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实采收前套袋对湖景蜜露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对湖景蜜露桃果实成熟的影响。用1层、2层和3层橘黄色果袋(透光率分别为27.0%、13.9%和8.2%)为完全花后(DAFB)50d的果实套袋。分别在111、114、117、120DAFB(果实硬熟期)和124DAFB(果实完熟期)测定乙烯、呼吸速率和果实品质。套1层和3层袋的果实乙烯生成速率高于其他处理。111和114DAFB时,未套袋果实呼吸速率最高,其余测定期1层套袋果实最低。完熟期未套袋果实£值较高,而色角ho值较低。果实硬熟期前未套袋果实硬度高于套袋果实,完熟期则是套3层袋果实较高。完熟期套1层袋果实TSS高于其他果实。套1层袋果实分别在硬熟期和完熟期生成了最高量的内脂类物质和γ-癸内酯。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完全花后50d左右,用一层橘黄色果袋为果实套袋,可以生产具有丰富桃香气的高品质桃果实。适当的光照强度明显增加了桃果实果香型香气物质,尤其是γ-癸内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以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为未成熟(immature)、成熟(mature)和完熟(ripe)3种不同成熟度,在20℃下48 h贮藏过程中,每隔3 h检测一次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并分析成熟过程相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未成熟和成熟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合成变化呈现典型的跃变型果实特征,而在完熟果实中检测不到呼吸和乙烯跃变过程.未成熟和成熟杨梅果实中PAL活性趋于提高,而完熟果实的呈下降变化,这一结果与矢车菊-3-葡萄糖苷(Cy-3-Glu)含量变化相吻合;CIRG值与杨梅果实Cv-3-Gl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结果显示杨梅果实属于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3.
番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香气成分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杨凌地区主栽的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和GC/MS联用技术,对番茄果实不同成熟阶段的香气成分及其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棚1号'番茄果实共检测到54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醛类、酸类、醇类、酮类、酯类、酚类等.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香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在绿熟期相对含量较高,为45.87%,在半熟期、硬熟期、完熟期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2.65%、16.62%、17.15%,其中C6醛在绿熟期占43.7%,完熟期占15.27%,为醛类物质的主要成分;酸类物质含量在4个发育时期中先上升后下降,在半熟期含量达到最高,为15.2%,在完熟期酸类物质含量下降,为6.93%;酮类物质在完熟期含量达到最大,为18.27%;在绿熟期检测到4种重要的番茄特征香气物质,半熟期检测到5种番茄特征香气物质,硬熟期和完熟期各检测到6种番茄特征香气物质.说明随着果实的成熟,特征香气物质种类增多.  相似文献   

4.
以2个高代自交系粉果番茄MLK1和红果番茄FL1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色差仪法,对果实成熟过程中4个时期的番茄红素含量分析及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1和Psy2)和番茄红素环化酶(Lcy)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成熟的过程中,番茄红素的含量也逐渐增高,在完熟期达到最高,且红果中的含量高于粉果中的。在2个番茄品种果实不同部位中,Psy1、Psy2和Lcy基因在果实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转录水平均逐渐增加,在完熟期表达量最高,且红果FL1中的表达量高于粉果MLK1表达量,果实中Psy基因的表达量高于Lcy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5.
对商熟期及完熟期的红芒6号芒果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鉴定。共检出22种香气成分,其中商熟期14种,完熟期10种,主要为萜烯类、醛类、酸类等。两个阶段都具有的成分是α-桂叶烯、α-蛇麻烯等;商熟期主要的香气成分是( )-2-蒈烯;完熟期的主要香气成分是δ-3-蒈烯。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进程中糖的积累动态,并用14C示踪方法研究了果实发育不同阶段源叶的光合产物在果实中的运输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果实组织中的糖含量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果皮以积累己糖为主而其它组织则以积累蔗糖为主或略多.(2)在果实完熟之前,汁囊分配到的光合产物均占果实的50%以上,为果实中的光合产物分配中心;而到完熟阶段分配到汁囊的14C光合产物与其它组织接近,不再有明显的分配中心.(3)汁囊中的14C放射性比活度随着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尤其在后期下降极为明显.(4)维管束/囊瓣表皮和囊瓣表皮/汁囊的14C放射性比活度的比率都随果实发育进程而增大,但后者的比率要大大高于前者,表明韧皮部后运输是光合产物进入汁囊的限速阶段.(5)输入到汁囊的14C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形式存在,说明光合产物是以蔗糖为主体输入汁囊参与糖积累和代谢的.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的基因工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激素的研究,从Went分离生长素开始已有近7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人们相继发现并鉴定出5大类植物激素,对它们的生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植物激素所参与的调节过程,包括细胞的伸长和分裂、细胞的分化、器官发育、种子休眠、果实的生长发育、性别分化和衰老等许多方面,几乎包括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进程中光合产物运输分配及糖积累特性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测定了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进程中糖的积累动态,并用14C示踪方法研究了果实发育不同阶段源叶的光合产物在果实中的运输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果实组织中的糖含量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果皮以积累己糖为主而其它组织则以积累蔗糖为主或略多。(2)在果实完熟之前,汁囊分配到的光合产物均占果实的50%以上,以果实中的光合产物分配中心;而到完熟阶段分配到汁囊的14C光合产物与其它组织接近,不再明显的分配中心。(3)汁囊中的14C放射性比活度随着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尤其在后期下降极为明显。(4)维管束/囊瓣表皮和囊瓣表面/汁囊的14C放射性比活度的比率都随果实发育进程而增大,但后者的比率要大大高于前者,表明韧皮部后运输是光合产物进入汁囊的限速;《阶段。(5)输入到汁囊的14C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形式存在,说明光合产物是以蔗糖为主体输入汁囊参与糖积累和代谢的。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温州蜜柑 (CitrusunshiuMarc .cv .Miyagawawase)果实发育进程中干鲜重、果皮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并用14 CO2 示踪技术研究了果皮和叶同化生成的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运输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果皮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有关 ,随着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果实光合速率也快速下降。在果实完熟之前 ,即使是当果皮积累的干重超过汁囊时 ,叶同化产物仍主要分配到汁囊中 ;而在完熟阶段 ,果皮光合速率接近零 ,果皮成了叶同化产物的主要库。果皮的同化产物 ,主要保留在果皮中 ,输入到汁囊的比率随果实发育而下降 ,但高峰时也有 12 %输入汁囊。与对照相比 ,果实遮光处理后降低了果皮与汁囊的干重和含糖量。上述结果表明果皮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果皮自身的发育并能减少对叶光合产物的依赖 ,同时也能部分增加汁囊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果实的成熟过程是由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组成,这些变化过程受到外界环境条件、植物激素和基因的调控。随着近年来有关果实成熟衰老的基因的分离、定性及反义基因技术在控制果实成熟上的成功应用,对揭示果实成熟衰老的分子机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果实成熟基因调控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 cv. Miyagawa wase)果实发育进程中干鲜重、果皮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用14CO2示踪技术研究了果皮和叶同化生成的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运输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果皮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有关,随着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果实光合速率也快速下降.在果实完熟之前,即使是当果皮积累的干重超过汁囊时,叶同化产物仍主要分配到汁囊中;而在完熟阶段,果皮光合速率接近零,果皮成了叶同化产物的主要库.果皮的同化产物,主要保留在果皮中,输入到汁囊的比率随果实发育而下降,但高峰时也有12%输入汁囊.与对照相比,果实遮光处理后降低了果皮与汁囊的干重和含糖量.上述结果表明果皮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果皮自身的发育并能减少对叶光合产物的依赖,同时也能部分增加汁囊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台农1号芒果果实属于单S型生长曲线,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淀粉、葡萄糖和果糖,果实成熟软化时,淀粉酶活性降至最低,淀粉水解,蔗糖快速积累.(2)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维持最高,完熟时略有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在果实发育前期略有降低,完熟时升至最高;蔗糖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期一直很低且较稳定.(3)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P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葡萄糖含量均与SPS、SS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果糖含量与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芒果成熟时淀粉分解、酸性转化酶活性的降低,且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增加是引起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植物学通报》2006,23(5):442-442
植物激素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控制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作物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植物激素受体与信号转导途径、激素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已成为国际植物科学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组织于10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香山科学会议。《植物学通报》为配合这次学术会议,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傅向东研究员和左建儒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瞿礼嘉教授组织邀约相关领域专家撰写论文,形成此“激素专辑”。此专辑基本反映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总体水平。封面显示植物株型、果实大小和果实成熟等重要性状受激素的严格控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云远研究员设计封面图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确认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的经过,概述了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以及乙烯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乙烯与果实成熟、花的衰老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廷章 《生命的化学》2000,20(3):120-122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并且控制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休眠、萌发、生根、开花、结果以及果实成熟等过程。自3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不停地研究植物激素,近年来关于植物激素效应启动子的研究报道迅速增多。尽管不同植物基因的启动子间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具有基本的启动子核心序列,基本启动子含有转录起始位点和位于-25~-30的TATA盒,TATA盒的序列为TATA[A/T]A[A/T],转录起始点一般为A。除基本启动子外,植物激素效应基因的启动子中还存在一些顺式调节元件,这些顺式调节元件在对不同植物激素产生效应的基因收…  相似文献   

16.
关于RIPENING的中译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果实发育生理的研究中,maturation和ripening是两个常见的英文名词。maturation一般译为成熟,这已为人们所接受。但ripening的中译名却存在较大混乱,有的译为成熟,有的译为完熟或后熟(表1)。  相似文献   

17.
最近阅读了张智勇等编著《植物激素及其应用》一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在“生长素对果实形成的影响”一节中说道:“有人把草莓幼果除去全部种子(种子在果实外侧上),果实的生长就停止了;若在果实上留一环种子,有种子的部分的生长较快,结果使一个卵圆形的果实变成了扁圆形”(原图 3,该书第11页)。把那小小的瘦  相似文献   

18.
张天鹏  杨兴洪 《植物学报》2018,53(6):856-866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且最受欢迎的蔬菜作物之一, 也是肉果及茄科的重要模式植物。番茄果实发育主要分为早期果实发育和果实成熟2个时期, 但果实形态结构和大小主要决定于早期果实发育时期。该文围绕番茄早期果实发育时期植物激素、细胞周期、表观遗传和源库代谢等多方面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旨在认识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生物学问题及促进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章英才  海源  黄月  张媛 《西北植物学报》2020,40(12):2054-2064
韧皮部卸载和韧皮部后运输在调节同化物在果实中的分配和积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实的产量和质量。为探讨灵武长枣果实同化物韧皮部卸载和运输途径,以4个时期灵武长枣果实为实验材料,对各个发育时期果实维管束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综合运用荧光染料活细胞示踪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实时观察果实内韧皮部同化物卸载路径的变化,为灵武长枣果实同化物积累和品质调控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膨大前期不仅果实的韧皮部中具有明显的CF绿色荧光,同时在周围薄壁细胞中也分布着CF绿色荧光,筛管伴胞复合体和周围薄壁细胞之间存在着共质体联系。(2)快速膨大期,CF绿色荧光主要局限于果实的韧皮部中,在韧皮部周围薄壁细胞中分布较少,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薄壁细胞之间主要以共质体隔离为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共质体联系。(3)着色期和完熟期,CF绿色荧光局限于果实的韧皮部中,在韧皮部周围薄壁细胞中基本没有CF绿色荧光,果实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薄壁细胞之间是共质体隔离状态,但引入CFDA的同时引入具有质膜通透作用的洋地黄皂苷时,周围薄壁细胞中CF绿色荧光分布明显增加。研究认为,灵武长枣在膨大前期果实韧皮部同化物为共质体卸载途径,快速膨大期果实主要以质外体途径运输同化物,但也通过共质体卸出同化物,着色期和完熟期果实通过质外体途径运输同化物。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对香蕉、柑桔、柿子果实的催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柿子等果实,在采收后需经过一个时期的后熟作用,才能达到完熟可食。目前,大量资料表明,乙烯与果实成熟有着密切关系,被认为是果实成熟激素。商业上往往也采用乙烯熏气法来达到催熟的目的。由于乙烯是气体,在使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1972年以来,我们在上海市果品公司实验小组的配合下,试用乙烯释放剂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上海彭浦化工厂出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