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斯特”是世界通用的地理学专业术语,原来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利亚半岛上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后来南斯拉夫学者J·斯维奇(J.Srirrc)研究利亚半岛上的石灰岩地貌,并把这种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我国把石灰岩岩溶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基石中的碳酸物质经长期的风化、侵蚀等化学作用和地球重力的垂沉影响,经过长期的日晒、风吹、雨淋形成的特珠地貌。在这里环境恶劣、土壤瘠薄,经过多年在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石灰岩特有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特有植物是了解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与演化规律的关键。对海南岛石灰岩特有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分类的初步研究表明:本区共有石灰岩特有植物63种,隶属于37科52属,其中热带性的属占的比例较高;属于海南石灰岩专性种的有18种,一些种类对生长基质的要求相当严格。与其它地区比较,石灰岩山地的特有化发展在海南不很明显。从特有植物的分布来看昌江是海南一个重要的石灰岩植物分化中心。对海南石灰岩特有种比例较低的原因和保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研究了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上无明显的递减规律;随着演替进展,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酶活性随植被特征、土壤类型以及酶本身的性质不同而表现各异.整体上石灰岩各阶段土壤酶活性:灌木林>柏木乔林>草本,同一植被类型下石灰岩柏木林>紫色砂岩柏木林.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酶活之间以及酶活与pH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含水率和土壤全氮则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水分以及养分是石灰岩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性因子.不同类型的土壤酶在同一植被土壤系统中酶活性表现不一,同一种酶在同一土壤类型而不同的生态恢复阶段酶活性表现不一,同一植被类型下的不同土壤类型中酶活性也有分异.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土壤主要由白云岩和石灰岩风化而来,植被生长及其分布究竟怎样响应这一特殊地质背景?以人为干扰影响较小的喀斯特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监督分类法对1990年和2011年两期TM影像进行植被分类,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两种岩性上植被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990年和2011年研究区内两种母岩上均以乔木林和乔灌为主,草灌和草丛分布少,白云岩上乔木林的面积比例大于石灰岩上的比例,而草灌和草丛小于石灰岩上的比例;近20年来白云岩与石灰岩上草丛、草灌、灌丛和乔灌均以正向演替为主,但白云岩上正向演替比例大于石灰岩上的比例;两种岩性上植被斑块连接性均增强、破碎程度均降低,白云岩上植被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和多样性指数较石灰岩上低,内部连接性强。由此可见,喀斯特白云岩较石灰岩有利于草丛、草灌的自然恢复,岩性引起的水土资源配置和养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差异制约着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部石灰岩稀有濒危植物名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正> 本名录是“中国南部石灰岩濒危植物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名录以许兆然傅士的“中国热带亚热带石灰岩植物区系”研究和文和群及其同事对广西石灰岩植物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广西百色、云南文山两地区的野外采集调查及对文献资料的收集研究而提出。野外工作得到广西植物研究所覃民府、韦毅刚、钟树华、何顺清及华南师范大学周云龙等先生的帮助,广西植物研究所梁健英女士提供资料,韦发南先生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依据宏观生长形态和成因环境,豫西登封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凝块石灰岩可划分为三种型式。小柱状凝块石灰岩以发育分散小柱状凝块为主,形成于潮下带上部中—高能交替的沉积环境;块状凝块石灰岩以不规则块状凝块为特征,形成于潮下带下部低能环境,并受动荡水流影响;树枝状凝块石灰岩以发散的树枝状凝块为特征,形成于正常浪基面之下的深水低能环境。凝块石灰岩发育以风暴成因的竹叶状砾屑灰岩开始,以持续高能环境中发育的厚层鲕粒灰岩的出现为结束。凝块石灰岩形成的水深和水动力条件、依附基底特征和陆源泥质供给等影响凝块石灰岩内部结构和宏观形态,控制着凝块石灰岩的特征发育和整体演化。  相似文献   

7.
木本植物对喀斯特石质生境岩石形态结构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权  黄宗胜 《生态学报》2018,38(21):7749-7761
为弄清植物对喀斯特岩石形态结构的适应性,选择3种岩石类型及7种木本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空间句法理论研究岩石结构面孔裂隙形态结构及其与群落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石灰岩结构面孔裂隙间隙度大、白云岩居中、白云质砂岩小,分维数则反之;白云质砂岩结构面孔裂隙整合度、控制值、密度值大,白云岩居中,石灰岩小;白云岩生境下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碳、氮含量高、白云质砂岩次之、石灰岩低;分形与空间句法指数间呈显著相关关系,两者能较好的揭示岩石形态结构;总体上3种岩性生境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碳、氮含量与岩石结构面孔裂隙分形及空间句法指数具较强相关关系;大致相同的环境下白云岩形态结构适宜植物生长、白云质砂岩次之、石灰岩差;研究岩石形态结构对喀斯特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保贵  朱华  王洪  许再富   《广西植物》1997,17(1):69-78
油朴(Celtiswighti)为榆科常绿大乔木,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油料植物。它在中国仅产于西双版纳,并几乎只生长在石灰岩山森林群落中,而常为该森林群落的建群树种。根据野外调查及萌发裁培试验,我们从生物学、生态学及种群等方面对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为了探讨油朴与石灰岩山钙基质的相关性,我们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中,均采用了不同土壤基质,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在其种群的调查中,对株高5m以下的幼苗、幼树及株高5m以上的成年大树均进行了样方调查及高度级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这种植物种子萌发的特性;幼苗生长的规律;种在石灰岩山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它们在各群落的种群结构状况等。通过本文,基本上可了解油朴在西双版纳的生长、分布规律及生态、种群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东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的种类及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岩地区植被中的蕨类植物颇有特色,目前少有论文专门研究。我们初步调查了广东石灰岩地区的蕨类区系组成,并对其地理成份,植物性状及其分布、形态和生态特点、蕨类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以供南亚热带石灰岩植被的各项研究和开发、利用、保护石灰岩地区植物资源、发展此地区经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船山石灰岩中的Girvanella化石,曾被德国Paul(1938)研究公布于世。本文将对我们最近在船山石灰岩中所采集的一些Girvanella 标本作一简短的叙述和讨论。这些标本是笔者和几位同志1955年在南京东南龙潭镇实习时采到的。当前的Girvanella化石产于船山石灰岩下部、人所熟知的“球状结构”(globular-texture or globulites)中。在野外观察,“球状结构”是一种满布在石灰岩风化面上的、不很规则的、常呈椭圆形、蛋形或纺缍形的结构,其长径常在3—10毫米之间。在风化的岩石表面上常呈同心状圈纹。此种同心圈纺并不隆起。经切片观察,我们发现这种“球状结构”是由一丛Girva-nella 细管(Girvanella-tubules)围绕着一个核心(nuclei)组成的。这种核心有时是一块或几块方解石的结晶体,有时是一个(?)类的壳。Girvanella 细管盘绕、堆叠成几个或  相似文献   

11.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8,(1):61-63
<正> 广西生长的大戟科植物,国内、外学者曾予研究;作者编写中国植物志过程,查阅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IGB)和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GXMI)收藏的近年在广西石灰岩地区采集的一批标本,其中一些种类,对广西植物区系的探讨,具有一定意义。现报道广西石灰岩山地生长的3个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2.
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统计了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属和特有种.分析了广西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结果表明.广西植物区系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61个.占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23.7%;其中广西本地特有属12个.特有程度仅次于有15个省级特有属的云南。广西植物区系共有696个被子植物特有种.隶属于104科285属.它们有着强烈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石灰岩山地的特有化发展则是广西植物区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696个特有种中.有230种为石灰岩山地专性特有种。这种石灰岩的特有化发展在苦苣苔科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沿海一带石灰岩高原的地理专名。喀斯特现象和喀斯特作用在这个地区研究得最为详细。一百年前已开始把这个地理专名用作地理学和地质学的普通名词。1966年我国公定学名为岩溶。概括言之,岩溶(喀斯特)既指水对于石灰岩及其它易溶岩石的溶蚀作用,也指的是这种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石灰岩溶洞是史前原始人类栖息之所。1929年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发现的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1958年在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古人类型——马坝人,1956、1957年在湖北长阳县关老山南坡发现的长阳人,195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1933、1934年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发现的山顶洞人,1956年在广西来宾县桥巩圩的麒麟山上发现的麒麟山人,都是在石灰岩溶洞中发现的,说明洞穴为原始人类提供了居住条件。同时岩溶溶洞里发现了各种类型的人类化石及动物化石,也予岩溶洞穴发育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科学资料。我国幅员辽阔,岩溶分布极广,广西石灰岩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0%。在贵州和云南的东南部地区,石灰岩分布面积也占总面积的50%以上。而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山  相似文献   

14.
珍稀植物青檀叶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石蜡切片法、叶表皮离析法对不同居群青檀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以期探讨中国特有属植物青檀在解剖结构方面对石灰岩地区贫瘠干旱的适应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青檀在叶的解剖结构方面对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生境条件最差的巢湖银屏山居群青檀的耐旱性最强,具体表现为:叶片厚,表皮细胞小,具有较厚的表皮细胞外壁和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密;气孔小且密度大,成簇分布等特征。本研究对青檀在石灰岩地区的推广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苏宗明   《广西植物》1981,(2):7-10
<正> 广西(山王丌)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石灰岩山保护区,是以保护石灰岩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重点保护区之一。它位于广西南部龙州县和宁明县境内,地处北纬22°13′56″—22°33′19″、东经106°46′28″—107°4′19″之间,分成不连续的三片,总面积15万多亩。该地植被保存尚好,估计覆盖率可达80—90%,其中森林覆盖60—70%,是广西石灰岩地区有林面积最大的地方。而且森林类型复杂,把它的分类问题搞清了,对于广西南部石灰岩地区森林类型的分类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16.
王献溥  孙成水 《植物研究》1990,10(1):111-117
在世界热带范围内,石灰岩地区的分布面积并不很大,因此对于热带石灰岩地区森林群落的研究并不很多。Chin See-chung在其研究马来西亚石灰岩植物区系的专著中,曾指出石灰岩森林是马来西亚三大森林类型之一。Whitmore在其远东热带雨林一书中,也对石灰岩地区森林作了简略的论述。中国的热带位于亚洲热带的比缘,我们称之为比热带。这个区域在植物区系区划上属于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区的一部分,大面积石灰岩山地集中分布于广西西南部,那里还保存有一定面积的原生性森林。由于所在地气候、土壤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中越边植物区系省,原生性森林类型为石灰岩季节性雨林。长期以来,由于过分的采伐已使得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环境恶化,森林更新困难。因此,加强对现有森林的管理,大力进行荒山造林,以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分下列几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的(竹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东淄博一带太原组的含(竹蜓)石灰岩出露较好。潭锡畴(1922)在淄川、博山地层柱状图中,将含(竹蜓)石灰岩作为博山组(Poshan Formation)的下部,相当于山西的太原组,并将这一层石灰岩命名为“长身贝石灰岩”。李四光(1927)认为至少应有2层石灰岩,但未详细叙述。刘国昌等(1951)指出,鲁中地区的太原组有4层石灰岩,其中3层石灰岩产(竹蜓)化石。胡希廉(1954)认为山东太原组的石灰岩在淄博一带有6—7层,丁培榛等(1961)认为淄博一带的太原组有4层很稳定的石灰岩,钻孔中有时见到5层石灰岩。 1984年3月,笔者在山东省地质局综合研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四种植被亚型原始林和次生林蚂蚁群落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地区4种植被亚型原始林和次生林的蚂蚁群落作了比较研究。山地雨林和石灰岩山季雨林的次生林是原始林经过连续过度砍伐形成的树冠结构不完整的次生林;而落叶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次生林是大约20年前原始林因刀耕火种被全部砍伐,后来恢复成树冠结构完整的次生林。山地雨林和石灰岩山 雨林次生林蚂蚁特有种数目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9.
以新鲜凋落叶为对象,研究了重庆石灰岩和砂岩两种生境下乔、灌、草3种生活型植物凋落叶的持水过程。结果发现:不同类型植物凋落叶的单位面积持水量与浸水时间(30 min~24 h)之间均符合对数函数关系。两种生境下凋落叶的持水速率均表现为:草本凋落叶有较大的持水速率,但维持时间较短;乔、灌木凋落叶随浸水时间的延长能保持较大的持水速率;对不同生境而言,石灰岩生境植物凋落叶的持水速率要高于砂岩生境内相同生活型凋落叶。对凋落叶的持水量比较发现,总体上石灰岩生境植物凋落叶的单位面积最大持水量(Q max)、单位面积自然含水量(Q n)、单位面积内部持水量(Q i)均显著高于砂岩生境植物凋落叶;对相同生活型而言,石灰岩生境乔木凋落叶的Q max、Q n显著大于砂岩生境,灌木凋落叶的Q max、Q n、Q i显著大于砂岩生境,草本凋落叶各指标无显著差异。植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使得石灰岩生境乔、灌木植物凋落叶持水速率较快,持水能力高于砂岩生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国产的8种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6种产于石灰岩地区,另外2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中国石灰岩地区的6种凤仙花的叶表皮微形态上、下表皮差异明显,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一般不具气孔器;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均具气孔器,气孔器多为不等型.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