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牙参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象牙参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假种皮没有完全包被种子, 由约4~5 层薄壁细胞构成。种皮可以分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由1 层表皮细胞构成, 细胞壁明显增厚;中种皮包括下皮层、半透明细胞层和3~4层细胞的色素层, 下皮层和色素层细胞均充满红棕色色素;内种皮由1 层体积小、壁局部增厚的砖形薄壁细胞构成。种子在珠孔端分化出珠孔领、孔盖和种阜状结构, 珠孔领为同形型, 孔盖不具石细胞硬层。合点区内种皮出现缺口, 缺口间充满合点区色素细胞, 其整体轮廓成新月形。外胚乳可分为厚区与薄区两部分, 外胚乳细胞壁平直, 细胞内充满淀粉。内胚乳细胞主要含蛋白质, 也有少量脂类物质, 细胞界限不清楚。胚棒状, 两端略膨大, 含大量脂类物质, 也含蛋白质和多糖。  相似文献   

2.
砂仁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砂仁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与胚。假种皮由内表皮、外表皮及其间的6-9层薄壁细胞组成。种皮分为外种皮、中种皮与内种皮。外种皮由1层表皮细胞构成,其壁增厚并略木质化。中种皮包括各含1层细胞的下层皮和半透明细胞层与含3-5层细胞的色素层;下皮层与色素层细胞均含有红综色素,后者的壁呈网状增厚。内种皮由1层内切向壁与径向壁非常增厚的石细胞构成。种皮表面具有许多疣状突起,它们是体积较小的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九翅豆蔻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九翅豆蔻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由外珠被发育而来的种皮可划分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由一层表皮细胞构成,其壁增厚并略木质化.中种皮包括下皮层、油细胞层和含2—5层细胞的色素层;各为一层薄壁细胞的下皮层与油细胞层非常压扁.内种皮由一层石细胞构成,极厚,占种皮厚度的1/3—2/3,是种皮主要的机械层;内种皮整体外观呈波浪形,在珠孔端和合点端的内种皮除外.种子在珠孔端分化出珠孔领和孔盖,在合点端分化出下皮细胞垫、大型薄壁细胞区、维管束和合点端色素细胞区.外胚乳细胞内充满淀粉,内胚乳细胞含有大量蛋白质和多糖,胚细胞含有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物质.脂类物质不存在于油细胞中,而存在于胚细胞、部分假种皮细胞、外种皮细胞和内胚乳最外层细胞中.建议将油细胞(层)改称为半透明细胞(层).  相似文献   

4.
姜属植物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报道以斑蝉姜、珊瑚姜和多穗姜为材料的姜属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姜属种子较大,基部具一膨大的种阜状结构,膜质假种皮2-5裂,裂片指状或瓣状。种皮黑褐色,一般平滑,由外种皮、中种皮与内种皮组成。外种皮为一层表皮细胞。中种皮由各含一层细胞的下皮层和半透明细胞层与含(2)3-4层薄壁细胞的色素层组成。半透明细胞体积很大,细胞内的不定形块状物含有脂类;色素层细胞体积小,不含或仅含少许色  相似文献   

5.
唐源江  廖景平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4):711-715,T001
距药姜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表明,种子包括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外皮由1层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壁纤维素质且明显增厚,中种皮可分为1层细胞的下皮层、半透明细胞层和2-4层细胞的色素细胞层,下皮层和色素细胞层的细胞内充满棕红色色素;内种皮由1层砖形薄壁细胞构成。珠孔区有珠孔领和孔盖的分化,但珠孔领分化不完善。合点区内种皮出现缺口,缺口间充满合点区色素细胞,其整体轮廓成新月形。外胚乳细胞壁平直,细胞内充满淀粉。内胚乳可分为多细胞区简细胞区两部分,内胚乳细胞界限不清,内含物主要是蛋白质,胚少有分化,含脂类、蛋白质、多糖,另外,还对姜花族的种子解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中国云南姜科Zingiberaceae一新种——苍山象才参Roscoea cangshanensisM.H.LUO,X.F.Gao&H.H.Lin。该种与大理象牙参R.forrestii Cowley在体态上相近,但唇瓣深裂成2裂片,每个裂片再2裂,基部收缩成具白色条纹的柄,叶片较狭窄,(2-)7-24×1.5-2.5cm,叶片基部狭缩成叶柄状而不同。该新种叶片基部狭缩成叶柄状,唇瓣倒卵状楔形,长2.5-3.5cm,宽2.5-3.0cm,基部收缩成具白色条纹的柄,与长柄象牙参R.debilis Gagnep.相似,但苞片非管状,较短,长5-15mm,隐藏于叶鞘内,花冠管较长,10-12.5cm,唇瓣深裂成2裂片,每个裂片再2裂,可与后者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
茴香砂仁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茴香砂仁种子的假种皮膜质,由内、外表皮及其间的数层薄壁细胞构成,种皮黑褐色,由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组成,外种皮为1层表皮细胞;中种皮由1层细胞的下皮层,1层细胞的半透明细胞层、3-4层薄壁细胞的中种皮薄壁细胞层和1层细胞的色素细胞层组成,内种皮由1层径向延长的细胞构成,内切向壁与部分径向壁非常增厚,种子珠区分化出珠孔领,孔盖和珠孔区薄壁细胞,合点区内种皮出现缺口,缺口间的合点区色素细胞群整体轮廓呈刺叭状,珠孔端的则为1层细胞,细胞内含蛋白质、多糖、脂类物质,胚含量脂类物质,还含有蛋白质与多糖。  相似文献   

8.
中国姜科象牙参属小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绍全 《植物研究》1992,12(3):247-253
本文对我国象牙参属(Roscoea)的种类进行整理,计有13种、3变种,其中包括1新种和2个新变种。文末附有中国该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兰花蕉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颖群  廖景平  吴七根   《广西植物》1997,(3):235-241
兰花蕉种子球形或近球形,具表皮毛,种脊不明显。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五部分。假种皮具3~4条粗毛状裂片,包围种子或不定向伸展;裂片最外方为1层表皮细胞和1~3层厚壁细胞,内方为薄壁细胞;表皮细胞和厚壁细胞的壁增厚并木质化;成熟时裂片下部1/2段中空。种皮由外珠被发育而来,但内珠被在种子发育后期才萎缩。种皮分化为外种皮,中种皮与内种皮;外种皮由1层表皮细胞构成,其细胞壁增厚并木质化;中种皮外方为2~3层厚壁细胞,内方由12~15层薄壁细胞构成;内种皮由1层径向延长的石细胞构成,其细胞壁网状增厚,胞腔不明显。外胚乳极不显眼,大部分只由1层切向延长的长方形细胞构成,局部为2~17层细胞;外胚乳细胞主要含许多脂类物质及少量蛋白质颗粒,不含淀粉。内胚乳占据种子很大的体积,由通常径向延长的长方形、长条形或方形薄壁细胞构成;细胞内充满淀粉粒和通常一颗亦有2至多颗菱形或方形蛋白质晶体,脂类物质极少。胚圆柱形,胚根和胚芽不明显。种子珠孔区不分化出珠孔领和孔盖,但具柄,柄的远轴端边缘大部分着生假种皮,着生假种皮一侧柄略膨大。合点区内种皮出现极宽的缺口,缺口间为整体呈弧状长条形的合点区厚壁细胞群。较粗的种脊维管?  相似文献   

10.
姜目姜群植物的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姜群4科代表植物的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姜科、闭鞘姜科和竹芋科均具假种皮。姜科的外种皮由1层细胞壁增厚的表皮细胞构成,中种皮分化为下皮层、半透明细胞层和色素层,内种皮由石细胞构成;闭鞘姜科外种皮由薄壁细胞构成,中种皮为薄壁细胞层,内种皮由石细胞构成;美人蕉科外种皮则由径向延长的Malpighian细胞构成,中种皮包含4~5层石细胞和2~5层薄壁细胞,内种皮则由色素细胞组成;竹芋科外种皮和中种皮均由薄壁细胞构成,内种皮由1层垂周壁和内平周壁极其增厚的石细胞构成。姜群中只有美人蕉科不具假种皮和孔盖,姜科和闭鞘姜科的合点区均有色素细胞群,闭鞘姜科的合点区还分化出一个内方有缺口的合点室。姜科和闭鞘姜科都有明显的内胚乳和外胚乳;美人蕉科具发达的外胚乳,内胚乳仅为一薄层;竹芋科种子不具内胚乳。综合芭蕉群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姜群4科之间的系统学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兰花蕉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颖群  廖景平 《广西植物》1997,17(3):235-241
兰花蕉种子球形成或近球形,具表皮毛,种脊不明显,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五部分,假种皮具3~4条粗毛状裂片,包围种子或不定向伸展,裂片最外方为1层表皮细胞和1~3层厚壁细胞,内方为薄壁细胞;表皮细胞和厚壁细胞的壁增厚并木质化,成熟时裂片下部1/2段中空,种皮由外珠被发育而来,但内珠被在种子发育后期才萎缩,种皮分化为外种皮,中种皮与内种皮;外种皮由1层有皮细胞构成,其细胞壁增厚并木质  相似文献   

12.
拟豆寇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豆寇(Paramomum petaloideum)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假种皮膜质,由5-7层薄壁细胞构成,种皮分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由一层细胞构成,其壁增厚并木质化,中种皮包括下皮导,透明细胞层和色素层,下皮由一层细胞构成,细胞近长方形,半透明细胞层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近长方形或长条形,形态上与色素层细胞相似,但可通过染色方法把二者区分,色素层由一至二层细胞构成,最内层细胞形态有时难以分辨,内种皮由一层内切几壁非常增厚的石细胞构成,珠孔区分化出珠孔领,孔盖和珠孔区薄壁细胞,珠孔领导形型,孔盖具有石细胞硬具,合点区内种皮内凹陷并出现缺口,缺口位于种子近顶部偏向背侧,缺口间的合点区色素细胞群整体轮廓呈喇形,壁呈波浪形的外胚细胞富含淀粉粒,内胚乳最外一层细胞体积小,富含脂类物质,内胚乳合点端多层细胞,珠孔端为一层细胞,含丰富蛋白质,脂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胚中,本文还从种子解剖学角度讨论了拟豆寇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3.
14.
舞花姜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吴七根  廖景平   《广西植物》1995,15(2):146-153
舞花姜种子表面只许多表皮毛,基部具黄白色的种阜状结构。假种皮着生于种阜结构内缘,基部筒状,中上部指状分裂;假种皮细胞长条形.内含许多细小淀粉粒。种皮由外珠被发育而来.可划分为外种皮、中种皮与内种皮。外种皮由具3—5(6)层表皮细胞的复表在构成,最外层的一些表皮细胞向强突起形成表皮毛。中种皮由下皮层、半透明细胞层、中种皮薄壁细胞层与色素层构成。下皮层由一层下皮细胞构成,细胞内充满结合有单字的红褐色色素;半透明细胞含有与脂类结合的淡黄褐色无定形块状物,中种皮薄壁细胞内无色素或任何颗粒状物;色素层为中种皮最内方的一层,细胞体积大、充满与单宁结合的红褐色色素。内种在由一层体积小、壁局部增厚的砖形薄壁细胞构成,其机械保护作用小。种子在珠孔区分化出珠孔领、孔盖及种阜状结构。珠孔领为异形型,孔盖不具石细胞硬层。种阜状结构以其细胞层数增多、壁增厚并本质化的复表皮加强了珠孔区的机械保护作用。合点区内种皮出现缺口.缺口间充满通常呈多角形的合点区色素细胞,其整体轮廓为长条形。外胚乳细胞壁平直,细胞内充满淀粉粒,部分细胞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与脂类:近合点外胚乳形成一薄区。内胚乳细胞含有蛋白质、脂类与淀粉.其细胞轮廓清楚,椭圆形或不规?  相似文献   

15.
1植物名称大花象牙参(Roscoea humeana). 2材料类别潜伏芽.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云南省野生象牙参属植物的种类、分布、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国象牙参属植物种类分布及药用资源,探讨它们的分布特点及其药用价值.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馆藏植物标本的查阅和文献资料的整理进行研究.鲒果:中国象牙参属植物有14种3变种,其中有8种作为藏药和民间草药使用,具有补肺定喘,治咳嗽哮喘或温中散寒、止痛消食等功效等功效.结论:我国西南地区象牙参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地黄叶和茎的解剖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地黄叶和茎的显微结构以及梓醇、多糖的分布进行观察研究,以明确梓醇和多糖在地黄叶和茎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地黄叶的上、下表皮均分布有腺毛和非腺毛,腺毛都属于头状腺毛,包括长柄和短柄的头状腺毛,两类腺毛的分泌物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和多糖;叶的上、下表皮上都分布有无规则型气孔,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比上表皮的大,但气孔指数相差不大;栅栏组织由2~3层薄壁细胞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薄壁细胞形状无规则,细胞间隙大。(2)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海绵组织中黄斑样的薄壁细胞是梓醇和多糖的贮存场所,这类薄壁细胞在叶片边缘的齿末端处最为集中,茎的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也都是梓醇和多糖的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杂交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对植物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自然杂交现象,除了传粉、形态等传统手段,还需要分子水平的证据.本研究利用HAT-RAPD技术,对姜科象牙参属植物的自然杂交现象进行分析,运用主坐标分析和杂交指数分析对疑似杂交个体进行鉴定,探讨HAT-RAPD技术在分析和鉴定杂交个体方面的可行性.结果显示,HAT-RAPD方法比传统RAPD扩增的条带更稳定、清楚、容易统计,同时主坐标分析和杂交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形态介于大花象牙参(Roscoea humeana)和早花象牙参(R.cautleoides)的个体是两者的杂交后代,且与大花象牙参的亲缘关系更近.以上的结果表明HAT-RAPD技术可以用于自然杂交的分析,并且由于其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将成为一种非常适合分析和鉴定杂交个体的分子手段.  相似文献   

20.
小草蔻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小草蔻花梗的维管束可分成外环和中心区两部分。进入室下区后,外环维管束向外偏移,其数目由约13束增加至约40束;中心区由不规则分布的18束变为三角形排列的12束。延伸至子房室区时,外环基本不变,而原来中心我的维管束则成为3束心皮背束、3束隔膜束及5-7束小的胎座维管束。3束心皮背束外方的主支经延长中最后进入花萼、胎座维管束于延长部基部消失。及至延长部基部,3束隔膜束的内侧横向分支,并最后与部分外环的维管束及心皮背束方的细小分支在此形成一个维管束网结,而外侧的主支直接向上延伸;近轴面的隔膜束主支分裂成4支最后进入仅有的1枚功能雄蕊,无轴面的2束隔膜束主支则各分成2-3束最后进入唇。延长部的维管束网结部分延伸入花瓣、唇瓣和腺体基部,少量进入花柱。首次提出姜科植物的花萼既代表了3枚花萼片,又包含了3枚缺失的外轮雄蕊。支持姜科的唇瓣代表了两枚缺失的内轮雄蕊及两枚腺体是隔膜腺变异结构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