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钙网质蛋白(CRT)在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给模型组24日龄大鼠皮下埋植左旋甲基炔诺酮硅胶棒3 mm/只,3 d后BID皮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 IU。给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9 d后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HE染色),化学发光法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重量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卵巢出现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改变。模型组卵巢各级发育期卵泡及黄体少见,卵泡多呈囊性扩张。模型组大鼠血清孕激素、睾酮、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H/FSH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灰度值测定,定量分析CRT在PCOS组和对照组的子宫内膜中表达。CRT在两组中的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PCOS组子宫内膜上皮CRT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避孕硅胶棒联合hCG诱导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是较好的PCOS模型。CRT与PCO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转运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aorticcoarctation ,AAC)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制备、差速离心提纯心肌细胞核、酶学方法测定Ca2 +-ATPase活性、45Ca2 +同位素法测定核钙摄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核内自由钙浓度 ,初步揭示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转导异常的环节。结果发现 :心肌细胞核上存在具有[Ca2 +]和ATP依赖性的高亲和力Ca2 +-ATPase ,以[Ca2 +]依赖的方式摄取45Ca2 +,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AAC术后4周大鼠心肌显著肥厚 ,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 ,AAC大鼠心肌细胞核Ca2 +-ATPase活性减少51.93 %(p<0.001) ,但核45Ca2 +摄入量(核外[Ca2 +]浓度为800 -1600nmol/L时)和核内[Ca2 +](核外[Ca2 +]浓度为0 -1000nmol/L时)均明显增加(p<0.05) ;正常组离体心肌细胞核Ca2 +摄取受PKA刺激(p<0.05) ,而被PKC抑制剂和CaM抑制剂显著抑制(p<0.05) ,AAC大鼠心肌细胞核Ca2 +摄取仅受CaM抑制剂抑制(p<0.01) ,而PKA和PKC抑制剂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为心肌肥厚时 ,心肌细胞核Ca2 +转运系统及其磷酸化调节可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骨骼肌肌浆网钙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 25只9周龄ApoE敲除小鼠(ApoE KO)随机选取5只ApoE KO小鼠进行最大跑速测试(以初始速度为4.8 m/min,坡度为0°,持续5 min后,每3 min速度增加1.2 m/min,直至力竭,最后速度为最大跑速,最大跑速的测试结果为(27.0±2.4)m/min,剩余20只ApoE KO小鼠随机分为ApoE KO小鼠高脂膳食组(KO)和ApoE KO小鼠高脂膳食+有氧运动组(KE),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9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WT)。高脂饲料成分:脂肪含量为21%(w/w),胆固醇含量为1.5%(w/w)。KE组适应性训练1周后开始运动干预,运动方案为:40%最大跑速(10.8 m/min),运动时间40 min/d,频率每周3 d,共计6周。待末次运动后48 h,所有小鼠麻醉后经心脏穿刺处死后迅速分离双侧腓肠肌;可见光比色法检测骨骼肌Ca2+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骨骼肌肌浆网钙调控蛋白RyR、CaM、CaMKⅡ、SERCA1、SERCA2蛋白表达。结果: 与WT组相比,KO组小鼠骨骼肌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骨骼肌肌浆网钙释放蛋白RyR、CaMKⅡ和钙回收蛋白SERCA1、SERCA2均显著降低(P< 0.05),但CaM蛋白无显著变化;与KO组相比,KE组小鼠骨骼肌Ca2+浓度和骨骼肌肌浆网钙回收蛋白SERCA1、SERCA2均显著升高(P<0.05),但骨骼肌肌浆网钙释放蛋白RyR、CaM、CaMKⅡ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脂膳食可使ApoE敲除小鼠骨骼肌Ca2+浓度降低、肌浆网钙释放作用和钙回收作用减弱,6周有氧运动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其Ca2+浓度、促进肌浆网钙回收作用。  相似文献   

4.
钙对盐胁迫下棉苗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钙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体内离子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根系质膜H+-ATP酶、液泡膜H+-ATP酶和H+-PP酶活性的关系。不同器官离子含量和根系横切面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外源钙明显减少棉花幼苗对Na+的吸收及其向茎杆、叶片的运输,增加对K+和Ca2+的吸收及其向茎杆、叶片的运输,增强棉苗体内的盐分区域化分配,提高根冠比和干物质积累,根系电解质渗漏率下降。钙明显提高盐胁迫下幼根细胞质膜H+-ATP酶、液泡膜H+-ATP酶和H+-PP酶的活性,与钙调节棉花对离子的吸收、分配相一致,说明这些酶可以为根细胞中的Na+在液泡中积累以及K+、Ca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是细胞内质网/肌浆网中主要的Ca2 结合蛋白,具有细胞内钙稳态调节、分子伴侣、抗原提呈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来的研究发现, CRT在机体对凋亡细胞的有效识别、清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钙网蛋白的免疫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是内质网中的Ca2+结合蛋白,对维持细胞内的Ca2+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RT还可作为分子伴侣,帮助新合成的内质网蛋白正确折叠。除此之外,CRT还出现在细胞膜表面及细胞外环境中,并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膜表面的CRT参与凋亡细胞的清除和抗肿瘤免疫应答,在T细胞活化早期也发挥重要作用。可溶性CRT出现在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中,且其浓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重组可溶性CRT腹腔注射可显著影响小鼠的Th1/Th2平衡。重组可溶性CRT分子不仅具有超强免疫刺激活性,还表现出很强的佐剂效应,提示可溶性CRT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可以预见,CRT分子的免疫生物学活性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骼肌肌质网(SR)膜蛋白,观察质粒DNA与SR上非核DNA结合蛋白的结合及其对SR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鼠骨骼肌SR上存在序列非依赖性的DNA结合蛋白,分子量分别为83和58ku,质粒DNA与SR上DNA结合蛋白结合后可明显促进SR的Ca2+摄入与释放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SR上Ca2+-ATPase的活性及影响SR上Ca2+释放通道ryanodine受体的结合引起的.上述结果表明:SR上存在DNA结合蛋白,DNA与之结合后可影响SR的Ca2+转运.  相似文献   

8.
Wang ZH  Hu QH  Zhong H  Deng FM  He F 《生理学报》2011,63(1):39-47
为了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细胞外钙敏感受体(extracellular Ca2+-sensing receptor,CaR)介导Ca2+内流中的作用,本实验研究了细胞膜穴样凹陷(caveolae)结构破坏剂Filipin或Cav-1基因沉默后对CaR介导Ca2+内流的影响。Fura-2/AM负载检测细胞内Ca2+浓度(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Ca2+]i)。结果显示,HUVECs中CaR对不同浓度细胞外Ca2+刺激无反应。无论细胞外为零钙液或含钙液时,精胺(Spermine,2mmol/L)刺激CaR时均引起[Ca2+]i升高(P<0.05),其中细胞外液为含钙液时,[Ca2+]i升高较细胞外为零钙液时更明显(P<0.05),CaR的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1μmol/L)均可完全阻断Spermine刺激引起的[Ca2+]i升高(P<0.05);相反,Spermine升高[Ca2+]i作用可被Filipin(1.5μ...  相似文献   

9.
钙网蛋白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不仅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内质网和肌浆网的可溶性Ca2+结合蛋白,而且在温度、氧气等胁迫、病原以及寄生虫感染等情况下都对细胞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首先解析钙网蛋白的类型、结构与分布,其次分析钙网蛋白在调节细胞内Ca2+平衡、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影响细胞凋亡与血管形成等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最后分析钙网蛋白在鱼类、虾类及贝类中的研究。综合分析发现,钙网蛋白可能作为水产养殖中一种分子生物标志物进而反应水产动物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低氧暴露和常氧下配对低氧摄食干预(半饥饿状态)下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以探讨低氧暴露诱导骨骼肌萎缩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①常氧正常饮食组(C组);②低氧正常饮食组(H组),氧气浓度为12.4%;③常氧配对饮食组(P组),投食量即为H组前一天摄食量。4周干预后测量大鼠体成分,取比目鱼肌(SOL)和趾长伸肌(EDL),称量湿重;HE染色观察肌纤维形态,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FCSA);WB测试骨骼肌中HIF1α、Akt、p-Akt及骨骼肌蛋白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蛋白含量。结果 1)H组大鼠体重较C组持续下降,P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初期H组(P组同)摄食量较C组显著下降,后期两组间无差异;(2)干预后,H组大鼠体质量和肌肉总量较C组和P组显著性降低,P组与C组间无差异;H组两肌肉湿重较C组显著下降;H组EDL的FCSA显著低于C组和P组;(3)H组EDL中HIF1α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H组和P组SOL中p-Akt/Akt比值显著低于C组;H组EDL中mTOR、4EBP1蛋白含量显著低于C组,atrogin1、MuRF1、beclin1蛋白含量及LC3Ⅱ/Ⅰ比值显著高于C组,H组SOL中MuRF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P组。结论 低氧所致的骨骼肌萎缩由低氧特异性因素诱发,表现为以快肌为主的骨骼肌蛋白合成减少和分解增加,而非低氧下摄食量减少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