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淹对钉螺卵影响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汛期钉螺繁殖期在洞庭湖现场进行水淹螺卵试验,观察螺卵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螺卵胶膜由胶原纤维层和基底膜组成,卵细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丰富,细胞内含丰富线粒体、内质网和分泌颗粒等。水淹10d时,结构尚未见明显变化;至20d时,胶膜胶原纤维横纹不清,断裂有空洞,线粒体肿胀,嵴结构不清,核内染色质减少;30d时,出现核固缩或崩解,线粒体消失。说明在螺卵发育期水淹能很快使其发生病理损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沼螺(papafossarulus striatulus)是辽宁省的肝吸虫的重要中间宿主,我们从1978年3月至1979年10月(除冬季结冻期外),每月上、中、下旬通过现场和实验室相结合的方法,对纹沼螺的交配,产卵,螺卵的发育,幼螺的生长及越冬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相似文献   

3.
香果人工栽培研究的进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香果人工栽培试验情况简极如下: 一、曲石公社红坡点的试验情况 1.直播育苗情况:去年二月五日播香果籽培植的0.06亩苗圃地,经今年六月十三日与去年十月十六日测定的数据比较,成活率占60%,增长数为:苗高6—8公分;基径0.2—0.25公分;叶片6—27片。分层数为2台,分枝数为2—7枝。去年底又垒坎80公尺,新开垦荒地0.063亩,分10墒于十二月廿一日采取多种办法继续进行育苗试验,测定数据如表一。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宁海县卫生防疫站于1983年8月在进行肺吸虫病调查时,发现一种小螺,经鉴定为拟钉螺属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宁海拟钉螺,新种Tricula ninghaiensis,sp.nov.(图1—3) 贝壳小型,外形呈尖圆锥形。有6个螺层,各螺层缓慢均匀增长;壳顶钝圆,壳顶及其  相似文献   

5.
1982年8月26日,在陕西省黄龙县瓦子街公社杨村,采到一只雄性上颌有犬齿的狍。动物区系属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海拔1400米。狍外形和头骨量度见表1、2。齿式  相似文献   

6.
猪獾(Arctonyx collaris)属经济动物,当地又称聋猪。1978年7月8日,在广西桂北兴安县苗儿山地区的华汇公社垌上大队的小崖头(海拔1,000米)捕到雄猪獾一只;1978年7月14日在垌上大队小岗岭(海拔850米)捕到雌猪獾一只;1978年7月26日和30日在高寨大队(海拔850米)捕到雌猪獾二只;7月20日捕到雄猪獾一只。其身长520—680毫米、后足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了1986—1989年在浙江省莫干山,对莫干近管蛛主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莫干近管蛛多分布于海拔240—700米范围内,在450—550米之间密度最高,平均每平方米为3.33只。亚成蛛和成蛛都常在苦竹和淡竹叶上营巢,但两者巢形不同。6月初堆蛛触胰器相继出现,间隔一周雌蛛生殖厣成熟,繁殖期开始。在野外,雌雄性比为7.08:1。卵囊0.52×0.52厘米,每一卵囊平均卵粒数为64.37粒,大小为0.34×0.34厘米。奠干近管蛛主要捕食竹织叶野螟、竹笋夜蛾和毛笋泉蝇,为竹园害虫重要的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配合四川省卫生厅在四川西南都的会理县了解到一种杀灭钉螺有特效的野生植物。根据实验室及现场试验,一般用0.5%浓度的浸出液,在48至72小时内,灭螺效果即达98—100%,证明这是一种良好的灭螺药剂。同时施于农田中对农作物不但毫  相似文献   

9.
从1954年2月到1955年2月,我们每月应用外形解剖结合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了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生殖腺的周期变化。 雌螺卵巢在一年内有一度的周期变化。从11月到第二年5月,卵巢呈丰满而多卵的状态;6月卵巢趋向萎缩;7、8月卵巢萎缩,内仅含有少量的幼稚卵细胞;9月卵巢开始趋向丰满;10月卵巢逐渐恢复丰满的状态。卵巢全年周期变化的过程与镇江地区钉螺的产卵情况基本上相符合。 雄螺精巢在一年内也有一度的周期变化,但较卵巢要提早4个月左右。1—4月精巢呈萎缩状态,但输精管中尚储存有大量精子。5—8月精巢逐渐恢复原状,能产生少量精子,此时输精管中的精子还少。9—11月精巢特别丰满,含有大量精子。12月精巢开始萎缩。在9月以后,输精管中即逐渐储满了精子。输精管内精子储存的情况与南京及杭州地区钉螺的交配情况基本上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江滩及洞庭湖滨,芦滩面积很大,都有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孳生。 关于芦滩钉螺生态,所见报告不多。为了进一步摸清芦滩钉螺分布规律,为加速消灭钉螺提供资料,我们于1973年10月至1974年10月选择监利县中洲芦滩进行了钉螺生态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包括1971年以来在研究芦苇地区灭螺中调查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80年7—9月份在闽北崇安县五夫乡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产卵活动作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一、内容与方法清晨5—6时捕光法采集人房按蚊,选择胃血处于Sella氏Ⅱ期的新吸血蚊单管饲养,每4小时观察一次产卵情况,以卵定种后,统计产卵时间、产卵数以及完成一次生殖营养周期所需时间。定种后按蚊解剖卵巢,按卵巢表面微气管末端形状来判定产卵与否,并计算经产蚊比率。二、结果与讨论(一)产卵时间:观察20批,其中嗜人按蚊270只,中华按蚊193只。两种按蚊多在夜间产卵,而以在22~2时为多(表)。表20批按蚊产卵的时间蚊种观数察2产:0卵1~%6产:0卵1…  相似文献   

12.
滇黔桂石油指挥部地质研究所李长青于1979年6月1日在广西省百色地区隆林县进行地质调查时,在该县德峨公社附近洞穴中发现人类头骨化石及其他文化遗物。 隆林县地处桂西北山区,向以广西屋脊见称,海拔较高。德峨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分布较广,岩溶发育。产化石的洞穴是沿白云岩层面形成的。洞口海拔为1575米,开口向西南方向。洞口高出当地地面约20米。洞口高约20米、宽在15—20米间、深约50米,并有一出口。洞腔宽阔,顶底较平坦。洞内堆积物已被挖洞肥,只残存少许。堆积物明显分为早晚不同时代的两类:第一类为松散的灰黑色堆积物,可见5—10厘米厚的灰烬两层;从堆积物中找到用辉绿岩磨制的残石器、骨椎、陶  相似文献   

13.
淤沙对消灭草滩钉螺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利县中洲与芦苇相连的草滩,1973年水涨前调查,都有钉螺分布,活螺框和活螺密度较其它几种类型都高。通过1973年洪水期淹水130—150天以后调查,钉螺面积和密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其原因,发现主要是淤沙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淤沙对草滩钉螺的灭螺作用,于1974年水涨前,从江边直开一条大沟通实验地——大坦(内湖),在大坦边的草滩投放染色螺作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 latouchii)终年留居于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及福建等省,但数量较少。1984年3至6月我们在广西贺县黄田公社的狗耳山对其一窝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的观察,现整理报道如下:习性狗耳山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主峰海拔1500多米。在海拔450至850米的灌丛和林缘均见到叉尾太阳鸟的活动踪迹。常见在沟谷的次生林、藤本和灌木丛活动,飞行敏捷急速,多呈直线状;鸣声如“ji—ji”,尖细而单调。繁殖四月十二日曾见成鸟在小乔木或灌丛枝头阵阵啭鸣。一、营巢环境据观察,叉尾太阳鸟在海拔490米的竹-…  相似文献   

15.
1982年4月18日至5月14日在西双版纳进行了为期26天的鸟巢,鸟卵采集,共得14种鸟的巢和卵标本。现将红顶鹛等五种报导如下。 1.红项鹛Timalia pileata smithi Deignan 5月6日于勐腊大龙哈(海拔750米)处获得一巢。巢筑在茅草丛内,距地面10厘米。巢呈杯状,用茅草筑成。外径10厘米,内径6厘米。高11厘米,深8厘米。5月3日发现有卵2枚,4日观察见有3枚,6日采巢时卵数未见增加。雄鸟正在巢中孵卵。卵呈乳白色杂以褐色点斑,每卵重2.5克。卵径分别为20×15、19×15毫米。 2.白冠噪鹛Garrulax leucolophus diardi(Lesson)  相似文献   

16.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小叶通常减少为7片,长10—17毫米;总状花序着生6—7花;植株矮小,高仅6厘米。产四川西北部石渠县洛须公社;生于海拔3300米的草地上。  相似文献   

17.
人工繁殖钉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吸虫病的各项实验研究需要大量的血吸虫尾蚴,是依靠人工感染野外采集的钉螺而取得的。随着大规模防治运动的开展,采集钉螺愈来愈困难,因而我们从1972—1973年开始人工繁殖钉螺。从比较饲养环境及食料组成着手,从产卵数、孵出率、幼螺成长及感染血吸虫尾蚴等方面考核效果,通过小型到扩大试验,第一批于1973年中,共繁殖了三代4万余只钉螺,经以血吸虫毛蚴感染,证明能比野外钉螺获得更好效果,为今后在钉螺不易采集的情况下,继续供应尾蚴,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喷水对提高中华按蚊卵孵化率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有关影响中华按蚊卵孵化的某些因素,我们选用本所饲养传代的驯化中华按蚊所产蚊卵为实验观察对象。以同日收集的同批卵平分成两组进行实验观察。一组为喷水实验组,于蚊卵下水后,用手揿喷水壶对盛蚊卵的水盆喷以脱氯自来水,每日4—5次,每次约1分钟;另一组不喷水作为对照组。置19—30℃室温中,分别于蚊卵下水后8小时和每日分离、计数孵出的幼虫。连续观察10天,至基本不再有幼虫孵出为止。实验重复10次,共观察蚊卵10批,13385只。结果:喷水组蚊卵孵化率为59.34—88.93%(平均72.41%),对照组孵化率为12.25、—68.73%(平均29.56%)。各批喷水…  相似文献   

19.
繁育寄主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行为及寄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静  黄静  王雷英  李元喜 《昆虫学报》2015,58(7):783-790
【目的】繁育寄主影响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为明确米蛾 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繁育的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是否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卵繁育稻螟赤眼蜂在防治二化螟上有差别,及田间用米蛾卵作为稻螟赤眼蜂续代寄主的可行性,本实验观察了羽化自不同寄主的稻螟赤眼蜂的寄主选择和寄生行为,研究了两种繁育寄主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能力的影响,为田间防治水稻螟虫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室内利用选择试验观察了由米蛾卵和二化螟卵繁育出的稻螟赤眼蜂对两种寄主的选择趋性及在两种寄主上的寄生行为和寄生能力,统计了羽化子代蜂的寿命。【结果】由二化螟卵繁育的稻螟赤眼蜂表现出了对二化螟卵的选择偏好,而米蛾卵繁育的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和二化螟卵间没有表现出寄主选择偏好。寄主搜寻时间不受繁育寄主及供试寄主的影响,卵表探测时间和穿刺及产卵时间不受繁育寄主的影响,但同一寄主繁育的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卵表探测时间显著长于在二化螟卵上的卵表检测时间。除二化螟卵繁育蜂寄生二化螟卵时的寄生率(36.95%)和羽化率(45.68%)较低外,米蛾卵繁育蜂寄生米蛾卵或二化螟卵以及二化螟卵繁育蜂寄生米蛾卵等3组处理间的寄生率、羽化率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间子代蜂寿命也无显著差异。【结论】繁育寄主影响稻螟赤眼蜂的寄主选择和寄生能力,但不影响寄生蜂搜寻寄主的能力和寄生行为。  相似文献   

20.
水是动、植物生存的命脉,也是蝇类繁衍的重要条件。研究蝇类与水的关系,国内未见报道。我们于1984年3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盖县进行了喜水性蝇种分布及沿海蝇类季节消长的调查。盖县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北纬40°26′,东经120°20′,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区步云山峰海拔高度1131.2米,西部是渤海湾海拔2.2米(北海村西海岸)。全县面积3118平方公里。一、调查方法(一)种属分布:采取定点与不定点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山区(海拔150—500米,主要植被为灌木丛和针、阔叶林带)、平原(海拔10—50米,主要植被为农作物和苹果树)、沿海(海拔10米以下,主要植被为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