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生态系统蛋白人口承载力不仅是农业生态学系统生产力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制定我国人口政策和食物战略的重要依据。中央曾指出:要把我国人民的膳物结构问题作为战略问题来考虑。分析我国的膳食特点可概括为“一够两缺”(即热量够,蛋白质和脂肪缺)温饱型营养水平。食物蛋白质的改善是我国膳食结 相似文献
2.
3.
植物蛋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蛋白源,其生产力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系统蛋白生产的规模。能量投入(尤其是化石能)是影响植物蛋白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类型农业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 5个典型农业类型区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的调查 ,建立了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数据库 ,在分析了各典型调查地区的土地利用、作物接续、作物搭配、系统类型单元等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 ,计算出各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标 .结果表明 ,我国主要类型农业地区的最大丰富度相差不大且普遍偏低 ;各地区间平均丰富度 ( Ta)差异明显 ,且总体上丘陵地区高于平原 ,平原地区自南向北递减 ;各地区间的均匀度 ( E)和优势度( D)无明显差异 ,丘陵地区的 E相对高于平原地区 ,而 D与 E相反 .据此提出了建设多样化的农田生态系统结构、改进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建议 . 相似文献
5.
以水色、透明度、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悬浮物等感官的和生物学的6个参数为依据,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对武汉东湖生态系统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也简单地介绍和讨论了用于生态学的fuzzy聚类分析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学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自1935年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A.G.)提出生态系统这个术语以后,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结构的各个领域和层次。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便产生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实体,是由下列三个部分组成的,即①实体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体;②与这些生物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高效稳定整体功能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主要宗旨。探讨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对于生态农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为开放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包括内源稳定机制和外源调控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内源稳定机制由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辽宁省西部一个典型具(喀左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该系统八十年代初期基本特征,进而提出改善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措施。 整个系统由七个组分(或亚系统)组成(农田、牲畜、果园、人工林、人工草地、天然灌丛草地、当地居民)。作者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估算出该系统1981—1983年期间年平均流量,其中包括流入和流出能量以及系统内各组分之间的能流量。最后讨论了调整畜牧业结构,提高工业能量、生物质能量利用率和林分改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特点及其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位、生物种群之间共生、边缘效应、利用层、食物链“加环”和生态系统工程等原理建立起来的。林农复台生态系统依历史发展过程可分为原始林农复合系统、传统林农复会系统和现代林农复合系统;根据生产方式可分为“牧童”式、林农轮作式、林农间作式、食物网链式、树木菜园式、塘雅系统式和复合母系统式等7种类型;依复台种类及其用途来分,主要有林、农系统,林、牧系统,林、渔系统,林、渔、农系统。林、渔、牧系统,林、食用菌系统,林、水生作物、渔系统和林.副系统等8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小龙门森林鸟类群落划分与生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森林鸟类是森林陆栖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动物类群 ,它们对于促进森林天然更新、传播植物种子及花粉、控制森林害虫和害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小龙门林区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已有报道[1 ] ,但是对于小龙门林区鸟类群落的划分未见有专门报道 ,我们于 1 992年 1 0月~1 993年 2月 ,1 993年 4~ 1 2月 ,1 994年 2~ 8月对北京小龙门林区所有 8条自然沟和 1条公路进行了调查 ,目的在于了解小龙门林区不同林型、海拔等区域的鸟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状况 ,探讨不同区域的鸟类群落的划分及其影响因素。1 研究地点及方法小龙门林区位于北…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法(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对来自29例消化性溃疡和19例单纯性胃炎病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反应,建立Hp的DNA指纹图谱,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nalysissoftware,SAS)对HpDNA指纹图的相似性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按HpDNA指纹图可分为两大类,两种来源的菌株在两大类中的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可能存在与疾病相关的特异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14.
A karyotype study was made on Hypericum perforatum using plants differentiated in vitro with different ploidy level. The chromosomes of this species are small,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median and submedian. In the basic chromosome set the most distinguishable is chromosome number 1 which was subjected to detail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his chromosome which contribute differentially in diploid, triploid and tetraploid plants. 相似文献
15.
黄芪复合体(豆科)核型资料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平均欧氏距离系数基础上,运用UPGMA法,对黄芪复合体5个类群11个居群的核型资料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A. penduliflorus的不同居群在核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以及它们与民和黄芪、淡紫花黄芪的居群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蒙古黄芪在核型上与其它类群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存在明显的间断。因此,本文作者认为:A. penduliflorus应视为膜荚黄芪的异名,黄芪复合体应包括2种: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Fisch)Bunge)和蒙古黄芪(A. monghulicus Bunge)、2亚种: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 spp. membranaceus)、民和黄芪(A. membranaceus spp. minhensis)和1变种:淡紫花黄芪(A. membranaceus var. purpurinus Y.C.Ho)。黄芪复合体核型的进化趋势是从对称向不对称发展,与Stebbins的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16.
《植物研究》2016,23(2)
在平均欧氏距离系数基础上,运用UPGMA法,对黄芪复合体5个类群11个居群的核型资料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A. penduliflorus的不同居群在核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以及它们与民和黄芪、淡紫花黄芪的居群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蒙古黄芪在核型上与其它类群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存在明显的间断。因此,本文作者认为:A. penduliflorus应视为膜荚黄芪的异名,黄芪复合体应包括2种: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Fisch)Bunge)和蒙古黄芪(A. monghulicus Bunge)、2亚种: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 spp. membranaceus)、民和黄芪(A. membranaceus spp. minhensis)和1变种:淡紫花黄芪(A. membranaceus var. purpurinus Y.C.Ho)。黄芪复合体核型的进化趋势是从对称向不对称发展,与Stebbins的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17.
A. ROMERO M. LUNA E. GARCÍA M. F. PASSINI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2000,133(2):181-194
This account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allopatric, sympatric and juxtaposed populations of the pinyon pines, Pinus cembroides Zucc. and P. johannis M.-F. Robert, based on phenetic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data, and draws on a comparis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 culminicola Andresen & Beaman.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base for populations has been assembled and used for a cluster and ordination analysis using NTSYS. It was found that individual populations of the taxa were distinguishable. The emergence of morphological intermediate populations between P. cembroides and P. johannis was confirmed. The pattern of variation in P. johannis was found to be discrete, showing three geographical groups. The ph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P. johannis from Zacatecas and P. johannis from San Luis Potosi and Queretaro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 johannis from Zacatecas and P. culminicola from Nuevo Leon. The following traits distinguish P. cembroides and the other two species: colour and fertility of seeds; cone shape; colour and width of needles; physiognomy; seed dimensions. This last trait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ree subgroups of pines with white endosperm in the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Mexican highlands. 相似文献
18.
朱砂叶螨自然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Fuzzy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在1986-1993年间的种群动态差异。结果表明,朱砂叶螨种群动态在年度间、地方间、样地大小上存在着差异,幼若螨动态与成螨动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模糊聚类法在小翅雏蝗种群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引 言小翅雏蝗 (Chorthippusfallax)是我国北方草地蝗虫的优势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及国外的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地[7,8,10 ,12 ,13 ,16] .刘长仲等[11] 对小翅雏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李鸿昌等[9] 研究了小翅雏蝗的取食行为 ,冯光翰等[1,2 ] 提出了小翅雏蝗的防治指标 ,康乐[3~ 6] 、邱星辉[5] 、颜忠诚等[17] 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小翅雏蝗的时空异质性、营养生态位以及形态特征与扩散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依据甘肃省夏河县甘加高山草…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啮齿动物分布的聚类与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啮齿动物分布的聚类与关联分析王寿昆(福建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福州350002)ClusterandAssociationAnalysesonDistrihutionofRodentsinFujianProvince.¥WangShoukun(D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