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丽萍  徐锋  张亚莉  徐平 《生物工程学报》2020,36(10):1992-2000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是最常见的五大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最新统计,肝癌发病率位居全球第八,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外泌体 (Exosomes) 是磷脂双分子层包被的细胞外囊泡,携带来自母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活性物质,可实现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参与协调体内的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外泌体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外泌体蛋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外泌体的组成与功能、外泌体蛋白在肝癌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30~150 nm)囊泡结构,是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外泌体中富含蛋白质、脂质和多种核酸(如miRNA、lncRNA和mtDNA等),其能将这些活性物质由供体细胞运送至靶细胞,从而调控后者的生命活动。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起病隐匿且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难以实现。外泌体与肝癌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外泌体作为肝癌微环境中活性物质的载体,在肝癌的增殖、转移和耐药等方面发挥重要的通讯作用。此外,血液中的外泌体是液体活检的理想材料,在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目前外泌体在肝癌微环境通讯中的作用做简要综述,为后续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类型的喜好性, 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个体和群体对泥、泥沙(泥﹕沙=1﹕1)、中沙(0.35—0.50 mm)和细沙(0.25—0.35 mm)等4种底质的喜好性。亲蟹个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时间百分比和群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数量百分比结果均表明亲蟹对泥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底质(P<0.05); 扣蟹个体和群体实验结果均表明扣蟹对泥和中沙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底质(P<0.05); 仔蟹群体实验结果表明仔蟹最喜好泥底质, 其次是泥沙, 两者显著多于中沙和细沙(P<0.05)。昼夜研究结果表明, 亲蟹个体和群体、扣蟹群体及仔蟹群体在白天和夜晚对底质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但扣蟹个体在夜晚对底质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栖息方式的研究表明, 亲蟹无显著的埋栖行为, 扣蟹喜好埋栖在泥和中沙里面, 仔蟹喜好埋栖在泥里面, 其次是泥沙。研究揭示, 中华绒螯蟹对不同底质的喜好性具有显著差异, 且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及栖息方式也不尽相同, 为其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对底质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了中华鲟幼鱼对沙(直径<0.2 cm)、小砾石(直径1~2 cm)、中砾石(直径4~5 cm)、大砾石(直径13~15 cm)4种底质类型的选择.结果表明:单尾鱼实验时,中华鲟幼鱼(体长283.0 mm±18.6 mm,体质量86.2 g±17.8 g,n=30)在4种底质中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沙51.50%±21.20%、小砾石20.27%±9.70%、中砾石18.03%±6.17%、大砾石10.20%±11.20%,幼鱼在沙底质中时间明显长于其它3种底质,且差异极显著(P<0.01);多尾鱼实验时,中华鲟幼鱼(体长278.0 mm±14.3 mm,体质量79.2 g±19.6 g,n=30)在4种底质中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沙46.25%±8.06%、小砾石19.38%±7.72%、中砾石18.75%±7.19%、大砾石15.63%±8.92%,幼鱼在沙质底质中的数量明显高于其它3种底质,且差异极显著(P<0.01);多尾鱼实验中,活动鱼(在水层中游动,不贴底)在4种底质中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非活动鱼(贴底游动或静止)在沙底质中的数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底质(P<0.01).单尾鱼(从时间角度)和多尾鱼(从数量角度)实验均表明,中华鲟幼鱼明显选择沙底质.  相似文献   

5.
正据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医学院研究成果报导,传统中药复方配伍的马兜铃属或相关植物中含有肾毒素以及癌症诱变物质,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马兜铃酸及其结构类似物(对这类物质统一简称:AA)。AA被认为与多种癌症的诱发相关,有的癌症甚至具有很宽的诱导范围,特别是一些上呼吸道癌症。AA导致的肾衰竭和上呼吸道癌症在台湾地区十分普遍,但是AA对肝癌组织的作用还未见有严谨的科学研究。因此,在本实验中,对台湾两家医院共98位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在这98个样品中共  相似文献   

6.
湖泊底质与水生植物相互作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中底质和水生植物的概念及重要性,综述了底质理化性质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水生植物对底质营养盐的释放和底质再悬浮的作用。通过大量的研究综述回顾论述了不同的湖泊底质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适合的底质营养盐范围能促进水生植物生长,不同水生植物对底质营养盐的耐受性有差异。水生植物能促进底质沉降并减少再悬浮,水生植物的存在对沉积物中磷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污染底泥的修复能为水生植物的立地与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底质条件,有利于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学认为,灸法具有较好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癥瘕积聚”类肿瘤疾病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从艾灸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就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总结。通过分析灸法在抑制肿瘤生长,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放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发现应用灸法防治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建议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加强系统化研究以明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转人肝刺激物质基因的肝癌细胞增殖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W  Du HJ  Chen L 《生理学报》2001,53(6):473-477
本文通过研究转染人肝刺激物质(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的肝癌细胞增殖状态,进一步探讨了该基因的生物功能。将人HSS基因导入BEL-7402肝癌细胞,用Northern和Southern杂交法证实该基因在靶细胞中有稳定表达。并通过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细胞S期比例和细胞MAPK活性,观察到转HSS基因BEL-7402细胞增殖发生了改变。实验结果提示,HSS表达的肝癌细胞DNA合成增加、增殖速度加快,可能与MAPK激活有关,HSS基因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肝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顾健人(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肝癌是我国高发而且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癌症。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年来从事寻找和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即那些与生长有关但处于“静止”状态的基因被“激活”了(癌基因),以及那...  相似文献   

10.
促肝细胞生长物质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的肝脏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测定了促肝细胞生长物质对CCl4 诱导的中毒性肝损伤及D 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的动物的恢复与治疗作用 ,发现促肝细胞生长物质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增长 ,迅速降低肝损伤后的ALT水平 ,降低肝衰竭动物的死亡率 ,对肝脏起很好的保护作用。并发现促肝细胞生长物质还能减少受损肝组织中的纤维细胞 ,防止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Zimba  P.V.  Khoo  L.  Carmichael  W.W.  & Gaunt  P. 《Journal of phycology》2000,36(S3):72-73
Enigmatic deaths of finfish have occurred in freshwater systems for many years. Some of these fish mortalit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cyanobacterial toxins during ingestion of floating feeds or passively through opercular ventilation. We recently were able to document the accumulation of microcystin and resulting catastrophic mortality of pond-raised catfish ( Ictalurus punctatus ). The causative organis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 was the dominant phytoplankton component within the cooler fall-winter season. Microcystin, a hepatotoxin produced by Microcystis , was detected in water and catfish liver samples. Fish exposed to pond water containing this bloom were killed within 24 h. Necropsy of fish exposed to pond water revealed congested liver and spleen tissue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similar bloom events suggest several predictive options to forecast conditions supporting toxin formation, particularly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铈在模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141Ce在水-底泥-水生动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系统各组分中^141Ce浓度与时间关系由多项指数描述,其中池水中的^141Ce浓度随时间延长单调地降低,底泥中^141Ce浓度随时间延长增加,水生动植物中^141Ce浓度则各自经历某一最大值后逐渐降低,水生动植物对^141Ce皆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其大小次序依次为:金鱼藻〉螺狮〉鱼,而鱼体中的^141Ce主要集中内脏,螺壳与螺肉  相似文献   

13.
1. Numbers of the contramensal alga Prototheca richardsi were high in spring in two ponds used for breeding by anuran amphibians, but lower at other times of year and undetectable in two ponds not used by anurans. 2. Prototheca richardsi became abundant in the silt of eight experimental ponds which contained tadpoles, but remained undetectable in four otherwise identical ponds lacking tadpoles. 3. Prototheca richardsi numbers in laboratory microcosms remained stable for many days in sterile tap water, but declined with a half-life of about 6 days in pond water at 20°C. 4. Further studies with microcosms using antibiotics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mortality of P. richardsi was caused primarily by pathogenic bacteria.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检测了夏冬两季受有机氯污染的典型湖泊--鸭儿湖严家湖区鲢肝中的视黄醇,软脂酸视黄酯及α-生育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营养素在鱼体内的代谢转换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夏季外界温度较高,肝脏内维生素主要以其生理活性形式存在,表现出视黄醇及α-生育酚含量较高;而冬季外界温度较低,肝脏内维生素主要以其储存形式存在,表现出软脂酸视黄酯含量高。鱼肝中视黄化合物的浓度随氧化塘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有规律下降的显著剂量/效应关系,表现在有机氯污染水域中鲢肝中的视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指示其污染毒性。  相似文献   

15.
马拉硫磷、对硫磷、乐果、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和二乙基硫代磷酸酯在藻菌共生系统中是可以被分解的,它们的半分解期分别为2、5、2、42和62天。氧化塘模拟试验结果指出,废水中TOC、COD、和有机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5.1%、68.7%和67.8%。根据试验,提出了采用多级串联氧化塘处理葛店化工厂农药废水的参数以及控制鸭儿湖地区污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底栖动物监测严家湖农药污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严家湖氧化塘建成前后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共发现寡毛类12种,水生昆虫幼虫15种,软体动物8种,其他动物2种。讨论比较3种监测方法:(1)依据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各大类的比例,提出了六级标准;(2)用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由Shannon和Weaver的公式计算,并结合化学数据比较,提出D=0,D1,D=1—2,D=2—3.5,D=3.5—5,D5六级评价;(3)用底栖动物的残留物积累,分析不同污染带的动物(Limnodrilus hoffmeisteri,Glyptotendipes sp.,Bellamya aeruginosa,Anodonta pacifica)体内的BHC。作者认为群落结构方法比较好。文中还讨论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饮用水源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与癌症死亡率联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探讨了饮用水源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对癌症死亡率的影响。收集了1991~1998年广州市饮用水源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癌症死亡率的历史数据,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饮用水源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总浓度与癌症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R2=O.76,P<0.05)。对广州市各区的数据分析表明,饮用水源中亚硝酸盐氮和癌症死亡率有较高的相关性(R2=0.56,P<0.05),且硝酸盐氮和癌症死亡率的相关性也很高(R2=0.66,P<0.01)。这说明了1991~1998年期间,广州市区居民癌症死亡率的逐年递增很可能与饮用水源中硝酸盐和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有关。此次研究结果说明饮用水源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可能是重要的致癌因子。  相似文献   

18.
The performances of a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a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ond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ies to reduce stormwater bacterial loads to recreational waters. Concentrations of 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enterococci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were determined in inflow and outflow samples collected from each system over a 6-month period. Bacterial removal was significantly less effective in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ond than i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This was attributed to the inability of the pond system to retain the fine clay particles (< 2 microm) to which the bacteria were predominantly adsorbed. Sediment microcosm survival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persistence of 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was greater in the pond sediments than in the wetland sediments, and that predation was a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bacterial survival. The key to greater bacterial longevity in the pond sediments appeared to be the adsorption of bacteria to fine particles, which protected them from predators. These observations 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system for effective stormwat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9.
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金飞  李凤博  吴殿星  方福平 《生态学报》2014,34(16):4480-4487
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是目前制约我国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稻作系统具有显著的净化水质能力,如何将稻作系统和淡水养殖系统进行生态耦合实现氮、磷养分的循环利用,是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了浮床种稻-原位修复、稻田湿地-异位修复、稻鱼生态种养3种耦合方式对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以及氮、磷养分综合利用效率,归纳总结了不同模式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修复技术研究和生态补偿提出了培育生态修复专用水稻品种,加强稻作系统生态修复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建立养殖池塘富营养化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鸭儿湖污染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儿湖污染是通过氧化塘系统控制的。氧化塘系统,由四个串联氧化塘组成,总面积为2800亩,塘深3米,当废水量为7万吨/天时停留时间为80天。并利用净化后的废水培育鱼种(鱼种塘),通过菌—藻—浮游动物—鱼的相互作用,以鱼种形式回收部分营养元素。以解决在氧化塘沿岸的东西排灌渠12.8公里两岸人民的灌溉水和饮用水的污染问题。从1976年底氧化塘初步建成,四年运转结果表明:COD、有机磷、对硝基酚、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和六六六处理效果分别为77.3、82.5、99.3、98.7、98.4、92.9和86.2%。每天实际废水负荷为8万吨。1977年以来水生态系逐渐得到恢复,至1979年鱼的畸型率下降到0.1%。鱼体内(背肌)六六六残留从15—30毫克/公斤下降到0.155毫克/公斤,农作物中六六六的残留1979年比氧化塘建立之前降低了2.7—9.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