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中国自然区划委員会所修訂的綜合自然区划以及各部門区別,是我国自然区划工作中自上而下的开端,必須肯定它已經初具了自然区划的規模。但是,局部具体界綫划分上还是有值得討論的地方,这其中以亚热带和热带的界线划分问題是多年来爭論的焦点。我国亚热带也和世界各地亚热带地区一样,范围較广闊。它是热带过渡到温带的地带,在植被和植物区系上都表現了明显的过渡性貭。例如在此带的山地范围內,热带植物区系从下和温带植物区系从上而侵入;在植被类型上也同样地表  相似文献   

2.
最近地理学界对我国亚热带和热带之間的界线問題争論很多。地植物学家对这个問題亦有不同的主张。問題的关鍵在于对亚热带和热带,尤其是前者的理解及其划分所依据的标准。应該认为自然界中的所謂带,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客观存在的綜合体,取决于其中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全部自然地理因素,因此划分的指标应当以綜合的为原則。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真实性,要看主观的成分多少为轉移,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完全統一起来,或者更确切地說,把二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九万山位于广西北部的中央(25°10’~25°25’N,108°27’E),界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处。其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高海拔为1693m,最低处仅170m。经对1850号标本的鉴定,共计有藓类植物35科、101属和189种。本文分析了九万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将其划分为 10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最为丰富(39.33%),热带、亚热带成分次之(38.20%),而温带成分居第三位(18.54%)。本文选择了九万山临近的五个地区加以比较。其中,金佛山与九万山藓类植物的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0.68%和36.87%,神农架为57.29%和33.13%。尖峰岭为48.83%和22.29%,西双版纳为57.29%和29.63%。而我国东部的武夷山则为69.86%和39.57%,其相似性系数在相比较的五个山区中为最高。九万山区有4个特有属并明显受喜马拉雅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九万山区藓类区系中约有7%的种类是典型的热带成分。根据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笔者认为九万山的藓类区系表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性,其分界线可能位于九万山的南侧。  相似文献   

4.
从见血封喉的分布看广东省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的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大致已有4条分界线。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是一个典型的热带种类,它在广东的分布北限,一直被认为是广东热带的最北界限。根据最近在广东发现的见血封喉4个新分布点,通过分析见血封喉的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特征,同时参考热带界线划分的标准与原则,讨论并尝试重新界定广东省的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的类群及其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王伯荪  张炜银 《广西植物》2002,22(2):107-115
对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回顾。讨论了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类型的分类单位与等级 ,提出了海南岛热带森林的植被分类系统 ,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可分为 2个植被型组 ,7个植被型 ,4个植被亚型 ,35个群系 ,2 1个亚群系 ,1 0 9个群丛组或群丛 ;并对代表类群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3 与邻近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3.1 与邻近地区藓类植物的比较 为进一步说明本地区与其他地区藓类区系的关系,本文选取了5个地区进行比较。3.1.1 与金佛山的比较 两地区主要以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相联系,它们共有的80种中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分别为28种和26种;而北温带成分、东亚-北美共有成分及温带亚洲成分在两地区之间的共有种仅为18种。在欧亚北部分布为主的一些温带成分基本上以金佛山为南界,而一些热带、亚热带的种类并非以此为北界(胡晓云等,1991)。例如:主  相似文献   

7.
九万山位于广西北部的中央(25°10p'~25°25’N,108°27’E),界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处。其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高海拔为1693m,最低处仅170m。经对1850号标本的鉴定,共计有藓类植物35科、101属和189种。本文分析了九万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将其划分为10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最为丰富(39.33%),热带,亚热带成分次之(38.20%),而温带成分居第三位(18.54%)。本文选择了九万山临近的五个地区加以比较。其中,金佛山与九万山藓类植物的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0.68%和36.87%,神农架为57.29%和33.13%。尖峰岭为48.83%和22.29%,西双版纳为57.29%和29.63%。而我国东部的武夷山则为69.86%和39.57%,其相似性系数在相比较的五个山区中为最高。九万山区有4个特有属并明显受喜马拉雅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九万山区藓类区系中约有7%的种类是典型的热带成分。根据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笔者认为九万山的藓类区系表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性,其分界线可能位于九万山的南侧。  相似文献   

8.
广西亚热带主要森林植被气候及水文生态功能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1991年对广西亚热带主要森林植被及草坡地的气象及水文要素进行定位对比研究表明,郁闭度较大的林分内年均气温及年较差比林外低0.1-0.7℃;但年均相对湿度比林外高0.7-6.7%;林内地面年均温及年较差比林外低2.3-7.8℃,相同层次的土壤年均温及年较差比林外低1.6-4.6℃.林内年均水面蒸发量比林外减少51.3一73.0%.各林分的林冠截留量占降雨量9.9-15.8%;树干茎流量占0.5-3.3%;穿透水量占83.9-88.0%.林地枯落物层的最大蓄水量一般比草地大4-13倍.林地年均地表径流量为0.46-22.31mm,一般比草地减少35.2-93.8%.  相似文献   

9.
中国热带森林植被类型研究历史和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带森林是我国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森林植被类型分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和保护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热带森林植被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阐述我国各省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研究历史,在综合考虑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分类框架以供探讨。结果表明:(1)尽管针对我国热带森林的分布范围和群落特征等都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对我国热带森林植被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分类体系仍存在争议。(2)尽管我国的热带森林都处于季风气候区带内,但许多热带地区的森林植被类型并不只是受季风影响,而是气候带、关键气候因子、地形、土壤反馈和物种适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我国的热带森林植被包括5个植被型,即非典型性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顶苔藓矮林(热带云雾林)和热带针叶林,其中热带季雨林植被型包含4种植被亚型[热带落叶季雨林、热带半落叶(半常绿)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和热带石灰岩(石山)季雨林]。(4)阐明了上述热带森林植被型和植被亚型在我国各省区的分布情况,并提出未来有必要对人工恢复后的热带森林进行评估和植被类型划分。综上所述,该文提出一个新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分类框架,以期为今后基于不同地区开展热带森林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析和讨论了祁连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祁连山地区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表现为整体抬升,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地理边缘效应特征和高原地带性规律。该区植被虽然受到四周的较大影响,但各类高寒植被占有绝对优势,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整体明显的相似性和广泛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本区植被也有其特殊性及与高原面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建议把祁连山地区做为青藏高原植被区的次一级独立单元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是秦岭褶皺带的延伸部分,綿亙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山峯林立,崗巒起伏,东西长約500公里,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也是其他很多支流的发源地,向认为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野綫。山体大部分在安徽境內,植物資源丰富,素以竹、木、茶、麻四大特产著称,与黄山山区并列为該省的两大主要林区。該区植被我們曾进行过两次調查,第一次是在1953年7月—11月,第二次为1959年的补充調查。前后进行了金寨、霍山、岳西、潛山及太湖五个县的駐点調查和舒城、桐城及六安等县的路线勘察。本文系根据两次調查資料綜合而成的簡略报告。  相似文献   

12.
新疆植被水平带的划分原则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地域辽闊,地跨緯度15°10′。境內太阳輻射热能随着緯度的递变而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植物的分布发生深刻的影响,植被也表現出相应的递变現象。又由于境內山体对于四周气流的阻隔,更加深了气候的大陆性对植被的地带性变化的影响。因此,进行新疆植被水平带的划分,无論在植被区划、綜合自然区划或其他各种专业性区划工作上,无疑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亚热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磷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戴云山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3种植被类型土壤磷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磷以及酸性磷酸单酯酶(ACP)和磷酸双酯酶(PD)的活性.结果表明: 3种植被类型土壤易分解态磷仅占总磷(TP)的1.0%~4.5%,且碳(C)与有机磷(Po)的比例>200,表明本研究区受到磷限制.Po是土壤磷库的主要组分,在淋溶层(A层)和淀积层(B层)土壤中分别占TP的44.8%~47.1%和28.6%~30.6%.冗余分析表明,A层土壤磷组分主要受PD影响,而B层主要受ACP调控,且PD和ACP均与Po呈显著负相关.亚热带地区3种植被类型土壤均缺磷,PD和ACP对有机磷的分解可能是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对磷限制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热带尖峰岭和亚热带千岛湖六种凋落叶的分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亚热带6个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苏铁(Cycas revoluta)的凋落物,在亚热带的千岛湖和热带的尖峰岭进行凋落物分解实验,研究不同气候带下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两样地的年均气温和降水为主要差异,年均温差达3.0℃。结果表明:两个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顺序为:毛竹﹥木荷﹥青冈﹥马尾松﹥水杉﹥苏铁,尖峰岭样地6个树种95%分解所需的时间集中在3.22-8.81a,千岛湖样地95%分解所需的时间为4.61-14.27a。6种凋落物叶的分解速率尖峰岭显著大于千岛湖(P0.05)。用尖峰岭的气候条件来模拟千岛湖气候变暖后的状况,凋落物分解的分解速率将提高43.08%-95.65%,凋落物的95%分解时间将缩短30.15%-48.85%。凋落物分解的表观Q10在3.30-9.35之间。在千岛湖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k值)与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尖峰岭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凋落物基质质量的各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氮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在中亚热带地区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和失重的良好指标,在热带地区气候因子对凋落物分解的控制作用较强于凋落物初始基质质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西杜鹃花属的修订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照   《广西植物》1995,15(3):193-208
本文在简述广西杜鹃花属分类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其作了全面修订,着重讨论了其中14种(变种)的分类存在问题,并对该属在广西境内的地理分布规律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植物吸收根的生理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研究其解剖结构有助于揭示植物的环境适应策略。热带亚热带地区蕨类植物丰富, 生态和经济价值较高, 但目前对这一重要植物类群的吸收根解剖特征的研究仍然缺乏。该研究测定了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4种典型森林的共26种蕨类植物吸收根的解剖特征, 分析它们的种间差异, 结合系统发育与全球自然分布区的气候因子解释根系性状的变异。同时, 通过收集亚热带木本被子植物和温带蕨类植物相关的已发表数据, 比较不同类群的根系性状相关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 (1)这些蕨类植物吸收根特征的种间差异显著, 8个根系性状的种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0.61%-41.75%。(2)除皮层厚度外根系性状无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 说明性状变异受系统发育的影响较小; 气候因子显著影响根系特征, 根直径和皮层厚度随着最干月(季)降水量减少而增大。(3)随着吸收根直径的减小, 亚热带木本被子植物趋于具有更低的皮层厚度/中柱直径比值, 而蕨类植物则相反; 与温带蕨类相比, 该研究中蕨类植物具有更大的根直径、皮层厚度和管胞直径。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根系生理生态适应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广西爬行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4°50′—112°05′与北纬20°54′—26°20′之间,地处亚热带,植被茂盛,动物繁多,特别是爬行动物,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很早就有人对广西的爬行动物进行过调查采集、描述报道,如Ahl(1930)、范增浩(1931)、Pope(1935)、张孟闻(1942、1947),刘承钊(1962)等,但迄今尚无全面系统的调查报道。我室从50年代便开始对广西的爬行动物(主要是蛇类)有计划地分期定点进行了采集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3座热带亚热带水库枯水期浮游植物的脂肪酸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3座大型水库———流溪河、飞来峡和公平水库枯水期浮游植物的脂肪酸组成,探讨了热带亚热带地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脂肪酸组成特征与水体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3座水库的浮游植物数量很低,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类,但以硅藻的相对丰度较高。公平水库各门类浮游植物的数量均高于流溪河和飞来峡水库,尤其是硅藻的数量。10月份3座水库的营养状态相差较大,流溪河水库接近贫营养状态,公平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而飞来峡水库则处于贫-中营养状态。12月份3座水库均处于中营养状态。3座水库的脂肪酸浓度较低,处于1.783—9.808μg/L之间。两次采样相比,10月份流溪河水库和飞来峡水库的浮游植物脂肪酸种类较多,各种脂肪酸的浓度也相对较高,检测到EPA和DHA,公平水库仅检测到饱和脂肪酸;12月份,3座水库的脂肪酸组成简单,除飞来峡水库检测到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和C18:1)外,3座水库只检测到饱和脂肪酸。因此水库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反映了这3座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的差别。另外公平水库两次调查的浮游植物脂肪酸只有饱和脂肪酸,浮游动物难以有效利用,这有可能是该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应用脂肪酸组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富营养化水平的指示是灵敏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热带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磷分布的特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省19个大中型水库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和磷(P)进行采样和测定,分析了P和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P的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较低的有流溪河、新丰江、公平和白盆珠水库;而枯、丰两期P的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均较高的有契爷石、石岩、鹤地和大镜山水库;其余12个水库均属于季节性差异较明显的水库,在丰水期由入流带来较多的P,而枯水期则因入流相对较少,P的含量也较低。大部分水库在枯水期P限制现象比较严重,而丰水期则有所缓解。P限制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丰水期和枯水期水库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丰水期的优势种类P半饱和浓度较高,在枯水期这些种类不再是优势种的组成部分。而一些P半饱和浓度较低的种类,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都成为各个水库的优势种。通过相关性分析,正磷酸盐(PO43--P)与叶绿素的相关系数较高,总磷(TP)与叶绿素的相关系数则相对较低。从时间上来看,枯水期PO43--P与叶绿素的相关性高于丰水期;从空间上看,大坝处PO43--P与叶绿素的相关性高于入水口。  相似文献   

20.
亚热带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林地凋落物层现存量和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亚热带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层现存量及其养分元素储存能力的演变,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的长沙县选取地域相邻、生境条件基本一致的檵木+南烛+杜鹃灌草丛(Loropetalum chinense+Vaccinium bracteatum+Rhododendron simsii scrub-grass-land,LVR)、檵木+杉木+白栎灌木林(L.chinense+Cunninghamia lanceolata+Quercus fabri shrubbery,LCQ)、马尾松+柯+檵木针阔混交林(Pinus massoniana+Lithocarpus glaber+L.chinense coniferous-broad leaved mixed forest,PLL)、柯+红淡比+青冈常绿阔叶林(L.glaber+Cleyera japonica+Cyclobalanopsis glauca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LAG)作为一个恢复序列,设置固定样地,采集未分解层(U层)、半分解层(S层)、已分解层(D层)凋落物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