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度和盐度对缢蛏浮游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林笔水  吴天明 《生态学报》1984,4(4):385-392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单因子及其结合对缢蛏浮游幼虫的影响。缢蛏浮游幼虫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17°—32℃,其中以25°—27℃为最好。对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耐力,致死温度的上限为40℃左右,变态的下限水温为15℃左右,幼虫适盐范围是4.50—28.30‰,其中以12.40‰为最适宜,但幼虫对低盐度的耐力比对较高盐度的耐力强。 温度对缢蛏浮游幼虫期的长短、增长速度和存活率的影响,要比盐度对它的影响显著,而盐度对缢蛏幼虫变态率的影响却比温度重要些。温度与盐度对缢蛏浮游幼虫发育影响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比较观察了不同盐度(0、5‰0、10‰、15‰、20‰、25‰、30‰、35‰、40‰和45‰)及不同pH(5.5、6.0、6.5、7.0、7.5、8.0、8.5、9.0和9.5)条件下,星斑裸颊鲷(Lethrinus nebulosus)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出期、孵化率、畸形率及一定时间内(24h和48h)仔鱼成活率,并且在以上盐度和pH条件下对星斑裸颊鲷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只有SAI值大于3的星斑裸颊鲷仔鱼才有可能被进一步培育成苗,低于3的将在数天内死亡;星斑裸颊鲷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是10‰~45‰,最适宜盐度范围15‰~40‰,适宜pH是6.5~9.0,最适宜pH范围7.0~8.5;初孵仔鱼生存的适宜盐度范围是10‰~40‰,最适宜盐度范围20‰~25‰,适宜pH是5.5~9.5,最适宜pH范围7.0~8.5.  相似文献   

3.
盐度对军曹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丽华  陈浩如  王肇鼎 《生态科学》2006,25(1):48-51,55
观察比较了不同盐度梯度(20、23、26、29、32、35、38、41和44)下军曹鱼受精卵的沉浮性、孵化率和畸形率以及测定了不同盐度梯度(10、14、18、22、26、30、34、38、42和44)下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受精卵在海水盐度32以上为完全浮性,26以下为完全沉性。军曹鱼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为29~38,适宜盐度范围为26~41,其中23~26和41~44分别视为受精卵孵化在低盐区和高盐区的两个临界区域,在此盐度上下,军曹鱼受精卵孵化率大幅度下降而仔鱼畸形率大幅度上升。试验盐度范围内军曹鱼仔鱼SAI值为2.32~16.24,仔鱼生长和存活的最适盐度范围为26~34,适宜盐度范围为22~38,而盐度18~22及38~42可分别视为军曹鱼仔鱼存活率在低盐区和高盐区的两个临界区域。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单因子及其结合对缢蛏浮游幼虫的影响。缢蛏浮游幼虫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17°—32℃,其中以25°—27℃为最好。对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耐力,致死温度的上限为40℃左右,变态的下限水温为15℃左右,幼虫适盐范围是4.50—28.30‰,其中以12.40‰为最适宜,但幼虫对低盐度的耐力比对较高盐度的耐力强。 温度对缢蛏浮游幼虫期的长短、增长速度和存活率的影响,要比盐度对它的影响显著,而盐度对缢蛏幼虫变态率的影响却比温度重要些。温度与盐度对缢蛏浮游幼虫发育影响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盐度对青蛤孵化及幼虫、稚贝存活与生长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9个温度梯度(10-34℃)和10个盐度梯度(盐度3‰-50‰)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青蛤孵化及幼 虫、稚贝生存与生长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蛤孵化和浮游幼虫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4-32℃,最适温度均为26- 30℃,稚贝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2-32℃,最适温度为24-30℃。在最适温度下,D形幼虫变态率达80.7%-88.2%, 浮游幼虫和稚贝的存活率分别为86.2%-88.7%和81.5%-84.0%;孵化及浮游幼虫的生长适宜盐度为15‰- 30‰,稚贝为10‰-35‰,最适盐度均为20‰-25‰。在最适盐度下,D形幼虫的成活率、变态率、生长速度皆最高, 分别达到86.9%、77.5%和9.38×11.0μm/d,匍匐幼虫经14-14.5d发育至双管期稚贝,至双管期稚贝的成活率 82.5%-85.0%,日平均生长达13.1μm以上。与大多数滩涂贝类一样,青蛤属于广温广盐性贝类,且稚贝对低盐的 适应能力强于对高盐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盐度梯度对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水温(28±0.5)℃下,观察比较了8个梯度的盐度(3‰、6‰、9‰、12‰、15‰、18‰、21‰、24‰)及纯净淡水(盐度为0)条件下,新吉富罗非鱼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同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4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实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受精卵在盐度6‰~15‰时,孵化率较高(89.0%~92.7%);盐度低于3‰和高于18‰时,孵化率较低。仔鱼生存适宜盐度3‰~15‰,最适盐度6‰~9‰。新吉富罗非鱼仔鱼在盐度0~3‰及18‰~24‰时,仔鱼的SAI值较低,不适宜仔鱼培育;盐度为6‰~15‰时,仔鱼的活力较高。仔鱼的SAI值与受精卵的孵化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盐度下条石鲷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盐度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ltus)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条石鲷的受精卵置于不同盐度的水体中, 观察盐度胁迫下条石鲷胚胎的沉浮情况、卵径、油球径、孵化率、畸形率, 以及孵化后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和营养物质的消耗状况。结果表明:条石鲷受精卵在盐度25(含25)以下的水体中为沉性, 在盐度30(含30)以上的海水中全部漂浮于水表层, 在对照组盐度26的水体中大部分胚胎浮在水上层;在水温22.5 ℃~24.0 ℃的条件下, 条石鲷受精卵经24~30 h可孵化成仔鱼, 盐度对孵化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盐度为20~50都能孵出仔鱼, 但孵化率和畸形率因盐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条石鲷受精卵孵化的适合盐度范围为25~35,理论上的最适孵化盐度范围为28.5~30.5;受精卵卵径与孵化盐度呈反比,盐度与卵黄囊被吸收程度呈正比,与全长和体高呈反比,油球径不因盐度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5月,在北京怀柔水库入库河流怀九河的西四渡河河段,采集性成熟的中华多刺鱼(Pungitius sinensis),人工干法授精获取受精卵,观察并记录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历程;设置温度和盐度梯度,观察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4.7℃,适宜的发育水温为14.0℃-16.0℃,与中华多刺鱼繁殖盛期(4月中下旬)自然水体的水温相近;平均水温14.0℃时,中华多刺鱼完成胚胎发育约需183h;水温升至22.5℃时,胚胎的孵化率仅为22.2%;水温升至25.0℃时,受精卵不能孵化,此温度应是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温度的上限。实验表明,北京地区中华多刺鱼的胚胎对盐度的耐受力较为有限,在与自然水体相同的盐度下(0‰)其孵化率接近100%;随着盐度的升高,孵化率降低,8‰盐度时,仅有56%的受精卵孵化;至20‰时,受精卵全部死亡,此盐度应为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的盐度上限。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11个盐度梯度(5、7、9、11、13、15、20、25、28、30、35、40、45,28作为对照组)下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不同发育阶段的受精卵的沉浮性质和孵化情况以及初孵仔鱼在不投饵条件下的存活情况,并测定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第一次分裂前和原肠期两发育阶段的受精卵在盐度低于25的海水中均呈沉性,盐度为25时则悬浮在水层中部,盐度28及以上呈浮性;第一次分裂前的受精卵对盐度改变较敏感,而原肠期受精卵对盐度胁迫产生一定的耐受性;盐度的改变对初孵仔鱼的存活率和SAI值影响比较大。综合分析孵化率、仔鱼畸形率以及SAI值,推测四指马鲅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5~35,最适孵化盐度为35。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观察了温度(24~32℃)与盐度(25~35)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及平均孵化时间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的一次、二次及互作效应对孵化率与平均孵化时间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孵化时间呈减少的趋势;随着盐度的上升,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孵化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所考察的因子与孵化率、平均孵化时间之间二次多项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791和0.9774;回归方程优化结果显示,温度为27.6℃和盐度31.1时,孵化率最大值为88.11%;温度26.2℃和盐度29.6时,平均孵化时间最小值为21.8 d,两模型的可信度均高达0.985。建议虎斑乌贼受精卵在温度26~28℃,盐度29~31条件下进行孵化,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