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阐明影响我国单季稻种植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 揭示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可为我国优化单季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引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选取影响我国单季稻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 利用其地理分布信息,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阐明影响我国单季稻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并构建我国单季稻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影响我国单季稻潜在种植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降水量、湿润指数和稳定通过18 ℃日数, 它们对单季稻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潜在气候因子的94.5%; 基于主导气候因子和单季稻种植点分布的地理信息, 结合最大熵模型构建的我国单季稻种植区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 根据待预测区单季稻的存在概率, 明确了我国单季稻种植区潜在分布的气候低、中、高适宜区和气候不适宜区, 并分析了各气候适宜区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阐明影响我国单季稻种植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 揭示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可为我国优化单季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引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选取影响我国单季稻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 利用其地理分布信息,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阐明影响我国单季稻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并构建我国单季稻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影响我国单季稻潜在种植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降水量、湿润指数和稳定通过18 ℃日数, 它们对单季稻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潜在气候因子的94.5%; 基于主导气候因子和单季稻种植点分布的地理信息, 结合最大熵模型构建的我国单季稻种植区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 根据待预测区单季稻的存在概率, 明确了我国单季稻种植区潜在分布的气候低、中、高适宜区和气候不适宜区, 并分析了各气候适宜区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条件下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作为一种国际性重大林业害虫,传入我国后,立即成为油松的致命性害虫并迅速在我国扩散开来。本研究利用中国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和未来气候数据(2011-2040年),以CLIMEX软件和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特性资料为理论依据,分析、预测、比较在历史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气候适生区。结果表明:在历史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域均集中在我国南方和华北地区,高度适生区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将发生变化,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将向西北和东北方向扩增。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对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其适生范围变大,适生边界北移,大部分地区适生程度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检疫防控、控制其扩散暴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物多样性秦岭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及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秦岭高大的山体及其对南北气候的屏障作用,使生物在种类分布上,具有明显南北差异,为多种生物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5.
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奇瑾  周广胜 《生态学报》2012,32(12):3931-3939
根据中国气象局216个春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与1971—2000年10 km×10 km空间分辨率的气候资料,基于全国区域和年尺度筛选出了影响我国玉米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指标,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研究了影响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主导气候因子及其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影响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10℃积温、≥10℃的天数、最热月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年降水、湿润指数和气温年较差;结合春玉米存在概率,将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划分成4个等级:气候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给出了各气候适宜区的气候特征。选取作物在待预测地区的存在概率这一综合反映各主导气候因子影响的指标来划分作物潜在种植分布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进行气候区划,从而可为制定玉米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生态环境因子的分析,对油橄榄在原产地和汉中地区引种的气温、降雨量(特别是降雨季节分配)和日照及土壤条件的分析研究表明:旱季灌溉和雨季排水,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调正pH值及施钙、磷、硼等来补充某些生态因子的不足,并需选择适应我国气候条件的品种,才是引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华猕猴桃原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俗称光阳桃)和硬毛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hispida,俗称毛阳桃)是我国特产。它在我国分布广,资源丰富,且有悠久的利用历史,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水果和食品加工原料,也是民间治病和防除病虫害的药物及综合利用的珍贵植物资源,因而它是很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兴果树品种。根据新西兰栽培经验,认为选择适宜气候条件的地区是引种猕猴桃成功的主要原因。现将我们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与气候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国植物功能型划分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功能型(Plant functional types, PFTs)作为沟通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生态系统属性的桥梁,随着全球变化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的深入而受到广泛重视。植物功能型的划分依赖于研究的背景、尺度和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区域尺度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植物关键特征的植物功能型划分方法。该方法首先选择了6项植物特征,包括3项冠层特征:木本-草本、常绿-落叶和针叶-阔叶,以及3项生理特征:光合途径(C3 / C4)、植物的水分需求和热量需求,作为划分植物功能型的关键特征;然后,先根据植物冠层特征划分得到5个基本类型,再根据水分和热量条件进行详细划分,得到29种备选类型;需要时,再根据研究目的从这29种备选类型中选择所需类型。根据这个方法,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季风气候条件下特有的水热配置和高海拔环境对植物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影响的基础上,从备选类型中选择了一套适合中国气候和植被特征的植物功能型体系。这套体系包括18类植物功能型,其中含7类‘树’功能型、6类‘灌木’功能型和5类‘草’功能型,另根据需要设置2类‘裸地’功能型。并且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和中国植被的地理分布确定了用于限制植物功能型分布的气候因子,这些气候因子包括绝对最低温度、最暖月平均温度、有效积温、年最热月平均温和最冷月平均温之差、湿润指数、年均降水量。应用表明,这套植物功能型可用于模拟我国植被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该研究为发展适于我国的植被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型、评估全球变化对我国植被的影响及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作用提供依据与参数。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4个乔木属花粉—气候响应面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借鉴地质趋势面和生态响应面的方法,考虑到中国北方特殊的气候与植被状况,进行了表土花粉丰度与气候参数(年均降水量和7月均温)之间的非线性函数方程即花粉-气候响应面模型的研究。并从实际出发,选择了分布较广、生态指示意义较大的松属(Pinus)、桦木属(Betula)、栎属(Quercus)和云杉属(Picea)等木本植物,依数据变换方式的不同,共采用了22种建模方案来建造它们的花粉-气候响应面模型。通过对模型方程进行质量检验,选择质量最优的建模方案建模,结果表明模型对数据拟合较好,可用于中国北方定量重建古环境的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程军  沈阳  郭水良 《生态科学》2015,34(1):9-16
文章应用当前和基于RCP45CO2 排放情景下2050 和2070 的11 个生物气候数据, 以及花叶藓属(Calymperes)18个国内分布记录, 应用MaxEnt 模型和ArcGis 9.3 软件, 预测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两属植物在我国南部41 个自然保护区潜在分布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前气候条件下, 花叶藓属植物在我国的海南岛、台湾岛的南部地区有较高的气候适应性。在研究的41 个自然保护区中, 有26 个自然保护区花叶藓属植物的的气候适应指数在阈值以上, 花叶藓属分布与纬度的关系极为明显, 随着纬度(X)的增加, 花叶藓属植物的气候适应指数(Y)呈指数式下降, 两者的关系为: Y =19.9650X(–0.057X) (r=0.9445, P<0.01)。到了2050 年, 有32 个自然保护区的气候适合于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 到了2070年, 除了陕西的佛坪和四川贡嘎山保护区外, 其余的39 个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均适合于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就全国范围来讲, 当前、2050、2070 年气候条件下花叶藓属的潜在分布区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39%、7.66%和15.56%, 综合适宜指数分别为0.0682、0.0817 和0.1117。随着气候的变暖, 花叶藓属植物的适生面积在不断地扩大, 综合气候适应指数也在持续地变高。最冷季节的平均温度对我国境内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受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温度季节变化、年温度变化范围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 四者的贡献率分别是77.1%、10.2%、7.3%和4.8%。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概率随着最冷季节、最干季节平均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随着温度季节变化值、年温度变化范围和昼夜温差月均值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冰消期至早全新世的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简称YD),因降时间短,气候波动强,是全球气候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根据近期的研究,YD事件上在欧洲、北美和我国北方都有所表现。但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内陆地区,未见报道。笔者在用孢粉资料探讨我国南方南岭东部地区15000yr BP以来的植被与环境演变时,发现约在10400yr BP前,植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气候有一较明显的降温被动,这是我国低纬度人  相似文献   

12.
沈阳  于晶  郭水良 《生态学报》2015,35(19):6449-6459
蓑藓属(Macromitrium)和木灵藓属(Orthotrichum)是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的两个最大的属,前者呈现泛热带分布式样,后者呈偏温带性分布式样。应用当前和基于RCP4.5(Medium-Low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二氧化碳排放情景下2050和2070的11个生物气候变量,以及木灵藓属(Orthotrichum)66个、蓑藓属(Macromitrium)131个国内分布记录,应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预测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两属植物在我国38个自然保护区潜在分布范围的变化。11个生物气候变量包括昼夜温差月均值、年温度变化范围、温度季节变化、最热月份最高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湿月份雨量、最干月份雨量、雨量变化方差和最暖季度平均雨量。选择了10%的遗漏错误对应的累积值作为分布预测阈值,为了更好地展示气候变化下这两个属的潜在分布区变化,选择了我国境内的38个自然保护区并计算了不同气候条件下两种藓类植物属在这些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气候适应指数。38个自然保护区包括福建武夷山、甘肃祁连山、广东南岭、广西花坪、广西十万大山、贵州梵净山、贵州雷公山、海南尖峰岭、河北五台山、河南鸡公山、河南小秦岭、湖北神农架、湖北星斗山、吉林长白山、江西庐山、辽宁白石砬子、辽宁医巫闾山、内蒙古大黑山、宁夏贺兰山、青海三江源、山东云台山、山西历山、山西芦芽山、陕西佛坪、陕西太白山、四川贡嘎山、四川卧龙、云南哀牢山、云南大围山、云南纳板河、浙江凤阳山、浙江古田山、浙江九龙山、浙江普陀山、浙江清凉峰、浙江天目山、浙江乌岩岭和重庆大巴山。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蓑藓属和木灵藓属在我国的适生面积都将减少,蓑藓属植物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面积从当前的31.5%下降到12.23%,木灵藓属的从当前的65.81%下降到44.94%,气候变化对蓑藓属植物分布的影响要大于木灵藓属。对于蓑藓属植物,当前气候条件下的38个自然保护区中,除了宁夏贺兰山和甘肃祁连山外,其他的36个保护区都有适合于蓑藓属植物分布的气候条件。到了2070,河南鸡公山、山东云台山、浙江普陀山、浙江九龙山、浙江古田山、内蒙古大黑山、山西芦芽山、江西庐山、辽宁医巫闾山、广西花坪、辽宁白石砬子、河北五台山、山西历山、河南小秦岭、陕西佛坪、吉林长白山、贵州梵净山、贵州雷公山和福建武夷山这19个自然保护区不再或几乎不再适合于蓑藓属的分布。对于木灵藓属植物,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38个自然保护区中,除了海南尖峰岭保护区,其余的37个保护区均处于木灵藓属植物潜在分布范围之内。与当前气候条件相比,2070年38个保护区的气候条件均变得不利于木灵藓属分布,其中广西花坪、江西庐山、云南纳板河、广西十万大山、河南鸡公山、山东云台山、浙江普陀山、浙江天目山、浙江古田山、浙江九龙山、福建武夷山、贵州梵净山、辽宁医巫闾山、河南小秦岭和陕西佛坪等15个保护区已不在木灵藓属的潜在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具有间歇性猖獗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草地螟第2和3个暴发周期结束的原因,以加深对草地螟间歇性猖獗机理的认识。【方法】利用轨迹分析方法,分析1983和2009年草地螟成虫的迁飞动态;通过计算气温距平、降雨量距平百分率,探索影响种群波动的气候背景;利用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异常气候条件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1983年6月我国东北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出现极端低温多雨天气,而我国华北北部出现严重的干旱,引发了大范围的草地螟种群崩溃事件。1983年秋季,集中越冬区仅局限在山西北部的高海拔地区。山西北部天敌寄生率在1984年春天达到较高的水平,进一步压低了草地螟种群的数量,导致第2个发生周期的结束。2009年6月东北亚地区出现了与1983年6月类似的极端恶劣气候,致使我国东北、华北以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再次出现大范围的草地螟种群崩溃事件,直接导致第3个周期的结束。大气环流异常是这两次极端气候事件的直接原因。【结论】极端气候事件已成为我国草地螟发生周期结束的重要因素。鉴于极端气候的出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草地螟发生周期的结束目前尚难以实现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14.
选择湖南3大烟区的永州市、浏阳市、桑植县进行客土盆栽试验,探讨土壤和气候及其互作对湖南烤烟部分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二氢猕猴桃内酯、大马烯酮、糠醛、巨豆三烯酮总量、β-紫罗兰酮5种中性挥发性香气物含量属中等变异强度,其变异强弱按该顺序依次递减.土壤和气候及其互作对烤烟不同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糠醛含量,气候具有显著效应,土壤及气候和土壤互作效应较小;对大马烯酮含量,气候、土壤均具有显著效应,以气候效应最大,气候和土壤互作效应较小;对β-紫罗兰酮和巨豆三烯酮总量,气候及气候和土壤互作均具有显著效应,以气候和土壤互作效应最大,土壤效应较小;对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气候、土壤及其互作效应均较小;气候对5个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贡献率为40.82%,土壤为20.67%,气候和土壤互作为38.51%.大田生长不同时期的气象因素对5种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较大的前3个气象因子在发根期为降雨量、云量和平均气温,在旺长期为昼夜温差、日照时间和蒸发量,在成熟期为降雨量、蒸发量和平均气温.对5种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影响的前3个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速效钾、有效磷和pH.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程肖侠  延晓冬 《生态学报》2008,28(2):534-543
应用林窗模型-FAREAST,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主要类型森林演替动态的影响.根据大气环流模型ECHAM5-OM和HadCM3预测的气候变化资料,模拟选择了目前气候情景、增暖情景、增暖且降水变化情景3种气候情景.结果表明:维持目前气候不变,东北森林树种组成和森林生物量基本维持动态平衡.气候增暖不利于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生长,主要针叶树种比例下降,阔叶树比例增加;温带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带有上移的趋势;增暖幅度越大,变化越明显.气候增暖基础上考虑降水变化,东北森林水平分布带有北移的趋势,降水对低海拔温带针阔混交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对生境选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野生动物对生境选择的研究概况魏辅文冯祚建王祖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生境选择野生动物一般而言,生境指动物所生活的地方。除人类以外,所有动物只要环境中其最基本的资源条件如食物、水分和隐蔽场所等得到满足,且与气候、竞争者和捕食者...  相似文献   

17.
近来,雾霾气候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部分地区陷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雾霾气候可以导致咽喉发炎、咳嗽、鼻塞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日常护理可减少雾霾气候对人体的危害。本文从雾霾气候的成因与危害、雾霾气候下的日常护理方法与中医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与思考,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雾霾所造成的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土壤放线菌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云南具有极为复杂的地理气候。根据云南省不同的地质、地理、土壤、气候、植被特点选择样区,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云南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放线菌的生态分布与植被的关系。将云南土壤放线菌区系划分为热带区系、亚热带高原区系、滇西北高山区系和雪山区系四种类型。对云南土壤放线菌区系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脆弱性评价研究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基础上,耦合了潜在 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模拟气候变化对潜在植被分布格局和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影响,以潜在植被的变化次数和变化方 向定义植被分布 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生态系统功能特征量的年际变率及其变化趋势定义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而对生态 系统的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分布格局及其区域特点。结果表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气候脆弱 性的总体特点为南低北高、东低西高,气候变化将会增加系统的脆弱性。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排放情景特别报告国内和区域资源情景, 即IPCC-SRES-A2气候情景进行的预测模拟表明,到21世纪末我国不脆弱的生态系统比例将减少22%左右,高度脆弱和极度脆弱的生态系统所占的 比例较当前气候条件下分别减少1.3%和0.4%。气候变化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分布格局影响不大。不同气候条件下,高度脆弱和极度脆 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生态过渡带上及荒漠-草地生态系统中。总体而言,华南及西南大部分地区的生 态系统脆弱性将随气候变化而有所增加,而华北及东北地区则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20.
玛咖引种气候适宜区域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影响玛咖引种的温度、湿度、降雨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分析,以选择玛咖引种可能的气候适宜区域,为引种栽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