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江中游鱼类寄生棘头虫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过3年10次调查,剖检湖北省宜都、黄冈两处江段所产72种鱼类,共计766尾。收集棘头虫10种,其中包括2新种和1新组合,即蛇鮈新棘吻虫(新种)Neoechinorhynchus saurogobi sp.nov.,长江丽棘虫(新种)Brentisentis yangtzensis sp.nov.(Illiosontidae),鲤丽棘虫(新组合)B.cyprini comb.nov.。对长江中游鱼类寄生棘头虫区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前见本刊1988年第3期)我国棘头虫种类名录名称宿主报告人85.鸭多形虫Polymorphusboschadissyn:P.minutus家鸭台湾,杉本,1939;江苏,汪志楷,198086.腊肠多形虫P.botulus家鸭福建,汪溥钦,1966台湾,SchmidtetKuntz,1967;云南,夏逊等,1963;87.台湾多形虫P.formosus家鸭贵州,危粹凡,197688.大多形虫P.mangus家鸭广西,张毅强,198089.四川多形虫P.sichuanensis家鸭四川,汪溥钦,198690.多棘苏威棘头虫Southwellinahispida中山鹭、夜鹭台湾,SchmidtetKuntz,196791.法异形易虫Arhythmorhynchusfrassoni白腰杓鹬福建,汪溥钦,196692.短异形吻虫A.b…  相似文献   

4.
辽宁淡水鱼类棘头虫及一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寄生在鱼类肠中的棘头虫以其能伸缩和具有强大吻钩之吻部钻进肠壁内.轻则破坏肠壁的完整性,重则引起肠发炎、穿孔,鱼体消瘦甚至死亡,对淡水渔业具有一定的危害。在国内对该类寄生虫的研究尚少。尹文英等(1962)在辽河鱼类中采到9种。郎所、李慧珠(1962)在太湖鱼类中搜集7种。汪溥钦(1966)在福建鱼类中发现12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3)在《湖北省鱼病病原区系图志》一书中记载了7种。左文功、陈锦富等(1974)报道了沙市刺棘虫(新种)。作者(1964)在辽河、鸭绿江的17种鱼类(238尾)中获得5种,分隶于3科、5属,其中除3种已为前人报告外,一种为未定种,一种为新种。兹将上述种类的分类研究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鲤料鱼类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寄生于鲤科鱼类的双身虫,我国自目前,己报道了7种。近年来,我们先后在浙江、江西采到多种鲤科鱼类,在好几种鱼类的鳃上查到数种双身虫。经整理,兹先报道4个新种。文内量度均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于杭州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6.
福建棘头虫记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棘头虫(Acanthocephala)是脊椎动物(成虫)和无脊椎动物(幼虫)的寄生虫,大多数是寄生在鱼类和鸟类的肠中。根据Golvan(1958—1962)的记载已知有547种,分隶于90属22科。在苏联Petrotschenko(1956,1958)曾汇编有家畜和野生动物棘头虫一书。我国学者对这一类动物研究尚少,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即所、李慧珠(1962)在太湖作  相似文献   

7.
鳊鲌亚科(Abramidinae)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土著食用鱼类,颇有经济价值。自1961年以来,我们先后检查了产自湖北(武汉市郊野芷湖,武昌、咸宁、蒲圻、嘉鱼四县之间的西涼斧头湖,嘉鱼县三湖连江和所在的长江地段)的12种鳊鲌鱼类,共获指环虫44种。本文报告寄生于11种鳊鲌鱼类鳃上指环虫42种和一种鳊镰爪虫(寄生于似鱎鳃上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聂品 《水生生物学报》1994,18(4):381-382
钩虾(Gammarus sp.)是一类栖息于水底及聚集于水草丛的端足类动物.我国对钩虾的研究主要是种类鉴定,而且也主要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1.钩虾作为棘头虫的中间宿主,在国外已有很多报道2,3.然而在国内对棘头虫生活史的研究甚少,特别是对鱼类的棘头虫4.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调查了丹江口水库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nhynchina motomurai(Harada,1935)感染三种小型经济鲤科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宽鳍(鱼鼠)(Zacco platypus)和油(粲鱼)(Hemiculter bleekeri bleekeri)的季节动态情况.在感染率和感染丰度方面,寄生于马口鱼和油(鱼鼠)的木村小棘吻虫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节感染率和感染丰度都比较高,而春夏季节比较低;与此不同的是,寄生于宽鳍(鱼鼠)中的木村小棘吻虫则全年都维持着较稳定的感染水平;木村小棘吻虫种群在三种宿主体内的总体感染丰度差异显著,但都呈聚集分布,三者的方均比与感染率和感染丰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重庆市江北县家鸭肠内获得标本10条,经鉴定为多形属一新种——重庆多形棘头虫。本文详细描述了此新种的形态并与近似种台湾多形棘头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福建棘头虫记述Ⅱ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棘头虫(Acanthocephala Rudolphi,1808),作者(1966)曾报告过40种。近年来,在福建各地又采得一些种类,经初步鉴定有11种,其中有7个新种,兹记述于后。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一、四旋棘科Quadrigyridae Van Cleave,1920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产养殖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远在11—12世纪的宋代就有鱼病方面的零星记载。但直到解放前夕,鱼病学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解放后,随着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广大群众对严重影响养殖产量的鱼病,迫切地盼望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和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我国的鱼病学研究,就是为配合水产养殖事业的迫切需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鱼病学的研究过程中,鱼类寄生原生动物的研究起着先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据郎所(1958,1960)、陈启鎏(1962)、吴宝华(1963)等氏的报告,均证实在我国淡水鱼类的寄生虫区系组成中,单殖吸虫占着很突出的地位。单殖吸虫中又以指环虫属Dactylogyrus最丰富,并已知其中有不少种类是导致幼鱼大量死亡的病原体。因此,了解我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寄生指环虫的鉴别特征和方法,对鱼类单殖吸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故以浅知写成本文,供初学者和鱼病普查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 1988-1991年在我国西南部的武陵山地区各水系收集到一批淡水鱼类寄生单殖吸虫标本, 经鉴定三代虫有三新种, 现报道如下。量度均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5.
蛭形巨吻棘头虫Macrc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猪棘头虫),虫体粗大、构造特殊。为便于教学,笔者摸索出能显示该虫内部构造的标本制法。取经水洗净的新鲜虫体,置37℃含2—10%敌百虫的生理盐水中2—3天,虫体外膜即出现圆形、椭圆形宽径3—15mm的水泡多个。用眼科剪小心剪破虫体前端较大的一个水泡壁,勿伤及虫体内壁一肌肉层,再用眼科镊夹住已剪开之水泡壁缘向一端轻拉,扩大泡壁裂口,使露出一环虫体内壁,然后左手镊夹住外壁断缝后方,右手镊夹住外壁裂缝前缘向前端轻拉,使内外体壁分离,露出吻突,前段外膜即全部蜕掉。再用左手镊移夹无外膜,…  相似文献   

16.
文章报道了寄生于鲫(Carassius auratus)鳃部的锚首虫一新种, 鲫锚首虫(Ancyrocephalus carassii sp. nov.)。该虫几丁质结构与寄生于鳜(Siniperca chuatsi)的河鲈锚首虫(A. mogurndae)在整体上很相似, 尺寸略大, 但鲫锚首虫的背联结棒上有两个突起, 背中央大钩基部较后者更粗壮, 且在近钩顶处有一明显的小凹。这是首次在鲫上发现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单殖吸虫的寄生。  相似文献   

17.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2):351-361
通过长距离PCR方法,克隆了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肠道内寄生虫强壮粗体虫(Hebesoma violentum Van Cleave)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序列,共13393 bp (GenBank登录号:KC415004),有36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12个,核糖体基因2个,tRNA22个。所有基因均由线粒体基因组同一条链按同一个方向转录。利用该线粒体基因组和已经报道的一些轮虫纲种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构建了棘头虫和轮虫的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包括强壮粗体虫、隐藏新棘虫Pallisentis celatus(Van Cleave)和Paratenuisentis ambiguous(Van Cleave)在内的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与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枝后再与原棘头虫纲(Archiacanthocephala)聚在一起;棘头虫与双巢类轮虫(Bdelloid)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枝,然后再与单巢类轮虫(Monogonont)聚在一起,表明棘头虫和轮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刚 《动物分类学报》1998,23(4):342-345
本记述丽棘虫属一新种,即重庆丽棘虫Brentisentis chongqingensis sp.nov.与其它相似种进行了比较。新种体呈梭形;吻部细长,雄虫的吻大小为(1.58 ̄1.78)mm×(0.14 ̄0.20)mm;吻钩12纵行,每行有吻钩22 ̄24个;吻腺很长,延伸到身体后部;前、后精巢的大小分别为(0.28 ̄0.61)mm×(0.24 ̄0.35)mm,(0.25 ̄0.56)mm×(0.  相似文献   

19.
辽宁猪巨吻棘头虫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曾先后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mhorhynchus hirudinaceus(Palias,1781)Travassos 1916,生活史各期的形态,但用电镜观察报道甚少。1982年作者等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猪巨吻棘头虫的成虫、童虫、棘头体和虫卵的形态结构,初步结果介绍于下,对于深入了解和灭虫防病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70%酒精保存液中取出的纯虫、棘头虫标本直接入高氏洋红中染色,再在乳酸液中透明,结果:虫体透明时间只需3-5min,虫体结构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