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桤木(Alnus hirsuta Turcz.)是桦木科赤杨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据植保人员观察,种植在猕猴桃果园四周的桤木对危害猕猴桃的害虫有诱集作用,当猕猴桃果园四周种上桤木时,象鼻虫和金龟子等害虫倾向于聚集在这种树上。为阐明其内在原因,我们首次对该植物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桤木(Alnus hirsuta Turcz.)是桦木科赤杨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据植保人员观察,种植在猕猴桃果园四周的桤木对危害猕猴桃的害虫有诱集作用,当猕猴桃果园四周种上桤木时,象鼻虫和金龟子等害虫倾向于聚集在这种树上。为阐明其内在原因,我们首次对该植物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元素分析用1106型元素分析仪;质谱用7070-HF型色-质联用仪(EI);红外光谱用Nieolet FT-IR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氢谱、碳谱及DEPT谱用XL-200型核磁共振谱仪  相似文献   

3.
桤柏混交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桤柏混交林是四川盆地近年兴起并正在大力推广的人工林。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是我国的特有种,原系常绿阔叶林区的散生和伴生树种。它喜温,阳性,现已成为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它和柏混交形成一种新的混交林型。四川盆地森林郁蔽率仅5%左右,有的县尚不足1%。桤柏混交林营造三年左右郁闭成林,打破了过去多年造林不见林的局面,并由于桤木固氮量高,叶肥高效促进了农田增产,现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东北桤木叶片表面;发现其远轴面表皮上具有盾状腺毛。其由2个基细胞、4个柄细胞和20~25个头部细胞组成;随着分泌物质的积累;细胞逐渐破裂。幼叶远轴面表皮无盾状腺毛;仅有气孔分布。观察东北桤木叶片横切面;发现其为异面叶;远轴面表皮上的盾状腺毛细胞与叶脉维管组织相连。外文资料显示用于表述桤木属表皮上的盾状腺毛的名词较多;该毛状体应为“Peltate glandular hairs”。同时建议对“Glandular scales”、“Peltate gland”、“Peltate scale”、“Peltate glandular hairs”等名词进行规范统一。另外有关东北桤木叶表皮上毛状体从原表皮细胞的发生过程及其分泌物的成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研究SO_2胁迫下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净化能力。结果表明:(1)桤木叶片在SO_2 4.29 mg·m~(-3)和8.57 mg·m~(-3)处理下分别在14 d和7 d时出现伤害症状;(2)随SO_2浓度增加,桤木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值和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净光合速率在SO_2 4.29 mg·m~(-3)处理下与CK无显著差异,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呈现先增后降趋势;(3)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均随SO_2浓度升高而增加;(4)叶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SO_2浓度增加而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桤木叶片硫含量随SO_2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桤木幼树能通过调节自身保护机制应对低浓度SO_2逆境胁迫并维持正常生长,可将其用作工厂附近或SO_2污染区域造林树种,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
桤叶唐棣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桤叶唐棣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桤叶唐棣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为MS IAA0.1mg/L 6-BA 0.5mg/L KT 0.5mg/L;增殖培养基为MS IAA 0.1mg/L 6-BA 2.0mg/L,增殖芽数最大,达到5.4;GA3对茎芽长无促进作用;在1/4MS无激素培养基上,生根率达87.9%。  相似文献   

7.
桤柏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桤柏混交林和柏木纯林的根系组成、根系形态特征和根量分布,并比较了这两种林型根系的生物量、生产力和氮元素在根库中的积累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同一物种在不同林型中根系的重量、组成、形态和分布有较大差异。在桤柏混交林中,桤木根系分布线,侧根发达,细根相对比例少;柏木根系分布较深,在不同土层分布较均匀,吸收根和细根相对含量较高。与混交林相比,柏木纯林根系主要集中在0 ̄40cm土层中,吸收根  相似文献   

8.
四川桤柏混交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四川省盐亭县桤柏混交林单株干重、平均净生产量、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的系统研究表明:桤木和柏木不同器官生物量随年龄积累变异显著,积累最多的是树干,其它器官积累较少。桤木各器官平均净生产量在2~12年上升,在12~14年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其生物量结构和垂直分布也程相同的趋势,表明桤木在16年以后已成熟,主伐年龄可定在18~20年间。柏木叶积累量的增长在幼龄期有“超前现象”。其各器官平均净生产量在2~18年内增长呈“J”型曲线.生物量结构和垂直分布仍处于剧烈分化期。在我国人工混交林中,桤柏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肥牛木叶的酚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肥牛木(Cephalomappasinensis)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5个酚性成分,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1),原儿茶酸(2),没食子酸乙酯(3),阿魏酸(4),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从美丽马醉木(Pieris formosa D.Don)叶中分离得到马醉木亭(Ⅰ)、β-谷甾醇(Ⅱ)、β-香树脂醇(Ⅲ),蒲公英醇(Ⅳ)4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