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世骏教授发表《论害虫大量发生及其预测(一)》及《昆虫动态与气象》等论著,提出害虫的猖獗周期性;庞雄飞先生对此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最近马世骏教授又撰文列述其见解,作者认为害虫猖獗周期性的问题,是昆虫数量生态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弄清楚可以为害虫大量发生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对生产实践有重大意义。因此,愿就个人见解,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2.
马世骏 《昆虫学报》1962,(4):415-418
庞雄飞同志在昆虫学报11卷2期发表的“猖獗周期性和害虫发生数量的平衡现象问题”一文,对拙著“论害虫大量发生及其预测(一)”及“昆虫动态与气象”两文中有关害虫猖獗周期性和数量平衡现象的讨论提出意见,作者首先对此批评性的意见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3.
论害虫大量发生及其预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世骏 《昆虫学报》1955,(4):351-372
一.对害虫大量发生的一般认识 害虫大量发生(或又称害虫猖獗)系由於发生地的环境条件与害虫生理和形态的统一,而表现於数量上迅速增加的结果,亦即代表某种害虫生存历史中这一时期的最高发展。由於组成环境的各个条件变化速度不同,以及害虫生物性的差异,故猖獗期的间距和每次猖獗期的延续,各有其长短或久暂。研究害虫猖獗过程和造成猖獗原  相似文献   

4.
大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开始,昆虫生态学者对于害虫猖獗的理论,引起了极大的注意,尤其对于害虫的大发生和危害消长的原因,从实验生态学或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和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的角度,做了许多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于害虫发生规律的知识,进而和预测天气一样,逐步能预测害虫的发生进而进行预报,对于害虫防治上起了有计划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正> 1980年12月江苏省昆虫学会在南京召开了一次害虫综合防治讨论会,讨论了以下七个问题。 一、综合防治的概念 认为196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害虫综合防治专家小组会议所提出的定义:“综合防治是一种害虫管理系统,按照害虫种类的种群动态和它相关的环境关系,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尽可能地互不矛盾,保持害虫种群处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还是值得参考的。它的内涵意义包括三个观点:一是生态学的观点,以建立最优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出发,不断促进和培养环境资源,协调作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与周围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将害虫种群数量压低在一定的经济受害水平以下,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增产增收,而不是其相反。二是经济学的观点,在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从总体出发,有计划地、协调地选择运用必  相似文献   

6.
罗志义 《生态学报》1982,2(3):255-266
随着害虫的综合防治的发展,生态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农业害虫防治系统中去,指导农业害虫防治工作的发展。早在六十年代初我国马世骏等运用生态观点对大田作物群落结构的特点、分类、影响大田作物群落更替的因素及控制大田作物害虫种群的途径进行过论述(马世骏,1962)到1976年又结合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途径对农作物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物质循环进行详细分析(马世骏,1976)1978年结合农业害虫测报展望对害虫种群结构及其多样性作了概括(马世骏,1978)。朱弘复在1978年对有害生物的治理的战略与  相似文献   

7.
害虫生物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宁华 《昆虫知识》1997,34(1):33-35
随着农业科技发展,人们对害虫防治的认识逐步提高,由完全依赖化学农药转向害虫的综合治理。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但在生产实践中有些人仍存有疑虑。这一点需要从生物防治的生态学基础理论来认识。1生态平衡与害虫自然防治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的数量总是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是种群演变的自然趋势,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然调节作用。使牛物种群数量既不会减少到灭绝程度,也不会无限制地增长。自然防治的定义为:在一定期间内,所有环境因子的复杂结合影响着种群,种群数量则在特有…  相似文献   

8.
害虫的生物防治虽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老生常谈。但由于近十几年滥用杀虫药剂的结果,出现害虫再增猖獗现象,同时对人类健康及野生生物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各国昆虫学工  相似文献   

9.
害虫发生时期与发生数量的予测予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生物统计学。因为害虫发生时期与数量是与许多因素有关的,所谓予测予报也就是在阐明了这些因素对害虫生长发育的作用后,根据这些因素来推算害虫的发生时期与数量。例如,害虫发生数量一般与前一代的数量有关,前一代的虫多,才能产生出更多的后一代。害虫发生的数量也与温湿度等气候因子、天敌食物等因子有关;在不利的温湿度条件下,在  相似文献   

10.
农药诱导害虫再猖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害虫再猖獗是化学防治的3个负效应之一。农药的使用剂量、次数、使用方式以及导致植物营养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害虫再猖獗。文章重点论述产生害虫再猖獗的原因和研究现状,并讨论再猖獗的今后研究方向。期望在害虫综合治理中能对再猖獗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 影响农作物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很多(马世骏,1978)。如何选出对害虫发生有密切联系的主要因子是作好害虫预测预报的重要一环。以前研究过的符号法(朱伯承,1978)虽有简单易作的优点,但选择的结果是比较粗糙的。本文首先谈谈衡量因子优劣的标准——拟合率,接着提出筛选因子的一些基本原则,然后介绍“0,1”型预报的二种不同的因子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伯海  沈佐锐 《昆虫学报》1998,41(-1):156-162
考查我国农作物重大害虫历史发生状况,研究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sta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二化螟Chilo sup pressalis Walker、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麦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棉铃虫Helicoverpar armigera (Hubner)等害虫的长期发生规律,初步发现粘虫、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长期变化有约16年周 期现象,稻飞虱、三化螟有12年左右周期性规律,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麦蚜、棉铃虫等发生周期约11年。根据害虫规律性作出“九五”期间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3.
各种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其发生规律也因之而异。固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的特殊性,但更应该研究其共同性,因此对于害虫发生基本类型的归纳,可以探究各类型害虫种群发展的轨迹。 害虫种群数量的大小与其为害程度有直接关系。一切生物的发生与发展是同环境条  相似文献   

14.
《害虫管理的生态学探讨》(Ecological Approach toPest Management)由David J.Horn 编著,美国Guilford公司1988年出版,全书共12章,275页,引用文献600余篇。是一本从生态学角度全面阐述害虫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优秀专著。过去十余年来,昆虫生态学研究与害虫管理的发展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多数学者认为害虫管理本质上是一个生态学问题。一个成功的害虫管理方案,必须依赖于对害虫在生  相似文献   

15.
发生消长规律 关于小地老虎的发生数量消长,在前面发生特点中已略述及,即无论它是发生几代的地区,其猖獗为害的世代均为第一世代幼虫,其后各代幼虫群体数量骤减,对作物基本不会造成生产上的损失。为什么出现这种数量骤减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对害虫发生规律的理解——兼谈天敌调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防治害虫,必须以它的发生规律为依据,抓住薄弱环节,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收效。因此,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至关重要。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一、怎样正确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 一般认为,了解害虫的生活史就是了解发生规律;所谓薄弱环节,也是由生活史中去寻找。生活史大体包含一年发生几代,幼虫蜕皮几次,各个虫态历时几天,生活习性如何,怎样越冬等等,一般没有对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作深入的研究,没有接触到害虫发生规律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进行害虫防治,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即确定防治标准。因为没有对于多少害虫能造成多大损失的了解,害虫防治就无从下手,其结果必将导致盲目打药,造成环境污染,防治费用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及再猖獗的机会。 一、防治标准的基本概念 防治标准是指害虫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出它的防治费用。从害虫防治学来探讨,防治标准可分为两级:①必须防治级,指田间害虫群体数量已达到防治标准;②经济防治级,指田间虫数虽未达到防治标准,但在不断上升,提早防治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综合防治是根据同一农业生态中各种因素,包括农作物、害虫、天敌和栽培制度等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而制定的一种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系统措施。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站在生态学观点,把各种有效的防治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控制害虫为害到最低程度,保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我国植物保护事业发展到现阶段,我们认为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大群昆虫与螨类常常侵害贮藏中的谷物及谷物产品,引起严重的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常通称之为“仓库害虫”。由于此种害虫为害已收获的谷物,其为害的严重性远超过在田间为害谷物的害虫。同时其所棲息的环境与田间完全不同,常易发生猖獗,近年来对此问题研究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稻小红瓢虫在稻田生物群落的分布中,常占着较大的比重,尤以7-9月早、晚稻抽穗扬花期,其分布数量常居首位;由于成虫、幼虫此时喜取食水稻花药,故被列为水稻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而它的消长常常成为多种害虫(稻蓟马、稻螟蛉、三化螟、稻潜叶蝇)的“晴雨表”,并不与它“公害后果”空谷率的增减成比例。1973—1974年,我们分别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调查观察,基本肯定稻小红瓢虫对水稻无害,而且还是多种害虫的天敌。现将调查观察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