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碳水化合物为母体的新型药物设计廖文胜,陆德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碳水化合物,粘附,药物在以往的生化药物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总是蛋白质和核酸。而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有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开始对...  相似文献   

2.
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众所周知。传统的抗病毒药物一般为核苷类似物,如无环鸟苷、叠氮胸苷等。但这些药物抗病毒作用不彻底、毒副作用大。由于西医药对病毒病的局限性,人们对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越来越活跃,其中植物多糖作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为治疗病毒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原创药物的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原创药物研究投入产出比降低,开发难度加大,成功率比较低,所以有必要利用新制剂、新技术、新工艺对专利药和传统药物进行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最终能开发现有药物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4.
鱼类营养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鱼类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饲频率增加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养殖鱼类感染疾病的几率大大升高,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鱼类病害已经成为制约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传统的用于防治鱼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化学药物治疗法;一是疫苗预防法。化学药物治疗存在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而疫苗预防法则由于其特异性和操作困难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防治鱼类病害的方法就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药物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就需要保证药物的质量与安全,同时,保证药物安全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药物检测技术由于其稳定性与灵敏度落后,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治疗需求。因此,探析现代药物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主要针对几类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在现代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制剂两种传统用药方式不能对药物在身体内的输送进行控制,药物经病人的血管在身体内循环,对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包括健康的和不健康的)都会产生交互影响。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正在研发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传输技术(SonoDrugs)。  相似文献   

7.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转化法,微生物转化法在甾体药物的生产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利用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可以生成一系列甾体药物的中间体,这极大地方便了甾体药物的生产.通过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学科的技术手段,人们对甾醇转化菌株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改造.本文对工业分枝杆菌植物甾醇转化途径及菌种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药物从研发到临床应用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研发期间的投入成本可高达十几亿元。而随着医药研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及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药物活性相关数据急剧增加,传统的实验手段进行药物活性预测已经难以满足药物研发的需求。借助算法来辅助药物研发,解决药物研发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大大推动药物研发进程。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尤其是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在药物活性方面能够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深度学习由于具有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接收高维的输入变量且不需要人工限定数据输入特征,可以拟合较为复杂的函数模型,应用于药物研发可以进一步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在药物活性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度学习模型主要是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和自编码器(auto encoder,AE),而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由于其生成数据的能力常常被用来和其他模型结合进行数据增强。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药物分子活性预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综述表明,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度和效率均高于传统实验方法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因此,深度学习模型有望成为药物研发领域未来十年最重要的辅助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
癌症的高病发率和高死亡率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传统治疗癌症的药物分子存在水溶性较差、无靶向性、生物安全性低等问题.纳米递送系统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子和共聚物胶束解决了传统癌症治疗过程中药物水溶性较差的问题.但大多数纳米递送系统不具备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且药物包封率不高.糖类作为具有较好的靶向特异性识别能力、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有害真菌已造成植物真菌病害、食物污染和人类真菌感染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且其逐渐增加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导致真菌防治日益困难.传统的合成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已不能满足需求,作为生物机体天然防御分子的抗真菌肽已成为应对真菌危害及耐药性的重要研究对象.抗真菌肽能够抑制有害真菌,具有高效、...  相似文献   

11.
范云六 《遗传》1975,2(2):172-179
在临床上应用磺胺及抗菌素的早期,人们就注意到了有些病原菌对药物呈现了抗性。后来发现除某些细菌对某些药物本来就不敏感外,就是原来对药物敏感的病原菌中也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抗药性菌株,而且,有一些菌株在抗一种抗菌素的同时注往也对其它一些抗菌素呈现抗性。因此,药物抗性成了临床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原来对药物敏感的菌会出现抗药性?          为什么出现愈来愈多的抗性菌株和一些细菌抗愈来愈多的药物?这些问题涉及到药物抗性的机理。60年代中期开始对药物抗性突变株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及生化方面的研究。从遗传机理来说,细菌对药物的抗性或者是由于染色体基因突变的结果,或者是由于存在染色体外的药物抗性遗传因子。大量的资料表明:染色体外遗传因子控制的药物抗性在临床上更为重要。      本文分三个方面来介绍细菌药物杭性的遗传及其生化表型,而着重谈染色体外遗传因子控制的药物抗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深入挖掘放线菌中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超弦  卓英  张立新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0):1885-1895
放线菌是一类能够产生丰富生物小分子药物的微生物, 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近几十年来, 来源于微生物并最终上市的药物越来越少, 而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却越发严重, 人们对新药的期待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近十年里发展迅速的合成生物学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发的促进作用。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的思想对生命系统进行设计与改造, 使传统方法难以获取的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通过外源宿主得以产生, 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资源; 此外, 对次级代谢基因簇的合理设计和对生物元件的应用不仅使人们获得了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新化合物, 还能使某些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药物的产量得以显著提高; 最后, 本文还介绍了合成生物学领域近些年DNA组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为从事次级代谢产物研发的工作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尽管人们对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医疗手段在不断进步,但该病仍是世界头号杀手。对心脏病的一级和二级药物治疗可引起多种副作用,结果导致病人不能坚持用药。当前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或用于补充或用于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在心脏病临床中观察到,针刺,特别是电针不失为一种安全和切实可行的选择。本综述旨在通过对针刺防治心脏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来评估针刺的有效性。根据已有的证据,可认为针刺在治疗心肌缺血、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风湿病的传统治疗以激素和甲氨蝶呤为代表的改善病情药物为主,随着分子水平研究的深入,以肿瘤坏死因子α阻断剂为代表的多种靶向生物制剂进入临床。药物的选择性治疗必须依靠基因组及药物遗传学的研究,对不同患者疗效及药物毒副反应作个体化的分析,从而正确的选择药物。本文就风湿病的传统的甲氨蝶呤和TNF-α阻断剂在药物基因组学预测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褪黑素是新近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天然抗肿瘤药物,对多种恶性或良性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瘤机制复杂而广泛,主要包括调节雌激素作用通路,影响细胞周期,调节生长因子,干扰钙调素和微管蛋白功能,增加细胞间缝隙连接,对细胞代谢的影响以及抗氧化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等。对于褪黑素作用机制的全面了解将有助于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药物市场是当前制药行业最具价值和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拥有大量需要药物干预的糖尿病患者。自从胰岛素被发现以来,制药公司研发了一大批具有数十亿美元销售额的药物。由于人们更倾向于久坐的生活习惯,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呈爆炸性增加,也极大地提高了大批新型重磅炸弹级抗糖尿病药物问世的几率。在新型药物(包括传统的胰岛素类似物)稳固地位的驱动下,糖尿病药物市场被预测将在未来5 年内翻倍。本综述分析了当前市场动态,以及越来越不利于市场发展的管理环境对产品发展的影响。当创新药物面临着国家监管部门越来越多的审查,胰岛素类生物仿制药的法规也即将颁布,从长远来看,将在无形中削弱糖尿病市场。此外,还讨论了胰岛素仿制药进入市场带来的重要挑战,并对其治疗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虽然传统的化疗与放疗结合成功地提高了白血病的缓解率,但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及易产生耐药性对白血病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选择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靶向治疗逐渐被人们接受。一些天然提取物虽然因其活性成分含量低、提取分离困难、化学稳定性较差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但它们能抑制或延缓不同阶段的癌变进程,具有低毒性、副作用少、可作用于一条通路的多个靶点、多效应等特点,且与某些化疗药物联用时,能减弱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和降低耐药性,增强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向之一。本文将重点就作用于PI3K-AKT-mTOR通路的天然提取物影响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部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白血病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药物成瘾是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实药物成瘾的神经机制及神经环路在成瘾行为形成的不同阶段逐渐发生改变。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或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等技术的组学研究对包括药物成瘾在内的精神疾病遗传的脆弱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上述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技术或测序技术主要预测疾病的遗传风险位点。然而,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脑区特异性的细胞异质性信息。因此,传统研究对发病机制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针对单个细胞进行转录水平的测定,规避了传统测序对细胞群体平均转录水平检测的缺点,可以定量描述细胞异质性。近年来,单细胞转录测序技术在神经精神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并以药物成瘾为例,重点阐述说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传统药物治疗的盲目性以及副作用,人们亟需去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对营养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通过营养素的干预可降低因个体易感基因缺陷所带来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这种个体化的非药物性治疗,有针对性且副作用小。本综述总结了主要以近年来已报道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及其与营养素间的交互作用,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健康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反义核酸药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i XJ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2):115-119
反义药物以其合理设计药物的可能性和精确的特异性广泛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但反义药物的研究并非如人们最初预想的那样简单。本文从其特异性,稳定性,透过靶细胞的能力,作用强度,活性判定,给药途径,安全性和毒性,生产成本等诸方面对反义药物的研究现状,现存问题进行了综述。相信伴随这些问题的解决,反义药物很可能成为药典的一部分,给疾病的治疗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