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末秋初时节,无论城乡都很容易采集到野生果蝇。从饲养野生果蝇开始,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实验,作为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内容。1 野生果蝇的采集和培养1.1 诱饵与培养基 果蝇以酵母菌为食,只要富含酵母菌、基质松软、不易被杂菌污染的材料,均可作为野生果蝇的诱饵以及幼虫的培养基。常用的诱饵有洒槽、甜瓜条、香蕉、桔子、苹果、桃子、葡萄和发酵的面团等,这些饵料需要保持湿润。1.2 培养瓶的准备 将诱饵分装在250ml左右的广口瓶或锥形瓶中,罐头瓶洗净亦可。诱饵占瓶高的1/4为宜,瓶口覆盖处理好的纱布(单层),四周…  相似文献   

2.
果蝇实验是最常见的生物学实验。而培养与麻醉果蝇是果蝇实验中的2个基本操作。介绍2种果蝇实验中实用的小制作:培养瓶用的海绵塞,以及在海绵塞的基础上改进的用于转移果蝇进行麻醉的"移蝇塞",使用移蝇塞可以使麻醉果蝇的操作变得容易控制,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入麻醉瓶中果蝇的数量。这2种小制作材料易得,制作简单,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3.
野生果蝇的采集和幼虫培养及保存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的巨大染色体”实验,常常因实验材料不易得到,欲做而不能。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现介绍一种城乡均易做到的野生果蝇的采集和幼虫的培养、保存的简易方法。(一)诱饵与培养基果蝇以酵母菌为食。在众多的诱饵和培养基中,酒糟最容易获得(可自制也可到市场或酒厂购买),且含酵母菌多,基质松软、又不易被杂菌污染,为最好的野生果蝇的诱饵和幼虫的培养基,而且培养的果蝇幼虫量多、个大、体壮。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进行果蝇唾腺染色体实验培养三龄幼虫时,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了2项很实用的小技巧.现介绍如下: 1 选择果蝇的小技巧 果蝇的选择,以野生为宜,一般不要选用长期在实验室培养的果蝇.野生果蝇通常出现在有不新鲜或腐烂的水果周围,所以水果摊或有坏烂水果的垃圾堆是捕获果蝇的首选地点,当然也可以用切成碎片的果肉招引果蝇.  相似文献   

5.
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 用以观察染色体的果蝇,可在实验前进行诱捕。在温暖季节尤其在初秋,在果皮或腐烂水果堆积处可见到成群果蝇。用瓶内放置有果皮的广口瓶置于阳台或室外墙边蔽阴处。不长时间即有果蝇飞入瓶中。用硬纸片盖住瓶口,用乙醚将果蝇麻醉.倒出后可鉴别性别,然后移入培养瓶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6.
刘金香 《生物学通报》2000,35(11):35-36
果蝇实验可从收集野生果蝇开始。培养野生果蝇可用于 :1为做唾腺染色体装片提供三龄期幼虫 ;2观察突变性状和进行杂交试验 ;3观察动物完全变态发育的全过程。本文将介绍收集和培养野生果蝇的经验和方法。1 果蝇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果蝇是双翅目昆虫 ,成蝇体长约 0 .5cm,体色多数为檀黄色 ,故又称“黄果蝇”,也有灰身和黑身的。眼睛为复眼 ,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 ,如向日葵状 ,多为红色。卵椭圆形 ,长约 0 .0 5cm。受精卵约需 36h孵化出白色幼虫 ,经两次蜕皮发育成三龄期幼虫。一龄二龄幼虫较小 ,三龄幼虫长约 0 .0 3~ 0 .0 5cm。成熟三龄期…  相似文献   

7.
果蝇三龄幼虫是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巨大染色体的好材料 ,如何获取果蝇三龄幼虫 ?我们设计了一个简便的方法 ,效果较好。该方法是 :在天气暖和的日子里 ,取一清洁的广口瓶 ,放入一些已发酵的面团 ,倒入适量凉开水 ,搅拌发面成糊状 ,厚约 2~ 3cm。取纱布盖住瓶口 ,用线扎紧 ,在纱布的中央开一小孔 ,将广口瓶放到窗口。不久 ,就会有果蝇飞进瓶里 ,在发面上生活 ,雌雄果蝇交配、产卵 ,卵孵化成幼虫 ,幼虫以发面中的酵母菌为食。当发现有幼虫爬到瓶壁上时 ,取其大的即为充分发育的三龄幼虫。果蝇生活史 (即卵→幼虫→蛹→成虫 )的长短与温度关系…  相似文献   

8.
果蝇是遗传学最好的实验材料之一。为解决果蝇观察问题,我们使用了一种方便的果蝇整体装片方法,经二年多存放和观察证明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值得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一试。其方法是先取相应性状的活果蝇(如红眼灰身的雄果蝇和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和雌果蝇、残翅雄果蝇和雌果蝇……)用乙醚麻醉。麻醉方法是将一乙醚棉球放入培养果蝇的培养瓶中,盖上棉塞,一、二分钟即可麻醉(如无乙醚可用少量二甲苯或酒精“麻醉”),在东北地区的冬季放在室外片刻亦可冻昏,置电冰箱冰盒中冷冻片刻亦可。如用乙醚麻醉,最好是待果蝇将醒能  相似文献   

9.
郝莉  顾正龙  戴灼华 《遗传学报》2000,27(4):298-303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的分离变相因子「Segregation Distorter(SD)」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具有减数分裂驱动性质的特殊遗传因子,SD在世界不同地区的黑腹果蝇群体中广泛存在,通过杂交的方法测得其频率在1%-5%范围之内。首次在中国北京,青岛采集大量野生黑腹果蝇样本,对SD进行频率测定,发现SD在中国野生黑腹果蝇群体中也广泛存在,且频率与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昆虫学家L.E.拉强斯和E.F.尼布林最近使用遗传育种上的致死基因的方法,培育一些持有致死基因的昆虫,施放于野外,使与野生的同种的昆虫交配,那末它们的下代就会死亡几近乎绝迹。根据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和调查,试用他们的方法,那些同种野生害虫,确已减少很多。过去曾有人以电离辐射来处理果蝇,可以使雄的果蝇,失去  相似文献   

11.
1 诱集瓶的制作取一个容量为 5 0 0 m L的广口瓶和带有滴管的橡胶塞。在瓶内放入一些腐烂的水果 ,或者是甜酒糟 ,其量为瓶的 1/ 3。滴管吸入少量乙醚后 ,管口用凡士林或石蜡封好。2 采集方法将诱集瓶放在垃圾堆旁或水果市场一角 ,也可以放在厨房 ,甚至米酒坛子旁边都可以。注意瓶子不要将盖子塞住瓶口 ,以便瓶内的气味溢出和果蝇的进入。过一段时间发现有果蝇在瓶内 ,迅速将盖子塞住瓶口 ,然后挤压滴管胶头将适量乙醚注入瓶内。待其麻醉后取出 ,进而培养出果蝇的幼虫以供实验用 (观果蝇唾液腺染色体 ) ,注意注入瓶内的乙醚不要过量 ,避免…  相似文献   

12.
果蝇的生活史及其人工饲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蝇是双翅目昆虫 ,成蝇体长约 0 .5 cm。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果蝇为黑腹果蝇 (Drosophilamelanog-aster) ,属于果蝇科、果蝇属 ,它体形小、繁殖快。1 生活史果蝇的 1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分为 4个明显的时期 ,即卵→幼虫→蛹→成虫。卵长约 0 .5 mm、白色 ,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 ,能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 ,不致深陷于食物中 ,卵经 2 2~ 2 4 h孵化为幼虫 ,幼虫经两次蜕皮为三龄幼虫约 4~ 5 mm,肉眼可见其一端稍尖为头部 ,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 ,幼虫生活约 4 d左右化蛹 ,起初颜色淡黄、柔软 ,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 ,此时即将羽化 ,成虫果蝇自羽…  相似文献   

13.
果蝇实验是最常见的生物学实验,实验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瓶塞。介绍如何用电热丝切割器自制美观、易于清洗与保管的海绵塞,并介绍一种在海绵塞的基础上略加改造,用于转移果蝇的小装置——移蝇漏斗。使用这种小装置可以在瓶内果蝇不外飞的情况下,方便地往己收集了一些处女蝇的培养瓶中转移新收集的处女蝇。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遗传”杂志介绍,使用三乙胺(Triehylamine)作为果蝇的麻醉剂优于乙醚及二氧化碳。这种方法的优点是:①麻醉持续的时间比乙醚更长(30分钟~1小时以上);②对人体的危险性小;③费用低廉。因此,很适宜在学生实验中使用。使用方法利用果蝇麻醉瓶,按照和乙醚同样的要领使用三乙胺。但是,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市场出售的聚乙烯制冲洗瓶(规格为100ml的比较好)。在冲洗瓶中加入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共生菌对宿主的很多生理功能有着重要影响,但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探索其潜在的机制存在困难。黑腹果蝇的无菌和悉菌模型可以被用来研究细菌和宿主的相互作用。【目的】分离和鉴定果蝇肠道大肠杆菌,并研究其对宿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果蝇肠道大肠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利用体外和体内定殖实验验证共生关系。通过果蝇的发育历期和生长速率实验检测该细菌对宿主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RT-qPCR技术对促胸腺激素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从实验室饲养和野生果蝇肠道体内分离并鉴定得到大肠杆菌。体内和体外定殖试验中大肠杆菌可以和果蝇肠道共生菌共存,说明大肠杆菌是果蝇肠道共生菌。另外,大肠杆菌通过提高果蝇生长速率促进其发育。在分子水平上,大肠杆菌可以激活果蝇体内脑促胸腺激素和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大肠杆菌是果蝇肠道共生菌并能促进果蝇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徐皓哲  王璐  王杰  胡文  李榕  刘威 《微生物学通报》2018,45(12):2662-2672
【背景】共生菌对宿主的很多生理功能有着重要影响,但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探索其潜在的机制存在困难。黑腹果蝇的无菌和悉菌模型可以被用来研究细菌和宿主的相互作用。【目的】分离和鉴定果蝇肠道大肠杆菌,并研究其对宿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果蝇肠道大肠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利用体外和体内定殖实验验证共生关系。通过果蝇的发育历期和生长速率实验检测该细菌对宿主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RT-qPCR技术对促胸腺激素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从实验室饲养和野生果蝇肠道体内分离并鉴定得到大肠杆菌。体内和体外定殖试验中大肠杆菌可以和果蝇肠道共生菌共存,说明大肠杆菌是果蝇肠道共生菌。另外,大肠杆菌通过提高果蝇生长速率促进其发育。在分子水平上,大肠杆菌可以激活果蝇体内脑促胸腺激素和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大肠杆菌是果蝇肠道共生菌并能促进果蝇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果蝇繁殖和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或高于30℃均不适于果蝇的活动,很难捕捉。以南昌地区为例,上半年5月1日—6月15日,下半年10月1日—11月15日为最好的捕捉时期。将试管(烧杯或钢笔水瓶也可以)洗干净,装进适量(如10—20克)糯米酒瓤(不要糯米酒,防止淹死果蝇),用马粪纸盖上瓶口,马粪纸应大于瓶口,纸中心应钻5—10个大小如黄豆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西藏野生大麦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西藏不同地区的106份野生大麦为材料,其中包括50份野生二棱大麦(HS),27份野生瓶形大麦(HL)和29份野生六棱大麦(HA),用Liu等(1996)发表的SSR连锁图的每个连锁群的两个臂的不同位置上选取3~5个共30个SSR标记,研究了西藏3类野生大麦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这3类野生大麦在遗传组成及等位变异频率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在总样本中,共检测到22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位点检测到7.6个等位变异,其中70个为这3类野生大麦间共同的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在这3类野生大麦间有明显的差异,亚种问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亚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HS〉HL〉HA。聚类分析表明,野生二棱大麦、野生六棱大麦分别聚在不同的两类,而野生瓶形大麦中各有约50%的材料分别聚在这两类。根据本研究及前人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中国栽培大麦是从野生二棱大麦经野生瓶形大麦向野生六棱大麦进化的。该结果支持了栽培大麦起源的“野生二棱大麦单系起源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昆虫均为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幼虫和成虫阶段往往有着不同的资源需求。研究昆虫在幼虫和成虫阶段的生态位和适合度,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昆虫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的认识。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和伊米果蝇(D.immigrans)是全球广布的两种果蝇,它们常常发生在相同的季节,且均在腐烂的水果上产卵,幼虫寄生在其中完成生长发育。本研究通过转瓶实验评估了这两种果蝇在连续竞争过程中的内禀增长率和种内与种间竞争系数,并进一步检验了它们的成虫对产卵场所,以及幼虫对食物的竞争强度,据此计算了两个物种在成虫和幼虫阶段的生态位分化与适合度差异,在当代物种共存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两种果蝇共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连续饲养过程中,黑腹果蝇表现出更高的适合度,大概率会竞争排斥掉伊米果蝇。具体而言,两种果蝇在幼虫和成虫期均有极大的生态位重叠,虽然伊米果蝇成虫对产卵场所有着更高的利用率,黑腹果蝇的幼虫在生长发育阶段对饲料有着更高的利用率,但两种果蝇在成虫、幼虫阶段竞争的结果更多地取决于谁先占据资源。本研究表明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资源利用率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们共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香椿子[Toona sinensis(A.Juss.)Roem seed]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本文研究了香椿子对野生黑腹果蝇的寿命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作用。实验收集羽化8 h内的黑腹果蝇,置于含1、5 g/L和10 g/L浓度的香椿子培养基上培养,以基础培养基作为对照,采用生存实验检测果蝇的寿命,并研究了不同浓度香椿子对果蝇抗氧化酶活性(SOD、CAT)、脂质过氧化酶产物丙二醛(MDA)以及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雌雄果蝇的寿命与香椿子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当香椿子浓度为10 g/L时能够显著提高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P0.05或P0.01);随着香椿子浓度的增大,雌雄果蝇组织总SOD、CAT酶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蛋白含量增加,且对雌蝇的影响高于雄蝇。结论,香椿子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