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龚正达  解宝琦 《昆虫学报》1990,33(3):362-365
二刺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bispiniforma Li, Hsieh & Yang)系李贵真等1976年根据云南德钦标本首次记述的。在此以后,作者等先后从本省的剑川、中甸和贡山又采到数批标本。经进一步研究鉴定,认为其中的贡山标本系一新亚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贵真 《动物学研究》1985,6(3):243-24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应祥同志于1979年11—12月间从云南德钦的甲午雪山采到一批跳蚤。其中从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Mime-Edwards)体上采到的一种鉴定为蠕形蚤属Vermipsyall Schimkewitsch,1885平行蠕形蚤V.parallela Liu,Wu et Wu,1965下一新亚种,依其宿主命名为平行蠕形蚤金丝猴亚种V.parallela rhinopitheca新亚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记述了采自青海玉树的长窦副新蚤Paraneopsylla longisinuata Liu, Tsai & Wu,1974的雄蚤。模式标本保存于著者所在的单位。  相似文献   

4.
于心  张金桐 《昆虫学报》1981,(3):321-323
最近,我们重新整理和检视了过去的蚤类标本。从中发现额蚤属中一批曾定为圆指额蚤[Frontopsylla(F.)wagneri Ioff,1928]的标本与我们最近从北塔山地区采到的典型的圆指额蚤标本显著不同,认为是一新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秦岭山区蚤类研究的第四报。 在秦岭采到的大量蚤类标本中,发现了一个形态构造十分特殊的标本。经研究认为,这个标本不但代表了一个新属新种,而且其形态上的某些重要特征甚至跨越了现有的科的水平。由于目前仅采到一个雄性标本(但标本正常且十分完整),为慎重起见,姑且按一新亚科新属处理。为了纪念作者们的导师柳支英教授在我国蚤类学研究领域中的突出贡献,谨将新亚科、新属和新种命名为柳氏蚤亚科、柳氏蚤属和锥形柳氏蚤,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从云南省德钦县采到的跳蚤标本中,发现特新蚤(Neopsylla specialis Jordan,1932)一新亚种,与已知三亚种——特特新蚤(N.s.speciaiis Jordan,1932)、贵阳特新蚤(N.s.kweiyangensis Li,1964)、闽北特新蚤(N.s.minpiensis Li et Wang,1964)均有明显差异,定为一新亚种,命名为德钦特新蚤Neopsylla specialis dechingensis新亚种。 鉴别特征 雄性:1)第Ⅷ腹板后端长鬃列以后的膜质部较窄,接近闽北特新蚤,而不同于特特新蚤、贵阳特新蚤者,具较宽的膜质部。新亚种在该腹板侧面具鬃9-12个,最后一列  相似文献   

7.
从云南省西北部三个不同地区采到的双蚤属(Amphipsylla Wager,1909)标本,经比较研究,分别为似方双蚤(A.quadratoides Liu,Tsai & Wu,1975)一新亚种及直缘双蚤(A.tuta Wagner,1928)两新亚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盲鼠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湖北省恩施地区卫生防疫站调查队近年来采到一批蚤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盲鼠蚤属 Typhlomyopsyllus 一新种,这是在我国盲鼠体上采到的第2个盲鼠蚤属新种,现记述如下: 无窦盲鼠蚤,新种 Typhlomyopsyllus esinus sp. nov. 鉴别特征(仅知雌性)本新种在形态特征上与洞居盲鼠蚤 T. caraticus Li et Huang,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西藏采到一种跳蚤,经研究后认为是蝟形蚤科(Hystrichopsyllidae)新蚤亚科(Neopsyllinae)副新蚤族(Paraneopsyllini)中的一个新属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锥蚤属一新种(蚤目:角叶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 Ewing)是松鼠的主要寄生蚤。我国已知有7个种和亚种,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和浙江等省。著者等在1965年采自云南德钦的跳蚤中发现一种寄生于松鼠的大锥蚤,与已知各种均有明显区别,遂订为新种。  相似文献   

11.
支英古蚤由解、杨1982年首次报导,模式产地云南宾川。该年(1982),我们在贵州省梵净山、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进行蚤类调查时,采到1♂,2♀。继原描述之后,原著者(解)又从云南云龙采到6♂♂,7♀♀,共12♂♂,11♀♀。模式标本采自海拨3000米,贵州标本采自海拨1700米。 贵州的支英古蚤形态上一般符合原描述,但有一些变异在原描述中未提及,现就两省标本作如下比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新蚤属已知有18个种和亚种,其中有12种和亚种属于多毛组,6种属于斯氏组。著者等今整理了从云南、贵州、福建和陕西四省所得到的斯氏组新蚤,除尊新蚤和异种新蚤未获得以外共记述了10种和亚种。其中无规新蚤和福建新蚤为已知种,不同新蚤为我国新记录,均作了补充记述。另外还发现了斯氏新蚤的雌性。本种系Rothschild 氏于1915年根据采自尼泊尔-锡金边境的一只雄蚤而记述。至1932年Jordan氏根据从四川得到的标本记述了雌性形态。本文根据从云南获得的雌雄性标本,重新记述了雌性形态,并由于早先文献中证据的不足和结论的可疑提出Jordan氏1932年记述的雌蚤并非本种,可能是其他种新蚤的雌性。 本文记述了两个斯氏组的新种:1)相关新蚤新种,采自云南中甸 Apodemus agrarius;2)二毫新蚤新种,采自云南中甸 A.agrarius(?E.proditor)。另外,对特新蚤进行了种下分类,提出特新蚤乃一多型物种,根据其种群特征将所得标本分别订为三个地理亚种:(1)云南大理的为特特新蚤;贵阳的为贵阳特新蚤;福建的为闽北特新蚤。 最后编制了我国斯氏组新蚤12个种和亚种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客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以来,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采到一种客蚤,属于conformis种团,经过鉴定,认为是科学上未描述的新种。现记述如下:塔里本客蚤 Xenopsylla tarim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4.
在1957—1958年中著者(沈定荣)从云南省连山等地区的黄胸鼠(Rattus rattus flavi-pectus)等宿主体上采到病蚤属(Nosopsyllus)的一种跳蚤,其形态与伍氏病蚤(Nosoprylluswualis Jordan,1941)相近。经与贵阳的伍氏病蚤的副模标本和一些原产地模式标本相比较,我们认为是一新种,命名为长形病蚤(Nosopsyllus elongatus sp.nov.)以标志新种具有较为狭而长的可动突(movable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地区多毛组新蚤二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记述从四川、云南采到的两种新蚤(genus Neopsylla Wagner,1903),它们都属于Hopkins和Rothschild于1962年所定的多毛组(setosa group),且与本组的盔形新蚤(N.galea Ioff,1946)接近。本文除记述这两个新种外,同时对它们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发现,在形态特征上和地理分布上的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近来我们从若干青海的蚤类标本中,发现一个新属新种,该虽属于细蚤科双蚤亚科(Amphipsyllinae),命名为具钩靴片蚤Calceopsylla aduncata(新属,新种),系廖灏溶同志于1959年所采,特此志谢。范按序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60年10月间,从四川省黑水地区采到古蚤属(Palaeopsylla Wagner,1903)两个新种。本文除对新种记述外,还对本属的特征加以补充和修订;在属下建立一个新的组(group);并对我国迄今已知的八种古蚤编订一个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二毫新蚤(N.biseta Li & Hsieh,1964)据单个雄性标本描述以来,尚无雌性报告。本文,据近年采到的雌雄标本,首次记述雌性,并对雄性的某些形态作了补充。二毫新蚤Neopsylla biseta Li & HSieh,1964 Neopsylla biseta Li & Hsieh,1964.昆虫学报.13(2):210-230.(附图8)模式标本(1)采于云南中甸Apodemus agrariu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们从云南西北部采到茸足蚤属(Geusibia Jordan,1932)一新种。兹记述如下: 云南茸足蚤Geusibia yunnanensis,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与我国四川的半圆茸足蚤(G.hemisphaera Liu,Chen et Liu,1981)接近。与该种的重要区别是:♂,1)抱器体后缘中部无粗短的指形突;2)第8腹板基部仅有一条骨化杆,中部缺乏稍淡的骨化弯钩;3)可动突最宽处在中段;4)第9腹板后臂相当于膨部的钩状突形状不同而较宽;5)阳茎钩突端膨大,较圆。♀,第7腹板后突通常有浅凹,凹陷的下方有明显的后腹角或齿突。  相似文献   

20.
湖北西北部神农架古蚤属一新种(蚤目,栉眼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从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海拔2 300m捕获的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体上采到的古蚤属Palaeopsylla Wagner,1903偏远种团remota-group 1新种,马氏古蚤Palaeopsylla mai sp.nov.,新种与偏远古蚤Palaeopsylla remota Jordan,1929、重凹古蚤P.recava Traub et Evans,1967、鼹古蚤P.talpae Gong et Feng,1997和贵真古蚤P.kueichenae Xie et Yang,1982相近,其主要不同在于变形节和阳茎端的构造.模式标本存放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