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库     
1.用固-液态培养法生产红曲霉色素 在东方国家,红曲霉红色素广泛用做天然的食品着色剂。据1992年调查,日本对红曲色素的年耗量达600吨产值14.4亿日元。红曲色素的生产传统上是用蒸煮米固态发酵法。现今大多数工业生产是用深层培养法。木薯淀粉是红曲发酵的理想代用品,因为它价格不贵,无色,能立即为红曲消化利用。但是用淀粉进行红曲的深层发酵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1)原料淀粉糊化后粘度大,因此培养基中淀粉浓度不能太高,结果细胞和色素浓度都比较低。此外粘度大的培养中由于供氧不足影响红曲色素的产量。(2)同样,在补料分批培养中淀粉浓度也不能太大,影响细胞和色素的最终浓度。  相似文献   

2.
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经固体或液体培养生产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用以食品着色,能增加食品的美观及花色,有助于提高商品价值.近年来,由于食品卫生的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食品工业急需开发无公害天然色素的今天,用这种红曲色素来代替合成色素,对减少食品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红曲的生产和应用,始于我国,后来传到日本.据文献报道,日本从一八九○年便开始对红曲霉发酵所产生的色素进行了分离研究。一九二六年已分离出三种不同色素的结  相似文献   

3.
王克明  钟键江 《菌物学报》2003,22(1):123-127
对以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Monascuspurpureus,采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丝生产废液经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5~6;发酵温度为30℃;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为20%,通气量为0.35vvm,发酵周期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4.
利用粉丝废液固定化红曲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明  钟键江 《菌物系统》2003,22(1):123-127
对以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Monascus purpureus,采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丝生产废液经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5—6;发酵温度为30℃;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为20%,通气量为0.35vvm,发酵周期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5.
红曲色素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红曲霉经液体发酵可获得红曲色素 ,通过离心、过滤、乙醇浸提获得的发酵液中色素浓度为 0 .0 1 7g/mL。但其对光照、pH值、温度等不稳定限制了其用途。将 β 环糊精与所得色素包合 ,通过紫外扫描来初步表征包合物 ;并将包合物与游离色素放置在不同光照、pH值、温度条件下来比较各自的色泽保存率 ;结果表明 ,包合物与红曲色素相比 ,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生产色素由红曲属(Monascus)可产生有赤、黄、紫等色素的多聚乙酰混合物。色素是通过类似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在菌体内积累。Wong等就紫红曲毒的色素生成进行研究,认为葡萄糖和铵盐的比率是重要的,并经过色素的生成工艺研究之后,调整了培养条件,至少也要6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才能改变这种色素的色调。进而,通过深一步的研究克隆出参与色素产生的基因,提高了色素生产量,使生成色素排入液体培养基中,能提高色素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具有商业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对生物柴油废液作简单处理,利用红曲茵发酵生物柴油废液中副产物甘油生产红曲色素。通过响应面方法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甘油48.49g/L,蛋白胨3.12g/L,K2HPO4·3H202.01g/L,MgSO4 0.48g/L,ZnSO4·7H2O 0.04g/L,MnSO4·H2O 0.03g/L,玉米浆13mL/L,植物油10mL/L,起始pH为6。发酵结果表明:在接种量6%(v/v),转速140r/min,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6d,红曲色素最高产量到达204U/mL。说明用生物柴油废液中的粗甘油为原料生产红曲色素是基本可行的。可望为生物柴油废液的资源化提供一条环境友好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培养红曲菌产生红曲色素,自古以来中国就用以酿酒,台湾也广泛用以造红酒,老红洒,红腐乳等。近年来。由于红曲菌生产的红曲色素无毒,所以,作为天然色素代替焦油合成红色素,越来越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发明的详细说明食品或饮料用的着色剂,其天然色素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可是,一般来说,天然色素处于色调的幅度窄,并且品种也不多的现状,对各种色调的天然色素的需求逐渐增加。红曲霉属微生物产生的红曲色素,成份是黄色、红色色调的混合物,而现有的红曲色素,主要是以红色色素为主。因此,如果能使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法对红曲霉M4产粉红色红曲色素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曲霉M4产色素的影响,利用Central composite试验设计对碳源、氮源浓度进行了试验,得到红曲色素优化培养基回归方程为Y=31.80001+12.02669X1+0.698225X2-12.33755X12+1.75X1X2-0.337496X22经分析,确定出红曲色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碳、氮源浓度为:红薯粉10.37%,大豆蛋白0.85%,发酵后红曲色素最高色价为每毫升41 u。  相似文献   

11.
红曲色素(MPs)是红曲霉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行业。【目的】本研究从紫色红曲霉Mp-21中克隆了一个红曲色素产生相关PigE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对PigE基因进行敲除,从表型、显微结构、生长速率、红曲色素、桔霉素等方面分析基因缺失前后的生物学特征变化。【结果】PigE基因的缺失主要导致黄色素产量的提高和种类的增多。与野生型Mp-21菌株以产生红色素为主的色素混合物相比,△PigE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并且新产生了至少5种新的黄色素。△PigE液体发酵13 d后,红曲色素的总色价达到了3548.2 U/g,约为野生型Mp-21菌株的4.82倍;而△PigE桔霉素的产量没有显著变化,但产生的时间延迟。【结论】PigE基因的缺失可能阻断了黄色素向橙色素的转化途径,使△PigE更趋向于黄色素的形成。由于红色素的形成需要较复杂的条件,如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和适宜的pH值等,△PigE更倾向于先合成黄色素,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本研究为高产黄色素基因工程红曲霉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克明 《菌物学报》2000,19(2):268-271
对采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包理固定红曲(MonascusPurpureus)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pH值5~6;发酵温度30℃;通气量0.35vvm;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20%;发酵周期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13.
红曲中桔霉素的检测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荣华  郑立忠  姜嘉善  蒙辉  徐小丽 《生物磁学》2013,(36):7160-7164,7134
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用红曲菌属(Monascusspp.)红曲霉发酵培养制得,具有红色的颗粒或用其制成的粉末。目前红曲可分为色曲、酒曲和功能性红曲。在红曲霉的发酵过程中,同时与红曲色素相伴产生一种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一桔霉素。研究表明桔霉素具有肾毒性,可致畸、致癌和诱发基因突变。桔霉素的存在,制约了红曲在食品及药品方面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曲产业的发展。为此,在红曲生产中如何快速准确检测桔霉素以及有效地防控桔霉素,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红曲中桔霉素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桔霉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抑菌圈法、TLC法、酶联免疫法和HPLC法等,其中HPLC法是检测红曲中桔霉素高效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桔霉素的控制主要从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及产品后续处理等方面进行调控。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控制策略全部去除桔霉素,只有采用低产桔霉素的菌种,适合的生产工艺及结合后续的物理或化学处理等综合措施,生产出符合桔霉素控制标准的高品质红曲产品。  相似文献   

14.
红曲霉菌属的丝状真菌,在好气条件下进行深层培养,从培养液中除去菌体之后,经培养液中加入蛋白质进行溶解,随后将培养液的pH调至接近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该蛋白质与色素共沉,以收集该沉淀为特征的红曲霉法生产色素。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与Box-Benhnken试验对红曲霉MY-03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葡萄糖50 g/L、蛋白胨58.07 g/L、Mg SO4 2 g/L、Na NO3 2g/L、Mn SO4 0.3 g/L、Zn SO4 0.1 g/L、装瓶量50.8 m L、接种量10.0%(V/V),于150 r/min、30℃恒温培养7 d,红曲色素色价可达342.24±2.88 U/m L,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86.9%。  相似文献   

16.
红曲霉变异株A6产色素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葛继志  张颖 《生物学杂志》1999,16(2):29-30,26
本文对红曲霉变异株A6进行了产红曲色素发酵条件试验,发现在以6%饴糖为碳源,以03%NaNO3为氮源的培养基,初始pH40~45,接种量为15%时产色素浓度最高。同时,考察了整个发酵过程中pH,残糖量与色素生成浓度的关系,认为发酵周期拟控制在80~85hr为宜。本试验还发现在发酵过程中补加适量饴糖有利于产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17.
红曲色素提取条件及结构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从红曲中提取红曲色素。探讨了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并用FTIR和UV对色素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乙醇浓度为70%~80%,在此条件下提取5次,提取率可达到90%。在提取的头一小时内,浸出速率较高,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提取液浓度和降低乙醇用量。增大乙醇对红曲的用量比例,虽然有利于提高浸出率,但是会明显增加乙醇耗量。  相似文献   

18.
植物油、青霉素对红曲霉深层发酵红曲红色素色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曲霉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油、青霉素对红曲红色色素色价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5 0mL发酵培养基中 ,植物油添加量为 3g时 ,红色色素产量提高最明显 ,色价达到 91.2U ml,比对照组提高了 73%;在 5 0mL发酵培养基中 ,青霉素的最适添加量为 480 0U ,色价达到 95 .9U ml,比对照组提高了 82 %。  相似文献   

19.
从8株固态发酵高产红曲色素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适合于液相培养工艺的高产红曲色素菌株FL1,并对其液相培养过程特性及高产色素低产桔霉素的代谢调控策略进行了研究.发酵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红曲色素与桔霉素作为次级代谢产物,其合成与红曲霉菌生长的关系属于非生长偶联型.本文首次采用连续补料的Fed-Batch培养技术,用于红曲霉...  相似文献   

20.
冯艳丽  余翔  陈福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0):2277-2285
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是红曲菌(Monascus sp.)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作为食品着色剂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甘油,特别是生物柴油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甘油,作为一种相对廉价的碳源可被红曲菌等微生物利用,并可促进红曲色素的产生。本文对甘油促进红曲菌色素产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