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虹 《生物学通报》1997,32(7):24-26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人由古猿演变而来的见解得到公认,但此演变的若干中间环节当时还不清楚。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补上了这些缺失的线索。从20年代到70年代人类学家在东部非洲发现了最古老的人类—一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分别有南猿非洲种(A.africanus)、南猿粗壮种(A.robustus)、南猿鲍氏种(A.boiscei)和南猿阿法种(A.afarensis)。南方古猿身高1.2m左右,脑容量440~500ml,已能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活动在400一200万年前,是正在形成中的人类。南方占猿演化出早期人类——人属(Homo).人属的演化分…  相似文献   

2.
哈佛大学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人类学家在肯尼亚北部发掘出一块据信是约500万年前的古生人类的颚骨.这个二英寸长、一英寸进深的带有两颗臼齿的下颚骨,其外形和大小类似300—400万年前南猿阿法尔种的化石. 指导这项考察计划的哈佛大学人类学家David Pilbeam说“:新发现的化石,是古生人类系最古老的年代可考的标本.它把已知的古人类系存在时间上推回约100万年”.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时代一生活公司和我国科学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的《原始人》一书,即将与我国读者见面。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新颖、文笔生动通俗的科普读物。大量彩色和黑白插图,印制精美,为此书增添了不少色彩。本书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近几十年来古人类学的重大进展。作者认为,人类的起源应上溯到1400万年至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并归纳出十四个进化阶段,这就是:浦利猿—普罗猿—槲猿—奥利猿—腊玛猿—非洲南猿—粗壮南猿—鲍利南猿—能人—直立猿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现代人。  相似文献   

4.
祁国琴 《人类学学报》2014,33(3):389-400
记述了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一些獾类化石,主要据其牙齿和下颌特征订为食肉目、鼬科、獾亚科中一个新的属种——禄丰云南獾(Yunnanotherium lufengense gen.et sp.nov.)。从M1的冠面和牙根的特征看,可把宗冠福1991年提出、1997年所订的Trochotherium yuanmouense 1)的1枚M1(另1枚所谓m2经本文作者鉴定不属于这类动物)以及在元谋雷老发现的1枚M1和1枚m2放入这个属中。另外,产自禄丰古猿产地D剖面6层的1枚单个的m1也可归入这个属中。云南獾与欧洲的Trochotherium在牙齿(主要是M1)方面有某种程度的相像(如冠面较平坦、齿尖较低、齿根多),都是一类主要以软体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但二者之间在牙齿(特别是M1)的结构和下颌形态方面仍有明显的区别。这可能与二者所生长的时代以及生态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刊1975年第2期发表了王争明同志《“亦此亦彼”不能套用作“亦猿亦人”》一文后,陆续收到了各地不少读者来信,今摘要发表在下面。吴汝康同志在《人和猿的界限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4年第3期)和《人类起源的唯物辩证过程》(《科学通报》1974年第8期)等文中,阐述了他的关于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观点。他说:“能制造工具的是人,不能制造的是动物(包括猿),不是人就是动物,‘非此即彼’,这是应该首先肯定的。”同时,他认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亦猿(动物)亦人的阶段,要承认有“亦此亦彼”的过程。“这个过渡时期的生物或‘正在形成中的人’,既不是一般的动物(猿),又不是真正的人”。这一过渡阶段,由古猿下地开始向人的方向发展为起点(距今一千多万年前),直到制造工具的真正的人出现(距今约三百万年前)为止。希望同志们继续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以便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人类起源理论的认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相似文献   

6.
Ott(1967)归入Cryptocoelia zineli的材料在房室充填物类型方面与Cryptocoelia zitteli的模式标本完全不同,但又不能归入其它属,故建立新属 Vermicoeliao Senowbari-Daryan(1990)归入Cryptocelia siciliana的材料与该属的定义差别很大,应改归入Guangxispongia Wu。Senowbari-Daryan和Rigby(1988)归入Crystothalamia ramosaGlornocystospongia gracilis的材料与该属模式种的水沟系类型不同,应改归入Imbricatocoelia中。Rigby,Fan和Zhang(1989)归入其新种的Glomocystospongia gracilis的材料之一部分(图版19,图5)应改归入Waagen和Wentzel(1887)建立的Carterina之中,即为Carterina gracilis(Rigby,Fan et Zhang)。  相似文献   

7.
巫山龙骨坡似人下颌属于猿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将巫山似人下颌及其牙齿与东非早更新世人属 ,Dmanisi直立人以及元谋的禄丰古猿等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巫山标本的尺寸比前二者都小得多 ,而与后者很相符。巫山标本被有些人作为归属人属根据的那些特征大多是人和猿共具者 ,其中前臼齿齿根分叉则是在人类罕见 ,却是禄丰古猿的特征之一 ,前臼齿前接触面位置和跟座比例则反映猿类特征。最接近巫山下颌者是禄丰古猿 ,其间有否祖裔关系尚待更多标本来论证。  相似文献   

8.
赤胫稻蝗Oxya diminuta Walser, 1871自建立以来,曾有作者将其归入凸额蝗属Traulia (Kirby,1910),但许多作者(Bolivar,1918;Willemse,1925;Fulmek,1926;Tinkham,1940;Kalshoven and Van der vecht, 1950;Willemse, 1955;夏凯龄,1958;Hollis,1971)都把它归入稻蝗属Oxya Audinet-Serville,1831,而Hollis(1975)又把它归入卵翅蝗属Caryanda Stl,1878。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各外部形态特征后,将赤胫稻蝗  相似文献   

9.
犬齿窝是包括现代人类在内的许多人族成员面部骨骼的重要性状,但在分类学上的意义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该性状是一个发生于基础面形的近祖性状,除了一些例外,在灭绝和现生的大猿及人属中都存在。另有学者认为,犬齿窝是仅存在于智人及其直系祖先的衍生性状,在发育上与颧齿槽突嵴有关。这种关系并非总是成立,在智人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弧型颧齿槽突嵴和直斜型颧齿槽突嵴与犬齿窝有时共存,有时不共存。我们由此推测,犬齿窝的发生和形态与上颌窦的前部发育有关,颧齿槽突嵴的形态与鼻窦的侧面发育有关。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犬齿窝经历了不同的变形,比如上颌沟(如南方古猿非洲种、傍人粗壮种)、上颌小窝(如傍人粗壮种)、上颌沟(如匠人)或犬齿窝缺如(如傍人埃塞俄比亚种、傍人鲍氏种、肯尼亚扁脸人、人属鲁道夫种)。犬齿窝消失的原因各类群并不相同,如中新世和早更新世人属以及中更新世人属(如人属海德堡种/人属罗得西亚种、人属尼安德特种)。人属罗得西亚种具有弱化的犬齿窝,不具备演化为智人的可能,因此被排除在智人的演化支之外。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激烈斗争。吴汝康同志在他的一系列文章中,都坚持把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称为“亦猿亦人”时期。他说:“从古猿下地开始向人的方向发展,到制造工具的真正的人出现,其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生物或正在形成中的人,既不是一般动物(猿),又不是真正的人,……是亦猿亦人的阶段。”(吴汝康《人和猿的界限问题》,见《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2卷3期)这一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和进化论的。它以折中主义冒充辩证法,从而抹杀了人与猿之间的本质区别和界限。因此,写了这篇文章,与吴汝康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1.
在肯尼亚的拉森格岛,不久前发掘出一批一千八百万年前的原康修尔猿非洲种的头盖骨碎片。这使古生物学家们第一次准确地复原了这种灵长类的标本。肯尼亚国立博物馆的马丁·皮克福德在拉森格工地发现的大量海龟鳞甲(外部的角质板)中,混有两块很大的头盖骨背部碎片。虽然经过拼接以后,略显得有些变形,但差不多已是个完整的标本了。沃克和他的同事们推算了原康修尔猿非洲种的体重,大约是11公斤。接近于成年雄性疣猴的体重。它的脑容量约167.3毫升,研究人员认为这个数字比现生的任何一种猴子的相对脑重都要大一  相似文献   

12.
具有研究价值的化石,人们总以为只能在荒山野岭中寻觅,其实并不尽然。对于细心观察的科学家来说,在博物馆里也同样能发现因种种情况而遗漏的珍贵化石。最近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博物馆里,解剖学家雅伦·霍加和地质学家马田·比福特,在该馆近万件化石碎块中发现了一具被称为“普罗康索尔”猿的骸骨。他们通过与  相似文献   

13.
宁夏同心发现的一颗上猿牙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记述了采自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相当于通古尔早期)地层中一颗上猿的左下第二臼齿。它的齿冠形态和Hurzeler(1954)以Goriach地点为基础所总结出的上猿下臼齿的“模式”形态基本一致,而和其它几个在形态上比较接近的属,如湖猿、树猿、宽齿猿和池猿等有较明显的区别。这是我国第一颗比较可靠的上猿牙齿化石。  相似文献   

14.
赖金良同志对亦猿亦人的论点提出了意见(《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4卷4期,1976),认为这种论点是“以折中主义冒充辩证法”,是“资产阶级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在人类学中的反映”等等。去年一个时期,好象这个问题已经作出了结论,没有争论的余地了。亦猿亦人是什么意思呢?我说在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中“既保留有猿的旧质,又出现有人的新质”,又说“这个过渡阶段是人的新质和猿的或动物的旧质不断斗争的过程,是新  相似文献   

15.
《化石》1976,(2)
早在三十年代,毛主席就批评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离开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讨论“从猿到人”的问题和划分早期人类的历史阶段,我们觉得都不能离开这一点。为什么说直立行走“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自然辩证法》),而不说是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质的飞跃呢?为什么脑容量也不能作为划分人与猿的标志呢?主要因为这些都是非社会性的东西。在阶级社会以前,人的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就  相似文献   

16.
引言森林古猿是人類進化上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認為它可能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而最近在雲南開遠發見的森林古猿牙齒化石又是這種化石第一次在中國的發見,所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八類與猿類的關係以及人類起源於古猿的理論 關於人類與現代猿的關係,很早就有人提到了。古代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提出了“生物階梯”的思想,由這種思想出發,許多人把人拿來與猿相比較,發現他們之間存在着很多基  相似文献   

17.
青海高寒草甸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1~2002年从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采集土样,用不同方法从中分离放线菌300余株,根据其形态和分类特征,分别归入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并将链霉菌归入7个类群。同时对230株中温菌和110株低温菌的部分酶活性及其对真菌和细菌的拮抗性进行了测定,发现链霉菌不仅具有许多酶活性,而且对真菌和细菌有拮抗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殖器官类型,继将二叠枝脉蕨(cladophlebis permica Lee et Wang)的华南标本改归天石蕨属(Szea)之后,为该种的华北标本另建了-新的属名——李氏蕨属(Lixotheca),并再次表述了该种华南标本改归Szea的理由.根据对孢子囊群、孢子囊及孢子结构的研究,认为Lixotheca归入膜蕨科的理由是较为充分的.而Szea则应被归入里白科.  相似文献   

19.
古猿闭壳龟的新材料及该属的地史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祥奎 《人类学学报》1985,4(2):113-117
云南禄丰古猿产地发现的古猿闭壳龟(Cuora pitheca Yeh,1981),是闭壳龟属的首次化石记录。它的发现,把该属的历史从现代一下追溯至中新世晚期。本文除补充记述古猿闭壳龟的新材料外,并结合近年国内外的新发现,综述了该属龟类的地史分布。  相似文献   

20.
元谋小河村古猿上颌骨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础 《人类学学报》1996,15(1):36-40
1987年初和1989年11月,分别在云南省元谋县小河村的蝴蝶梁子和盖排梁子,发现了两件古猿上颌骨化石(YM12和YM150),原研究者将前者订名为“腊玛古猿属蝴蝶种(Ramapithecushudienesis)。”作者研究了这两件标本,从形态上看,两者十分相似,从尺寸上可分为大、小两个类型,它们可能是同一种的雌雄个体,:即前者大,为雄性;后者小,为雌性。它们与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lufengensis)的形态非常相似,它们应归为禄丰古猿属。但这两件小河的标本,又有它们的固有特点,所以暂归之于Lufengpithecus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