可以将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清除 74 13%,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也可以清除 4 7 75 %的细胞表面异种抗原 ,但二者都不能达到完全清除的目的 .当α 半乳糖苷酶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双基因在内皮细胞内共表达时 ,则可以基本清除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 .抗原的减少也可以相应地减弱内皮细胞对异种天然抗体介导的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尤其是双基因共表达时细胞基本不被杀伤 .结果表明 ,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可以有效地清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 ,克服HAR的发生 ,为下一步进行动物实验 ,探讨克服异种移植HAR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抗中华眼镜蛇毒鸡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效价测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索免疫鸡制备高效价抗眼镜蛇毒抗体的新方法。方法用中华眼镜蛇原毒作抗原免疫22周龄的莱航母鸡,水溶法粗提抗体,DEAE Sepharos FF柱纯化,切向流超滤膜脱盐及浓缩,免疫电泳及双向免疫扩散法进行鉴定及效价测定,采用BCATMProte in Assay K it测定蛋白含量。结果鸡卵黄经水溶法的粗提物与中华眼镜蛇毒即有较明显沉淀反应,其效价随着纯度的提高而增强。将马源性抗血清的蛋白质含量调至与浓缩的IgY相同(2mg/m l),经双向免疫扩散及免疫电泳鉴定,该抗体不但对中华眼镜蛇毒有特异性结合,与孟加拉眼镜蛇毒亦有较强的交叉免疫活性,其效价较马抗眼镜蛇毒血清高4倍以上。结论用中华眼镜蛇原毒制备的IgY抗体,其效价较马抗血清有显著提高,并与孟加拉眼镜蛇毒有高度交叉免疫。本实验为抗眼镜蛇IgY的应用及其它抗蛇毒IgY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己二酸二肼(ADH)将福氏2a痢疾杆菌脂多糖(LPS)经酸水解脱毒纯化后得到的O-SP和破伤风类毒素(TT)蛋白共价结合,制备了福氏2a痢疾杆菌结合物。以2.5μg多糖或含2.5μg多糖的结合物经皮下注射免疫NIH品系雌性小鼠,同时以25μg多糖或含25μg多糖的结合物经耳缘静脉注射家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小鼠和家兔血清中抗脂多糖抗体水平及抗TT水平,并用豚鼠血清补体介导进行了体外杀菌实验。结果显示:用本实验方法提取的多糖,合成的多糖衍生物,多糖-蛋白结合物都具有福氏2a痢疾杆菌O-抗原特异性,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异性和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单独用多糖免疫小鼠和家兔未能诱导LPS抗体,而结合物免疫小鼠和家兔的血清诱导出了较高的抗LPS IgG抗体及抗TT抗体,并有较强的体外杀菌活性。产生的抗体存在着免疫记忆性,可以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加强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噬菌体展示筛选Gal-α-1,3-Gal的模拟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心移植是解决心脏移植供体少的有效方法.由于猪心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半乳糖-α-1,3-半乳糖(Gal-α-1,3-Gal),能与人体内预存的天然抗体结合产生超急性排斥反应(HAR),而无法应用于临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一个能与抗B型血单克隆抗体(mAB anti-B) 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竞争性ELISA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能特异性地与mAB anti-B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可被蜜二糖(具有Gal-α-1,6-Glc的结构)所竞争抑制.由此推测,筛选到的噬菌体阳性克隆很可能就结合在蜜二糖与mAB anti-B结合的位点.同时,进行了阳性噬菌体克隆的抑制猪红细胞凝集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阳性克隆不仅可抑制Gal-α-1,3-Gal与抗体的结合, 也可抑制Gal-α-1,3-Gal与西非单叶豆凝集素(GS-I-B4)的结合.此噬菌体阳性克隆测序后,得小肽序列为CCWLLRQPVRFVRSIRS.鉴于以上的结果,认为此小肽可以作为Gal-α-1,3-Gal的模拟肽,同时有望开发成抗猪器官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新药.  相似文献   

11.
绝大部分灵长类动物存在与人类相似的ABO血型系统,该研究采用改良流式法(flow cytometry method,FCM)检测猕猴及食蟹猴血清中血型抗体水平的分布情况。以流式细胞术为基础,使用商品化人源红细胞为靶细胞,并通过加入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抗人IgM或IgG二抗,对收集的实验用猕猴及食蟹猴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以人类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为对照,比较两者血型抗体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预先用人O型浓缩红细胞吸附猴血清中所含种属间非特异性抗体后,FCM法能够准确检测其血型抗体水平及分型,并且发现猴血清中天然血型抗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由此得出:通过预处理清除非特异性抗体的干扰后,FCM法同样适用于灵长类动物血清中血型抗体的检测,也为构建灵长类动物模拟人ABO血型不合器官移植模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宋内氏痢疾杆菌(S.Sonnei)的一个重要保护性抗原是菌体抗原(O抗原)即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成分,已证实血清中足够水平的抗LPS IgG抗体抗体即能对该菌提供免疫保护作用。本文选用Westphal热酚法提纯宋内氏痢疾菌LPS,经酸水解法进一步脱毒处理后得到无毒但却具弱免疫原性的O-特异性多糖(O-SP),然后采用化学方法即通过连接剂己二酸二肼(ADH)将其共价结合到破伤风类毒素(TT)上,共制备得到了三批宋内氏痢疾杆菌O-SP-TT结合疫苗。经生化和免疫学方法检测证实我们提纯的LPOS,OSP及其合成的L-SP-AH衍生物,O-SP-TT结合物均具有宋内氏痢疾杆菌O抗原特异性,同时其核酸和杂蛋白质含量低(≤2%),表明纯度较高。同时经小鼠免疫原性试验证实三批结合物免疫小鼠后产生的抗LPS IgG抗体滴度均比单一O-SP免疫后产生的要高出10倍以上,且结合物再次注射后存在加强应答。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力试验表明结合物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的血清抗LPSIgG抗体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具特异性杀菌活性。本文结果表明宋内氏痢疾杆菌O-SP-TT结合疫苗可望作为一种有效的侯选痢疾疫苗做进一步的大规模人体观察。  相似文献   

13.
乌梢蛇血清对白眉蝮等3种蛇毒解毒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恺  万新华  刘岱岳 《蛇志》2006,18(3):178-182
目的 探讨乌梢蛇血清对孟加拉眼镜蛇、白眉蝮、莽山烙铁头3种毒蛇的解毒作用。方法 给18~22g昆明小鼠分别注射盂加拉眼镜蛇毒、白眉蝮蛇毒及莽山烙铁头蛇毒后,随机分组注射不同浓度的乌梢蛇血清,并观察对3种蛇毒的解毒效果。结果 发现(1)乌梢蛇血清对盂加拉眼镜蛇毒有解毒作用.且注射蛇毒与4ml/kg的血清混合液的解毒作用最好,但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解毒作用逐渐减弱;(2)乌梢蛇血清对白眉蝮蛇毒有解毒作用,且注射量为1ml/kg和2ml/kg时出现了拮抗作用;(3)乌梢蛇血清对莽山烙铁头蛇毒有解毒作用,但莽山烙铁头蛇毒对血清注射量和间隔时间不敏感,在血清注射量为2ml/kg时和注射蛇毒10min后,再注射4ml/kg的血清时出现了拮抗作用。(4)只给小鼠注射不同量的乌梢蛇血清,发现乌梢蛇血清对小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乌梢蛇血清对3种蛇毒均有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对全血化学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盛京 《蛇志》1999,11(2):4-8
目的研究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对吞噬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氢化可的松为阳性对照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样品清除非细胞体系产生的活性氧,以及样品对酵母多糖诱导的全血化学发光的抑制作用。结果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对非细胞体系产生的O·2和H2O2的清除作用都较弱;对全血化学发光有抑制作用,特别是酵母多糖起刺激作用之前加入蛇毒的抑制作用强于酵母多糖起作用之后加入蛇毒的抑制作用。这提示,这两种蛇毒使吞噬细胞的吞噬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吞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减弱,导致活性氧产生不足,化学发光强度下降。眼镜蛇毒的这种免疫抑制作用比氢化可的松还强。结论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具有氢化可的松样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中眼镜蛇毒可能具有作为临床免疫抑制剂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华眼镜蛇伤后不同时期应用抗蛇毒血清对机体保护作用的差异,为探索临床抗蛇毒血清使用的最佳有效时段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蛇毒组、40、60、80、100、120 min血清保护组),每组30只。动物经戊巴比妥腹麻,于单侧背部皮下及双侧小腿腓肠肌注射眼镜蛇毒以制备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4×LD50)大鼠模型,分5个不同时段分别注射抗蛇毒血清,于注毒后连续观察3 h,统计各组平均存活时间、成活率及保护率。结果蛇毒组大鼠注入挑战剂量的眼镜蛇毒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48.8±11.4)min,成活率仅为20%;其他血清保护组分别于注毒后40、60、80、100、120 min经腹腔注射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125 u血清/mg蛇毒),40 min血清组保护率达80%;60 min血清组存活率及保护率分别达到70%、50%,平均存活时间为(172.8±7.2)min,与蛇毒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而801、00 min血清组保护率依次下降,分别为40%、30%,但仍较蛇毒组显著提高(P<0.01);120 min血清组存活时间及保护率与蛇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用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大鼠模型,通过不同时段施予同剂量抗血清,可显示出明显的机体保护时效性,该研究为探讨临床正确使用抗蛇毒血清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康德  羊梅兰 《蛇志》2000,12(3):65-68
抗蛇毒血清是用蛇毒作为抗原 ,给实验动物反复进行注射免疫 ,一定时间后使实验动物产生一定要求量的抗体 ,然后采血分离提纯而成 ,是专供治疗毒蛇咬伤的特异性生物制品 ,同时为蛇伤患者提供速效、高效、特效的药物。注射抗蛇毒血清使人体立即获得对相应蛇毒的抵抗力 ,以中和蛇毒的毒性作用 ,这就是蛇伤的人工被动免疫。抗蛇毒血清的疗效 ,虽然各国报道不一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无论是动物试验还是临床疗效 ,在现有的蛇伤药物中 ,还没有一种药物的疗效能超过它 ,其它药物目前还只能作为抗蛇毒血清的辅助治疗。1 抗蛇毒血清的种类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脱毒后去除类脂A的甲型副伤寒杆菌高分子量O SP1和低分子量O SP2 为特异性抗原 ,以破伤风类毒素 (TT)为蛋白质载体 ,用己二酸二肼 (ADH)作为连接剂制备的两种结合物及其多糖免疫NIH小鼠 ,结果显示单独注射O SP1或O SP2 免疫小鼠后 ,均不能刺激小鼠产生抗 LPS抗体 ;而用O SP1 TT和O SP2 TT结合物免疫后 ,小鼠血清中均产生了特异性抗 LPSIgG和IgM抗体 ,且O SP1 TT免疫组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O SP2 TT免疫组 ,两组结合物免疫血清中抗体类型以IgG为主。O SP1 TT结合物免疫组第二次免疫和第三次免疫后IgG抗体水平均较前一次有显著升高 (p<0 0 1)说明 ,O SP1 TT结合物具有加强应答效果。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试验证明 ,O SP1 TT与O SP2 TT结合物免疫血清具有特异性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最近在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重构抗体片段的天然构象和功能的研究表明分子构象工程的可行性。本质上,分子构象工程就是要像蛋白质折叠一样,通过精确控制柔性非功能分子的构象使其产生新功能。本文在铂纳米粒子(PtNPs)表面重构抗体互补决定簇区(CDR)片段的天然构象和功能,旨在探索分子构象工程的普适性及揭示蛋白质结构-功能机制。方法 本文将抗溶菌酶抗体(cAB-lys3)中的CDR3片段(在单独存在时没有稳定构象和功能)通过两个Pt-S键偶联到PtNPs表面。CDR片段的天然构象和功能的恢复通过它对溶菌酶活性的抑制来表征。结果 通过多肽密度优化和表面聚乙二醇修饰,制得基于PtNPs的抗溶菌酶人工抗体(简称铂抗体)。溶菌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铂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溶菌酶并显著抑制其活性。结论 本文第一次在PtNPs表面重构了蛋白质片段的天然构象并恢复了其功能,证明分子构象工程可作为一种通用方法制备基于纳米粒子的人工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猪细小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对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克隆至pCI-neo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pCIneo-VP2重组质粒,转染至PK-15细胞中,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在体外表达情况;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将pCIneo-VP2、pCI-neo重组质粒、猪细小病毒活疫苗和对照组通过肌肉注射进行免疫,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和血清抗体滴度。结果显示,pCIneo-VP2在体外能够诱导PK-15细胞表达VP2蛋白,小鼠注射pCIneo-VP2质粒 1周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4周时达到峰值,与活疫苗对照组产生的抗体滴度、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强的细胞毒性基本一致。试验表明,构建的pCIneo-VP2能够有效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研制出高效、新型猪细小病毒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类天然抗体可以与猪细胞抗原表位Gal-α1,3-Gal结合,触发超急性排斥反应(HAR),HAR是猪器官移植至人体时的首要障碍.阻断人的天然抗体,阻止其与猪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结合,是防止超急性排斥的有效措施.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XCX15随机肽库中筛选与西非单叶豆凝集素(GS-I-B4)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展示肽.得到一个小肽序列为SCTALSFPSFAFLARGT,其与人血清中天然抗体的结合可以被蜜二糖(melibiose)竞争性地抑制,同时该小肽还能抑制人类天然抗体介导的猪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因此,筛选到的小肽能作为人天然抗α-Gal抗体的抑制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