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长尾小蜂属二新种(膜翅目:长尾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新疆皮山和甘肃文县的长尾小蜂属Torymus Dalman 2新种:宽翅长尾小蜂Torymus latialatus,sp.nov.和甘肃长尾小蜂Torymus gansu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甘肃忍冬科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产忍冬科植物8属59种8变种及3亚种(不包括引种栽培的1属和3种)*进行了统计,并计算甘肃与邻近省的相似性系数,与陕西省的最大,为0.41;而与西藏的为最小,仅为0.14。陇南西部河谷亚热带湿润区和陇南北部暖温带区是甘肃产忍冬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对甘肃产忍冬科植物进行了属、种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旧世界温带分布、温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4个类型。种的分布类型可划分为:中国特有、东亚分布、温带亚洲分布和旧世界温带分布。从该科植物在甘肃的分布来看,绝大多数种类都不超过中国4个植物亚区在甘肃的交汇点,与中国植物区划基本相符,并可确切说此交汇点应在兰州的永登县附近。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啮齿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涛  张迎梅 《兽类学报》1990,10(2):137-144
甘肃啮齿动物有87种(含7亚种),隶2目9科41属。可将甘肃划分6个省:1.陇东高原省,有28种(含l亚种),2.中部黄土高原省,有30种;3.河西走廊省,有36种,三趾心颅跳鼠和短耳沙鼠为本省特有种;4.祁连山地省,有29种,高原高山鼠和银白高山鼠为本省特有种;5.甘南高原草原省,有34种,棕背鼾和普通田鼠为本省特有种,6.陇南山地省,有34种,豪猪和巢鼠为本省特有种。  相似文献   

4.
记述植羽瘿螨科1新种:甘肃莓瘿螨Fragariocoptes gansuensis sp.nov.,寄主为二裂委陵菜。  相似文献   

5.
亚高山地区香芸火绒草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产野生香芸火绒草采用SED和萃取两种方法提取精油和浸膏,测得精油平均得率0.037%,浸膏1.18%,净油53.4%。精油有65种组分,评香鉴定认为,具有醛香、清香、甜香,香气浓强。研究分析表明,该植物可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天然香精香料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整理了甘肃产黄芪属(AstragalusLinn.)裂萼黄芪亚属(Subgen.CercidothrixBunge)植物共20种、3变种。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每个种的文献及其在本省的产地和分布,为甘肃省植物志的编写准备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甘肃双盾木属一新种王一峰,廉永善,王国宏(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70)关键词双盾木属,文县双盾木,甘肃ANEWSPECIESOFTHEGENUSDIPELTAMAXIM.FROMGANSU¥WangYifeng;LianYongshanan...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笔者在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的野外观察,以及查阅各有关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及其近缘种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与川贝母关系密切的有3个种,并且归并了16种18变种。  相似文献   

9.
指麦蛾属DactylethrelaFletcher世界上已知10种,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和非洲区,但中国尚无记载。本文报道指麦蛾属分布中国的3个种:其中刀瓣指麦蛾D.catarinaPonomarenko(分布:陕西杨陵、凤县辛家山、甘肃康县豆坝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和青冈指麦蛾D.tegulifera(Meyrick)(分布:陕西杨陵、凤县辛家山、甘肃康县阳坝和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寄主:栎树、青冈和麻栎)为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沈氏指麦蛾D.shenae,sp.nov.分布于江西婺源县珍珠山,它与D.subteguliferaPonomarenko外形相似,但体小,前翅斑纹赭黄色至赭褐色,中部及外缘无明显斑纹;雄性外生殖器抱器小瓣大而直。文中提供了中国种分种检索表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何苏琴  李玉奇 《菌物系统》1997,16(2):109-111
从甘肃省定西县豌豆田土壤中分离到的丝葚霉属一新种-甘肃丝葚霉PapulasporagansuensisS.Q.HeetD.Z.Tang,其形态特征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主模式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等模式保存在甘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宁夏宁南山区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分布密度与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庄林场不同立地条件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山间谷地甘肃鼢鼠平均密度为33只/hm^2;草甸山坡甘肃鼢鼠平均密度为13.3只/hm^2;林地甘肃鼢鼠平均密度为6.3只/hm^2。由于鼢鼠破坏活动,幼林受害率轻者为10%~20%,重者达到70%-80%。鼢鼠危害已制约当地造林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记述横皱叶蝉属和尖尾叶蝉属各1新种——叉端横皱叶蝉Oncopsis furca,长面尖尾叶蝉Pedionis mecota,spp.nov.,标本采白中国甘肃和广东省,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甘肃仓鼠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8年Allen发表采自甘肃卓尼的甘肃仓鼠(Cansumys canus)以来,对其分类地位的争论就没有停止,不同学者从形态学和生态学方面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为了确认Allen所命名的甘肃仓鼠的分类地位,本研究利用形态性状和遗传性状,比较研究了甘肃、宁夏标本(包括模式产地标本)与华北、东北大仓鼠标本共计169只。结果显示:甘肃、宁夏地区标本身体及头骨量度与大仓鼠指名亚种、东北亚种间大多无显著性差异;地理分布连续,其间无隔离,也无地理重叠;生态特征与华北、东北的大仓鼠相似;基于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甘肃、宁夏地区种群与大仓鼠东北亚种种群关系较大仓鼠东北亚种种群与指名亚种种群关系更近;单倍型演化关系显示,指名亚种种群和东北亚种种群分别独立地由甘肃种群单倍型衍生而来,并且三个种群单倍型之间的分歧较浅,没有形成种上的分歧程度。据此,甘肃、宁夏地区“甘肃仓鼠”应为大仓鼠甘肃亚种[Cricetulus triton canus(Allen),1928]。  相似文献   

14.
从甘肃省定西县豌豆田土壤中分离到的丝葚霉属一新种——甘肃丝葚霉Papulaspora gansuensis S.Q.He et D Z Tang,其形态特征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主模式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等模式保存在甘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中南部设置12个样区,对该地区原尾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原尾虫11种,隶属于2目6科7属。其中包括1个甘肃新记录属、4个甘肃新记录种和1个未定名种。古蚖科Eosentomidae、檗蚖科Berberentulidae为优势类群。华山蚖Huashanentulus huashanensis为广布种;檗蚖科Berberentulidae有2属3种;古蚖科Eosentomidae有3属7种,占甘肃原尾虫总数的44%;始蚖科Protentomidae有1属1种;夕蚖科Hesperentomidae有1属2种;日本蚖科Nipponentomidae有1种,中华雅娃蚖Yavanna sinensis是甘肃的新记录种;蚖科Hesperentomidae有1属2种,包括1个华山蚖属未定名种Huashanentulus sp.,只分布在临夏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对甘肃原尾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古北界种类占总数的20%,东洋界物种占53.3%,广布种类占总数的26.7%。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1989年5月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捕获的褐家鼠体上采到的一新种跳蚤鄂西栉眼蚤Ctenophthalmus exiensis sp.其形态与似种近甘肃栉眼蚤Ctenophthalmus gansuensis Wu,Zhang et Wang,1982和短突栉眼蚤C.(S.)breviprojiciens Li et Huang,1980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甘肃白龙江中上游流域的黏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采自甘肃白龙江中上游流域的黏菌52种,其中紫高杯菌Craterium paraguayenese、山地双皮菌Diderma montanum和双被绒泡菌Physarum bitectum为中国新记录种,另有34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8.
甘肃鼢鼠鸣声声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成年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4种鸣声(不安鸣声、威胁声、惊叫声、攻击声)声谱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鼢鼠在睡眠中偶尔发出不安鸣声,其频谱图简单,只有1个能量区(936~1833Hz);主峰频率(MPF,main peak frequency)为1501Hz;持续时间366μs,间隔时间135μs。在两鼠相遇或在格斗时向对方发出威胁鸣叫,威胁声有2个能量区(58.5~2671.  相似文献   

19.
参考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收集近年来甘肃省两栖爬行类相关研究文献,结合2018—2019年的野外调查,对甘肃两栖爬行动物名录进行了整理与修订,结果表明,甘肃现分布有两栖动物2目10科20属36种,爬行动物2目17科38属70种;与《甘肃脊椎动物志》相比,增加20种,删除10种;与《甘肃两栖爬行动物》相比,增加16种,删除7种;并对20个物种的归属或学名进行了修订。动物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物种28种(26.42%),东洋界物种56种(52.83%),广布种22种(20.75%);在动物地理省级分布区中,陇南南部山地省物种最多(69.81%),陇南北部山地省次之(29.24%),祁连山地省最少(5.66%)。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种40种;中国特有种42种。本文对甘肃分布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旨在更新及完善甘肃本土生物多样性名录,为甘肃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甘肃马先蒿属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整理了甘肃产马先蒿属植物53种,7亚种,6变种和1变型。记述了它们的生境与分布。其中,4种、2亚种为甘肃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