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述了产自山东曲阜黄庄动物群--雷新材料,周氏曲阜雷兽(新属、新种)Qufutitan zhoui gen et sp.nov.,该材料是山东人首次确定的雷兽属种报道,它与Metatelmatherium属相似但较之进步,早已知后沼雷兽亚科,在沙拉木仑期的唯一代表,与中国沙拉木仑期特有的鼻雷属差别交大。  相似文献   

2.
记山东曲阜中始新世晚期─雷兽新属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产自山东曲阜黄庄动物群-雷兽新材料:周氏曲阜雷兽(新属、新种)Qufutitanzhouigen.etspnov。该材料是山东省内首次确定的需兽属种报道,它与Metatelmatherium属相似但较之进步,是已知后沼雷兽亚科(Metatelmatheriinae)在沙拉木仑期的唯一代表,与中国沙拉木仑期特有的鼻雷兽属(Rhinotitan)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新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中始新世依希白拉组内发现的晚叉额雷兽属新种——马氏晚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mae sp.nov.)是新疆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雷兽头骨化石。标本为一件不完整的头骨,缺失鼻骨,前颌骨,部分上颌骨和泪骨。新种具有眶上突较粗大,额骨宽阔平坦,臼齿有中心窝,臼齿舌侧齿带前部上的齿尖不发育,M3无次尖等晚叉额雷兽属的特征。新种的颧弓成向外扩的弓形,额顶嵴在后侧向内收缩弯曲的弧度更大,外耳道较为倾斜,枕柱上方有舌状的突起,与唯一的属型种娇晩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formosus)明显不同。马氏晚叉额雷兽同属型种关系最近,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两者与雷兽亚族(Brontotheriina)构成一个三分支结构,但是两者是否为后者的姊妹类群尚无法确定。和属型种一样,马氏晚叉额雷兽在演化程度上与内蒙古伊尔丁曼哈期的谷氏原雷兽(Protitan grangeri)接近,但与同时期地理位置更近的哈萨克斯坦的雷兽Aktautitan hippopotamopus相比,马氏晚叉额雷兽较原始,表明新种所在的地层时代很可能要早于发现A.hippopotamopus的地层。三个泉剖面依希白拉组伊尔丁曼哈期以前发现的化石较少,此次马氏晚叉额雷兽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晚叉额雷兽属的地理分布,也为依希白拉组内存在伊尔丁曼哈期的沉积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雷丸凝集素的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勇海  龚隽 《菌物系统》2000,19(2):278-282
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经过Tris-HCl缓冲液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离了负,卵粘蛋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以及Sephacryl-S100分子筛等步骤,纯化得到纯度为95%以上的雷丸凝集素(简称OLL)。比活提高45.8倍,活力回收2.5%。雷丸订素是单一肽链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2kDa,等电点为7.5,可0被半乳糖抑制。具有热稳定性及酸碱  相似文献   

5.
雷丸菌核与发酵菌丝蛋白体外抑瘤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雷丸发酵菌丝与菌核蛋白体外对肿瘤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提取雷丸菌核与发酵菌丝蛋白,进行体外抑瘤试验,记录细胞形态变化,计算抑瘤率,分析两者在抑瘤效果上的差异.结果:两种提取蛋白在体外对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近,最高可达80%左右.结论:发酵菌丝蛋白具有显著抑瘤作用,在深入研究药理毒理的基础上可替代菌核入药.  相似文献   

6.
广西下雷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实地调查以及馆藏标本的整理和鉴定,对下雷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下雷植物种类丰富,已知维管束植物182科637属1 069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24科44属65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150科589属1 000种.(2)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  相似文献   

7.
广西涠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现为国家级海洋公园。经过两次的实地调查,采集到标本共348号。整理后发现:2个新记录属,即细穗草属(Lepturus)和蒭雷草属(Thuarea);6个新记录种,即疏花木蓝(Indigofera colutea)、滨豇豆(Vigna marina)、留萼木(Blachia pentzii)、滨海白绒草(Leucas chinensis)、细穗草(Lepturus repens)、蒭雷草(Thuarea involuta)。这些都是适应沿海生境的种类。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植物多样性资料,而且为沿海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2亚科31种网翅蝗科昆虫及1种癞蝗(外群)的线粒体基因Cyt b和COⅡ全序列,使用MEGA V4.1进行序列组成分析,对线粒体基因Cyt b、COⅡ数据集按照蛋白质基因密码子第一、二、三位点划分子集,并组成联合数据集COⅡ&Cyt b,对各数据集其子集进行了数据探索研究.在PAUP中应用NJ法、MP法、ML法以及在MrBayes V3.1中应用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BI)法进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网翅蝗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与中国的传统形态学分类体系没有差别,竹蝗亚科为较早分化出来的类群,其次为网翅蝗亚科;竹蝗新种和黄脊雷篦蝗聚为一支和其它竹蝗属类群形成姊妹群,因此建议将雷篾蝗属并入竹蝗属;隆额网翅蝗和宽翅曲背蝗聚为另一支,故建议将曲背蝗属并入网翅蝗属.雏蝗属的四个亚属中黑翅亚属、曲隆亚属和直隆亚属这三个亚属的单系性均得到稳健的支持,而短翅亚属的单系性在各种分析中皆得不到支持,它很可能是多系起源.  相似文献   

9.
菌物药雷丸的本草学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丸的分类、产地、名称、炮制方法、药用剂型、功效主治和方剂等做了较详细的本草学考证。  相似文献   

10.
雷兽是一类在始新世时很繁盛的古老的奇蹄类动物,其化石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在欧洲仅有零星发现。锤鼻雷兽(Embolotherium,曾译为王雷兽或大角雷兽)是一类亚洲特有的、非常特化的雷兽。它与雷兽科其他成员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鼻骨显著增大、加长,前端明显抬高,形成类似西方攻城锤状的“角”。它也因此而得名(embole为希腊语:攻城锤)。 Embolotherium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考察团在我国内蒙古额尔登敖包地区乌兰戈楚层中首次发现的。Embolotherium属已知…  相似文献   

11.
广东楝科植物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广东楝科植物种类的初步整理、研究,记载了16属33种7交种,包括本省产的13属27种7变种和外来引种的3属6种。其中有1个新变种(封开地黄连Munronia hainanensis How et T. Chen var. microphyllina X. M. Chen),3个新组合(曾椤Amoora tsangii (Merr.) X. M. Chen, 雷楝Reinwardtiodendron dubium (Merr.) X. M. Chen, 毛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M. J. Roem. var. schensiana (C. DC.) X. M. Chen), 3个分布新记录[雷楝属Reinwardtiodendron (我国新记录),鹧鸪花Trichilia connaroides (W. et A.) Bentv. var. connaroides(广东新记录),海南(木坚)木Dysoxylvm hainanense Merr. var. hainanense(广东大陆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Schroct.)经过Tris-HCl缓冲液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卵粘蛋白-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以及Sephacryl-S100分子筛等步骤,纯化得到纯度为95%以上的雷扎凝集素(简称OLL)。比活提高45.8倍,活力回收2.5%。雷丸凝集素是单一肽链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2kDa,等电点为7.5,可被半乳糖抑制。具有热稳定性及酸碱(pH1~12)稳定性。2mmol/L氯化锌可使其比活提高4倍。同兔血相比,与人血进行凝集反应,其比活可提高4倍。进行圆二光谱测定,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较高。与半乳糖间的抑制反应瞬间内完成,且空间结构变得紧密。  相似文献   

13.
雷兽是一类生活在古近纪始新世的奇蹄类哺乳动物,化石主要发现在古北区的亚洲和北美。我国雷兽化石丰富,尤以在内蒙古地区发现居多。1943年Granger和Qegory根据在内蒙古找到的数量可观的完好材料(包括37个头骨和70件下颌骨在内的141件标本),对我国的雷兽化石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划分出3个亚科、14个属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报道了甘肃省药材产地中心的武都地区67种药用真菌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和药用价值。其中冬虫夏草、蝉花、僵蚕、灵芝、树舌、茯苓、猪苓、雷丸、猴头、银耳、云芝、香菇、蜜环菌等在医药和食用上均有较高价值。文中所述有关分布、生态习性方面,为天然药用真菌的开发、利用、保护以及人工培育和有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根据。  相似文献   

15.
原肌球蛋白是肌原纤维中的一种结构蛋白。兔骨骼肌中的这种蛋白质早经鉴定,其分子量为53,000,分子长短轴比接近25,根据x-光衍射的结果,显示其分子内部的肽链系属α-角蛋白构型。经过浓脲溶液处理回收后,X-光衍射图谱仍具有α-构型的5.1A衍射弧,而无β构型出现。关于在溶液中原肌球蛋白肽链的空间构型,最早的研究,系1954年谭佩幸与曹天钦的旋光观察。他们注意到:自中性盐溶液移入浓脲溶液中后,原  相似文献   

16.
复殖类吸虫的生活史通常要经过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及囊蚴几个阶段。随大便排出的虫卵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卵内已含有成熟的胚胎(毛蚴)。有的虫卵在子宫内孵化(如棘口科并睾吸虫属的一种Parochis acanthus),有的要经过体外发育后才孵化(如姜片虫),有的成熟卵进入螺体后才孵化(如华枝睾吸虫),但大多数吸虫卵落入水内,经发育后,孵出毛蚴,若侵入适当的中间宿主后才能继续发育。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软体动物,通常是腹足类,有时是瓣鳃类或掘足类,但未见于头足类和双神经类。在软体动物体内大多数都要经过胞蚴阶段,有的还有子胞蚴(如日本血吸)。由胞蚴或子胞蚴产生雷蚴,但也有的没有雷蚴  相似文献   

17.
真菌菌丝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从丝状真菌的菌丝体中快速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发现类胡萝卜素在菌丝体中以色素颗粒形式存在。当饱和NaCl溶液存在于磨碎的菌丝体中,色素颗粒被破坏,类胡萝卜素可以被石油醚萃取。该方法适合根霉属(Rhizopus)、笄霉属(Choanephora)、毛霉属(Mucor)、脉孢霉属(Neurspora)、镰胞霉属(Fusarium)、布拉霉属(Blakeslea)、根霉属(Rhizopus)等丝状真菌菌丝体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植物致病菌,其宿主范围广泛,在世界各地严重影响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研究茄科雷尔氏菌的生理特性,探索其致病机理,有利于研发防治青枯病的技术与方法.脂肪酸是细菌细胞重要的组成物质,但是茄科雷尔氏菌脂肪酸合成的机制尚不清晰.本文以茄科雷尔氏菌GMI1000为材料,鉴定了该菌的脂酰Co A脱饱和酶和环丙烷脂肪酸合成酶,并分析了这两种酶在不饱和脂肪酸和环丙烷脂肪酸合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茄科雷尔氏菌RSc2450编码脂酰Co A脱饱和酶,参与其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但是该菌还存在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同时发现在茄科雷尔氏菌编码两个可能的环丙烷脂肪酸合成酶蛋白质中,仅有Cfa1(RSc0776)参与了该菌环丙烷脂肪酸的合成,并在低p H和高渗透压的耐受中起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茄科雷尔氏菌脂肪酸合成代谢特点及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疆哈密雷兽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9年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在哈密野马泉采到几块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这几块标本是一种副雷兽(Parabrontops)的臼齿。雷兽化石在新疆发现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治疗足癣的较好方法。方法将临床已确诊的足癣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组:口服特比萘芬的同时,外用雷锁辛溶液。对照组1:口服特比萘芬。对照组2:外用雷锁辛溶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93.33%,真菌清除率为96.67%;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93.33%,治愈率为86.67%,真菌清除率为90.00%;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5%,治愈率为50%,真菌清除率为65%。临床治愈率和真菌清除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5)。结论联合疗法治疗足癣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